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邂逅_3篇,供大家阅读。
邂逅_1
静伫窗前,轻抿一杯香茗,伴着柔柔的阳光,翻开古朴浓重的书页,油墨的清香,轻轻的渲染着我的指尖、发际,最后柔柔地触及我的心尖。书香伴着茶香,源源不断的氤氲我的身心……
在我四岁之时,诗便给予我一双有力的大手去把握语言的美,然而,我只是似懂非懂,如清晨的雾,朦胧迷茫。上了小学,一本本童话书,如缕缕春风,似丝丝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灵。触及书的那一刻,便点燃了我心中的烟火,在星空中绽放出一种璀璨且无与伦比的美。书中的世界在我的眼中,幻化成一片充满生机的.天地,这天地中的一缕阳光、一朵白云、一丝花草、一声虫鸣……都让我流连忘返,甘之如饴。
书是世界文化天空中的一个又一个熠熠生辉的星座。仰望“星空”,它们带着岁月的味道,什么也不能掩饰他们的光辉。无论是典雅、庄重,还是活泼、灵动,都动人心弦;无论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还是意尽言止寥寥数语,都精致细腻。透过那温柔墨香,纵使遥隔千年的烟尘透视,依然令人浓郁莹怀。
《老人与海》中百折不挠的平民桑迪亚哥;《欧也妮·葛朗台》中吝啬贪财的富翁老葛郎台;《变色龙》中溜须拍马的高手奥楚蔑洛夫;《骆驼祥子》里身不由己的典型小市民虎妞……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演绎了千种风情,万种姿态。无论美丑,无论善恶,皆如回声一般响彻在我的心间,荡涤我的心灵,给我人生以道理的启迪。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更好地写作,更多地写作。写作是一种输出,而阅读则是输入。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往往是嗜书如命的人,否则,因为输出而又没有新鲜的理念输入,迟早江郎才尽。因此,我读的书是与日俱增。透过那厚如山海的文字,我读到了文字以外的美好。
书是我心中永恒的爱,如繁花似锦的梦,点缀我的每一瓣心尖,超尘脱俗。一朵美至摄人心魂的青莲,可以让我们懂得阳光的沉默;一本卷着温暖的好书,则能使一颗彷徨的心找到疗伤的圣药。
书,伴我同行。我也相信,书中的真谛,会在岁月的酝酿中慢慢发酵,更令人寻味。一本好的书,会带着一双翅膀,飞遍世界,融入每个人的心田。愿你如我一样,展开博大的胸怀,去迎接与书的美丽的邂逅。
邂逅_2
神州大地,朗朗乾坤,每一事物都有他自己心目中的“知己”。陶渊明罢官隐居,有菊花相伴;高山巍峨的高山,有郁森相随;……而我却一直孤身一人,直到那天,我偶然邂逅了你……
你执起我的手,带我走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还记得,那雄伟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那片浩瀚汹涌的水,仍旧尽月横冲直滚,飞悬倒洒,砰訇澎湃,雷鸣山崩;那些霓虹仍旧在下面一百英尺的空中弯亘横跨。太阳照在上面的时候,它仍旧像玉液金波,晶莹明澈。天色暗淡的时候,它仍旧像玉霰琼雪,纷纷飞洒;像轻屑细末,从白垩质的悬崖峭壁上阵阵剥落;像如絮如绵的浓烟,从山腹幽谷里蒸腾喷涌。豪迈地歌颂着自然的伟大赞歌,震人心魄,那浑厚的乐音萦绕在耳际,缓缓荡入人心。
你牵引着我,来到一片原始的古森科,那里有一些原著民。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智慧结晶!曾记否,那尖顶太阳的金字塔;曾记否,那与女人头骨毫无差池的水晶骷髅;曾记否,那本惊兮天人的运算手册;又曾记否,那骇人听闻的末日预言?忽然,天边燃起了火花,像人们的心血在燃烧般。贪婪的炮弹炸裂了塔身,无情的铁蹄踏碎了骷髅,残忍的欲火焚灭了珍籍;一切是多么英勇,又是那么悲哀。贪婪之人满足地乘上战马,气宇轩昂,扬长而去,留下的却是文化的陨落,时代的叹息。
你伴随着我,带我认识了一位作家朋友,他思维敏捷,写作风格巧妙,不论是想方设法进监狱却屡试不爽,在放弃时不尽人意被逮捕的流浪汉;还是因最后一片画在墙上的常绿藤叶,起死回生的琼珊;亦或是舍弃自己最珍贵的物品为对方筹备圣诞礼物的夫妇,一切是那么感动,又那么美好。或许,在茫茫人海中,我冷漠了群人邂逅了你,就是获得了上帝赐予的“麦琪的礼物。”
你是我的知己,与我心灵相犀,你洞悉我心理所要的一切——令人沉醉的雄伟江山;让人好奇的未解之谜;还有那辉煌璀璨的先河历史,你如甘霖,滋润了我;如暖阳,温暖了我;如明灯,照亮了我。能与你相遇,是上天给予我最大的幸运!
我也要把你介绍给别人,让你用你的知识去灌溉他们,让他们轻抚你,感受你书墨的芬香,领略你的魅力。书,我的知己,与你相遇,是我一生最幸福的经历!
邂逅_3
午间闲来无事,阳光恰暖,我便找了个由头,和同学去了趟田子坊。路过一家陶泥馆时忽然燃起了制作一番的冲动,我便去尝试一番。看着陶泥在我的手中千奇百怪,我的同学时不时地看看我,随而笑着对我说:“你可真幽默呀。”
“幽默”这个词极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所以当时的我听着一愣,也许是我平时从未向他人流露出这一面。由此起思,竟是感慨良多。这个词就像这么毫无预兆地降临在我生命中,那么偶然,又那么必然。好似只有通过这样的小事,我们才能渐渐地意识到自己生命的一小部分。
其实,每个人的人格也许都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是像碎片一样,化为各种特征,点点散落在生活之中。也许,我们用尽一生一世也无法拾回整个自我。但碎片化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应当学着去尝试追寻与接收碎片化的自己。
这个世界是不完整的,造就出的生灵便可能是碎片化的。连时间、阅读、购物等如此种种都面临着碎片化的问题,更何况周遭的繁华与苍茫使我们不再注重生活的本源,就像一味追求生长的植物,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人之初,性本善。可这个性善又指向何方,是恻隐之心?是是非之心?所有的答案在遇到实际之前皆不得而知。所以,我们总是要迈出这一步去进行尝试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明白心所想要抵达的方向,而当努力终究付出收获回报时,我们才会真的开心。
事物总有两面性,人也从无十全十美。当这样碎片化的人格一点点充斥自己的世界,我们可能也会为另一面的自己而感到难过与愤怒。但这都不要紧,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碎片,我们的人格才近乎完整。更何况这些都无论好坏,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只要自己能坦然,不顾一切地去接纳它们时,这样的碎片化人格可以变得更有价值。
所以我不奢望能够有完整的人格,但我所向往的是能够遇到更多碎片化的自己。所以说如果有幸,在我的生命中能有更多的人发现我的“一小片”,那么无论它是好是坏,我都会坦然接受。不为别的,只为我不枉在这个碎片化的世界上活出了一个完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