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精品14篇)

时间:2023-08-31 10:07:25 综合范文

  【前言】本文是热心网友“w93989”整理的小学生科技小论文(精品14篇),供大家赏析。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小学生科技论文 篇1

  我们只要从城市中,走到郊区,肯定会感到有一丝的寒冷,然后马上冷起来。为什么城市比郊区热呢?

  原来,一是城市工厂密集,工业的热源和能源使用率很低,加上汽车和各种机动车辆川流不息,排出了大量的热量。上海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办公室进行航测时发现,普陀区苏州沿岸,黄浦区东段,黄浦江以南三角地区,昼夜气温均高出周围地区3℃——4℃,而这三个地区是工厂密集,能源消耗大的地区。二是城市中的砖石,水泥,柏油马路发射太阳辐射热量的本领小,因而在白昼吸收了很多的热量。三是城市中有良好的排水设施,雨水,雨水很快从人工管道中流失,地面经常是干干的,因而用于蒸发水量损耗的热量很少,四是城市建筑密度大,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向外流失。

  是啊!如果人们不在城市中建造出那么多的。不排放出大量的热量。我们城市中的温度会比郊外高吗?人们不断的破坏环境。甚至导致一些地方干旱,不下雨。如果不是我们人类破坏的自然环境,那还怪谁?

  所以,我建议大家爱护环境,一是少排放出热量,二是适当的将地面搞湿,多蒸发水蒸汽,是地面多下雨。三是高的建筑多,矮的矮,多建造少,高的楼房,并派出专门的管理员,管理环境卫生。

  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小学生科技论文 篇2

  终于到周末了,可以看电视了,我开心极了,只听“嗖”的一声,我就躺在床上看电视了。

  电视的频道忽闪忽现的,这时我的妈妈正好进来打扫房间,我把这种情况告诉了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无能为力地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让开让开,我要擦电视了。”“好了,好了。”我欣喜若狂的说。“什么好了?”我的妈妈用疑问的眼神看着我。“还能什么好了,当然是电视好了。”我的妈妈说:“哪呢?”“恩,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又好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妈妈一碰天线,电视就好了;一松手,电视又坏了。

  我的小脑袋里冒出了一个问提:人体为什么会导电?我上网查了许多资料,才知道人体里有电流,因此有电解质像钠、钾、钙等在,电解质便在人的体液中。人体里含有的大量血液、淋巴液与脑脊液主要是用水组成的,人体中的每个细胞全充满着水,之中溶解着各类电解质,所有这些,构成了人的体液。体液存在人体中,占的分量十分大,是体重的70%。电解质溶解于人的体液中,便形成了带电的离子,这些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于体液内作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人体同样就有了导电性,成了导体。

小学生科技论文 篇3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世纪的青少年具有创新素质是国家强盛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更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我国各地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教育的研究,从课本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立足将课本的知识学习转化成知识的探究,让学生能从方法的学习中捕获学习的乐趣,启迪学生的运动思维。它坚决摒弃了过去“重结论轻过程”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科技创新教育是一个新颖的有待探索研究和积极构建的教育实验课题,也是一个宏大、复杂,牵涉面广,事无巨细的教育工程。进行“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课题实验和工程实施时,难免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行为和困惑阶段。学校构建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校本模式,包括以下自成步骤,又逐次提高,紧密联系的几项大举措。

一、夯实基础——形成创新气场

  首先,加强科技教育的组织领导。认真制定科技教育工作活动计划,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操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各阶段和每次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作出书面总结,建立完整的科技教育工作档案。其次,加大科技教育的经费投入,优化科技教育的队伍建设。教师间学科背景的不同,他们可以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保证了学校科技活动的丰富性和专业性。最后,重视校园科技文化环境建设,科学组与语文、美术和其他学科组密切配合,创设好人文的、科技的、绿色的、书香的、数字化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确定学校科技教育的活动类型

  借助于活动的目标功能,我们将传统的科技活动课程进行梳理,形成科技教育的三种活动类型。

(一)普通参与型

  它的功能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参与,进行大众科技知识的传播。

(二)实践探究型

  它是面向部分学生,其活动要求有明显提高,学习内容有所加深,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综合主题型

  它是依据社会的热点与学校的教育需要,以一种科技主题开展全校性专题活动,含营造科技氛围的常规活动,包括大中小队科技专栏、科技小报、科技信息交流会、科技广播、科技讲座和每学期一至二次主题教育活动等。

三、教学改革

(一)强调实际操作——构建由“读”到“做”的课堂教学模式

  科技实验探究活动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过程及本质,在活动中体验科学家工作的方式和形式,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因此,我校科学课堂的教学十分重视由“读”科学到“做”科学的转变,从教师的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发展为主体,切实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和个性,让学生亲身体验发现科学知识的过程。突出在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的学习方式,形成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自主设计,初定方案——动手操作,大胆探究——汇报交流,适时点拨——深化总结,拓展延伸”的以探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离开了思维动手操作,只能将一个智力活动干成“体力活”,科学更应追求的是深层次的思维,关注的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强调自主体验——以活动课程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活动课程亦称实践课程,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我校开展的活动课程,就是以实践为基本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体验良好科学习惯的形成。

(三)强调创新实践——以实践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实践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学校努力搭建平台,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让学生能从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科学的精神和素养。学校筹建机器人工作室,建筑模型实践基地,不仅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主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更能在比赛中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机器人比赛的优势就是相互交流的媒介,学生在赛场上就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自己在结构搭建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其他选手在处理场上任务中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迎刃而解。学生需要的就是将所学的知识转化自己实践的结果。机器人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改革教育思想、方法、评价体系,学校以机器人工作室为依托,通过机器人研究教学方法的研究,寻找活动的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xx年的FLL主题是“食品安全”,学生看到这一主题当时非常激动,一起交流的时候首先谈论的是生活中见到听到的“问题馒头”“苏丹红”“转基因食用油”“地沟油”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中,学生了解掌握了很多的知识,在场地的搭建中,学生热情很高,想了解需要自己从哪些方面去解决问题,对于生活中的问题在不足三平方米的赛台上驰骋自己的创新思维。生活中的细菌和病毒无处不在,怎样预防和收治在学生的实践操作中得以解决。生活中食品的运输和储藏,学生只是知道简单的方法和过程,但是通过自己研究和资料的查阅懂得了一般性的方法,前期一系列的探究让学生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四)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完善课程活动资源的配备

  在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整合的今天,为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校本课程,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经济和地缘优势,依托广阔的社会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将本地现代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社会人文内容引入小学科学课堂,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大力加强与家长、社会力量、科研机构的联系,保证我们的实验研究和科教实践活动。学校通过邀请著名科学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举办科技讲座、“家长开放日”科技活动展示,组织亲子互动实验,带领孩子走进工厂车间,鼓励学生自创条件,动手创作等多种手段,积极营造浓郁的社会、家庭、学校、全体师生齐参与的“四结合”科技活动教育氛围和环境,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创新实践的舞台,努力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跨世纪人才。

小学生科技论文 篇4

  小学生能有自已的发现吗?当然有、只要是通过自已的眼睛,自已的双手,经过自已的思考而找到的一个答案,一个解释,一个推理的论证,都是属于你自已的发现,不管其中你是否曾经问过老师,查过资料,请教过别人,只要它已经转化为你自已的认识,你自已的智慧,你自已的方法,都属于你的发现。因为你从这次发现中得到了快乐,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积极参加科技小活动,能培养自已的科学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培养自已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能陶冶高尚的情操,能提高自已的科学素养。只要你积极参与,学会探究,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有新的收获。

  怎样写科技小论文。科技小作文与一般的作文不同,它有自身的特点。这种作文,写作前必须先自已动手动脑去观察,去实验、去考察,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然后,运用抽象思维,从大量事实中清理出来自已的想法,观点。最后,再用条理清楚、生动准确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科技小论文。

  如果你不会写,不妨看一看,读一读,这次获奖展出的小论文,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再自已试着去做,——去观察,去实验、去探索、去研究、去考察、去查找资料,去问老师、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笔写下来你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你就会成为小小的科学家。

  范文: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在家里的阳台上做作业。突然,门“哐当”一声被打开了,原来是爸爸买了一袋大米回来了,等他把大米背上四楼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进门之后,他就急匆匆地将米袋搁到了厨房里的小方桌上。但见他又突然弯下腰,好像又发现了什么现象。我知道老爸是个科学迷,我想他一定是被什么科学现象迷住了而在仔细研究呢。

  果然,过了一会儿,爸爸兴奋地喊我:“敏敏,快来!我给你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极不情愿地走了过去,心想:真是的,我还有家庭作业没完成呢!只见爸爸指指桌上的米袋对我说:“你看,在那上面的米袋角并没有被米盛住,但在这个米袋角的石棉袋上却为什么粘着许多大米粒呢?”我不以为然地说:“那是因为大米有粘性吧。”“大米是有粘性,但必须是在受潮了以后。而这大米是由晒干的稻谷加工而成的,不可能有这样大的粘性的呀。如果这样潮湿的话,我背大米的肩膀上的衣服为什么没有湿呢?”我被爸爸这话问住了,只得哑口无言了,但又不甘心,还是追问说:“那又是为什么呢?”只见爸爸神秘地一笑,举起一根手指慢慢靠近那粘有大米粒的袋角,还没等爸爸的手指接触袋子,粘在袋角上的大米粒像受到魔力似的,纷纷快速逃离了袋子而掉到了下部的米堆里。这时,我被看得惊呆了。

  为了探个究竟,我央求老爸再给我看一次。爸爸笑着答应了,只见他把米袋一个角的外面用一只手使劲搓了两三分钟,然后把那只角快速地拎了起来,展现在我面前的情形让我大为疑惑不解——有许多米粒都像被米袋牢牢吸在了上面了,等爸爸的手指接近米袋,但还没有接触的时候,那些粘在米袋内面的大米竟像着魔似的纷纷逃离了米袋,爸爸的手指移到哪里,哪里的大米就接连不断地往下“逃跑”。我连忙问:“爸爸,这是为什么呀?是不是经过你的摩擦之后产生了什么东西?”爸爸笑笑说:“这是静电。”“静电!”我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接着老爸娓娓动听地给我介绍了有关静电的知识,使我大开了眼界。原来,只要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摩擦就会产生电,驻留在物体表面的电我们就叫它“静电”。静电有正电和负电之分,并且当同种电荷相互接近时会产生排斥现象,当异种电荷相互接近时会产生吸引现象。而人体有时也往往会带有一定的静电。当老爸将大米从楼下背到四楼上的过程中,袋中的大米在不断地与袋子进行摩擦,大米和米袋就产生了不同的静电,所以将米粒牢牢地吸引在袋子上。当人体所带的静电与大米所带的静电属于同种电荷时就发生了排斥现象。在明白了道理之后,我们一大一小两只手轮番在米袋上摩擦,比拼在米袋上“驱赶”大米粒的本领,玩得不亦乐乎。煞是有趣。我睁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今天我真开心,真正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真奇妙!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篇5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身边的环境也在一天天被破坏,科技能帮我们挽回吗?谁也不知道。行星、恒星等这些都是有寿命的,有科学家推测五十亿年后太阳能可能会成为一个超行星然后爆炸。有谁知道会怎么样?些许那时我早就不在这世上了,也许人类早已经搬到其它星球上去安家了。我们对于科技的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也许以后会出现科学也解释不了的东西。

  现在的科技发展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谜一样的百慕大三角洲,就算让一只最先进的部队去也是音讯全无。现在的机器人虽然功能还不是很全面但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一定可以做一些我们无法做到的事。但谁知道以后它们会不会具备思考能力并反而来攻击我们呢?有的人说机器人是靠电脑指挥的,只要电脑不出问题是绝对不用担心的。还有些人说只要具备了喜、怒、哀、乐就会有感情,如果你让它发怒了结果谁也说不准。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一天天被破坏,人们用现在的科技已经想出了很多应对如流的办法。比如说太阳能板、节能的环保汽车、节水系统等等,但我们的地球仍然在被破坏,原因就是这些东西得不到普及所以才会变成这样,科技的发达也不全是好处或坏处,说不定以后还能做出人工臭氧层,所以科技的发展也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过度地去使用它,也不能完全不相信它,这两种都不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一天天方便起来,但我们也不能用它去干一些不道德的事。

  总之科技到现在还算发达,但我们应该多尝试新发明,也希望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篇6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近几年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在电视与媒体上提起,但是我很少在意。有一天,我在洗澡时边洗边玩,看到下水管在哗啦啦淌水,我心中突然有了个疑问,这些脏水会流到哪里去呢?这些水是不是又直接进入自来水管再次给我们用啊,那多脏啊?于是我赶紧去问妈妈。妈妈说,用过的水是不能直接再用的,必须要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到河里。我一听特别好奇,水怎么能由脏的变成干净的呢?我便央求妈妈带我去参观污水处理厂。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妈妈带我去的是一所大型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以处理30万吨的污水,相当于我们合肥市市区四分之一人口的排水量。一进污水厂大门,我就两个感觉:一是大。整个厂区非常大,感觉都望不到边。同时可以看到好多个非常大的高于地面的水池,老远就听到哗啦哗啦的水声。二是绿。我之前以为处理脏水的工厂一定又臭又脏,没想到一进厂,到处是绿树与绿草,感觉就象是进了一个公园。

  我们决定按照水处理的顺序进行参观。首先,我们去看了收集脏水的集水井。来到井口的池子一看,我差点吐了。水又黑又臭,水量特别大,水面上还漂浮着许多纸盒、塑料袋等的杂物。工作人员说,这些水都是我们平常用的洗衣做饭洗澡后的水。水面上的垃圾是因为人们乱丢,随着雨水也被冲进来了。在这里,我看到一种叫格栅的机器,相当于爬犁,把这些水面上的垃圾清除掉了。我想到我平时那么浪费水,也有过乱扔垃圾的行为,脸不禁红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最主要的处理工艺点,爆气池。就是我们一进厂看到的那些好大好大的池子。我们顺着梯子,爬到水池的顶上,站在廊道上放眼一看,好壮观啊。巨量的水不停的翻滚,就象一大锅烧开的水一样。我发现这里的水颜色不是我最先看到的黑色的,而是黄褐色,这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因为水里加了好多活性污泥,这些污泥里有许多微生物。不要小看这些微生物,它们可是污水“杀手”,就是靠它们,来吃掉水里很多的脏东西呢。这里的水不停翻滚,是因为水池底下有机器往水里充氧气,一是可以让水均匀混合,二是给微生物补充“动力”,有了这些氧气,污泥里的微生物能更勇猛做战。

  下了爆气池,我们去看了沉淀池。这里的水与爆气池里翻滚的水完全相反,水面特别平静,象个安静的睡美人。平静的水,才能让水里的大颗粒杂质沉到水底。这些杂质里还有一些是在爆气池里英勇作战的污泥英雄们的“尸体”。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上层的水已经清澈透明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终处理后往外排的出口处。这里与进口脏水处完全不同了。银白的水花翻腾着争先恐后地往外流,好象在欢快地说:我变干净了,我又要回到大自然河流的怀抱了啦!工作人员很细心地分别取了两管水,一管是进口的脏水,一管是出口的干净水,给我比较看。两管水真是天壤差别啊。处理前的水黑呼呼,处理后的水,就象我们用的自来水。但工作人员告诉我,别看这些水象自来水,但其实还达不到自来水使用标准,我们用的自来水,还要经过更严格的处理,才能给居民使用。

  今天,我只是简单的参观了污水处理流程。工作人员说,这里面学问可大了,还有许多处理环节与工艺没有介绍到。但是我已经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原来水资源的保护是那么一个复杂的工作。我们平时如果节约使用水,就是节约了水处理的资源。我真为我以前浪费了那么多宝贵水的行为感到后悔。我决定今后后一定要节约每一滴的水,而且也呼吁我们的同学一起来保护水资源。我要大声的喊:爱惜每一滴水,从我做起!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篇7

  从躺在妈妈怀的小婴儿,变成了一位科技大学的博士生,为"科技2035"计划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们最杰出的科研项目是:节能机器人,这可是我们团队引以为傲的大发明哦!

  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能源枯竭,曾几何时人类为了不停的采集能源、浪费资源等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愈加恶劣,但是节能机器人的出现让我们打破了这一僵局。下面且听我来给大家细细介绍一下吧!

  “节能机器人”总部位于中国庐山脚下,占地面积约平方公里,它是利用水力、风力、太阳能源制造出的机器人,这些"小东西"的使命就是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每一批“诞生”的小东西将会在控制中心的指挥下进行着各种"任务",它们有的带着树种四处植树,拾起垃圾,并将垃圾转换成二次能源,将它体内的5D打印机打印出新的有价值的产品;它们有的坚守在消防中心,当接到火灾信息后,它们将展开隐形在体内的"翅膀"变成"小飞侠无人机"第一时间飞到火灾现场,对接各种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因救援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啦;.......类似种种功能的节能机器人将会在人类的不同场所出现,它们的使命就是”保护环境,减少垃圾,造福人类,做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利用"肚子里"的垃圾转换成能源这实在是一伟大的创举呀!

  怎么样?在这科技2035年大家对我的发明还满意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产品将继续不断的升级,我会让它们走入军事、飞向太空,为祖国的发展强大做出更大的贡献哦!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篇8

  鸟儿的声音清脆婉转,钢琴的声音悠然回旋……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声音。

  一天,我们班的一女同学,又在我耳边开启她的魔音穿耳,声音震得我感觉捂住了耳朵,暗暗苦恼,我的耳朵啊!突然又好奇,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

  很多人喜欢风铃,挂在窗边,只要一有风吹过来,就发出“叮叮……铃铃”的“小曲儿”。霎时悦耳。风铃那悦耳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

  仔细看那风铃,微风徐徐地吹过来,带动着风铃下面的一串串小饰物,小东西们被风吹地摇摇晃晃,互相碰撞着,发出悠然的小声音,风若是再吹大点,它们摇晃的更厉害了,声音越是响亮清脆。那声音是因为碰撞而产生的吗?

  再来看看吉他这个乐器,轻轻地拨动它的一根弦“…铮…”地声音缓缓流泄出来,它的弦因为我刚才的拨动,还在震动着,震动的动静越来越小了,满满得归于平静,而它的声音,也随着弦越来越小声,最后归于平静。它发出的声音也是因为我的手指和它的弦互相碰撞而产生的吗?虽然确实是由于我的碰撞发出的声音,但只是一下,后面可没碰它,那声音从何而来?

  两样物品,同样的都是发出声音,风铃和吉他应该也是有共同的地方的,那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恩,好像是震动,它们发出声音的时候都是在震动!因为碰撞,它们产生了碰撞,因而发出了声音!

  我们人说话的声音也是由震动产生的吗,说话用的是喉咙,把手指轻轻地放在喉咙上,发现说话时它真的有震动!我们说话时,是因为我们的声带在震动,所以发出了声音!

  震动产生声音,原来,我们所听到的万物各自独特的声音,我们自己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震动产生的啊!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篇9

  大家应该早就知道米饭可以粘贴东西了!因为在家时经常看见奶奶爷爷在粘纸或者粘破了的东西。不过时间长了它就会自然地掉下来,所以说用米饭粘东西也有坏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为什么米饭可以粘东西?做个小实验吧。

  这个星期六的上午,我把冰箱里所剩无几的白米饭拿了出来,又去将放在储存柜多年的破纸掏了起来,实验便开始了。先将米饭磨碎,磨成很细很细的米碎后,在一点一点的放在白纸破损的地方,很快一条破损的白线条就复原了,只不过还剩下一点痕迹。滴答滴答时间过得真快,终于在十五分钟的努力下我将一张破的没法入眼的白纸边的崭新崭新的,这其中的奥妙我也不知道多少!

  据我了解:因为米饭中含有淀粉,煮成米饭后淀粉遇水糊化,有了粘性。小提示:不过淀粉中含糖份,时间过长,会失去粘性。

  怎么样,这个小知识会让你受益匪浅么?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写作指南 篇10

  终于到周末了,可以看电视了,我开心极了,只听“嗖”的一声,我就躺在床上看电视了。

  电视的频道忽闪忽现的,这时妈妈正好进来打扫房间,我把这种情况告诉了妈妈,妈妈无能为力地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让开让开,我要擦电视了。”“好了,好了。”我欣喜若狂的说。“什么好了?”妈妈用疑问的眼神看着我。“还能什么好了,当然是电视好了。”妈妈说:“哪呢?”“恩,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又好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一下:妈妈一碰天线,电视就好了;一松手,电视又坏了。

  我的小脑袋里冒出了一个问提:人体为什么会导电?我上网查了许多资料,才知道人体里有电流,因此有电解质像钠、钾、钙等在,电解质便在人的体液中。人体里含有的大量血液、淋巴液与脑脊液主要是用水组成的,人体中的每个细胞全充满着水,之中溶解着各类电解质,所有这些,构成了人的体液。体液存在人体中,占的分量十分大,是体重的70%。电解质溶解于人的体液中,便形成了带电的离子,这些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于体液内作定向移动,便形成了电流,人体同样就有了导电性,成了导体。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篇11

  亲爱的同学,你听说过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吗?哥伦布将鸡蛋打碎才能竖起来,其实,不用打碎也能竖起来,但是大约要花五分钟的时间,真是太麻烦了。因为重心在三角形的正上方时,鸡蛋才能竖起来。重心不在三角形上方时,鸡蛋就倒下了。所谓重心,是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个物体,它不但能够站起来,而且怎么推也推不倒。不用我说,聪明的你肯定会想到,那就是不倒翁。有趣的不倒翁,无论你怎么使劲推它都不会倒,甚至你把它横过来放,倔强的它又会站在你的面前。不倒翁为什么不会倒下来呢?

  哦!一方面,是因为它上轻下重,底部有一个较重的铁块,所以重心很低;另一方面,不倒翁的下半部,都是做成滑滑的球状,当它受力向一边倾斜时,它的重心被提高了,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它向稳定平衡状态的位置运动。由天惯性,它要来回几次摆动后,最终又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啊!原来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一定要多做科学实验,多学科学知识,好好学习,才能造福人类。

小学生科技论文 篇12

  小学生能有自已的发现吗?当然有、只要是通过自已的眼睛,自已的双手,经过自已的思考而找到的一个答案,一个解释,一个推理的论证,都是属于你自已的发现,不管其中你是否曾经问过老师,查过资料,请教过别人,只要它已经转化为你自已的认识,你自已的智慧,你自已的方法,都属于你的发现。因为你从这次发现中得到了快乐,感受到知识的力量。这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积极参加科技小活动,能培养自已的科学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培养自已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能陶冶高尚的情操,能提高自已的科学素养。只要你积极参与,学会探究,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有新的收获。

  怎样写科技小论文。科技小作文与一般的作文不同,它有自身的特点。这种作文,写作前必须先自已动手动脑去观察,去实验、去考察,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然后,运用抽象思维,从大量事实中清理出来自已的想法,观点。最后,再用条理清楚、生动准确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科技小论文。

  如果你不会写,不妨看一看,读一读,这次获奖展出的小论文,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再自已试着去做,——去观察,去实验、去探索、去研究、去考察、去查找资料,去问老师、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笔写下来你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你就会成为小小的科学家。

范文: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我独自一人在家里的阳台上做作业。突然,门“哐当”一声被打开了,原来是爸爸买了一袋大米回来了,等他把大米背上四楼早已累得气喘吁吁了,进门之后,他就急匆匆地将米袋搁到了厨房里的小方桌上。但见他又突然弯下腰,好像又发现了什么现象。我知道老爸是个科学迷,我想他一定是被什么科学现象迷住了而在仔细研究呢。

  果然,过了一会儿,爸爸兴奋地喊我:“敏敏,快来!我给你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极不情愿地走了过去,心想:真是的,我还有家庭作业没完成呢!只见爸爸指指桌上的米袋对我说:“你看,在那上面的米袋角并没有被米盛住,但在这个米袋角的石棉袋上却为什么粘着许多大米粒呢?”我不以为然地说:“那是因为大米有粘性吧。”“大米是有粘性,但必须是在受潮了以后。而这大米是由晒干的稻谷加工而成的,不可能有这样大的粘性的呀。如果这样潮湿的话,我背大米的肩膀上的衣服为什么没有湿呢?”我被爸爸这话问住了,只得哑口无言了,但又不甘心,还是追问说:“那又是为什么呢?”只见爸爸神秘地一笑,举起一根手指慢慢靠近那粘有大米粒的袋角,还没等爸爸的手指接触袋子,粘在袋角上的大米粒像受到魔力似的,纷纷快速逃离了袋子而掉到了下部的米堆里。这时,我被看得惊呆了。

  为了探个究竟,我央求老爸再给我看一次。爸爸笑着答应了,只见他把米袋一个角的外面用一只手使劲搓了两三分钟,然后把那只角快速地拎了起来,展现在我面前的情形让我大为疑惑不解——有许多米粒都像被米袋牢牢吸在了上面了,等爸爸的手指接近米袋,但还没有接触的时候,那些粘在米袋内面的大米竟像着魔似的纷纷逃离了米袋,爸爸的手指移到哪里,哪里的大米就接连不断地往下“逃跑”。我连忙问:“爸爸,这是为什么呀?是不是经过你的摩擦之后产生了什么东西?”爸爸笑笑说:“这是静电。”“静电!”我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接着老爸娓娓动听地给我介绍了有关静电的知识,使我大开了眼界。原来,只要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摩擦就会产生电,驻留在物体表面的电我们就叫它“静电”。静电有正电和负电之分,并且当同种电荷相互接近时会产生排斥现象,当异种电荷相互接近时会产生吸引现象。而人体有时也往往会带有一定的静电。当老爸将大米从楼下背到四楼上的过程中,袋中的大米在不断地与袋子进行摩擦,大米和米袋就产生了不同的静电,所以将米粒牢牢地吸引在袋子上。当人体所带的静电与大米所带的静电属于同种电荷时就发生了排斥现象。在明白了道理之后,我们一大一小两只手轮番在米袋上摩擦,比拼在米袋上“驱赶”大米粒的本领,玩得不亦乐乎。煞是有趣。我睁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这些都是真的。

  今天我真开心,真正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真奇妙!

小学生科技论文 篇13

  读了《一堂实验课》这篇作文后,我怀疑球外大气压真的能将两个半球压在一块儿。

  今天我把大气压力重做了一遍。想知道结果吗?慢慢看吧。

  放学后,我约了几个同学做大气压力的实验,我先拿出两个铁的半球,这两个半球大小一样,空心的,半球顶部拴了根粗绳。开始了,我从气孔中慢慢抽出空气,又赶紧用橡皮塞塞住气孔。最后,用铁球顶部的绳子拴在桌子腿上,准备好了,我朋友个个争先恐后地抢着做,我看他们那么乱,就把他们一个一个排好,按次序来。我一声令下,第一个就使劲地往旁边拉,铁球就像铸在一起,纺丝不动。我们都为他加油,可最后还是没有拉开。第二个人上场了,他用力拉了好几分钟,都没拉下来。这时,我火冒三丈,一会儿用牙咬,一会儿用文具盒打,还用石头打,都没变成两半。就这样,一个个的都失败了。还有最后几个人了,鸦雀无声,一个都不敢拉,他们暗想,就这么个铁球,竟然没有拉下来。我想,书上的办法说不定真的有用,我胆怯地碰了碰绳子,朋友们给了我勇气,我拔开橡皮塞,这时只用很小的劲就拉开了铁球。

  事后,大家问我:“为什么能拔开?”我却说:“天机不可泄漏。”

小学生科技小论文 篇14

  上星期,我做了一个新奇的实验——孵豆芽。

  外婆给了我一些黄豆种,我嫌少,还要从妈妈扎紧的塑料袋里去拿,妈妈说袋里的豆是不能孵出豆芽的,我不信,偏偏要做实验。于是,我将两种黄豆分开了,孵起来。

  根据书上的介绍和老师的指导,我把浸胀了的两种黄豆分开放进两层湿稻草中间,每天早、中、晚各淋一次水。我想,一样的孵法,怎么可能不长出一样的豆芽来呢?

  第二天,我轻轻地翻开豆芽上面的稻草,外婆的黄豆种已膨胀到它原来的两倍大了,许多豆粒的腰部长出了短短的、粗壮的芽。可是妈妈的黄豆,只发胖,不发芽,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四天,外婆的豆芽又长高了许多,可妈妈的那些黄豆,却变颜色了,由淡黄色变成深黄色了,还有几粒变成淡黑色了。看来,真要被妈妈“不幸言中”了。

  第五天,第六天,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用外婆的黄豆孵的豆芽,越长越高,越长越嫩,玉柱金顶,漂亮极了!而妈妈的那些黄豆却腐烂了。我这才相信,妈妈讲的是真的了,可这是为什么呢?我只好去向妈妈请教了,妈妈笑眯眯地说:“豆种尽管已经干了,可还是要呼吸的,你外婆的豆种挂在屋檐下,空气新鲜,呼吸当然不成问题。而那塑料袋里的黄豆,因为袋口紧扎着,不通气,它们没法呼吸,早就憋死了。”“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若有所思地说。

  真没想到,晒干了的黄豆也会憋死。生活中真是处处有科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