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含碳量较高的用品(煤气,化工制品等)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大工业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的异常等等对人类的生存条件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部分农村及城镇居民缺乏环保意识,或者在环保方法措施上存在盲区,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更为严重。因此,“低碳生活”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是愿不愿意和大家一起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什么是低碳生活方式,普通民众对这些低碳方式的认知和实践状况又是如何,哪些方面仍需大力宣传和积极实践,都是我们急需了解与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调查详细说明
通过对承德市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和实践情况的调查,在市民中广泛宣传,保护环境,争创新型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性,呼吁市民重视生活低碳性,享受低碳生活。
三、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于低碳生活的资料。
2.查看报纸中有关于低碳生活的细节。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低碳的详细内容。
4.设计调查表格,进行实地调查。
四、调查分析
1.低碳,是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引领时尚的生活方式。
2.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60%的人仅仅是曾经听说过“低碳生活”这一概念,并只有10%左右的人对低碳生活有较深的了解。这说明“低碳生活”对于我国大部分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
3.另外,在低碳生活的好习惯的调查中,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开私家车上班的,一人一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现象,更是对环境的污染。而最环保的交通方式在调查中,只有一人是步行,三人是骑自行车的。这也说明现代人生活方式已经走向了快捷方便而忽视了环保。
五、结论
在生活中,我们要提倡低碳,所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等,为保护环境、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宣传低碳生活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