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参考范文 篇1
理想,不灭之灯
歌德说过:“人人心中有盏灯,强者经风不熄,弱者遇风即灭。这盏灯,就是理想。”人生犹如大海上的一叶小舟,那么毫无疑问理想便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有了这明亮的灯塔,我们便义无反顾。雄鹰的理想是振翅长空翱翔九天;海燕的理想是搏击风浪穿越茫茫海面;蛟龙的理是行云布雨畅游深潭;当代青年的理想是与时俱进屹立风口浪尖。
高尔基曾说:“当大自然剥夺了人类用四肢爬行的能力时,又给了他一根拐杖,这就是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特的这句话至今仍是很多人的座右铭。理想,不仅是一个美好的名词,更是人活一世奋斗努力的目标,倘若没有了这个目标,人生也会随之黯然失色。
理想之灯虽美好,但也是虚无缥缈的。若想让理想之灯放出光芒,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是一生的努力。
刘吉吾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据于理想而不去奋斗的人是平庸的,他们像阿Q一样整天处在幻想之中,把未来的生活打扮得五光十色,然而却只能是里看花,海市蜃楼罢了。因此,单单手执理想之灯是不够的,更需要你汗水凝成的灯油与奋斗汇成火焰。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艘无舵孤舟,终将被大海吞没;不肯为理想奋斗的人,就像一颗黑夜的流星,不知会陨落何方。寻找你的想之灯并将它点亮,让不灭的灯火伴你生前行!
既然有着崇高的理想,不灭的信念,我们只需勇敢的走下去,不屑的去奋斗,不要在意身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脚下是否会有坎坷崎岖。选择了前方,留给地平线的只能是背影。或许我们会遇到挫折,但不要气馁,因为我们明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挫折不会让我们裹足不前,相反它只会给我们添一份曾经沧海的成熟。只要我们心存远大理想,我们就能找准前进的方向,不要管外面的风风雨雨,它怎能淋湿我们心头青春的火焰!
青年朋友们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并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以更加自信,意气风发的姿态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能梦的时候不要放弃梦,能飞的时候不要放弃飞。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奋斗吧!
高考作文素材参考范文 篇2
京城里有位冰雕大师,雕刻的众多人物神态各异,吸引很多人观看。冰雕大师得意地告诉观众:“谁愿意给我三斗粟,我就把雕刻技艺传授给他。”
半天没人答应。冰雕大师奇怪地问:“我的冰雕技艺这么高,只收三斗粟,为什么没人答应跟我学艺呢?”人群中走出一人笑言:“你的雕刻技艺确实高,可你为什么不雕金镂玉,仿制夏、商、周、汉的古器呢?那些宝贝可一时坏不掉。你现在雕冰,太阳一晒,就融化了。你忙这么长时间,雕出来的却是些无用的东西……”
在《潜书》中,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用这个故事来说明“文必有质”的道理,他认为“文而无质,亦犹是也”。“文必有质”我没有异议,但什么是“质”,我的看法跟他不尽相同。我从唐甄列举这个故事的本意,看出他的“实用观”是有问题的,将艺术价值同世俗需要直接画上等号,艺术都得“有用”,艺术品都得“实用”,否则就是玩物丧志,乃至纯粹的人性审美被简单的功利思想驱逐,一切艺术都被物质化。在唐甄看来,绘画也不能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而要达到教化功能,他说:“图画者,铸于钟鼎以垂法,绘于衣裳以明尊,施于屏壁以示戒。”他批评图画“为川岩、为草木、为羽毛、为士女,以取悦于人,尽失其意矣”。
凡文学和绘画都得“垂法”“明尊”“示戒”,何尝不让人感到苍白无味,何尝不令人沉闷窒息!连精神审美活动也被取缔,生命还有什么情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生活还有什么色彩?人人都往“有用”的方向努力,都向“实用”的事情上扎堆,审美心灵麻木了,审美空间堵塞了,必然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压力沉重。曾几何时,在中国,说教文艺占据主流,政治功利化导致审美单一化,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后,文艺市场化,又被金钱符号统领,价值让位于价格,同样禁锢了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审美被“实用”点击,失去了文学艺术的精神与本色。
现实真的如唐甄所说,冰雕虽“悦目”却无法勾起“观众”学艺的兴趣?如果真的那样,那位冰雕大师从何而来?他的灵性难道非人性具有?自古至今的冰雕爱好者从何而来?为审美而创作的激情难道非人的精神所需?毕竟为艺术与审美而“劳心”的人没有被历来秉持实用主义哲学的人的口水淹没,否则哪有古典文学艺术,哪有现代文学艺术?
纯粹的艺术审美,也是一种“实用”的精神需要,带来心灵的快乐,不可缺失,亦不可被剥夺。
高考作文素材参考范文 篇3
“加油,加油……”这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加油”声,是从哪儿传出的呢?没错,就是从我们拔河比赛的现场传来的。
场上,一根6米多长的麻绳,正被用力地拉来拉去,麻绳的中间,是一圈红色的、象征胜利的丝带。而我们的目标,便是将这小小的丝带拉过我们的界线。这并不无聊。即使是这样简单的比赛,如果没有认真地去想过、做过,也是绝对无法取胜的!团结啊,这便是团队精神!
你看,那微挂细汗的额头,那因努力而泛红的面庞,那张大嘴想要呐喊的表情,不都是乐在其中的表现吗?手被粗糙的麻绳勒得发肿,不要紧,我们不在意;因过于用力而瘫在地上,不要紧,我们站起来;衣服被地上的灰尘沾脏,不要紧,拍拍灰就行。甚至,可怜的我,因为太着急,奔跑时一不小心跌倒伤了左脚,在拔河时又因为姿势不对先后右左脚抽筋,走路一蹦一跳。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享受着那激情澎湃的过程,尽情释放着自我,只要再大吼一声,仿佛忧愁就会尽数远去。胜利,我们自然喜悦,毕竟这其中有我、有你、有我们的努力;失败,谁怕谁,别得意,下次一定超过你!
不只是我们,看看旁人,也是一脸兴奋。拔河虽然也很注重力量,但更重要的却是技巧。看着别人奋力地融入这种略有些原始的游戏中,自己似乎也在这种活跃的气氛中返璞归真了。不管是不是同学,都为你加油。平时威严肃静的老师,也被这种愉悦的气氛感染,忍不住为学生加油。激动改变了表情,那表情——兴奋而又给人说不出的激情,和平时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人,这,才是真正的自己吧。
尽力了,可是最后还是未能取得第一。不过,还是很高兴,享受了一次如此快乐的拔河。若还有下一次,我一定会再次参加并享受这自然的快乐。
高考作文素材参考范文 篇4
石场与科斯定理
有一个经营石场的商人,他靠炸石山卖石头赚钱,一年利润有几百万。这个商人在石场周围又买了一大片地,一直闲置着。
他买这么大片的空地干什么?是浪费吗?是得不偿失还是市场失灵?不是。石场主人把石场周围的土地都买下来,是为了阻止房地产开发商在石场周围盖楼房。因为一旦盖好楼房住宅,住户就势必会联合起来投诉石场的爆破声扰民,石场的生意就永无宁日了。有鉴于此,石场主人就赶紧把周围的空地买下来,避免了以后的纠葛。
石场主人显然不知道谁是科斯,但他的聪明作法,是与科斯定理相符的,就是说,资源会落到能创造最高价值的用途上。石场旁边的土地,最高价值的用途就是空置。若这片土地用来盖房子的价值超过石场的收入,房地产开发商是会倒过来买下石场的。
高考作文素材参考范文 篇5
强不自矜,弱不自悲
有人说:“强弱是人们生而有之的,生而强为幸,生而弱为不幸。”然而铁杵尚可成针,强弱自也无常。在我看来,幸与不幸,在乎人,而非天资。以积极心态视“弱”,“弱”亦可成强。
万物都在对立转化中,强弱亦是如此。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思维能力上的,后天的发展都对强弱转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伤仲永》中神童自幼强于文章,却滥用其强,终误读书之时,成为弱者;曾国藩少时弱于学习,却废寝忘食,终以勤奋填补聪慧之缺,成为强者。
人们常钦羡他人之强而悲叹自己之弱,其实不必如此。强弱并不是绝对概念,没有人在任何方面都是强者,也没有人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弱者。人们常常以自己的弱处与他人的长处相较,比得灰心丧气,只感慨几句命运不会便就此作罢。孰不知,发觉自己在其他方面的长处,并将其发挥到极致,亦可弥补自己的弱处。感慨聪慧不及他人的人,忽略了踏实勤奋这一财富;感慨处事能力不及他人的人,忽略了善于总结积累这一财富;感慨进步速度不及他人的人,忽略了勇于自我反省之一财富。每个人都会长于某处,或是性格,或是能力,发掘已有的长处,能为我们弱处的提升提供巨大助力。
“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诚哉斯言,不仅是强处,弱处亦可成为我们前进发展的推动力量。只有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弱在何处,才能以积极进取的姿态直面它、改变它。强固然令人向往,可“要强”亦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财富。
反观当下,不少学生以聪明为荣,而似乎以努力为“耻”。不少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经验时也刻意突显自己不需要上培训班,全靠自学,试图塑造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强者形象、天才形象。一味赞美天质之强的浮躁心态在社会中蔓延。我并不否认人有天质强弱之分,可与其宣传他人天质之强,倒不如多宣传他人由弱转强的方法与努力,在社会中形成求真务实的风气。
不必自卑于弱处,不必自矜于强处,以决心和毅力成为永恒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