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带电管理制度3篇 带电检测管理办法,供大家赏析。
带电管理制度1
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带电作业工作的领导,提高其管理水平,保证作业安全,促进带电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特制订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电力系统开展带电作业的基层单位(指发电厂、供电局、电业局、供电公司、下同)及其上级管理机关(省局和网局)。
第3条带电作业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一项重要革新成果,已成为电气设备的常用检修测试方法之一。它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社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因此,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推广应用,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第4条带电作业是一个技术性较强操作安全水平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种。因此,凡开展带电作业的单位,对作业人员必须坚持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允许参加批准项目的作业。
第5条各网局、省局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制订相应的补充规定,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执行,并报上级机关备案。
第一章带电作业的组织管理
第6条水电部生产司负责全国带电作业的领导与管理工作。
第7条各网局(省局)的带电作业工作,由网局(省局)生产局长(或总工程师)统一领导,具体工作由生产(技)处负责。
第8条各网局(省局)生产(技)处设专职或兼职带电作业专业工程师,负责编制全网(省)带电作业发展(包括人员培训)规划:组织交流带电作业新经验;督促执行有关带电作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带电作业新项目、新工具研制和技术鉴定;大力推进带电作业新工具、新技术;组织并参加重大事故调查分析,制订反事故措施;每年做好专业总结上报。
第9条各网局(省局)科技处根据电力系统发展和生产需要,编制带电作业科研规划,并督促实施。
第10条各网局(省局)所辖的电力试验研究院(省中心试验研究所)的任务如下:
1.在网局(省局)领导下,积极参与各基层单位进行带电作业技术发展研究的科学试验,提供试验手段和场地,并进行技术指导。
2.负责各基层单位因受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进行的带电作业工具出厂(验收)试验和预防性试验。
3.收集国内外带电作业情报,不定期汇编带电作业技术动态,为各基层单位提供信息。
4.开展带电作业基础理论研究。
第11条各电力设计院在设计输、变电工程时,应满足带电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并为开展带电作业工作方便和工具通用创造条件。
第12条各基层单位的带电作业由本单位生产局长(或总工程师)统一领导,生技科应设带电作业负责人,其具体任务是:
1.认真贯彻有关规程制度和技术文件;
2.编制年度带电作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组织编制带电作业现场操作规程;
4.负责带电作业人员的培训;
5.参加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根据带电作业安全条件提出意见;
6.协助作业班组编写或审核复杂的带电作业项目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7.参加带电作业事故调查和分析;
8.除每年二月做好年度总结上报外,还应及时完成专业总结,以不断提高带电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第13条各基层单位应制订出车间(工区、所、场、队、处等,下同)和带电作业班组的技术管理职责范围,并配备适当的专、兼职人员,以达到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各尽其责的目的。
第二章带电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与管理
第14条各网局(省局)应建立带电作业培训中心,配备模拟设备和场地,有计划地对全网(省)带电作业人员分期分批进行轮训,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
第15条根据网局(省局)安排,各基层单位带电作业专责人协助教育科编制本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并认真执行。
第16条带电作业新人员*的培训
对新参加带电作业人员,要指派带电作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技工向他们逐条讲解《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带电作业部分、《带电作业现场操作规程》,并组织他们学习电工基础和带电作业基本知识,绝缘材料性能,常用工具的构造、规格、性能、用途、使用范围和操作方法。
上述基本知识考试合格后,还需经过模拟实际操作训练(运行设备上操作考核,只有全部符合要求,才能发给合格证和附录一,略),参加经批准的带电作业项目操作。
*所谓带电作业新人员,系指由线路工改为带电作业工或从技工学校新分配的人员,而不是指未转正的`学徒工。
第17条带电作业人员的日常培训
带电作业的日常培训,每月应不少于4小时。学习内容包括:带电作业基本知识和规程制度;实际操作练习;技术问答和考问讲解;复杂项目作业前的技术交底以及事故实例学习等。
第18条工作负责人(包括监护人,下同)的培训
工作负责人是带电作业现场操作的组织者,安全措施的实施者,责任重大,因此,除一般带电作业的培训外,还需进行工作负责人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为:工作负责人的组织能力;处理作业中的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和理论知识,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19条带电作业人员的考核(包括规程考试和基本知识的考试)。每年不少于一次考试
带电管理制度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及人民生活对用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提高供电可靠性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做好这一阶段的安全防范工作,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任务。因此,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也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带电作业方式
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工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其内容可分为带电测试、带电检查和带电维修等几个方面,可按以下几种性质来划分:
1.1按人与带电体的相对位置划分,可分为:
①间接作业。间接作业是作业人员不直接接触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利用绝缘工具操作高压带电部件的作业。从操作方式来看,地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带电水冲洗和带电气吹清扫绝缘子等都属于间接作业。间接作业也称距离作业。
②直接作业。在送电线路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穿戴全套屏蔽防护用具,借助绝缘工具进入带电体,人体与带电设备处于同一电位的作业,对防护用具的要求是越导电越好。而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穿戴全套绝缘防护用具直接对带电体进行作业,虽然与带电体之间无间隙距离,但人体与带电体是通过绝缘用具隔离开来,人体与带电体不是同一电位,对防护用具的要求是越绝缘越好。
1.2按作业人员自身电位划分,可分为:
①地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是作业人员保持人体与大地(或杆塔)同一电位,通过绝缘工具接触带电体的作业。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杆塔)人→绝缘工具→带电体。
②中间电位作业。中间电位作业是地电位法和等电位法两者之间的作业方法。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大地(杆塔)→绝缘体→人体→绝缘工具→带电体。
③等电位作业。等电位作业是作业人员保持与带电体(导线)同一电位的作业。人体与带电体的关系是:带电体(人体)→绝缘体→大地(杆塔)。
1.3按采用的绝缘工具来划分,可分为:
①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杆作业法是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保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安全距离,通过绝缘工具进行作业的方式。绝缘杆作业方法既可在登杆作业中采用,也可在斗臂车的工作斗或其它绝缘平台上采用。需说明的是,此时人体电位与大地(杆塔)并不是同一电位,因此不应混称为地电位作业法。
②绝缘手套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是指作业人员借助绝缘斗臂车或其它绝缘设施(人字梯、靠梯、操作平台等)与大地绝缘并直接接近带电体,作业人员穿戴全套绝缘防护用具,与周围物体保持绝缘隔离,通过绝缘手套对带电体进行检修和维护的作业方法。在配电线路的带电作业中,不允许作业人员穿戴屏蔽服和导电手套,采用等电位方式进行作业,绝缘手套法也不应混淆为等电位作业法。
现今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多采用绝缘斗臂车进行,它具有升空便利、机动性强、作业范围大、机械强度高,电气绝缘性能好等优点。外层斗一般采用环氧玻璃钢制作,内层斗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绝缘斗具有高强度电气绝缘,与绝缘臂一起组成相对地之间的纵向绝缘,使整车的泄漏电流小于500微安。
在工作时,若绝缘斗同时触及两相导线,不发生沿面闪络。绝缘斗臂车的作业斗定位,有的是通过绝缘臂上部斗中的作业人员直接操作,有的是通过下部驾驶台上的人员控制,有的作业车上下部都可以进行液压控制。采用高空绝缘斗臂车进行配电网的带电作业是一种便利、灵活、应用范围广泛、劳动强度较低的作业方法。
二、视技术进步,提高配电设备装备技术水平
2.1备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如真空断路
器、SF6断路器、柱上真空开关、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硅橡胶绝缘子、
交联电缆等,减少因设备质量问题、试验周期短造成的不必要停电。
2.2 网保护配置情况及运行经验,建议在新建变电所中应采用保护配置全面的微机保护。微机保护在具备电流速断、过电流及重合闸的基础上,还应具备低压(或复压)闭锁、时限速断等功能,以适应线路及负荷变化对保护方式的不同要求。
2.3科技进步逐步实现输、变、配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和状态检修,通过在线检测、盐密指导清扫、带电测温、油务监督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和科学的分析评估方法,掌握设备的性能,指导设备的检修;变电设备涂刷RTV,延长清扫周期。
2.4技进步,积极开展带电作业。设立带电作业班,配备相应的带电作业车和带电作业工具。在符合安全条件的前提下,能够实行带电作业的,尽量实行带电作业,如带电断接火、处理缺陷等,以有效地减少线路停电时间。
三、如何真正要做好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范工作
3.1抓好带电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带电作业是一个技术性较强操作安全水平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种。因此,凡开展带电作业的单位,对作业人员必须坚持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允许参加批准项目的作业。
带电作业人员选拔:带电作业要求作业人员有较高的素质和良好的身体条件,因此,在选拔带电作业人员时,应从作业处外线电工中挑选身体好,技术素质好的年轻技工。
3.2抓好带电作业人员的日常培训
由于电力施工企业带电作业不可能天天有作业任务,可能作业一次后,很长时间后才有再次作业任务,多数时间内带电作业电工可能还是从事其它施工作业,因此,带电作业电工的日常培训必不可少,开展带电作业施工的单位每月应保证带电作业电工有不少于4h培训时间。
3.3抓好带电作业人员的轮训
有计划地将带电作业人员送全国带电作业培训中心进行轮训,学习带电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以逐步提高作业处带电作业电工的技术素质。
四、建立符合带电作业工器具保管要求的库房
带电作业工器具的保管和存放有其严格的要求,如果不按要求保管和存放,将会影响带电作业工器具的使用寿命,甚至威胁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按要求建立带电作业工器具的保管库房,派专人进行带电作业工器具的管理。
五、建立健全带电作业各项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电力企业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程、规定及规章制度是确保电力生产过程中人身设备安全的重要保证。开展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以下各项规章制度、带电作业现场操作规程:①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制度;②带电作业的工器具、人身防护用具专人管理制度;③带电作业的工器具、人身防护用具预防性试验管理制度;④带电作业奖罚制度;⑤带电作业项目现场操作规程;⑥带电作业资料管理制度。
六、加强带电作业的技术管理
带电作业的技术管理有别于其它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它的侧重点在具体带电作业项目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的编制上。施工方案中必须详细写明带电作业的基本步骤以及为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所采的技术措施,从技术的角度要保证带电作业是安全的。
七、给带电作业班组配备先进的辅助作业工机具
采用先进的作业工机具,不但可以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作业时间,而且对提高带电作业安全性起着很大的作用。为了使带电作业这项业务能更好地开展下去,取得好的经济效益,保障带电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建议给带电作业班组配备先进的施工作业工机具:UC-6免换模压接钳、CC-325J棘轮切刀、REC-S424充电式切断工具、REC-MM26充电式螺帽破碎机、REC-UC6充电式免换模压接钳、SH-70角钢冲孔机、NP-400架空绝缘线剥除器、11-006间接带电绝缘棘轮切刀。
八、结束语
总之,从事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人员,要对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以及安全防范涉及方方面面,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真正做到杜绝安全事故。开展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各电力企业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只有将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
带电管理制度3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更换单片悬式绝缘子卡具的形式、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架空电力线路上更换单片普通悬式绝缘子额定荷载为20kN的卡具。
2引用标准
GB3192高强度铝合金挤压棒
GB3193铝合金热轧板
YB674航空用结构钢棒技术条件
YB622铝合金锻件和模锻件
HB5024结构钢、不锈钢及耐热钢锻件
HB5005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化氧化膜层质量检验
HB5035镀锌层质量检验
HB5062钢铁零件化学氧化(发蓝)膜层质量检验
3术语
3.1单片卡具(Singe holder)。单片卡具是用于更换单片绝缘子的卡具。单片卡其主要有自封卡、间接自封卡、斜卡、活页卡等类型。
3.1.1自封卡(Auto seating holde):固定在绝缘子铁帽上,是等电位更换绝缘子串除首、末端外的任意一片悬式绝缘子的工具。
3.1.2间接自封卡(Indirect auto seating holder):固定在绝缘子铁帽上,是间接带电更换绝缘子串除首、末端外的任意一片悬式绝缘子的工具。自封卡包括前卡、后卡和丝杆;间接自封卡包括传动前卡、后卡和绝缘拉板。
3.1.3活页卡(Loose―leaf holder):安装于绝缘子串首(末)端的`连接金具上,是更换首(末)端悬式绝缘子的工具。
3.1.4斜卡(Angle holder):倾斜安装于绝缘子串首(末)端的连接金具(联板)上,是更换首(末)端悬式绝缘子的工具。
活页卡、斜卡与自封卡(间接自封卡)的后卡或前卡配套使用。
7.2.2.2经供、需双方同意,可对交付使用的全部或部分产品进行本标准未作规定的附加试验。
7.2.3抽样检验。
7.2.3.1产品按批量(以材质、工艺相同的同一型号卡具为一批)进行抽样检验,抽验试件数量为每批产品的5%,但不得少于3套。
7.2.3.2抽样检验按表5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如有任何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规定时,应在同一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的试件进行该项试验。如仍有不合要求者,则该产品为不合格。如仅外观、尺寸不合格,允许逐套精选。
8标志、包装
8.1标志。
8.1.1卡具需按标准或设计图纸的规定作出标志。
8.1.2标志内容为卡具型号、额定负荷、生产厂和出厂号。
8.1.3标志方法。
a.卡具标志部位应明显清晰。
b.标志应采用压印法、压痕深度应不大于0.1mm。
8.2包装。
8.2.1卡具应用专用箱成套包装。
8.2.2包装箱上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厂标。
b.产品名称、型号。
8.2.3每件包装箱内应附有技术检验部门鉴定的产品合格证及使用说明书。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带电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兰州供电局和群峰机械厂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充、汤培福、李明杰、吕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