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它可以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也给予人们勇气和希望,使他们在困境中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以下是热心网友“panqiaozhi”收集的信仰的力量作文(共9篇),以供参考。
信念的力量作文 篇1
人是为什么而活?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人们努力奋发?其实,这不过就是两个字——信念。
信念的力量是伟大的,它支持着人们生活,催促着人们奋斗,推动着人们进步,正是它,创造了世界上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记得《苦儿流浪记》有一段情节:主人公与几名矿工在工作时遇难了,大家被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脚下是无尽的水流,他们所有的,不过就是几盏灯。在这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他们看起来不是被淹死就是被窒息而死,再不然就是被饿死,总而言之似乎是必死无疑。营救虽然在努力进行着,但是人们都没多大把握成功。而矿井下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因为好些人都抱着必死的心。他们中有一个人带了表,最后有人提议熄了灯,每隔一段时间让那名矿工报一次时间,大家都休息,节省体力。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人们的心也慢慢地被揪紧,但等到营救队到达时,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只有一个人死了,就是那个报时间的矿工。
原来,开始他的确是准时报时间的,但是,当他发现了同伴们的异常后,他便开始了“虚报”,半小时他说15分钟,一小时他说半小时,两个小时他说一个小时……结果其他人都在信念的支撑下活了下来,而那个商量的矿工却被自己的心魔给逼死了。
由此可见,信念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啊!
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100多个小时仍然被活着救出的人们,那个不是凭借顽强的信念努力着,最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让人们无不为之感动、钦佩。反之,一个人若是没有了信念,即使他活着又怎样,还不是与活死人无异!
所以,信念的力量便是生命的源泉,在它的帮助下,人生路上,又有什么能够与之抗衡呢?
信仰的力量主题作文 篇2
小长假来了,我求母亲带我回了趟老家,那有一片向日葵田,是我童年最喜欢去的地方。我想看到向日葵向阳而生的样子,让我充满希望。
但遗憾的是,那两天天阴,太阳不肯露面。我在田间与儿时伙伴漫步,向日葵们都低下了头,压抑涌上心头。耳畔传来伙伴低语:“太阳应该是向日葵的信仰吧,只要太阳出现了,向日葵就充满了生气,但可惜现在太阳不在,他们都死气沉沉。”我不禁“嗯”了一声。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太阳给了面子高高地挂在天空,伙伴凑我去田里看向日葵,在那里,我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阳光普照大地,向日葵][们仰着她们的头,绽开了绚丽的花。“乔尹,你有信仰吗?”我听到伙伴问我。这一次我笑了笑,却仍没有回答,而思绪却不觉飘到了远方:
在过去不知多少的日夜中,我的人生没有目标,没有向往的事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因此在学业这一方面总起伏不定。
老师经常性地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灌输心灵鸡汤,我表面上顺从,但内心却不在意,后来老师看着我的成绩单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叹气。
我自以为自己十分优秀,没有屈服什么,直到一次大考,直线下降的排名终于让我产生了压迫感。又一次,我被叫进了办公室,只不过这次是从未训过我的数学老师。他仍和蔼,问:“郑乔尹,你怎么了?”我没有看他,沉默许久。一道温和的声线传入我的耳中:“我想,你这么优秀,一定想去兰一吧!”我眼眶渐润,仍然沉默,我的信仰是什么?我不断问自己。
是向日葵吧,我喃喃自语。
回家的路上,我再回首过去那些黯淡无光的日子,我审问自己,我真的没有过信仰吗?我想,我是有的,至少现在我认清了我的信仰及我的目标——兰一。
后来再回校,我见到数学老师,那时阳光不偏不倚打在我的脸上,我笑着告诉他,老师,我会上兰一的。他也笑了,说:“我相信你,你可是有信仰的郑乔尹!”
高考优秀作文信仰的力量 篇3
如果你问我信仰什么,然我又该如何回答。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真正属于我的信仰,我也一直在心里问过自己,信仰是什么。关于信仰,我是愿用这轮回来阐述一下。但是到现在为止,信仰离我已越来越遥远,让我对这世界心生彷徨。我一直信奉着生命的轮回,我也坚信着生命确是有来生,坚信着这种信仰,便会义无反顾的勇敢,就如走在狂风暴雨之中,断然是不会心生胆怯的。信仰始终是伴随着我们走过一路坎坷,悲欢,用心灵的手掌,去撑起属于我们的那一片信仰。带着虔诚,带着勇敢,带着希望。
那段长长的日子,他仿佛是生活在梦里,在梦里经历,在现实中猜想它们的暗示,有些梦沉沉的,压在他的身上,他醒来时,还那么重,就像一道小小的伤,虽然是看不见的伤痛,却又结不了的疼痛。她的面容,一次次的闪过,以至于连贯成了画面,从记忆中一张张的抽出,有一张张的存回,他起身,有筋疲力尽的感觉。一个晚上,他忽然醒来,透过窗帘,看到对面开着灯的窗户,他突然觉得灯光很寂寞。他很少流泪,但那天晚上,他的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他想起了一句话:眼中流泪,心底成灰。
他真的觉得累了,他想休息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摆脱这种困境,他去了一个人找不到的地方,希望能忘却这一段记忆。在那里,虽然没有庙宇、佛龛,却像个度僧一般,一个人看着日出日落,没有任何人或事情打扰他。可终究是个俗人,到不了心如止水的境界,想着曾经,不过是因为他的平凡,更因为他的沉默。回来的路上,他继续做着梦,阳光下,他逆光而立,一些轻尘在他眼前飞舞着,一些飘零的细节,砸在了心上。就连最微小的事都敲打着他的神经,最终,最孤寂的神经也被震痛。他的眼睛突然朦胧了一下,那么多隐而未说的话,让他对自己感到遗憾,为什么遇到的是她,而不是其他人,是如此陌生的她。
信仰的力量作文 篇4
今天我们观看了龚全珍老人的采访视频。视频中九十多岁的龚全珍老人为我们讲述了她坎坷的求学之路以及她与丈夫甘祖昌将军的生活经历,从中我产生了很多感触,下面我将具体谈谈我的感触。
在那个充满战乱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对于龚全珍一家来说,让每个孩子都接受高等教育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因此龚全珍的母亲对她们说:女孩子读到小学毕业,反正迟早都要嫁人,读个小学会认字识数能算账就行;男孩子以后要娶媳妇儿,读到中学就行。但是龚全珍从小天资聪颖、聪慧过人而且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在她的坚持下她终于能够被允许进入中学学习。顺利毕业后她教书赚取路费,攒够钱后她乘火车跨省走百里,几经辗转到达外省学校并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龚全珍老人描述的日本兵欺负中国百姓的场景:日本兵让一个背了几袋盐的老百姓褪去上衣后跪在地上,然后他残忍地用刀子将盐夫后背上的皮硬生生的扒了下来,暴行并未停止,而后日本兵将袋里的盐撒在盐夫那流血的后背上。
听到这里,我不禁后背一凉,我的脑海中浮现着那时的场景:满地的鲜血、日兵的狞笑、盐夫痛苦的表情……那盐夫的呻吟仿佛萦绕在我的耳畔!!!我知道日兵嗜杀成性但没想到他们如此没有人性。此时我终于体会到老师说的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的含义了。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人,不能沉溺于过去的痛苦中,要学会展望未来,我们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以后的历史将由我们谱写,我们现如今要珍惜当下,充实自己,今后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短片中介绍到龚全珍老人当时高中毕业后因为学费关系选择就读西北大学的教育专业,后来在部队将领发表征兵演讲完毕后她积极加入了队伍,踏上了支援边疆的队伍。接下来龚全珍老人还为我们讲述了她到边疆教书后与丈夫甘祖昌将军相识的过程。而后她告诉记者,当时甘祖昌将军受伤住院,但他不想浪费国家的资源,不想拖国家的后腿,于是他决定返乡当农民。在龚全珍老人跟随甘祖昌将军返乡前她被要求要把衣服里的所有棉花抽出来,甘将军给她的理由却是绝不能占国家的便宜。短片还介绍到他们夫妻俩返乡后也一直为人民服务,为邻里买化肥花的钱比自己家的开支还多,家里养的猪到年末了就全部上交给国家,自己家过年时却一块猪肉都没吃上。采访中还提到龚自珍老人已经签订了全捐遗体的协议……
龚全珍夫妇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舍小家为大家的这种品质深深地打动着在座的每一位,要该有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使得一个人在那么贫穷的年代还不忘帮助大家脱贫,还不忘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还能做到捐献自己的遗体去造福社会!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当代的每一个人去学习!这让我深深的被信仰力量的强大所震撼,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的原因吧。
最后,我想引用短片中的话作为我观后感的结束语,“她用岿然不动的崇高信念,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平凡岗位上这下可歌可泣的完美篇章!”
信仰的力量优秀作文 篇5
说起电视连续剧《风筝》,喜欢谍战片的应该没有人会不知道的。今年寒假,我抽暇再次观看了这部令人感动、感慨的电视连续剧。当钱副部长到医院看望生命垂危的郑耀先,问他还有什么愿望时,郑耀先从被子里伸出手,颤颤巍巍地递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想看一次升国旗。钱副部长用救护车将郑耀先拉到天安门广场,当躺在病床上的郑耀先听到国歌声响起时,用尽全身力气,举起右手,向着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敬礼,完成了他对祖国的最后一个人生夙愿!看到这里时,我已经是热泪盈眶了!
由“谍战之父”柳云龙导演并主演的46集谍战片《风筝》,以潜伏在国民党军统高层的共产党特工“风筝”的人生与情感为主线,讲述了一名共产党情报员坚守信仰的传奇故事。为了确保“风筝”像一把尖刀始终刺在敌人的心脏上,在最关键的时刻,给国民党致命一击,郑耀先不得不成为自己同志眼中人人得以诛《白话文·》之的“军统六哥”!上线的突然被捕牺牲,让他和组织失去了联系,郑耀先像断了线的风筝,无处着落。在军统的怀疑、中统的算计、共产党游击队的追杀中,他斗智斗勇,为党尽忠。
革命胜利后,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身份始终得不到组织的公开承认,只能以另一种独特的形式继续潜伏,为党组织提供重要的情报,协助新中国的公安机关,破获多起潜伏敌特大案!在他30多年的潜伏生涯中,他被敌人,被自己的同志长期追杀,不得已隐姓埋名,妻离子散,承受着身体、心理和情感上的巨大痛苦。忍常人所的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为常人所不能为!
是什么在支撑着他?是信仰,一种坚定的信仰!一种执着的共产主义信仰!罗曼罗兰曾说过:居于一切力量之首的,成为所有一切的源泉的是信仰。
这既是一部谍战片,更是一场关于信仰、关于人性的探索!郑耀先对信仰的坚定执着令人感动,对人性的揭露深刻、细腻,令人感慨!
是啊,像郑耀先这样,忍辱负重,无怨无悔奉献一生的共产党人,又何止一个呢?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心中的信仰和理想,舍身忘己,前赴后继。
回想当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2岁时,当校长问他为什么而读书时,他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宏愿。这句话,不仅震动了我小小的心灵,更是震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内心!理想和信念在周恩来的心里牢牢扎根,他为此奋斗了一生,奉献了一生!正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回顾我的成长历程,在爸爸妈妈的循循善诱下,从小就听了很多古今故事,看了很多中外名著。我爱读书,它们像五谷杂粮,瓜果蔬菜一样滋养、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但是,为什么要读书呢?我似乎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郑耀先对信仰的坚定,周恩来为理想的决心,让我动容,让我动心,让我动情!
信仰,理想,多么神圣又遥远的字眼,但又似乎就在眼前。
从现在开始,我也要有自己的信仰,也要确定自己的理想,我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我将为之不懈努力。
信仰的力量主题作文 篇6
在人的一生中,健康、美满的家庭固然重要。但我认为,一个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信仰。
为什么信仰这么重要?因为信仰是人们精神力量的源泉。它能在你感到疲惫时,快要崩溃时,给你力量,让你重新整作起来。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越王勾践的故事。他在国家被灭,自己有被俘的情况下,并没有像许多帝王一样,选择自杀的道路,而是卧薪尝胆,等待时机,最终完成了他的复国梦。勾践正是有一个信仰——要复兴他的国家。所以能在身心俱疲,条件恶劣,而且被俘的条件下,坚强的活了下来,并且实现了他的信仰。是信仰给了他力量和动力。
在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军们的努力,他们的流血牺牲,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为了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让中国太平,没有战争;为了建立新中国,解放军们为我们上演了多少幅令人感动的画面?枪林弹雨中,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补上来毫不退缩;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他们咬紧牙关,绝不说出半个字;在万里长征中,死了多少人?但是活着的人也没有放弃,继续前进,终于走到了敌人后方,击溃了敌人。这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也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信仰。
在学习当中,信仰同样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我给自己定一个大的目标:考上某某大学。每次考试前再给自己定一个小一点的目标:自己要考进年级多少名。然后再努力的向这个目标奋斗,一步一步的实现。什么时候你学习学累了,或者遇到挫折,想放弃时,想一想自己的信仰,你就会有继续下去的力量。
信仰是茫茫大海上的指路灯,当你彷徨时、迷茫时,他会给你力量,给你希望,指引你走向正确的方向,走近成功。
信仰的力量作文 篇7
木桌上的小台灯隐约的光亮笼罩在书本上,排排文字在点点光亮中舞动着。窗外,微风拂过,送来了缕缕清香,为舞动着的文字送来温馨的礼物;杏叶肩并肩密密麻麻地紧挨在一起只为了做舞动着的文字的最佳观众;舞动着的文字迈着轻快的步伐跳进我的心里,那是信仰的力量。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你落寞时,书给你勇气;当你悲伤绿色作文网时,书给你欢愉;当你狂躁时,书给你冷静;当你成功时,书给你导航。
书不仅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还是记载着中国抗日战争中无数英烈用鲜血换来现在的和平的事迹。作为后人,我们不敢忘记,也不能忘记那些英雄。最近对《读书》栏目比较感兴趣,其中“英雄赞歌”系列讲了很多英雄的故事。董保存的《陆战之魂》这本书中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我们小学的时候也学过。
《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了1941年的秋天,五位抗日英雄顺利地完成了狙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又极其艰难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五人毅然跳下悬崖,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乐章。
五壮士中有三人当场牺牲,其中有两人在跳崖的过程中被悬崖上的树枝挂住,后被人救起。后来,他们又成了普通的战士,他们身边的人甚至不知道他们是曾经的英雄。
英雄有时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之所以在关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源于心中不变的信仰,而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这些伟大的历史英雄事迹都是靠着文字的舞动源远流长,传给一代又一代的人。
所以未来是读书人的天下,书籍是给予我们知识的武器,赋予了我们智慧的源泉,让困难变为成功的垫脚石,书籍传授给我们知识,而知识又改变命运,这是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读书成了我的信仰,我相信信仰的力量!
高考优秀作文信仰的力量 篇8
我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名叫《血战钢锯岭》。这是一部二战时真事的改编。主唯美句子角戴斯蒙德是基督教的信徒,信奉《圣经》的十诫。
不同的信仰造就不同的人,各种各样的信仰又让我们成了各种各样的人。剧目开场,戴斯和他的兄弟打架,并用砖头砸晕了他作文大全,之后,仿佛神谕一般,戴斯又看见了墙上的十条戒训之一:不的杀人。长达后,他的父亲由于酗酒,对他的母亲和自己施行了暴行,他对父亲举枪,却并未扣动扳机。也因此,戴斯感到了害怕,从此这让他坚定了从此绝不碰枪的信仰。
戴斯和每一个人一样,都爱自己的祖国,所以他选择了服兵役。战争都是残酷的,在我看来,无论什么信仰,在战场上一切都是浮云。本着“我不杀你,你就会杀我”,为了保全大多数人的利益,在战场上终究会拿起枪与敌人厮杀。所以,在我看来,戴斯开始的犹豫,会暑假日记随着情节的发展,发生改变,有战友一起奋勇杀敌,保卫祖国!
可若真是那样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戴斯军训的时候,他各方面表现得极其优秀,但就是不会端枪,也因此让战友对他的看法又和善到了歧视,甚至殴打他,戴斯还为此错过了与爱人的婚礼。作为医疗兵的戴斯,到最后也没展开杀戮,在那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拯救了一条又一条的生命,甚至是敌人的生命!可他并未带任何的武器!秉承着所谓的信仰向前冲,大部队都撤离了,他却毅然留在了冲绳岛,赤手空拳,就凭一人之力救下了75位战友。每次,他累得趴下了,他总是请求上帝:”让我再救一个。”这便是信仰的力量。
最后戴随着部队,第二次进攻“冲绳岛”时,据我多年的经验观察,主人公估计成了“炮灰”。回不来了。家中还有他的新婚妻子等他凯旋,刚刚入伍时难舍难分的情景,令人感动的相拥而吻……我觉得故事结尾定不是皆大欢喜,而它本身就是个悲剧!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戴斯受了伤,躺在担架里,从悬崖上用绳索一点点放下来,眼睛闭着,面带微笑,手捧《圣经》,放在胸前,他的战友为他致敬,伴随着音乐声,戴斯似乎升入了天堂,而他也用自己的信仰,把战场变为了天堂,第二次上的冲绳岛,是戴斯为大家祈祷后的战场,日本人投降了,戴斯也飞起了天堂,一个充满鲜花的世界!
然而,戴斯事实上活了下来,他是二战时期的幸存者。他救了很多人,甚至包括日本人,可他充不反对杀戮,他在救人时,为逃避日本鬼子的追杀,用布拖着伤员,让伤员拿枪对日本鬼子进行“反杀”。可见,戴斯其实并不反对杀戮。
这是信仰的力量,戴斯,一个别人眼中懦弱的,没用的傻瓜,最后竟依靠着那一份信仰,创造了不可能的奇迹!
信仰的力量 篇9
国粹,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中华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国粹是很多的。京剧、书法、国画、中医、武术……哪一样不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只是在今天的文化古国,年轻人可以张口就来一段流利的说唱乐,却无法哼上几句悠扬的京剧调子。
这样又算不算是一种悲剧?现在又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对此国内流行过一阵“书法热”,可惜这劲头像天际流星,微弱的光芒没能挣扎多久。但我一头扎进这热潮,一梦就是七八年。我的书法老师是个六十四岁的老先生。“你看,我们之间隔了四个十二年,”他说,“可是你现在在跟我一起写字。”
不同的老师教会我如何握笔,如何临摹,而他教我怎么运笔,怎么读帖,怎么用心去写字。经过岁月的沉淀,老师的皱纹也变得和蔼慈祥。他在空闲时跟我们说历史,跟我们讲时间的毛笔如何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年。“你们不知道,我跟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兜里揣上五块钱,嘿,我就是有钱人啊!”老先生抿上一口茶,眯起眼睛,仿佛掉进时间的缝隙里。“现在呢,你随身带着五六百块钱,不就是寻常事么。去,写字去。”他把围着听他讲往事的我们驱散,叫我们去写字,背着双手,踱着步,逐个看我们练字。
老师也是我们这般年纪开始习字的,虽然不像“书圣”王羲之一样写黑了一池清水,但也试过一天站八个钟,浸在墨香里,两耳不闻窗外事。窗外的阳光和鸟鸣是诱惑,朋友们声声玩乐的召唤是诱惑,可我们不会心猿意马。妈妈说,现在的小孩兴趣、爱好、特长,都是玩电脑。书法练的是心静,是沉稳。这是心甘情愿的“束缚”,因为我们对这古老的文字有着同样的热爱。
老师拿过我手里的毛笔,要给我写个示范。放下笔他却叹了口气:“这里不应该是这样的。我随便写的。你写得更好,是该圆润一点。”他细细点评我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每一下起笔收笔。老师的手在一次事故中受伤了,导致不能抬高手臂,连写大字也不方便,动作大一点就痛。他总是自嘲这把老骨头快没用了,但是又每每不听众人劝,只泼墨尽情挥毫。
写累了,他问我们:“你们知道铭牌吗?应该很少见吧,就是吊在机器上的。那时候我们用‘长宋’写铭牌,用小毛笔,还要拿细线扎起来,只用一点点笔锋。写字的人都在半夜写,因为那时候没人,安静。长宋要求每一个笔画大小粗细都相同,一点不好就要重新来过。辛苦是辛苦,可是写好一张铭牌能换三十块钱啊。那可不是一笔小钱啊!我拼了命也想要啊!可是我写不来啊……哎。”他捶捶自己的手臂,笑笑。
颜筋柳骨,王羲之的“流觞曲水”,米芾潇洒的狂草,古老神秘的石鼓文……就算是老师说的要求如此严格的长宋,都让我们拼命想要临摹得像一点,再像一点,想再注入一点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可是面对一张张待写的空白的草纸,我还是像一个城墙下的鲁莽的小铁匠。
我向往书法那浩瀚的世界,又不敢贸然进入;对那些神秘的字符,我充满了好奇也充满了敬畏。所以面对各种习字之人,即使是自不量力,也想跟他们说上两句,在交流和倾听中学得更多。有个词叫“忘年之交”吧,如此难得又如此荣幸成为先生的学生,一起沉醉在这美妙的墨色中,流连,不返。
老师十七八岁的时候见证了文革。他跟所有年轻气盛的少年一样,满街派发传单,挤在街上看游行示众的囚犯,找最好的位置看枪决的执行。“一枪对准心脏的位置——一般是不会打偏的。他们背后有个绳结直指心脏。然后犯人就被两个按住他肩膀的人使劲一推,面朝黄土。其实不用推,子弹是有冲力的。”想起年轻的往事,老师的眼睛也会发亮。他说:“今天的中国,到底是不一样了。谁执行枪决还给你看呢?以前能补枪,现在好像不能吧?……那些事都远了。我退休以后就写字,抽烟,喝茶。你们这些小娃子不来,我抓谁练字去呀?”
往事已渐去,时间也慢慢走远。老师是把他对书法的爱揉进了心里,或是在血液里流淌,或是牢牢刻在骨子上。他眼里看到国家的改变,穿插在他的字里行间;他爱这笔下的绽放,也爱这日新月异的中国。他要把书法发扬开来,是他的梦吧?我在这其中摸索爬行,想更懂得更了解的,也是我的梦吧?这一路支撑我的,是对书法的敬仰,是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