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垃圾分类的作文300字(精品2篇)

时间:2023-12-11 11:08:24 其他作文

垃圾分类的作文300字 篇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们的校园如诗如画,景秀人美。在这和美温馨的校园里,我们快乐地走过了六个春秋,从天真烂漫的孩童成长为文明礼貌的红领巾,从不懂事的小顽皮蜕变为德智体美劳样样优秀的好学生,我们热爱校园,感恩母校。随着学校班级增多学生增多,每天的垃圾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全方位、有效地执行“垃圾分类”是美丽校园环保工作的首要。因此,我想给您提几点建议:

  一、开通校领导“金点子”信箱,让同学们更多地为做好“垃圾分类”出谋划策。

  二、在学校地方课程上增加专门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三、在校园各通道、操场等公共场所增多配备多个贴上各类垃圾标签的垃圾桶或垃圾箱,有效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并设立“危险品垃圾桶”放置如废弃的铅笔刀、圆规等。

  四、在全校开展“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评比、监督活动。对于见到垃圾主动捡起,认真分类,热爱环保工作的班级和同学给予加星表扬,提高同学们对校园“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五、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成立一个“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志愿站,由各班派出两名志愿者组成。学校定期举办可回收垃圾义卖活动,把义卖款用于公益活动。

  六、开展有奖“垃圾分类”征文,利用红领巾广播播送优秀稿件,号召更多的同学参与垃圾分类的实行。

  七、在学校、各个班级墙报上设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展示区,多开展“垃圾分类”手抄报制作活动,有效广泛地进行垃圾资源的再利用知识教育,加强同学们的意识。

  校园是我们的家园!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好的。让我们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废旧物品、参加环保宣传等多项环保活动,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好垃圾分类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校园!期盼李副校长能在百忙之中收阅这一封建议书,也希望我的建议能为校园增添一片色彩。

  倡议人:XXX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垃圾分类的作文300字 篇2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学生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学生发展的资源,学生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让学生从小树立起环保的意识,增加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呢?我利用学生日常熟悉的垃圾生成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认识各类生活垃圾,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环再用,并通过分类操作,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培养了环保意识,达到玩中学,玩中做的目的,从而真正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给垃圾分类。

  3、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来的矿泉水瓶、可乐罐、塑料袋、废旧电池、果皮、废纸、树叶等废弃实物或照片。

  2、做纸浆的工具、三个垃圾桶、白色卡纸和水彩笔。

  3、有关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什么是垃圾吗?环卫工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清扫垃圾呢?”

  2、学生自由结伴讨论。

  教师:“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处理垃圾?”

  教师:“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介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给垃圾分类呢?”

  教师:“像塑料制品、玻璃、金属、纸制品这样还可以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像腐败的菜叶这样没有用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2、认识有机垃圾。

(1)教师:“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

(2)学习词汇:有机垃圾。提问:“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3)看影像资料

  回忆菜叶的变化,了解菜叶等垃圾在土中会腐烂,这些垃圾可以慢慢变成肥料,让其他植物长得更好。

  3、认识有害、有毒垃圾。

(1)看影像资料

(2):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与菜叶的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塑料袋不会腐烂,只会越积越多污染环境,动物不小心吃了会有危险,我们把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尽量不用或少用这些东西,以保护环境。

(2)教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还有一种垃圾有毒,是什么?谁来说说废电池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3)看影像资料

  了解废电池的`毒害,知道废电池要作特别处理。

  教师:“废电池是有毒垃圾,乱扔能使一大片的土地不长庄稼或污染水源,我们要把它进行单独回收,专门处理。

(4)经验扩展:“还有哪些垃圾是有害垃圾?”

  4、观察“做纸浆实验”,认识可回收垃圾。

(1)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纸可以做成纸浆再造出新的纸,纸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叫‘可回收垃,圾’,学习词汇:‘可回收垃圾’。

  三、垃圾分类。

  1、看影像资料:垃圾分类、回收的录像片段。

  提问:“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的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记。

(1)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学生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2)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

  提问:“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3)启发学生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

  提问:“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4)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学生分类情况。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引导学生将垃圾分类。

(1)教师:“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游戏:看谁做得对。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学生就做形似的动作;

  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3)出示贴有标志的三只垃圾分类装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废旧电池回收),请个别学生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4)组织学生戴上手套清理北京市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四、学习制作垃圾标记及分类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制作标记来区分垃圾桶。

  教师:“老师这儿的垃圾桶都一样怎么办呢?我们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

(2)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垃圾桶标记,在白纸卡片上画标记。

(3)展示各组学生设计的标记,请学生介绍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标记。

(4)教师给每组学生提供垃圾桶,请学生粘贴标记。

(5)师幼共同欣赏彼此设计的标记并说出其含义。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的意义,做个“环保小卫士”。

活动评析: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知道了更多关于垃圾的知识,了解了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分类。活动中,运用的录像和实验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而分组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垃圾分类标志图的设计更给了学生主动参与及继续思考的机会,教学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