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初中作文

初中春节日记12篇(春节日记初中作文600)

时间:2024-06-09 18:51:00 初中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初中春节日记12篇(春节日记初中作文600),供大家赏析。

初中春节日记12篇(春节日记初中作文600)

初中春节日记1

  春节前几天,家家都很忙,即使是在贫困的家庭里,这几天也要买很多东西。大人们要买过年的吃的、穿的、喝得、用的——店铺多数过年不开门。小孩子就首先要买爆竹。等到万事俱备,之欠东风时,就盼着春节到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盼呀盼终于把春节给盼来了。春节真热闹。大家都要穿新衣,还要贴红红的的对联和吉祥的年画。中午要吃团圆饭,在吃团圆饭前,还要放鞭炮,那天除了万不得已,都要赶回家吃这顿饭。

  吃完团圆饭,除夕夜也悄悄地来了。我们这里除夕要守岁,虽然不用守一整夜,但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午夜时分,家家都要“除天行”,也就是要放鞭炮,放礼花。漆黑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亮了起来,好像白天一样,鞭炮声震耳欲聋,经久不绝古老的小镇便洋溢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

  正月初一的早上家家都要吃饺子,饺子也叫“元宝”预示着招财进宝,街道也不像以前那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不时从门缝里飘出的饭菜香味和人们的欢声笑语诉说着人们的幸福美满。

  正月初二要给自己的长辈和亲戚拜年,去时一般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祝福之意。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家乡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都要吃元宵,吃元宵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最快乐的也是我们小孩子了。我们可以拿到许多的压岁钱,又不用做作业,还能自由自在的放鞭炮,每一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都伴随着我们的欢笑。

  家乡的春节是快乐的,我爱家乡的春节。

初中春节日记2

  春节,我们一家去游览闻名的金华双龙洞。

  过了金华高速出口,开车大约15多里就到了双龙洞景区。沿着石阶而上,右边,我看到了一排碑林。碑墙上雕刻着一些人物图案和文字。这些人物是李白、苏轼、叶圣陶等,他们在双龙洞留下了足迹。我想,这么多人来过双龙洞,它一定很美吧!

  过了碑林,来到叶圣陶广场。最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大块竖立的石壁,上面雕刻着一列列文字,那是叶圣陶所写的文章《记金华的双龙洞》。“4月14日,我到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读着这篇文章,眼前仿佛出现了洞内的景象,那里有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还有些石钟乳和石笋。我真想马上进去看看。

  循着喧闹声,我们来到双龙洞洞口。洞口的岩壁上刻着漆黄的三个大字——双龙洞,非常引人注目。洞口已经站满了人,像一条长长的龙,正在排队等待着卧船入洞。怎么是卧船入洞呢?因为洞口又矮又低,人们弯腰也进不了。而且洞口下面是一滩泉水。轮到我了,我满怀着新奇与兴奋的心情跳上了船,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一动不动地仰卧在小船里,让自己的整个身体紧贴着船底。工作人员启动按钮,船一端好像被拉着进了洞。躺在船上,我既好奇又小心地伸手去触摸洞底,光光的,就像摸着光滑的玻璃。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洞内。洞内的灯光照在岩石上,五颜六色,光怪陆离。有的像天狗望月,有的像狼羊争斗,还有的像青蛙吃虫。有的像佛手,有的像仙床,还有的像狮子。这些岩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金华双龙洞真的是名不虚传!

初中春节日记3

  春节,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到云南过年。一路上我们游览了土林、抚仙湖和元阳哈尼梯田,我觉得风景最壮观的是土林景区。

  在去土林的路上,爸爸一边在狭窄荒凉的山路上开着车,一边抱怨土林应该没啥好玩的,还不如直接到抚仙湖去。

  当我站在土林景区的大门前,我也开始怀疑,因为从大门外看进去,除了几栋孤零零的房子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但当我们走进大门,爬上一个小山坡,跨过狭窄的垭口后,眼前豁然开朗,我惊喜地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一座宏伟的城堡矗立在我们面前,在朝霞的映照下闪着金黄色的光辉。远远望去,那里有宽阔的城门,有高大的立柱,有好似埃及金字塔一样的建筑。我急忙向“城堡”跑去,想看看这一切是否只是我的幻觉。

  当我置身其中,我才发现这些城门、立柱还有“金字塔”都是由泥沙和小石块混合而成的。我好奇地问爸爸:“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爸爸告诉我,这里的地质由铁矿、粘土、砾石等组成,经过千百年的雨水冲刷和风化,没有铁矿层保护的粘土和砾石被冲刷和风化掉了,剩下的部分逐渐形成了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

  景区里的游人非常少,我们信步走在迷宫一样的山路上,两边是高耸入云的土柱、山石,有的像小熊,有的像鳄鱼,还有的像癞蛤蟆。我一直走在最前面当开路先锋,因为我想第一个看到这些奇特的风景,然后开心地告诉大家。

  当我们爬上山顶,我再一次被土林的雄壮所震撼。我发现自己真的爱上了旅游,长大后我要靠自己游遍全国的大好河山。

初中春节日记4

  过年啦!过年啦!大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备年货、做年夜饭,大家都融入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我和爸爸也贴起对联来。我当爸爸的小助手。我拿来一架人字梯、一罐浆糊和一把刷子。爸爸让我当指挥,我一会儿说左,一会儿说右,一会儿说上,一会儿说下把爸爸弄得头晕眼花。

  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联欢晚会。那小品和歌声演绎了祖国的繁荣与富强。我边吃着年夜饭,边想着我期待已久的烟花和新年的钟声。

  “铛!铛!铛!”经过漫长的等待,新年的钟声终于敲响了。我一跃而起拉上爸爸迫不及待地冲上楼顶,开始了我们的烟花大战。我先放了个“轰天雷”,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在空中久久回荡。接着,我点燃了“魔术七彩弹”,那七彩弹变化莫测,有红的,有蓝的,有绿的……真像一个魔术师在表演魔术。顿时,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闪现出了许许多多各种形状的烟花。有的像“绽放的牡丹”,有的像“鲜艳的迎春花”,还有的像“光芒四射的流星……”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喧闹于天空中,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美丽漂亮,比白天还要光彩夺目,好像一幅炫丽多彩的巨画。这时,天空下起了小雪花,在五光十色烟花的照耀下,像五颜六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又像新年的使者从天而降,告诉大地春天即将到来……新年的烟花绽放出人们的喜悦、梦想、希望与祥和。

初中春节日记5

  我盼望已久的新年来了。我们这里的新年可真热闹,大街两旁挂上了五彩缤纷的灯笼,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红艳艳的对联,一幅热闹喜庆的景象。

  除夕到,快乐来,快乐要放鞭炮来。吃过了热腾腾的团圆饭后,外面开始热闹起来,大家都开始放烟花了,噼哩拍拉的的鞭炮声打破了黑夜的宁静。我和妹妹也迫不急待地把烟花从家里拿到外面空旷的地方,我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羽蝶”点燃引线,点燃后我们立刻逃开,过了一会儿冒出了火星,眨眼工夫就升到天空中,四周发出亮光,真是太精彩了。接着我又点燃了“开门红”,只见开门红一开始就像火箭一样“嗖”地升上天空,在高高的天上爆炸,在天空中开出五彩缤纷的图案,有黄的、红的、绿的、蓝的……还有几种我说不出颜色,这些颜色看得我眼花缭乱,好像来到了颜色的海洋。各种各样的烟花在天空中升起,我的眼睛应接不暇,都不知道看哪种烟花了。“真好看。真好看。”我和妹妹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放完了烟花,就等着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了。八点整,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节目有表演唱歌的、跳舞的、杂技的,其中最让我目瞪口呆的要数傅琰东表演的魔术《年年有鱼》了。他先拿出几条金鱼,我心里暗暗想道,这可是什么魔术啊?居然用金鱼来表演魔术。接着,他把这几条金鱼放在了一个大水缸里,傅琰东让它们向右转,就向右转;让它们向左转,就向左转;看得我百思不得其解,真是太精彩了。接着他又拿出一张莲鱼图,把画睥三条鱼都变到了鱼缸里,我差点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最后,他把这张画移到鱼池面前,这几条鱼突然会游了,还游到了水池里。真是太神奇了。

  春节真快乐啊。我喜欢放烟花,也喜欢看精彩的魔术表演。

初中春节日记6

  不知不觉中一股最炫手工风已刮进我的生活……

  春节到了,新年礼物可真是少不了。不经意在抽屉底下翻出的一团麻绳和几个精致的玻璃瓶,激起了我的灵感:对呀,我何不用麻绳与玻璃瓶,再加几段蕾丝,做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工艺品花盆送给妈妈呢?

  说干就干,我挑出一个广口瓶,先计划大概样子:三股辫做手提,两边打结,热熔胶固定,在较窄瓶口处紧绕固定;一朵蕾丝花,中间一个麻绳卷,下方一大一小做成反向卷,粘在手提左下方,再用热熔胶加强固定;在瓶身二分之一处加蕾丝……

  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简直“无懈可击”的计划后,我又用铅笔在草稿纸上打了个草稿,远看近看,前看后看,正看侧看,又经过些许调整,未来的花盆才定型了。

  第一部,绕瓶身。起头时,我先把松散的麻绳头剪成一个斜角,用胶固定在起头处,然后一圈又一圈,紧致细密的缠绕起来,把结尾也剪出尖角,固定在与起头方向垂直的一条线上。这样子首尾相互呼应,看起来更加协调了。

  第二步,制瓶底。我先用麻绳卷出一个小卷,再把胶带贴成米字形,把小卷粘在中央,继续沿着里一条麻绳缠绕,直到与瓶底大小一致为止。而由于玻璃瓶体是凸起的,所以底应该做得更大些,才能与瓶底更加紧密完美地粘合在一起。

  第三步,贴花边,先找到麻绳的起头点,在它的垂直线上起头,每过两厘米左右就涂一点胶固定。蕾丝是空心的,所以涂胶要谨慎把握。只要做到与上一条麻绳平行,蕾丝就不容易歪。

  ……

  愿我们一起爱手工,爱生活;丰富爱好,陶冶情操!

  希望这股“最炫手工风”永远不会停止……

初中春节日记7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正在熟睡中,突然,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我惊醒了。“啊。新的一年开始了,先找一找爸爸、妈妈给我准备的红包吧。”我开心地说。我在枕头底下摸呀摸,里面不仅有两百块钱,还有两片年糕。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吃年糕呢?我换上新衣服,跑到厨房,看见妈妈正在煮汤圆和饺子。“妈妈,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啊?”我带着困惑问。妈妈回答说:“吃年糕就是步步登高的意思啊。”。“原来是这样啊。”我笑嘻嘻地说。这时,汤圆和饺子已经煮好了。吃着汤圆和饺子,我又问:“为什么要吃汤圆和饺子呢?”妈妈耐心地解释道:“饺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弯弯(万万)顺,象征万事如意;汤圆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大圆宝,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

  吃完饭,爸爸妈妈给我和爸爸布置了一个任务:贴春联和福字。爸爸把春联按在门上,我当指挥:“不对不对,往左边一点点。对,这里刚好。”爸爸把春联用透明胶粘起来,然后又很快贴好了福字。之后,该去给长辈拜年了,我们首先去爷爷、奶奶的家。爷爷、奶奶不仅给我压岁钱,还给我糖吃……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拜年呢?为什么长辈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呢?”妈妈说:“拜年表示对长辈的尊敬,长辈给压岁钱是因为长辈爱护晚辈呀。”“原来是这样呀。”。我说。说着,就和爸爸妈妈一起说说笑笑的走回家去了。

初中春节日记8

  在寒冷的冬天,一个节日悄然来到,它就是——春节。严寒中,一个个红红的灯笼点亮了我们的心;一箱箱年货给了我们热情;一句句问候给了我们温暖。

  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节,它是我们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当然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人们那时就在这一天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关于年还有一个小传说。民间有一只名叫“年”的野兽,它在村子里屠杀,人们就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吓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为了防止年兽再度发起攻击,放爆竹,贴春联成了节日习俗。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大年初一,一阵阵香味从桌上飘出,一盘盘菜中包裹着爱意,缕缕香气满含着乡情……每个人围坐在桌旁,那笑容中也有几丝期待。每一次碰杯都充满了祝福。每吃一口菜,都心满意足……你一言,我一语,大家聊得热火朝天。吃完饭后,我们开启了微信抢红包大战。每一个红包都承载着祝福语,它只是一个形式,但它更多的是传递了美好。你每发一个红包,代表你发出了问候,你每抢一个红包,代表你收到了温情。

  宁静的街道,只留下树的影子,每一个人都在家里与家人团聚,欢声笑语传到了大街小巷,无数的灯照到了窗外,窗户上辉映出了窗花的痕迹,从那里我嗅到年的味道。

初中春节日记9

  一年,万象更新,我被这活跃的气氛吵醒了。

  开始贴春联啦!爸爸、姥爷和我拿着一对春联到了门外,只见上联写:麟腾祥和贵胄展宏图;下联写:丰年瑞雪豪门翰墨香;横批:福到丰麟。贴好春联,我朝窗外望去,家家户户都挂着两盏大红灯笼,新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啦!

  除了室内活动,室外活动也必不可少,人们都在放着鞭炮,仿佛要把祝福送到每个人的身上。

  我和一帮小朋友像小鸟一样从房子里飞到了呼兰河上,在中国的东北,小孩过年都在结了一米多深的冰和铺了厚厚一层雪的冰河上滚雪,寓意滚去身上的疾病、痛苦和烦恼,滚来好运、幸福和健康。我们找了一片干净的雪地,就滚了起来。我们从这头滚到那头,又滚回去,每转一圈,都能依次快速地看到雪地、蓝天和城市。那感觉真是奇妙啊!虽然天气寒冷,但滚完雪后张开四肢躺在雪地上却无比舒服,不像躺在雪地里,更像是躺在云朵上。

  城市中似乎比平常增添了些色彩,人们脱去旧衣换上新衣,见面互相都问声“过年好。“大人们都忙碌准备年夜饭的食材,到了晚上,我们都换上了脚底下带小人儿的红袜子,据说三十晚上踩小人,这一年都顺顺利利的。春晚开始了,节目精彩纷呈,看得我们不亦乐乎。伴着春晚的脚步渐渐接近尾声,12点的钟声敲响了,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开始吃年夜饭了,新的一年终于到来啦!

  大年初一,小区里的秧歌队扭了起来,增添了新年的气氛,人们都在欢度新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

  我盼望下一年的春节,我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我又可以滚雪了。

初中春节日记10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此,人们称这一天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来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意味着新一轮的播种,意味着我们又要长大一岁,意味着大地万物复苏。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的宅门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红的灯笼。人们通常要贴福,务必倒着贴,简称福到了。有的人在墙上贴年画;有的心灵手巧的`人剪着窗花……春节到了,然后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开始除旧迎新……传说,这个年是对人十分不吉利的,年一来就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就万物生长,鲜花遍地,这个年到底怎样赶走呢?那怎样才能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呢?人们就用炮竹赶走了年,因为年怕红色,这样人们就能过上幸福生活了。春节到了,这是个欢乐祥和的日子,更是一个亲人团聚的日子。吃饺子,然后是北方的习俗,大家一齐吃个团圆饭,多温馨呀!南方的习俗是吃年糕,因为他们想要节节升高,让我们共同迎接新生活吧!春节到了,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长辈要给晚辈红包。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来买年货,春节这喜庆的气氛,不仅仅洋溢在欢乐家中,并且洋溢在大街小巷,有的在舞狮子,然后有的在放鞭炮,还有的在扭秧歌……

  放眼望去,那里华灯满城,友人满城,真是热闹非凡!春节到了,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了!

初中春节日记11

  我的家乡在海南乐东,每当到春节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

  除夕前几天,浓浓的年味早就在大街小巷里了,大人和小孩都为了能更好的过一个愉快的春节忙得不亦乐乎,都在仔仔细细的清理房子,把不要的东西统统拒之门外,为的就是在春节前把所有的霉运统统赶出家门,引来欢悦的喜气。我们家也是一样,家里全民动员,各有各的责任-——我负责把地板扫干净,拖干净,还要把茶几里的东西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一遍;爸爸负责把整个房间收拾得有条有理,还要再把纱窗拆出来冲洗一下;而妈妈负责把厨房和厕所擦干净。

  过春节,年货是不可少的,可不是,除夕前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赶在人多之前的时候挑年货,但争先恐后的情景还是发生了,超市里挤满了人群,每个人的购物车里都装了大包小包的零食和年货。我也是一样,进了超市拿到车后,就迅速地仔细挑选,左挑一包右拿一包,几下就把购物车塞得满满当当的。

  除夕当晚,吃团圆饭后,我从商铺里买来了不可计数的火柴炮。打算今天晚上过个瘾,左点一个,右扔一个,突然间就劈劈啪啪的响。12点一到,新年的钟声刚一敲响,整个乐东像是活了过来一样,家外面到处都是威力十足的长炮的响声,天空上都是五颜六色的烟花,火光一亮,那姹紫嫣红的烟花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不一会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朵。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春节,怎么样,热闹吧!

初中春节日记12

  正月初一的早上,我正在熟睡中,突然,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我惊醒了。“啊!新的一年开始了,先找一找父亲、母亲给我准备的红包吧!”我开心地说。我在枕头底下摸呀摸,里面不仅有两百块钱,还有两片年糕。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吃年糕呢?我换上新衣服,跑到厨房,看见母亲正在煮汤圆和饺子。“母亲,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啊?”我带着困惑问。母亲回答说:“吃年糕就是步步登高的意思啊!”。“原来是这样啊!”我笑嘻嘻地说。这时,汤圆和饺子已经煮好了。吃着汤圆和饺子,我又问:“为什么要吃汤圆和饺子呢?”母亲耐心地解释道:“饺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弯弯(万万)顺,象征万事如意;汤圆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大圆宝,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

  吃完饭,父母给我和父亲布置了一个任务:贴春联和福字。父亲把春联按在门上,我当指挥:“不对不对,往左边一点点。对,这里刚好!”父亲把春联用透明胶粘起来,然后又很快贴好了福字。之后,该去给长辈拜年了,我们首先去爷爷、奶奶的家。爷爷、奶奶不仅给我压岁钱,还给我糖吃……走在回家的路上,我问母亲:“母亲,为什么要拜年呢?为什么长辈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呢?”母亲说:“拜年表示对长辈的尊敬,长辈给压岁钱是因为长辈爱护晚辈呀!”“原来是这样呀!”。我说。说着,就和父母一起说说笑笑的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