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中秋节的新闻稿3篇(关于中秋的新闻稿),供大家阅读。
中秋节的新闻稿1
为使广大师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挖掘与诠释中华传统节日的精髓,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正小学于9月14日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主题班会、手抄报等形式,精心设计内容,广泛宣传传统节日,营造出了浓厚的民族节日氛围,以此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各年级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低年级的“中秋故事会”,“习俗知多少”,中年级的“经典诗文诵读”,高年级的“诗词鉴赏”,各具特色。与此同时,各班还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手抄报评比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精心设计,用自己独到的见解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中秋节。
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为主题的活动,丰富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师生了解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秋节的新闻稿2
中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可是他们因为父母在外打工,而不能与自己的父母一起过中秋,他们就是那些留守儿童,“我想把做的饼干送给在外打工的爸爸。我很想他!”留守儿童陈林倩看着自己亲手制成的饼干开心地说道。
陈林倩是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飞鸾中心小学6年级的一名学生,其父亲外出打工多年,每年仅春节回家一两天。这次中秋节,如同往年,林倩的父亲依然没有回来。然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让她度过了一个温馨的中秋节。
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蕉城区飞鸾镇团委举办“心手相牵、共度中秋”活动,邀请飞鸾中心小学的10多名留守儿童一同玩游戏、品尝糕点,并现场教孩子们制作饼干,亲手为家人和老师准备节日的“心意”。
活动中,主办方还为留守儿童送上了精美的书籍和礼物。“我现在很快乐,感觉自己有很多的伙伴,有很多人关心,过中秋虽然不能一家团聚,但今天我一点也不孤单。”陈林倩说道。
“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心留守儿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飞鸾镇团委书记黄璐媛表示,留守儿童一直是团委工作的一个焦点,此次活动是为了在中秋佳节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家一般的温暖,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
中秋节的新闻稿3
“每逢佳节倍思亲”,9月13日中秋前夕,渤海大学植物园内张灯结彩、欢歌笑语,“中秋大团圆,世界一家亲”的中外师生共度中秋活动在此举行,来自布隆迪、匈牙利、马达加斯加、法国、巴基斯坦、加纳等国的百余名留学生们与渤海大学师生欢聚一堂,共同体验“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秋情怀。
为体现“中秋团圆,世界一家”这一主题,国际交流学院的老师搜集整理了有关中秋佳节的故事,邀请了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蔺心宇老师和知名书法家到现场传授技艺,并准备了独具中秋节日韵味的月饼、西式茶点、水果供大家品尝,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演绎出活动的主题,别具特色。
当天活动气氛热烈,外国留学生被中秋文化深深地吸引,讲述起各自家乡的风俗,孔子学院的.奖学金获得者表演了富有非洲风情的民族舞蹈和中国功夫,布隆迪留学生带来了好听的传统说唱,韩国留学生表演了热情洋溢的劲歌热舞,有几位留学生“现学现卖”,和中国学生一起伴着古筝曲,唱起了刚学会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此次活动不仅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国大学生的热情好客,让留学生感受了中秋节的热闹气氛和文化,也拉近了中外大学生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