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赏月的作文400字 篇1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400字 篇2
中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加中秋“博饼”活动。
“博饼”活动开始了,我紧跟着爸爸,想让爸爸把机会让给我。好不容易轮到我们,我又紧张又激动,小心翼翼地抓起骰子,嘴里小声地念叨:“天灵灵,地灵灵,老天保佑我。天灵灵,地灵灵,老天保佑我。”说完,我把骰子向大碗扔去。可能是太用力了,其中的一颗骰子在碗沿转了一圈,跳了出来,掉在桌子上。一无所获!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垂头丧气地向妈妈那一组走去。
这边,大家正围着桌子起哄呢!那些手气好的人,一个个满面红光,而那些愁眉苦脸的,可能手气和我一样臭吧。我不甘心,就让妈妈再给我一次机会,妈妈爽快地答应了。这一次,我终于得到了一个“秀才”,乐得一蹦老高!
“博饼”活动结束了,我们一家人提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凯旋而归。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400字 篇3
“今天,是中秋节了,可以吃月饼了,太好了”。我兴奋地叫道。妈妈说中秋节就可以吃月饼但是不能白吃要作一首诗。哎,我一想到这里就愁眉苦脸起来因为要作一首诗可难了。我想了好久终于想好了。
晚上,月亮出来了金灿灿的,特别圆,挂在漆黑的天空上显得特别漂亮。“吃月饼啦!”弟弟叫起来。“我先来,我先来”,我争先恐后地抢位置。我开心地朗诵起来:“犹如一夜秋风来,中秋佳节月圆圆。
秋风含桂送秋月,秋日犹比夏日火。夜来风过凉夕夕,年年月圆圆又圆。”“哦!我可以吃月饼了,耶!”我高兴地拿着月饼跳了起来,又立刻坐下来听诗。弟弟上场了他害羞地吟着:“月亮圆又圆像个大圆盘。中秋吃月饼,月饼甜又甜。”弟弟也得了一个月饼。我们俩个开心地笑了起来。吃完了一个月饼我还想吃就又编了一首诗读给妈妈听我看着天上的月亮脱口说道:“月儿金灿灿,犹如大金盘。嫦娥住里面,玉兔来捣药中秋送健康,祝福人长命。”说完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又得了一个月饼。弟弟特别爱争风吃醋看着我又有一个,他也跑去读诗:“中秋月儿圆又圆,我在月下吃月饼,”你看这么大的声音,我在外面都听见了,“忽想月儿为何圆,原来今天是十五。”他的诗 还不赖。
我祝全世界的老师,家长,同学们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400字 篇4
“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紧张,充实的学习环境下,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八月节”关于中秋节,有许许多多的传说,除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之外还有这样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三位老先生变成三位老人,像狐狸、桃子、兔子好吃的。狐狸、猴子都有吃的。兔子没有,于是自己纵身跳入火中。把自己献给神仙。这件事感动了三位老神仙。于是,就把兔子带入了天庭,让他捣药。这就是中秋节的传说。然而这些我都不感兴趣。我既不喜欢吃月饼。也不像小孩子会迷上神话故事。我最关心的是中秋节的三天假期。
中秋节早晨,我和姐姐早早的起床。准备中秋节赏月的食物,以及我吃的食物。我们来到大街上,分头行动。姐姐买了牛排、月饼……我买了西瓜、苹果、汉堡包、薯片、可乐……“咦”姐姐大吃一惊,“你怎么买这样的东西呀?”我把手向后一背,滔滔不绝:“这你就不懂了吧,你们都千篇一律,水果、月饼……这些都太古老了。我把这些带给嫦娥,让他开开眼见。哼哼!”
回到家,姐姐忙着切西瓜,让我摆盘。他仔细地接着,终于切完了。“咦,西瓜怎么都没了?”回头一看,原来是我吃了,姐姐很生气,我却头头是道:“不就一个西瓜吗,嫦娥肯定不会那么小气!”姐姐听了哭笑不得。
我喜欢这个中秋节,我喜欢这个不一样的中秋节。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400字 篇5
教育价值分析: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和理解,了解中秋节的来历,获知一些中秋相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难点:
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
难点剖析:
中班第一学期幼儿,刚刚摆脱稚嫩的小班弟弟妹妹角色,对于社会传统节日关注不多,缺乏相关经验,对于中秋节的传说和民俗认知少。
幼儿预期表现:
1、活动前先由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中秋节相关的信息,幼儿有了经验铺垫,活动就更有参与性。
2、自主阅读,提供阅读空间。
活动过程:
一、关于中秋传说的交流和分享
幼儿自由讲述自己所了解到的中秋节相关信息。
二、教师讲述《嫦娥奔月》
提问:
1、嫦娥怎么会飞到月亮上去的?这是哪一天?
2、后羿听到这个消息后,做了什么?
3、从这以后,后羿是怎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的?
4、中秋节是怎么来的?
三、幼儿阅读小图书第17—22页
四、边听故事录音,边阅读完整故事。
活动反思:
《中秋节的来历》是一个语言和社会领域的的故事活动。在课后我觉得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社会领域的内容比较多,整体感觉幼儿对故事的内容并不是很感兴趣,但还是算接近目标了吧。
在上课时我借助了多媒体以及挂图等教具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其实对于中班小朋友的知识面来说大家都知道中秋节,但不知道中秋节的时期是八月十五,经过这次的学习,很多小朋友都认知了这一知识点,中秋节要吃月饼等。但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幼儿却还是没怎么搞懂,我先请小朋友们欣赏一遍,来听出里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挂图讲了第二遍故事。最后,我又讲了第三遍故事。
最后,在时间的紧迫下我结束了这节课,总体来说幼儿对中秋节还是有点了解的但幼儿对这个故事的内容还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讲两遍这个故事来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对这个故事的了解。
中秋节赏月的作文400字 篇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题记
在中秋,这个美好的节日,读着大师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是不是哼唱几句,这种日子着实过的`十分悠闲。这明月啊,在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挂上了各种各样的名号。从嫦娥奔月的有情人难以成眷属到水调歌头的思乡思家人的情怀,再到如今大团圆,这明月给人的感受确有不同。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可这月亮总喜欢弯着,笑嘻嘻的躲在云层后小憩一会儿,可我就是喜欢这宛如倒钩般的月,那仿佛在告诉我,我不强求最圆时被别人欣赏的目光,我更喜欢做我自己。
小时候,读过一本书,名为《失落的一角》,讲述了失去一个角的圆,寻找失落的一角,在途中,它可以停下来欣赏花朵,可以与蜜蜂蝴蝶打闹,可以哼唱着它喜欢的歌,它过得很开心,但它也从来没放弃寻找那失落的一角。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那个最适合它的一角,但是它不可以再停下来去欣赏花朵,不可以与蜜蜂蝴蝶打闹,甚至不能高歌了,于是它放下那一角,去选择过着原先的生活。我想这便是生活的真谛吧!
缺失有缺失的美,谁又能肯定破碎的就没有价值,人们总是在追求完整的同时,忽略了另外一些别样的美。月,也是如此。嫦娥奔月,距离产生美;水调歌头,离开了才会想念和珍惜,只希望现在的我们,时常牵挂着家人,不论这头上的月亮是圆是弯,那都是月亮自己的选择,自己的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