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热心网友“shanjiaotouzhao”收集的手拉手活动方案5篇,供大家赏析。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1
活动单位:湘潭市和平小学一年级192班、河口月形小学一二年级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人生观;培养对他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和爱心;
2、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换位思考、理解、宽容;学会珍惜友谊,懂得感恩;
3、启动湘潭市和平小学一年级192班和月形小学一年级、二年级长期的互帮活动序幕;
4、增进老师家长、孩子们的沟通,增强192班的凝聚力;让孩子们懂得付出才会有收获。
二、活动准备
1、4月13日确定接洽学校,明确行车路线。和平小学192班家委会邓主任和家长代表到河口小学实地考察,与河口小学领导具体讨论活动方案。
2、4月15日和平小学192班制定活动方案。
3、4月16日将活动方案上传至班级群和班级博客,家长进行讨论修改。
4、4月20日将修改后的方案向学校申报。
5、4月24日发通知至全班学生和家长,并发函至月形小学。(通知内容包括活动时间、活动细则,活动要求等事宜)
6、活动时间初定为:4月29日(周三下午)。(因天气原因活动无法如期举行,时间延至5月6日)
7、4月20日——4月28日,进行车辆联系,爱心捐款,与月形学校接洽,分工准备活动所需物品(匾牌、祝福卡、爱心礼物等),分工进行节目排练。
三、活动议程:
1、2:20——2:30欢迎仪式:月形小学组织师生列队欢迎客人的到来,安排就坐。
2、2:30——2:35主持人讲话:(请月形小学确定)引入活动。
3、2:35——2:40请月形小学领导讲话。
4、2:40——2:45请和平小学领导讲话。
5、2:45——2:50请和平小学领导和月形小学领导揭牌,启动活动。
6、2:50——3:20和平小学192班和月形小学才艺表演。(各两个节目,中间穿插两个互动的游艺节目)
7、3:20---3:30两校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牵手活动,和平小学孩子们赠送爱心礼物。
8、3:30——3:50栽树,两校学生共同植下代表两校友谊见证的小树。
9、3:50——4:00活动结束后,回到操场就座,月形小学领导总结。
10、4:00——4:05道别、送别,组织家长、学生上车返程。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车上保持安静、有序,不能大声喧哗。
2、每位同学着校服,系红领巾,要求服装整洁。
3、爱护环境,讲究卫生。
4、不带任何东西,包括饮用水、玩具、零食、零用钱。(矿泉水会统一准备)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2
“手拉手”活动体现的是一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助人为乐、共建文明的人文主义精神,是新时期对领导、教师、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服务,引导城乡教师、学生在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了解国情、乡情、校情,增强师生亲和力,培养教师、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以学校为基础,学生为主体,领导、教师、辅导员为纽带,城乡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新格局。
一、活动内容及目的:
1、校干通过交流,相互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用现代化教育新理念管理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教师通过交流,加深对新课改的认识,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把班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管理水平。
3、学生通过交流,结成“手拉手好朋友”,在“共同体验生活”、“书报交友”、“书信交流”等活动中,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感受同学间的优秀品质,使之树立从小热爱劳动、战胜困难、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
二、参加人员:
双方学校校干3人,教师6-10人,三年级学生44人。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虎山小学的校干、教师、学生来南王中心小学。
1、“手拉手”结对子仪式
(1)区教育局领导讲话
(2)虎山小学领导讲话
(3)南王中心小学领导讲话
(4)教师代表发言
(5)虎山小学学生代表发言
(6)南王中心小学学生代表发言
(7)镇教委主任讲话
2、校干、教师、学生手拉手结对子。
3、共同交流、体验生活
(1)校干在校长室进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
(2)教师在阅览室进行教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
(3)学生由辅导教师带领参加手拉手活动,活动顺序:
A、共同参观农家小院;
B、参观南王镇乡镇企业:凯日化工厂、恒立助剂厂;
C、到果园参加劳动(拔草、锄地、听园艺师傅讲技术);
D、虎山小学学生到手拉手同学家中,共同吃午饭,了解农村生活及风俗习惯。
4、下午2:30到中心小学阶梯教室集合,两校各出5-6个文艺节目进行联欢,学生填写联系卡,互赠纪念品,交流学习经验,加深感情,巩固友谊。
5、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信中主要交流活动感受,并表达对同学的关心和祝福。要互相保持联系,使友谊不断加深,成为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第二阶段:南王中心小学的校干、教师、学生到虎山小学去。
1、交流、汇报手拉手交友后的体会的感想及取得的进步。
2、组织联谊活动。(由虎山小学具体安排)
手拉手活动计划 篇3
一、活动目的:
倡导文明新风,提升文明程度,传承雷锋精神,建设美丽家园。让“雷锋”活在新世纪的今天,让雷锋精神永驻居民的心中。
二、活动主题:
“学雷锋见行动、美丽家园齐动手”
三、活动时间:
3月3日上午9点
四、集合地点:
xx区志愿广场(签到积分)
五、参与人员:
在职党员、社区党员、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骨干、社区志愿者
六、活动内容
1、召开“学雷锋见行动、美丽家园齐动手”的党员动员会,向党员、妇女、青少年和居民朋友们发出万户节俭养德,低碳生活行的倡议。
2、搭建在职党员两进两服务平台,做一天社区人。
3、社区公益超市集中签约周边商家提供便利惠服务,建立持新干线志愿服务有礼卡褒扬机制
4、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保护环境,洁美家园”xx区环境整治活动,主要清除公共绿化带内的垃圾及白色污染,清除乱搭乱建,劝阻种菜、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清除组:xxx、文明办、执法队及物业保安;劝导组:xxx、xxx,业委会成员;清洁组:xxx,党员居民志愿者,清运组:xxx)
七、活动宣传:
通过社区网站、群、群、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宣传,让党员、居民朋友们知晓活动,积极参与,提供活动所需的清洁工具等。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保护遭到日益破坏的生态环境,宣传世界气候大会大力倡导的“低碳生活方式”,积极响应浙江省少先队员“手拉手,低碳生活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将以“保护家园、低碳生活”为理念,分层分阶段开展一系列低碳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全校学生从小关注环境保护,逐步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自觉发现和纠正自身与他人的不良生活行为,推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小主人”活动持续、扎实开展。
二、活动时间:
20xx年6月至12月
三、参加对象:
全校少先队员(一至五年级)
四、活动主题:
手拉手,低碳生活我行动
五、活动主要内容和形式:
1、“保护人类家园,共享低碳生活”倡议
在9月初,利用“国旗下讲话”,由少先队员代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呼吁全校少先队员共同来关心人类的能源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能源,种绿色植物,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小公民。
2、开展“低碳生活,变废为宝”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为进一步提高少先队员低碳环保意识,充分利用身边各种可利用资料以及废旧、废弃资源,变废为宝。结合校科技节开展“低碳生活,变废为宝”的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比赛。
作品要求体现环保科技和低碳理念,具有环保性、创意性、新颖性、实用性、观赏性、美观性和艺术性;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废旧物品如易拉罐、旧报纸、树根等,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制作成科技作品,体现环保意识,作品要求有新意和创意,制作精美,集科学、美观、知识、趣味、技能于一体。作品上贴好标签,写明作品名称、班级、作者姓名、等相关信息。
3、 “低碳生活小妙招”征集。
学生自制家庭节能记录卡,通过引导全校学生观察、记录家中的水表、电表(低年级学生在家长帮助下完成),寻找和探索生活中节水、节电的有效方式,人人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金点子”。可采用文字稿、图文并茂、实物展示等形式。
4 “小手拉大手,低碳生活我行动”实践活动。
少先队员牵手家长,共同制定低碳生活家庭公约,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出发,合理安排家庭日常生活小事。队员可以参与家庭制定一月开支计划,记录家庭一月消费帐单,计算家庭一月储蓄费用;可以帮助家庭换上节能灯泡,还可以动员家长每周少开一天车等。通过生动有效的实践体验,逐步养成“节约资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总结表彰
大队部届时将根据学生在“手拉手,低碳生活我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选出“低碳生活小主人”给以表彰。
手拉手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设计理念
本课教材的脉络与重点在于:通过社会生活事例及交流、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关爱、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能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新同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小,喜玩好动的特点,我采取谈话交流式与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交流、表演,让学生懂得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
三、活动目标
1.结识本中队小伙伴
2.主动为小伙伴着想,初步懂得真诚友爱的道理
3.与小伙伴“手拉手”结对互助
四、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五、活动准备
友谊树、各形状的友谊叶、友谊盒、彩色卡纸、双面胶带、彩色笔、勾线笔
歌曲《找朋友》、《朋友》、《友谊地久天长》
六、活动流程
(一)共话友谊:
1.大拇指游戏:学生在左手大拇指上画笑脸,向所有师生问好,并听老师口令做放松动作:点头、左、右、顶牛,再来一次。
2.分享:学生谈玩游戏后的感想?
3.教师实例:
看到你们玩得这么高兴,我想起了我的那几个特别要好的同学,出示课件。教师逐步出示小学时的自己和好同学、初中时的自己和好同学和高中时的自己和好同学的照片,以及到现在依然亲密无间的照片,并分别做介绍,(背景音乐周华健的《朋友》)
提问:你们想交到这样的朋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种下这棵永远常青的友谊之树吧。(出示课题)《友谊之树常青》
(在这个环节,教师用大拇指游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问好模式,用“自我暴露”法真诚地向学生介绍自己与同学的深厚友谊,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望,引出课题《友谊之树常青》。)
(二)友谊叶分组
1.找友谊树分组游戏:请学生在友谊盒里抽出一片叶子,根据叶子的.形状,找到相关的那颗树,并赶快围着小树坐好。(播放伴奏《找朋友》)(这里学生先不贴手中的叶子)
2.每组给友谊树取名并写字树干上,还要比一比哪组速度最快。
(这个环节根据树叶形状分组是为了打破学生平时固定的友谊圈,多去接触不太了解的同学,给友谊树取名既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同心起来又能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共种友谊树
1.让每组学生自主推选出一位学生来汇报树名。(这里教师要表扬他们取得树名真好听)
2.让友谊树长叶: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成为要好的同学?用最简单的一两个词也在树叶子上,并贴于友谊树上。比一比哪棵友谊树在最短的时间里树叶长得最快?
3.学生活动,并说说小组讨论的内容。
(在这个环节还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做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
(四)互赠友谊卡
1.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友谊方面的苦恼和不开心的事情?
2.学生讨论帮忙找出原因并给建议。
3.课件出示:有人说,朋友是夏日里一阵清凉的风,朋友是冬天暖暖的太阳。同学们,也许你们曾经闹过矛盾,也许你现在有些心里话特别想对她说,也许……就请你们把自己想说的话都写在友情卡上,送给同学。
4.学生制作友情卡。(伴奏《友谊地久天长》)
5.传送友情卡(背景伴奏《找朋友》)
6.分享:请收到友情卡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请没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学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说说为什么?以后该怎么做?
7.提问:听了没有收到友情卡同学的话后,你们又什么话要说?现在你会把你手中的友情卡送给他吗?
8.请本来没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学,后来收到了友情卡后,说说自己的感想。
9.学生上来把友情卡贴在友谊树上,把友谊树打扮得更美丽。
(看时间,来不及,只抄划线部分.这个环节,让学生说自己的烦恼,其他学生找原因给建议,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同学间需要双方的真诚、理解和宽容,这样友谊的花儿才艳!通过赠送友谊卡,帮助他们增进友谊。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场上的每个变化,注意没有收到友情卡的同学,教师自己多准备几张卡在场上送出,让每个学生笑脸而归,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