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初中作文

描写读书初中作文【最新3篇】

时间:2023-12-14 12:24:31 初中作文

描写读书初中作文 篇1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论语》中说到,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没有。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子夏就说:“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地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下来。

  每个人相对与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临在你的身上。如去年的地震中的青海玉树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肃舟曲人。他们(她们)有的瞬间失去了父母、儿女、兄妹等亲人;有的瞬间失去了熟悉的家园,这时要他们(她们)用怎么的心态来面对?!天灾,人们无法预见、有时又无法避免。在天灾已经发生时,只有去接受它。

  不要过分地纠缠在里面,整日呼天抢地,这只会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论语》中告诉我们的第二个人生态度就是尽自己的可能、用自己的能力做事去弥补遇到的遗憾。灾害已发生、悲剧已上演、迅速地正确面对这些困苦,思考如何去减少损失、重新站起来。此时,支持我们站起来的是内心的淡定与坦然。在现实中,我们看到重建后的汶川,人们一片忙碌:人们纪念逝去的亲人、重组新的家庭、修补破损的房屋、生育新的生命。通过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汶川的人们渐渐地弥合心里的伤口,去逐渐减轻心灵的苦痛,通过劳动,汶川重新获得了新生。

《论语.宪问》中谈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如果你心怀很敞亮,内心很仁厚,你就有一种坦然的勇敢,去直面你的悲痛与遗憾。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悲痛是难免的,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我们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才会活的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此外,还要加强自身的修养。除了树立明确的目标之外,还需要良好的习惯作为约束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手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常在生活中总结体验,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知音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啊!而这一切都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可以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而实现的。思想修养的提高不仅关系到个人,也是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的。

描写读书初中作文 篇2

  最近一直在看的《论语》,首先想要说的是,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每每去到书店,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关于教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人生挫折、怎样处事”的书籍比比皆是,而这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处于“心灵冲撞”中的人们所需要的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而这些书籍中,我认为于丹教授关于《论语》的心得体会却是最值得一看的。

  想起以前读中学的时候,什么《论语》《庄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奥的东西,虽然在添鸭式的教育中我背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朗朗上口的句子,可自问心里对这些话的理解却是肤浅和随意的。

  或许,没有于丹,我大脑中不会再想起《论语》,不会想到通过读《论语》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也不会理解先人圣贤为什么会说出“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那种推崇,当看了于丹教授的书后,我知道了孔夫子的伟大,也知道了过去自认为深奥的孔夫子的《论语》并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贤们说的话,穿越沧桑,传到今天,仍然可以让我受益匪浅、温暖备至。

  于丹教授说:“《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所以,当这本书被我认认真真地看完后,心里很为于丹教授把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通过《论语》完美结合后给予的精辟阐释表示喝彩!

  对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于我这等凡夫俗子来说,不会也不想做任何评论,对我来讲,读懂、读透、悟到就可以了,所以,在这里就姑且把读到的一些我认为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吧!或许,迷茫中的你我,会不经意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帮助吧!

描写读书初中作文 篇3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体会到童年是快乐的,是美好的。像天空中那颗最亮的星星,也像沙滩上一个七彩的贝壳。我想,现在也应该告别童年了吧。

  小时,一直以为童年很久很久,但当我长大以后才发现,当过了十三岁生日以后,童年就一声不响的离我们而去,最后只剩下一些自己对于童年美好的回忆了。

  无数个难忘的第一次无疑大多都出现在童年。虽然有些早,有些晚,但都给我们自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就像我第一次骑自行车时。开始的时候满怀激情的说:“我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但是骑上车以后就开始了“摔跤运动”,骑了几次就摔了几次。

  在我热情燃尽的时候妈妈鼓励了我,在慢慢练习的几天后,学会了骑自行车。就像得到了上天的帮助似的,突然就学会了骑自行车。我激动极了,简直不敢相信,前不久还在摔倒在地的自己突然就学会了骑自行车。除此之外,还有第一次会自己做饭,甚至到小时的第一次走路,这些第一次难道都不是最激动人心的吗?

  即使这些第一次很令人开心,但也成为了过去。我们应该离开童年,踏入青少年。这也是从充满稚气的儿童蜕变为有志气有理想的青少年的过程。我们现在大概就是在懵懵懂懂的寻找青春,告别似乎包含了无止境的悲伤和悲痛。每个人过了十三岁以后,都要离开那无忧无虑的童年,走向成长,走向成熟。同样我们有了耐心,有了魄力,成为了一个自立的少年,那些童年无忧无滤的的时光,我将铭记在心,我也要发现现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

  如果说告别童年,那还不如说与青少年相遇。现在我们都懂得了任何事都不是永恒的。要用美好的时光更加努力的学习,成长。我童年那些美好的时光,再见了。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