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母校 篇1
二十年后母校再聚首想象作文
一天,我准备到金星去开采矿石,我刚走到通往金星的光速穿梭机前,穿梭机里就飞出一个人,扑在了我的身上。
“哎哟!好疼呀!”我揉了揉疼得要命的头,又揉了揉我隐隐作痛的肚子,过了好一会儿,我缓过来啦。定睛一看,那个撞到我的人竟然是我的同学李怀剑!我和他聊了一会儿以前的事情,突然,他说道:“我差点忘啦,今天在北大附小的小讲堂里要举行活力七班毕业二十周年的聚会!”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太好啦!”只听李怀剑高喊一声:“筋斗云!”天上一朵“云”降了下来,李怀剑跳了上去。我惊呆了,问他:“这是怎么做到的?”不紧不慢的回答:“这些年,我的太极的确有长进,可我的天文知识也不是白学的!而‘筋斗云’其实是我自主研发的云朵形状的飞行器!”我连声夸赞,助跑一步使劲一跳,上了他的“筋斗云”。
嗖的一声,我们来到了校门口,经过“改装”的学校令我大吃一惊。学生变多了,是因为广场变大了和教学楼变高了,广场变大了,是因为教学楼竟然是悬空的,我盯着一眼看不到顶的教学楼,心想:“这个楼看起来很危险,而且小朋友爬这么高的楼一定很累。”“喂!看啥呢?见到数学徐老师还不打招呼?”原来是我的同学徐文轩,他现在是六七、六八班的数学老师。我对他感叹道:“楼可真高呀,学生们爬楼的时候是不是会累坏了?”徐文轩呵呵一笑,说:“跟我来,我带你们参观一下北大附小吧。”走近楼一看,才知道楼旁有穿梭机,可以到达每个楼层,窗边竟然还有半透明防护栏,既不影响视线,也能保证同学们的安全。我们又参观了其他地方,最后到了小讲堂。
檀老师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却还是那么年轻,她让我们每个人都发表了一小段感言。而檀老师在最后放了一段视频,虽然不是很精彩,只是百余张照片罢了,但是这些小学时的照片使同学很感动,有的说:“檀老师真有心,把我们的照片了下来。”有的说:“谢谢檀老师唤醒了我们童年的记忆!”……
接下来,我们吃了顿大餐,边吃边聊着天儿,把二十年间所有的事情全部都表达出来。最后,我拿出来我的五阶魔方,让檀老师打乱,我一边还原,一边慢慢地往出口走,同学们有的也跟在我后面看着。过了两分多钟,魔方还原了,我正好走到了饭店出口,高喊:“我去金星开采矿石去了,咱们十年后母校再聚首”。
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母校 篇2
上大学时,我就离开家乡去了北京。我是清华大学理科专科高才生。后来又到美国哈佛大学读博士、硕士。在这期间,我一直投身于关于分子重组的研究。毕业后仍持续这项研究。并且苦心奋斗了十几年。后来我发表了一篇关于分子重组的论文,并用大量的数据做了有力的论证,这篇论文的发表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有一天,我意外地接到一封来自家乡的邮件,打开一看,原来是我的好友张楷奇,他是我从小学玩到大的好友,在邮件中,他告诉我他的长篇小说发表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发行量一直都居全国首位。听说我的学术论文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内心无比激动,在向我表示祝贺的同时,还想约我回到小学的校园看看,共同缅怀一下我们一起走过的小学时光。
看了他的邮件,我也十分激动,脑海里立刻浮现出20年前那所培育我多年的母校的样子,不知道经过二十年岁月的变迁,那所我热爱的母校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想到这里,我一刻也坐不下去了,我跟张楷奇约好了回程见面日期,处理完手上的事务就急忙忙的坐上飞机飞回了故乡。
我与张楷奇见面以后,就直奔母校而来。刚来到校园大门,我们就被母校的变化惊呆了:曾经的校门口是一条狭窄的马路,成天的车来车往,喧闹不堪,吵得我们上课都不得安宁。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了花园,里面种满了各色各样的植物,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散发着浓浓的花香。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校园四周种了各种各样的参天大树,还有一片片树林,树林里设有休息的躺椅,也设有各种形状的石桌,供同学在此休息或阅读,树林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子路,走在上面,几缕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斜射下来,暖暖的照在身上,别提有多惬意了。沿着石子小路走到花园尽头,我看到一个美丽的水池,里面的泉水清澈见底,各色的金鱼在里面游来游去,水面上,荷花已经开了两三枝。矗立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上。水池的对面是一个与景色很协调的木屋,我跟张楷奇很好奇地走进去一看,原来是图书馆,我们异口同声地感叹道:“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阅读真是太舒服了!”
走出图书馆,我们来到教学区,教室里宽敞又明亮,护栏上的玻璃、地板等都是一尘不染,感觉都能照出人影来。同学们一个个彬彬有礼,见到我们都很热情地打着招呼。整个教学区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使人神清气爽,经过我的仔细查看,原来这是从墙壁上散发出来的,有个小同学热情地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新型墙体,可以从墙体里散发出一种淡淡的花香味,对人的大脑有好处,在这种环境中学习还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力呢!我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发出感慨,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对人类真是大有益处呢。
后来我们还去参观了母校的运动区。这里都赶上一个大型体育场馆了。那是一个三层建筑,外形很是美观,里面游泳池、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等应有尽有,比我们那时的露天小操场全面多了。
在母校中行走,我深深的感到我的母校不仅是哺育我知识的圣殿,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步。我的母校,是美丽的,是神圣的,是伟大的!
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母校 篇3
20xx年的一个夏天,身为时装设计师的我应邀参加一个在广州举办的全国性时装设计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小学生时装及校服的设计。在展出的众多中小学校服样品中,有一件作品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套校服的颜色虽然只有红、蓝、白三种,但款式却相当新颖;特别是女孩子的款式,红蓝相间的.格子裙配上白色的T恤,显得格外精神而时尚。这件胸前绣着暨大附小图标校服样版,一下子将我的思绪带到了我的母校——暨南大学附属小学。会后,我决定回母校看一看。
来到校门口,一幅崭新的面貌映入我的眼帘:校门宽敞而明亮,高大而气派。走进校门,正前方有一个大大的草坪,种植着各式各样的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草坪中央有一个大型喷泉,正随着课间操音乐的节奏而起伏。学生们在操场上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有跳舞唱歌的;有吹长笛的;有做天文实验的;有做各种运动的,等等。每个活动小组都有一名老师带队,尽管活动不一样,但是同学们却很有秩序,而且大家都很尽兴,都能参与其中。我走近一个长笛活动小组,竟然意外地发现带队老师是我的小学同学邓诗雯。20年不见,邓诗雯越来越漂亮,现在是母校的音乐教师。听邓诗雯介绍,我们的小学同学吴昊天在学校当体育老师,李袆在学校当美术老师。而且,李袆所教的学生还能亲自设计校服,我在研究讨会上注意到的那套难忘的校服,就是出自他的学生之手。
在母校,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很快乐。他们每天只是上午上课,下午全部是自选学习项目,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活动。放学后,他们也没有家庭作业,只需要每天写一篇日记,记下自己当天的收获,然后发邮件给老师就OK了。
20年后的母校不仅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具有活力了。这个时代的小学生们,成了校园里的快乐天使和真正主人。
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母校 篇4
“各位乘客,我们这次航班已到达江西上饶的横峰……”二十年过去了,我现在已是李氏集团的总经理了,今天,我要去看看我的母校———横峰一小。
在来学校的路上,我有一些害怕,我害怕校园变得我不认识了,快到学校了,我心中一直想着:我们读书的教学楼变了吗?留下我们欢笑声的操场还在吗?学校的食堂上有学生吃饭吗?还有我小学最好的`朋友吴咏霖她过得好吗?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打转。
来到学校门口,我发现每个年级都派出三好学生当任值周生。咦,值周生们怎么检查起书来了呢?哦,原来他们检查的书是《名言在我心中》,只有带了这本书的同学才能进去,当然,校长和老师也不例外。在我们读书的时候,《名言在我心中》对我们学生来说可是本非常重要的书,我一直保存到现在为的就是带着这本书回到我的母校!
我走进校园,眼前的一切都让我大吃一惊,两幢一百层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无比辉煌。咦,两幢教学楼怎么在树丛中呢?操场去哪儿了呢?那里可留着我们许多欢乐回忆,我们在那几张乒乓球台前比拼,在那条长长的跑道上奔跑,在那篮球场上跳跃……现在,操场变成了绿色的树林,夏天,同学们在大柏树下乘凉;秋天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果树下摘果实。树林中间开辟了一道宽阔的鹅卵石路,我慢悠悠地走在鹅卵石路上,突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觉得这张脸好面熟哦,我想起了,她是我小学时的好朋友吴咏霖,想想小的时候,文静的她可是我们班小有名气的画家,现在她居然做起了土地开发,这真是出人意料。“我带你去参观吧”。她热情地说。
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吴咏霖告诉我,下午三点钟是同学们吃点心的时间,于是,她带我来到学校的空中食堂,这个空中食堂飘在空中,其实,每一个年级都有一个热气球飘在空中,每一个热气球中放了一个大圆桌,这整个年级的学生都在这个大圆桌上吃饭。我坐在五(1)班的饭桌上,回忆着当年读书时的情景: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学校的食堂还没有供我们吃饭,只有参加竞赛的学生才到那里学奥数,每当教我们奥数的周老师手捧一叠试卷,走到讲台上时,我们便开始议论试卷上出的是什么题目呢?有的同学还会大叫:“又要考试呀!” ……现在想起那时的情景我会不禁露出灿烂的笑脸。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像金子洒满了校园,我和吴咏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母校像一枝芬芳的花朵,永远盛开在我的记忆里。
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母校 篇5
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这一天,我终于可以回到故乡,看看我亲爱的母校——新华小学了!
我坐飞机到了学校。迎接我的竟然是吴宇晴!她当上校长了!
我被吴宇晴带到了我的毕业之班——六年四班。我惊奇的发现,六年四班竟是一所图书馆!我又看看其他班级,有正常的教室,有体育馆,有实验室,有音乐室……我问吴宇晴:“这是怎么一回事?”她说:“不用着急,这些不是普通的教室,它们叫‘变化屋’,它是按教室里的课程表变化的,比如六年四班这节是阅读课,所以你现在看到的是图书馆。六年三班是体育课,所以现在是体育馆。六年二班是科学课,所以是实验室。六年一班是数学,所以是普通的教室,不过也有不同之处,它的`黑板是屏幕,此屏幕非彼屏幕,可用手点,用手来写!”“叮铃铃!”下课时间到了,同学们突然都消失了!“怎么回事?”我问她。“你看外面!”吴宇晴说。我一看,愣住了,学校外面出现了一个游乐场。再仔细一看,同学们一个个现身在游乐场里。“我们去办公室聊聊吧!”吴宇晴说。“好的。”我一口答应。
进了办公室,吴宇晴问我:“你喜欢吃什么水果?”我答道:“香蕉、西瓜、草莓、梨、葡萄……”我滔滔不绝的说着。突然感觉不对劲,“啊!怎么我点的这些水果都出现在桌子上了啊!”这可把我吓坏了,只见吴宇晴不慌不忙的说:“瞧把你吓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我昨天在教师跳绳比赛中获得的奖品,我把它们盖上了隐身布,只要盖上隐身布就会看不见,摸不着,念它们的名字便会现身,而且还有大号的隐身布,可以盖住车或房子,这样,小偷们就无能为主啦!”说完,吴宇晴给我看了看她的布,是粉色的,上面还绣着美丽的桃花。“真是神奇的隐身布!”我说。
啊!二十年后,真是多姿多彩的世界啊!
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母校 篇6
是母校赋予了我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给予我们崇德明善的求知的力量。
最令我惊喜的是,在校园中还遇到了几位曾经教导过我的恩师和几位同学。看到他们,我的心中一颤,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们长大了,可老师也老了,曾经的黑发中,丝丝的银丝已悄悄地布满了,岁月的风霜在老师的脸上留下了无情的痕迹……唯一不变的是他们无论如何也磨灭不了的热爱教育、关爱学生的心。同学们一个个都长大成人了,有的成了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有的成了一个兢兢业业的教师,有的成了优秀的建筑师,更多的人平平凡凡的在各行各业中默默地作着贡献……
我们拉着老师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欢声笑语在校园上空回荡……
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母校 篇7
二十年后的母校_小学作文
20xx年的一个夏天,身为时装设计师的我应邀参加一个在广州举办的全国性时装设计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小学生时装及校服的设计。在展出的众多中小学校服样品中,有一件作品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这套校服的颜色虽然只有红、蓝、白三种,但款式却相当新颖;特别是女孩子的款式,红蓝相间的格子裙配上白色的T恤,显得格外精神而时尚。这件胸前绣着暨大附小图标校服样版,一下子将我的思绪带到了我的母校——暨南大学附属小学。会后,我决定回母校看一看。
来到校门口,一幅崭新的面貌映入我的眼帘:校门宽敞而明亮,高大而气派。走进校门,正前方有一个大大的草坪,种植着各式各样的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草坪中央有一个大型喷泉,正随着课间操音乐的节奏而起伏。学生们在操场上做各种各样的活动:有跳舞唱歌的;有吹长笛的;有做天文实验的;有做各种运动的,等等。每个活动小组都有一名老师带队,尽管活动不一样,但是同学们却很有秩序,而且大家都很尽兴,都能参与其中。我走近一个长笛活动小组,竟然意外地发现带队老师是我的小学同学邓诗雯。不见,邓诗雯越来越漂亮,现在是母校的音乐教师。听邓诗雯介绍,我们的小学同学吴昊天在学校当体育老师,李袆在学校当美术老师。而且,李袆所教的学生还能亲自设计校服,我在研究讨会上注意到的那套难忘的校服,就是出自他的学生之手。
在母校,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很快乐。他们每天只是上午上课,下午全部是自选学习项目,学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活动。放学后,他们也没有家庭作业,只需要每天写一篇日记,记下自己当天的收获,然后发邮件给老师就OK了。
20年后的母校不仅更加美丽了,也更加具有活力了。这个时代的小学生们,成了校园里的快乐天使和真正主人。
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母校 篇8
现在是20xx年,正是科技发展的颠峰时期。但我却在地球上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开了一家小小的面包店,出售手工制作的面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闲情逸趣。
当月亮还悬挂在微微透明的天边,我就来到了面包店。作为面包店老板,工作前第一件事,就是向手下的员工打招呼:早上好!我的案板。早上好,酵面团。早上好,各种面……员工们都很傲慢,默不作声。但我知道,他们会尽力和我合作,做出最好吃的面包。水加上面,然后用力地揉,哦,对了,千万不能忘了加奶粉、蜜糖等配料。这几乎是我最喜欢的工序了,揉好的面团,温暖而柔软,摸上去一点儿也不粘手,真让人觉得像景德镇的黏土……好了,现在就加入酵粉,放在一旁让它发酵吧!
我熟练地工作着,一丝不苟,做着各种风味的面包。芝士面包发酵好了,快刷上一层蛋液吧!呀,菠萝脆皮包可以送进烤箱了……
第一批面包出炉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新鲜面包的香气,混合着小麦、牛奶、蜂蜜、芝麻、阳光……还有我的辛勤劳动的味道。嗯,真是一批好面包!
此时已是早上7时,我赶紧把面包摆上柜台,准备开店迎接顾客。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开始了!
渐渐地,客人多了起来,我开始和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仍有许多人劝我利用先进的科技一次大量生产面包,或者干脆买个机器人来帮忙,但我总是婉言谢绝。因为我心里明白,做面包带给我巨大的乐趣。况且,用机器做得出这样的美味面包吗?
二十年后,我是一名“落后”而快乐的面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