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学农11篇,欢迎参阅。
学农1
真好!我们在这金桂飘香的日子中,踏上了学农之路。
所谓“学农”的字面意思指的就是学着当农民,体验他们的生活。干农活儿,跟他们一样过勤劳简朴的生活。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驱车来到了位于绍兴的学农实践基地。我们刚到那儿,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军训!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一下子就崩溃了,难道学农等同于军训?这企不是会非常辛苦?
去的第二天,我带去的大雨鞋就派上了用场。那边的指导老师领着我们去了蕃薯地,我们的工作是挖蕃薯。蕃薯种在泥地里,绿色的藤叶已经被提前拔掉了,我们看到一片光秃秃的景象。老师为我们每人发了一双手套,告诉我们这一行行的泥底下都有番薯。我们顺着露在外面的一小段茎,用双手紧紧拽着它使劲往上拔,哎哟,蕃薯宝宝们就从泥地里出来啦。大大小小的蕃薯装满了箩筐,忙了一上午,我们都出汗了,还真有些累,不过还是挺有趣的。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星期三的炊事体验了。那天,我们来到了体验区,那里有大砂锅,还用得是大土灶,这是需要烧柴火的,如果火候把握的不好,还容易把饭菜烧焦,感觉挺难的。首先,我们做起了准备工作—分配任务。我的任务是杀鱼。我害怕杀生,第一是太血腥了,第二是因为这些动物都是些弱小的生命,我下不了手。但是为了任务,我还是鼓起勇气,拿起台板上锋利的菜刀,第一步准备刮鱼鳞。我用刀子从鱼尾到鱼头的方向将鱼鳞从下往上刮,一遍又一遍。心中有些不忍,想着它一定会很痛吧。处理完鱼鳞,我就用剪刀剖开它的肚皮,小心冀冀地取出了鱼内脏,总算把整条鱼处理干净了,我松了一口气。此时大家都叫起了我“陈大厨”,接下来我要展示我真正的厨艺了。等锅里的油烧热,我就把整条鱼倒入锅中,加入生抽、黄酒各种调料,不断翻炒,加入一些水,焖一会儿,就起锅了。我端着这美味的佳肴让大家品尝,同学们连连叫好,不住地发出啧啧的赞叹。我看到大家满意的笑容,吃得这么香,我心中也乐开了花儿。那天,我们一共烧了十六道菜,这对我们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不过这也证明了,同学们都非常能干,平时在家里一定帮爸爸妈妈干了不少活!我们品尝着一桌子的菜,一起举起了杯子欢呼庆祝这一次我们掌勺成功。
一周的生活,我们从学中玩,玩中学,体验了不一样的生活和乐趣。也体会到了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和不容易,所以在平时,我们要节约粮食,不让他们的努力白费。
学农2
在小学里,有什么令你难忘?是一次打架?还是一次玩耍?是一次校运会?还是一次旅游?在我的心目中,学农是小学里最令我难忘的……
回想起学农的那一天:我坐在大巴上向学农***出发,我的心怦怦地在跳,我在想:“学农***漂亮吗?教官凶吗?”
到了学农***,怦怦在跳的心激动起来:学农***很漂亮,美丽极了!回宿舍后,我把所有东西整理好,做好集合的准备……
在学农***有三件事令我难忘:第一件事是——抬粪。我们先找好好朋友,再找来工具扁担的水桶。我们先把粪水打上来放到桶里,好朋友分工合作,他到指定的目的地放好,再把粪水用来浇花。
第二件事——插秧。这件事对我感触最深,我们先把秧苗用力地插到泥土里就可以了,至少插10至15厘米,秧苗每棵距离15至20厘米。这件事让我们感受农村生活。
第三件是——喂羊子。这是一节选修课。同学们可以选择:喂羊子、CF野战、野外拓展、室内攀岩……我选择了喂羊子。我先到商店买了五元饲料,然后喂羊子。羊子非常可怜,我先喂了一条胡萝卜给它,它们几个就抢吃,一人一半,它们可爱极了!我觉得它们十分饿!
这几件事都是令我最难忘的,它们给我的启示犹如海洋里的水,很多很多。它们令我感到快乐、开心……
最令我难忘是——在宿舍睡觉。晚上十点熄灯时,我们小声地聊天,每一个人很开心、快乐有的同学还在讲笑话呢!我非常喜欢这次学农,既令我难忘,又叫我开心,既令我感到知识的饱满,又令我快乐!
学农,这次真令我开心!我真想学校多组织几次这样的活动,既可以让我们开心,又可以团结同学,使同学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再依靠父母!
这次学农,真令我难忘,团结同学当然要玩拔河比赛啦!我们每个班选出十个男生、十个女生进行拔河比赛,虽然最后我们输了,但是我们全部人都尽了力,我们大家都尽了力,那才是真真正正的胜利!
这次学农,真真正正让我们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优秀,更加团结!
学农,我非常喜欢您!我爱您!您让我们又成长了一次!
学农3
“集合!”只听见一个身穿迷彩服的人大声说,是的我们正准备去参加学农社会实践活动,而说话的正是我们今天的教官。因为到的比较早,我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教官并不高,但可以看出他十分壮实,头戴一顶军帽,脸上毫无表情,他开始作自我介绍,他姓齐,说我们可以叫他齐哥,过一会他突然说:“我看你们班很多人都喜欢打篮球,有喜欢詹姆斯的,库里的……”我对教官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影响。
经过30分钟的车乘,我们来到了学农基地,第一项活动是“池塘摸鱼”。大家换好拖鞋,一个个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们领到了教官发的渔具,鱼篓,就是在完整的楼子底部开一个洞,抓鱼时将竹篓倒扣在水里,把手从洞里伸进去抓鱼,还有一样便是常用的渔网了。我们小心翼翼的把脚伸进水里,一点一点的试探,直到踩到地才把另一条腿也放进来。水不深,有着很厚的泥,滑滑的,一下子尖叫声四起,几个人险些跌倒在塘里,池塘的水并不清澈,再加上我们40个人一搅,水变得混浊不清,每一组只有一套渔具,我便徒手抓起鱼来。
二三十分钟过去了,我们只抓了区区几条鱼。见之前的方法不奏效,我们便开始找新的办法,鱼塘边有一棵柳树,鱼应该会喜欢较为阴凉的地方,说干就干,我召集一些同学,我们站成一排,直逼向那个有树荫的角落,几个人一堵墙似的把空间缩小,这时,拿着篓子的人就可一进去抓鱼了,刚刚被罩住的鱼还很兴奋,在篓子罩住的区域里反抗,但过一会它们就会丧失体力,我们就要把握住那个时间,用这个方法,我们屡试不爽,总能抓到鱼。这样的方式比起原来一个人单枪匹马要快的多,果然还是团队合作力量大。
在菜园摘完菜后,我们就来到厨房,开始制作今天的午餐,我们组很多人都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但大多都未曾实践过,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一行人忙的热火朝天,这个切菜,那个加盐,有的又忙着拿工具。40分钟过去出来的是四小碗菜,菜量虽小但味道尚佳。我可能是实在饿了,还吃了不少。
到了午休时间,同学们都为下午的活动养精蓄锐去了。
通过此次学农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例如怎样用传统的工具捕鱼,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力量大,之前口中说的话终于落到实践中来,确实如此。
学农4
金秋十月,我们六年级的全体同学到南京浦口行知实验基地,进行为期两天的农村实践活动,学习农家淳朴的生活和乐于助人、勤于劳作的品质。
从学校坐车到实验基地,我们就步行2里路来到采茶基地,学习秋茶的采收,观看秋茶的制作过程。沿途欣赏到了许多美丽的秋景,有沉甸甸的稻穗,有红通通的高粱,还有许多无名的小野花……正因为有了这些美景,大家一路走来都没觉得累,路上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
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到了采茶基地。我们先去一个小院子里,听教官讲采茶的方法。据说以前采茶都是少女用嘴叼下来,然后装在肚兜里,让茶香和体香结合在一起。这样采出来的茶十分精贵,一般人家根本喝不起,只有皇帝才有机会品尝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茶叶机乎家家都能喝到,茶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有乌龙茶、菊花茶、龙井茶……而我们今天要采摘的,就是我们南京的特产——雨花茶。采茶时要采“一芽一叶,大小差不多”的叶子,而且采的时候必须要“拔”,而不能用手“掐”,因为如果用手“掐”的话会让指甲里的细菌渗入茶叶的根部,从而影响茶叶的口感。
听完教官的介绍后,我和同学就立刻兴奋地拿着篮子直奔茶园。望着茶园里成片成片的绿色,我们顿时傻了眼。这么多的茶树,哪里有茶叶啊!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漫无目的地四处寻找,结果一无所获。看着空空如也的篮子,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这时,我想起来教官对我们说的,一芽一叶,大小差不多。于是,我们重新打起精神,静下心来一株一株慢慢地找,那一片又一片的小茶叶,仿佛是在跟我们捉迷藏似的,把自己隐藏在绿叶丛中。但我们并没有放弃,专门挑了那些大小适中的嫩叶放入蓝中。摘了一会儿,我们就觉得腰也酸了,手也酸了,但看到篮子里的茶叶越来越多,我们的心里可高兴了,因为这毕竟是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啊!
闻着沁人心脾茶香,使我感受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才能收获劳动的果实,感受丰收的喜悦。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学农5
“好!很好!非常好!”这是学农时教官跟我们特别的“打招呼”方法。学农第一天我们就进行拓展训练,那些看起来简单好玩的游乐设施,却难倒了许多人,但教官一直在鼓励着我们。
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晃个不停的“水中秋千”。每个同学上场前,都信誓旦旦地夸下海口:“这有什么难?要是我30秒绝对搞定!”等到上场了,之前那些话语保证早已烟消云散。上一秒信心满满,下一秒就成了“落汤鸡”,狼狈不堪。老师说的那些注意事项早就忘了个精光,之前的沉着冷静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这些“困难户”导致后面全部交通堵塞。没办法,有同学自告奋勇往回走去帮助他们,却“扑通”一声,自己掉水里了。“好,休息。”随着教官一声令下,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哀嚎声,终于解放了!然而,等待着我们的还有明天更有趣的训练。
“今天我们进行野炊。”第二天的任务一下达,人群中又发出了一片哀嚎声。在我们小组,进入眼帘的是一块血肉模糊的鱼肉,更可怕的是,还要我们自己去清理,刮鱼鳞、掏内脏,去鳃……这些在大家眼里是有趣的,可在我们这些连刀都没碰过的“千金大小姐”眼中可谓是比登天还难。不巧的是,我被分配到了清理鱼内脏这个任务,完了完了,怎么办?看这鱼全身血迹斑斑的,不知道什么东西从肚子里流了出来,浑身伴随着一股腥味。无奈,只好一咬牙,快速拿起鱼,以最快的速度放到水池中,胡乱一冲,紧闭双眼,用力一掏,甩手一扔,算是完成了清洗任务。不过,这好像才是第一步,还得刮鱼鳞,这可是个技术活,我们女生都不会,还好有王一帆同学自告奋勇,主动请战来完成,只见他一手按住鱼身,一手熟练地拿起剪刀,从鱼尾往鱼头方向不断地来回刮片。边刮还边炫耀说,这套“刮鱼鳞大法”是从他舅舅那儿传下来的呢,是家里的祖传绝活,一般不轻易外传,今天为了同学,可是破了家规啊,听得我们都目瞪口呆。好了,接下来是去鳃。剪刀沿着边缘慢慢剪下去,一片完整的鱼鳃就下来了,看着他熟练的手法,大家不由得倾佩起来,没想到这小胖子在关键时刻还能起到大作用。经过多道工序,红烧鱼终于出锅了,真是色香味俱佳啊!最重要的是,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仅靠自己完成了一顿午饭。那滋味,可跟平时的饭不一样呢。
经过五天的学农,我们掌握了许多的课外知识,还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技能,真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
学农6
学农,是我们今年的课外实践活动,我们在梁头基地体验了一把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我现在想起来时还是历历在目。
第一天,一大早,我们就在学校集合,等待去基地的大巴车,每个人都带了一兜甚至是几兜的东西,虽然说东西多,但因为是吃的所以并不沉。当我们等来车,在去往基地的途中,我们又高兴,又担心。
第二天,我们进入了正式的训练,练站姿,学如何放板凳、取板凳,连齐步走……不知道是新奇,还是训练量不大,我发觉那一天我并不累。
第三天,也许是新奇的劲儿过了吧,我感到特别累。其实训练量和第二天一样,就是我们适应不了。而且我们除了训练之外还有别的科目。
第四天,我们会操了,并且表现不错,我们高兴极了,虽然这是我们在这的最后一天了,但是不知道是怎么了,我竟然没有半点伤感,也许是因为期盼回家吧,或者是因为被胜利冲昏头脑。
第五天,因为第四天看见二班的女生在哭,我就想不要在教官面前哭,其实我心里最明白,我是一位没有眼泪才这样说的。当我们进行汇报演出前,教官的一句最后的一次听我指挥,要做好,让我有点难受,不过我还是把眼睛里的泪水压住了,没有让它流下来,因为我要做好不留遗憾,后来看见教官最后一次集合,看着他们跑步离开的背影,我的眼泪默默的流下来,我用手擦掉让眼泪不再流出,但是越擦越多,抑制不住,最后我还是让眼泪在眼里困了一小会,再上车以后我才让那困了许久的眼泪流了出来,并想着这五天发生的事,那时我才知道我昨天不是不知道离别时的感伤,而是我不知道离别时是那么伤心。后来到学校时我才停止了哭泣,其实在车上大部分女生都哭了,我们都不舍得离开这个呆了五天的地方,虽然说时间很短,但我们每天都很充实,因为这里有我们的苦乐,有我们的记忆,还有那个和我们是朋友的教官。
现在回忆起农训,很多东西都忘了,忘了什么时候做的拔丝菠萝,忘了什么时候做的软陶,忘了什么时候了解的静海的历史,但是我不能忘记教官发脾气的时候,不能忘记晚上看电影的时候,不能忘记最后一次听教官的口令的时候。我永远不会忘记农训给我带来的快乐和离别时的不舍。
学农7
那等了一个月的学农活动终于到来了,大家心心念念的活动终于到来了!
大家拉着行李箱,不顾一切冲进校门,跑向操场。等人到齐,老师讲了几点注意事项,终于可以上车了,把行李箱放好,正缓缓前往我们的“洞桥营地”!
在路上,我们看了一路的风景,作为好看的就是那能引起全班欢呼的大笑脸!到了营地,我们找到了我们的寝室,五人一组,我和其他四个人睡在10幢202。接着,老师叫我们去102学叠被子,大家听得可认真了。
然后,大家听到广播“请青蓝青华实验小学全体同学到体育馆进行开营仪式。”大家都在路上集合好了,穿好军装,戴着军帽,去参加开营仪式。那仪式由我们学校的人主持,邀请了周校长,总教官和学生,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一转眼,那明亮的天空渐渐阴暗下来,“吃晚饭了!”自己包水饺?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一、二、三、四……啊!一锅好了,可以吃了!
大家回到寝室,没过多久,便都睡了。到了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左右,几乎所有同学都起床了,整理好内务,出发!
今天我们去农家,走了几十分钟的路程。来到农家,大家分工合作,你洗菜,我烧柴,每人都有工作。刚吃饭,那桌上的菜全被“秒杀”!一个不剩,大家都这么能吃吗?下午,我们还煎了南瓜饼,真的是刚出锅就没了。我们还上山看了老野猪,我们组的人都称它为“张子墨”。时间不早了,也该回营地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回到了寝室。
没过多久,又要集合了!这次是去开联欢晚会,可happy了。教官唱歌,学生表演,老师舞蹈……哇!没注意时间,原来已经九点多了,哦不!只有十几分钟!
很快,到了最后一天,那刚开营的营地就要闭营了。这是最后一次活动——“山地巡游”,爬三座山,第一座105米,第二座116米,第三座150米。我们穿过树林,走过吊桥,爬上山峰,可一只只千足虫阻挡着我们前进的脚步。
叹——马上就要离开了,我们全四年级在国旗下拍了一张又一张合影,这可能是我们最后一次来了,真有点儿舍不得……
学农8
周一早晨,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踏进了时代的校门。为什么喜悦呢?真相只有一个——我期待以久的学农终于拉开了帷幕。学农究竟是怎么样的?听学姐们说,学农十分有趣,有很多自由的空间,还可以体验农民是怎样生活的。默默地问一句,是没有作业的缘故吗?以这样的心情我来到了学农基地。迎接我们的是朴素的楼房,五人一间的寝室也显得温馨而舒适,墙上还依稀可以看见以往同学的留言。
在学农基地的一周,我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就挑印象最深的三个来讲讲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便是《悯农》中的诗句了。以前的我只知道摇头晃脑地背一背,经历了这次“伟大的锄地事业”,我才第一次真正感同身受了农民的辛劳。在此次学农活动中,我很荣幸地被推选为“餐桌长”,所以第一个下地干活的也就非我莫属啦。我要给同桌的他们做一个榜样,我一边在心里这样暗暗想着,一边拿起了沉重的锄头。接下来,我悲催的命运便开始了。锄头好似有千斤重,每锄一下,我的手就酸痛不已。我来来回回机械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先把锄头砸进土里,再按杠杆原理把土撬起来,挪放在一边。太阳炙热的光芒无情地烘烤着我们,汗水顺着脖颈留下,鞋子上、裤管上也到处是泥土的痕迹。哎……,当个农民可真不容易啊!真是太辛苦了。
接下来的是果树栽培活动,它和锄地松土一样是一项体力活。我们要摘掉多余的果实、畸形的果实,保证两颗果实之间有10厘米的间隔,不能并在一起。按要求挑除了多余的果实之后,指导老师还教我们在树的周围挖一条沟,放上肥料,填上土。至此,整个过程才算结束。我从来都未曾想到,原来我们餐桌上的水果是经过如此精心的培育才长出来的。
第四天的野炊,是我一直期待的一个项目。野炊,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在野外做饭。说实话,我的确在家做过几次饭,不过,我的厨艺还不熟练。看着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样子,我也决定放手一搏,大胆尝试一下。接下来,同学们开始三三两两地你烧火,我切菜,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于是,一道道“黑暗料理”就此成形啦。我们的内心也洋溢着成就的快乐。
时间过得飞快,一周的学农活动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下,还是徐徐落幕了。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知道我的这份难舍中,有对学农基地的喜爱,也有成长的快乐,更有和同学、老师相依相伴的情谊。
再见啦,学农基地,我们后会有期。
学农9
学校告知次日将赴基地学农三日。闻之后,吾等兴奋不已。遂于前一夜收拾行囊,早早就寝。
翌日,吾等身着迷彩服,集队登车前往。行程中,有人善谑,闻者无不捧腹。驶入村庄,村路细长曲折。路边野草青青,芦苇条条,树叶飘红,芦花飞雪,秋景引人自醉。至基地,但见巍巍高楼矗立于路侧,鳞次栉比,煞是庄严。教官立于屋前,只见他高约六尺,面庞黝黑,双目炯炯有神,头戴军帽,身材魁梧,军姿毕挺,威风凛凛。见其威严,吾等不敢直视,心中暗惧,如若犯错,惩罚肯定不轻。
野炊
日暮,吾等在空旷之地,垒灶备炊,各行其事:洗菜,刷锅,起火,添柴,井然有序。众人拣来枯木干枝入灶,将其引燃。霎时,火舌攒动,轻烟袅袅,金星飞舞,哔卟之声闻焉。见其势,慌架锅。掌厨者,晓曦也。但见她右手执勺,左手扶锅,锅中之菜上下翻飞,加入佐料,至熟可食。众人啖之,夸不绝口,此等美味,未曾尝之。吾等曰:“自食其力,过程虽苦,却收获良多,足矣!”饭后,已星满苍穹,抵宿舍,喜不成寐。
篝火夜
空地上,松木已架如塔状,炭火俱备,点燃篝火。霎时,红焰腾腾,灰烟漠漠,夜空不见星斗。四处焦香扑鼻,倒也别有风味。众人环篝火围成一圈,尽情歌舞。歌者或面露羞色,轻声吟唱;或情绪激昂,高声和曲,歌声传至云霄。舞者则邀同窗共舞,合着歌声,手舞足蹈,动作夸张若群魔乱舞。风簌簌,虫唧唧,火莹莹,星点点。众人把作业抛之脑后,尽兴欢乐今宵。
掘番薯
番薯,煮熟后香甜可口,乃人间美食也。以往所见,或在菜篮,或在饭桌。今亲手挖之,实属万幸。来到田间,领锄独掘,锄头到处,仅见薯藤根根,薯块却无影踪。发力深掘,忽见土中有紫赤块团,吾心大悦:有收获矣!不料拔出视也,仅大半拳,吾又叹之。盖嫌其小,故投一旁。又掘,不料比前还小。心尚不甘之间,教官下令收工。余乃重拾弃薯,嗟乎!有胜似无。
父母询问学农三日之心得,答曰:“一斛菜,一箪食,惟思来之不易,吾辈当惜之,慎之。”
学农10
终于回家了!我一头扎进那熟悉又松软的小被窝,静静地躺着,全身放松,这一周的一幕一幕如过电影一般,在脑海里浮现……
刚到农场的那一天,我们就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鸡,叽叽喳喳,充满了好奇,眼睛根本不够用。看,长在藤上的葫芦,红红的辣椒,大大的南瓜,盆中不知名的蔬菜等等,让人垂涎三尺。当然,后来几天的伙食,全靠了它们,鲜嫩、天然、营养又美味,回味无穷。
此刻,灯已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熟悉的哨子声,令我不敢有半点睡意。咦?家里怎么会有哨子声呢?那可要听我讲一讲原因啦。那是学农的第一天,精疲力竭的我们很快就要进入梦乡,突然一声尖锐刺耳的哨子声响起,紧接着,就听教官大喝一声:“集合”!军令如山,我们哪敢怠慢,个个神经质般的起身,跳下床,胡乱地揉揉朦胧睡眼,披上外套,冲出门外,飞奔下楼。没等我们到一楼,打头阵的管理员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我们是教官们集合,没我们什么事。唉,一场虚惊!让我们白白折腾,觉也吓飞了。
当然,我们更多的是开心,推独轮车、游戏、烤地瓜、煮萝卜,那场面真是令人啼笑皆非。最令我难忘的要属开荒种地了。连日的雨,使菜地变得泥泞不堪,一路打滑。来到田边,一眼望去,我们全傻眼了!哪里是菜地呀!简直是杂草丛生,遍地都是野藤野菜,搞得我们大眼瞪小眼,手足无措。正一筹莫展,教官似乎看出我们的无奈和无措,走过来悉心指导,告诉我们如何除草、整理和翻土,我们一下子热血沸腾,拿起小锄头,使出洪荒之力,连挖带砍,把土翻松软。都说合作力量大,朵朵挖坑,我们就将黄豆一排排、整整齐齐放入,埋好,理平,一会儿工夫就全部搞定。这一点点的成就,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呢!
五天时间飞逝而去,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感受了农民伯伯的辛苦,更深刻地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也为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增添了光彩夺目的一笔。
夜已深,我轻轻地闭上双眼,带着微笑和甜甜的、幸福的记忆,进入了梦乡……
学农11
我们在农校度过了两天的时间。其中有苦的,也有甜的。两天的生活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生活知识,也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伴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出发啦。大巴车在高速上飞奔,又激动又兴奋的我们还是觉得太慢。到了学农基地,车子的门一打开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冲向门边,像刚出笼的小鸟一样飞下了车。哇,清新的空气,悦耳的鸟鸣,潺潺的流水,离开了城市的喧嚣,我们来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充满着新鲜感和好奇感的我们首先来到寝室,放下大包小包的行李,然后立马兴高采烈的跑到操场上等待老师们安排任务。
第一项活动是野炊。农校的老师们为这顿大餐准备了很多材料:黄瓜、芹菜、番茄、鸡翅,大虾,牛肉等应有尽有。看着这些食物,我们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但是还有关键的一关,就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把它们烧熟。心动不如行动,我们马上紧张地忙碌起来。作为队长,我给大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生火、择菜、洗碗、切菜,各司其责。我们小队里决定比试一下,每人烧一个菜,看谁烧的好吃。我分到的是芹菜炒肉。翁老师很耐心指导我:芹菜要把叶子先拿掉,洗干净切成小段备用。锅里放一点油,然后先放肉丝,放之前要把肉丝用盐拌一下搓一搓。当肉丝在半生不熟的时候将芹菜放入锅内翻炒,炒的差不多蔫掉的时候倒入少量料酒,炒几下后盖上锅盖焖一会儿,熟了以后放点盐再稍微翻炒一下就出锅啦!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大锅,家里的锅小,炒菜的时候会溅出很多油,而在这样的大锅里连半点油花都不会溅出来,不用担心烫到手。小队里每个人都尽了洪荒之力,七个菜一个汤满桌子的美味,我们每个人吃的都比平时在家里多,还是自己烧的菜香啊,哈哈。
学农期间我们还体会到了很多农民的生活:垦地,挖花生,割水稻,搓麻绳,种菜……用到了很多在农业博物馆里才见到过的农具。干农活很脏很累,有的同学衣服弄脏了,有的同学累得抬不起手臂,还有的同学手上磨出了水泡。我们深切体会到了农民伯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后我们一定要节约每一粒粮食。
两天的学农生活一转眼就过去了。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收获,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大巴车载回了我们,却把很多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了那里。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学农基地,我们开始期待着下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