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关于家长会方案范文3篇 家长会的方案,欢迎参阅。
关于家长会方案范文1
一、指导思想:
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轨迹,只有了解他们的成长特点,才能因势利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要善于观察,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了解孩子,才能使每个孩子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分年龄段的主要要求:
(1)做好新生家访工作。通过走入家庭,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性格爱好。时间定在8月底,要接近开学的前一周或前两周。
(2)来园参加半日开放活动,由家长观察、参与,让家长了解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幼儿教育,孩子的发展状况,与孩子同伴的发展进行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策略。
(3)建立家园联系本。开学后,要建立与家长的书面交流,家园之间相互沟通。特别关注一些祖辈接送的孩子,要多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
(4)开设家园联系栏。在班级门口建立家园联系栏。主要由教师提供幼儿在园的一些活动介绍、计划,以及家庭教育的导读材料和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介绍。
(5)建立幼儿个案。针对个别行为习惯不是很理想、个性特别强、心理有偏差的孩子建立个案。
(6)交接班记录:班级教师有关个别幼儿的情况,可通过交接班记录来相互沟通。
(7)电话联系:如遇到一些临时性的情况,教师和家长均可通过电话联系。
(8)观察记录表:在开展活动时,建立有观察活动表要求教师记录。
(9)接送时的`交流:在幼儿接送期间,教师通过与家长的口头交流,了解幼儿的在园和在家的表现。
(10)预约家访和园访:发现孩子有一些可能影响幼儿成长以及不利于集体、同伴的行为后,教师要主动预约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同样家长也可通过预约的方式,与教师进行仔细的交流和讨论,共同教育好孩子。
(11) 开展假日亲子活动:通过家长、孩子与老师三方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活动,观察、了解孩子的各方面表现。
关于家长会方案范文2
经过充分准备,我们班于昨天下午召开了这学期第二次的家长会。现从以下几方面做一简要总结:
一、学生家长高度重视
此次家长会我们班学生家长全到,到会率100%,这充分说明了广大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表明了家长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确实令人鼓舞。
二、会议程序安排合理
本次家长会先是学校统一组织,首先是校长对学校的工作做了介绍,接着教导主任针对各个班级的学习成绩情况向家长做了报告。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召开的,首先是班主任和学科教师针对班级和学生具体情况向家长报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在学校近段时间的'表现,还有需要配合完成的纪律、学习、生活方面的要求。接着征求了家长的意见。家长们表示积极支持学校工作,有的还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应该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多下功夫,加强家校联系。2、部分家长反映学生的家庭作业少。
三、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1、引起家长对孩子、对学校的关注;2、取得了家长对学校活动的支持;3、对外宣传了学校,宣传了教师。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家长普遍反映,缺乏教育方法,需要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需要教师的指导。
2、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少,教师要主动多和家长联系,讲究方法,注意策略,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会后,许多家长表达了这样的心声:通过家长会学到了不少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们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这次家长会增进了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和信任。相信家长会后,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更顺利,家校沟通会更和谐。
关于家长会方案范文3
为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疏通老师和家长沟通渠道,提高家长会质量,以积极的姿态取得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工作配合、支持和理解,特制定本规程。
1、家长会内容:向家长汇报学校办学成绩和年级、班级状况;介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关于学生管理和教育的相关规章;对家庭教育提出建议和指导;就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听取家长对教育工作、学校和年级、班级,以及具体教育教学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2、家长会召开的时间:一般在学期初、中、末,也可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临时召开。
3、家长会召开方式:一般以年级为单位进行,先由学校或教育处、教务处集中介绍情况,再分到班级进行。经批准,年级、班级也可分批召开家长会。
4、家长会审批程序:由年级提出申请报教育处审查,由教育处向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汇报,并向校长报告。经学校批准后,由教育处通知年级主任。
5、家长会注意事项:
(1)召开家长会必须经教育处和学校批准。
(2)家长会召开之前,年级必须组织班主任备课,并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主要内容以书面形式报告教育处。
(3)家长会召开之日,年级主任必须提前再次告知教育处,教育处必须提前安排好会议地点和保卫工作,并通知分管副校长和校长。
(4)未尽事宜由教育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