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会考作文 篇1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当面对着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已呢?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在历史的进程中闪着文学的光,并且这片光芒不是仅有亮度上的耀眼,更是有色彩上的眩目——因为海的多变。但当面对这片蓝色之时,我们又如何能够只专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宁静呢?曹操的壮志,李白的才华,张九龄的妙句不是更应得到我们的关注、我们的肯定和我们的继承?大海成为古典文学众多意象中的闪亮一点,它的价值又岂止是它的多变?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海一般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灿烂文化,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传统的民族的子子孙孙,我们的目光不该仅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仅蕴藏于中国古典文学,它于全人类的艺术领域都有着巨大贡献。当莫奈怀着对自然的膜拜与对光的独特认识画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日出之海,当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澎湃的海洋作着殊死搏斗,当贝多芬聆听内心汹涌的潮声谱出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不只是海水还有宇宙万物,他们听到的不只是浪声还有心潮起伏。他们用独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类世界,于是他们为人类留下的艺术珍宝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无论是印象画派还是《老人与海》抑或《命运交响曲》,这些诞生于海又比海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文化,值得全人类去传承发扬。
文学与艺术在海的渗透中格外鲜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类更本质的东西——那便是人性。也许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但在充斥了现代科技的今日社会,人性似乎重新回到一个需要被讨论与审视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谓“鱼的哲学”——能够随波转向便是适者——适者生存。但大海给予我们更坚定更值得钦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冲刷,我自巍然不动,当潮水逐渐退去,显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个人的心均是一片-大海,做鱼还是礁石是处世哲学的选择,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鱼更长久。
其实大海给予我们的远不止文艺哲学,或者说文艺哲学中包含的远不止在海。但面对海,马尔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鲁尔弗的神秘,柯塔萨尔的细腻都一一浮现,我们可以听见来自先人们的呼唤,以及内心真正的自我。
高二语文会考作文 篇2
幸福是人一生的追求,那幸福是什么呢?
席慕容说:“幸福是心灵的醉意”。
而我认为幸福其实很简单,一个眼神,一次遇见,一声问候,一个微笑,幸福便悄然而至,它无处不在,要想找到它的身影,就得打开幸福的开关。
满足是幸福的开关。
知足常乐,快乐的人总会是幸福的。幸福从来不是别人的赠予而是自己的创作。有一首歌中唱到:“就算未来变得模糊,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满足。”可以体会到这句歌词中溢出的幸福之情,懂得满足,幸福便近在眼前了。
被爱与会爱是幸福的开关。
自己幸福的同时,如果能让别人也感到幸福,那自己的幸福也会翻倍增加。每一个人都是被爱的,父母的爱,老师同学的爱,朋友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温暖着我们。
而我们也应该学会去爱人。如何表达爱?也许是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也许是对同学说一句“我陪你”,也许是对老师说一句“您辛苦了,谢谢您”!
一个小小的举动就能为他人带来幸福的光芒,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善待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如此可爱。
热爱生活是幸福的开关。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尽管尝遍人情冷暖,看尽了生活的苟且,却依旧以一颗纯洁的初心去拥抱这个世界,用心地热爱生活。这种人的幸福如细水长流,虽不热烈,却平淡而绵长,温暖着自己,也感染着身边人。
给予与奉献是幸福的开关。
罗曼。罗兰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对于这个世界的奉献。”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当你发现你可以为这个世界付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我相信,你一定是幸福的;当西北的天空绽放出一朵蘑菇云,我相信,邓稼先和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幸福的;当海外游客,华人华侨将救援物资奉献给祖国时,我相信,他们是幸福的;当你为班级赢得一份荣誉,我相信,你是幸福的。
奉献与给予不在乎大小,不管是名人伟人还是我们这些平凡人,只要奉献过,给予过,就能留下存在过的证明。因为存在,所以幸福。
屠格涅夫说:“幸福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
是的,幸福就在当下,赶紧打开幸福的开关吧,享受每一分每一秒珍贵的幸福,希望在读的你可以成为一位幸福的平凡人。
高二语文会考作文 篇3
蒋勋,一代美学大师,也一直探索美。借他书之名以做我文之名,附一附美的风味。
秋风起。
夜半,凉意浸入骨髓。众人忙于作业,能闻到楼外有渺远的虫鸣。晚风卷着幽暗的颜色四处游荡,渐渐抹去光明。
风向骤变,讲义飘零,小声的惊呼与细碎的低语传出,捡卷子。抬起头蓦然闻得若有似无的香。偏脑袋细嗅,渐浓了些,沁在秋风中,香。黑色的天幕被覆上一层微黄的薄纱。似是月光的颜色,又似是桂花的颜色。眼前被朦胧的、暖意盎然的颜色遮住,只看得见几缕淡的、摇曳的灯光,是桂香。
风止。
桂香逸散了。眼前重现教室的景象。心中不定,再看作业时顿生烦闷之气,便静坐直至下课。
铃响后,下楼,四下搜寻桂树身影。灯影阑珊,举目四望,最终在楼间发现。近前,夜幕已为桂树掩上门扉,黑沉一片。不见桂花,也不见桂香。再近前些,浓郁的桂香袭面而来,刺到了眼。层叠的芬芳让我不知所措,已浓郁得令人感到做作。再稍退后些,骤然消失的香又令人无所适从。自觉失落,便回至楼上。
夜深了。
伏在栏杆上,望着桂树所栽之处,黑森森一片。没有风,只有人声。喧闹在黑夜中扩散,终被铃声平息。声渐弱,再四望,已无发呆之人。埋下头,也沉入了深深的夜中。不知何时,忽闻虫鸣消,听得风过林声,悠悠径入楼中,驱走细碎的声响,桂香便紧随而至,淡雅的迷蒙笼罩了教室,也抚平了我荡漾着涟漪的心。此时竟也有同学抬头,又有人深呼吸。终有人同时发现了美。
静下了心,一次一次听见桂子香从教室门前进入,从窗中飞出。它的来去是如此轻盈,以至于鲜有人发现它的足迹。而它停止行走时又多了几分刻意的装饰。所以至此已无多少人对花花草草表现有太大兴趣了。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体会着自己的美。
我也有些落寞地坐着,感怀着一次次美的来临。美是不做作的,有去有回。美是自然的,在你还没来得及仔细品味时,悄然离去了。美会在你的心中留下一个小小的影子,在你平静的时候,重新出现。
桂香,又来了,随着风。
高二语文会考作文 篇4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沉醉于酒色之中,有人迷恋于旅游之中,有人着迷于游戏当中,而我沉迷于阅读。
曾经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你会如此沉迷于阅读呀?”我神秘地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因为这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他见状,便没有再问下去了。
在我年幼无知的时候,书就把我带到了知识的海洋里,让我在那里自由自在地遨游。随着岁月的流逝,我明白了阅读的含义,渐渐地,我爱上了阅读,迷恋于阅读。我开始往校园里的图书馆奔去,我开始往书店奔去,因为我已经不拘束于教科书了。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读了《红楼梦》,我为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而扼腕;读了《在人间》,我体悟到人生旅程的坎坷花开花落,春秋几度。正是因为阅读,我告别了无知和幼稚,走向了理智和成熟,进入了知识世界的无限空间。正是因为阅读,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我了解到世界之大,领悟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
记得有一次,我兴致勃勃地去图书馆看书。一进图书馆,我便感觉到了淡淡的书香,看到一张张沉迷于阅读的脸孔,我倍感开心,因为我感觉能在这里找到知己。我轻手轻脚地走过一个个书架,用指尖轻轻划过每一个充满生气的小精灵。终于,我点中了一个能带我遨游于书海,享受阅读的小精灵。就这样,我与它进行了心灵的交流。不知过了多久,我听到了逐渐逼近的脚步声,于是我停止了阅读,抬头一看,原来是图书管理员,他和蔼地微笑着,轻轻地说了一句:“孩子,现在很晚了,我们要关门了。要不你明天再来吧。”看着他,我忽然恍然大悟,露出尴尬又不失礼的微笑,心虚地说:“不好意思,我忘看时间了。我明天会再来的。”便轻轻把手中的小精灵送回了家。管理员笑着说:“孩子,你如此沉迷于阅读,日后定能成大器,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呀!”我回应道:“谢谢,承你贵言。再见。”回到家后,我就写下了对阅读的感想。
掀开书的扉页,有孟浩然的“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的感慨;也有岑参的“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阔达衷赞;还有白居易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缱绻情愫……这些无一不使我沉迷于阅读。
在阅读的世界里,你可以与李白一起站在蜀山之下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你可以与徐志摩在康桥信步徜徉,共同采摘河中的水草;你还可以与李清照一同去双溪泛舟湖上,去感受她那重得连艋舟也载不动的愁。阅读能使人视野宽阔,阅读能使人知识渊博,阅读能使人品德高尚。阅读真的有很多好处,让我们一起喜欢上阅读,沉迷于阅读吧!
高二语文会考作文 篇5
安静、宁静、静指的是一种状态,简单地说,它代表一种环境。
想到静,难免会想到老师常常念叨的“入室即静”,要求我们上自习要“静得连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虽然严厉,但这样的“静”对于学霸们来说,也是颇具吸引力的吧。但静的魅力并不仅仅限于此。
古代的学者们对静的感悟,显然更上一层楼,他们并不愿止步于环境。“曲径通幽处,潭影空人心”,虽不见静,但却有静,此静乃意境。当人们真正地、彻底地静下来后,人们才能感受到“意静”。难怪古代诗人如此钟爱于隐居,环境静到极致,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静。
不仅有“曲径通幽”直接写出静的,更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些以动衬静的。当然,也不乏动静结合的例子。静,给中国诗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动静杂糅等所带来的意境,带给文人一次次别样的体会,不难看出静之魅力所在。
但静的魅力并未被发掘完。
“静若止水”。
心境的产生是意境的升华。能到这地步,算得上古之圣贤了,已经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并非水的地步。但这样玄而又玄的东西不是常人能体会到的,但我们可以变相地应用。比如古代兵法,以静制动。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亦不动,若敌人焦急猜疑,我自岿然如山,这像是一种心态,一种心境。更浅显的,如“心静自然凉”,只要心静下来,环境能奈我何。所以用“静若止水”来形容高深莫测之人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也不难怪人们如此地向往了。意境的升华便是心境。
从普通的环境,凝结至玄奥的意境,再升华到高深的心境,静之魅力尽在“三境”之中。我们现在能做的,不仅限于“入室即静”,学习可能更需要“心静”。
高二语文会考作文 篇6
宽容他人是一种能力,准确的讲,是一种智慧。人啊,天生就是自私的,这是人性!只是程度与层次上的不同罢了。
一滴水珠是何等的渺小啊!但是它纵身一跳坠入海中。哦!原来是大海妈妈宽容了它。我们应当向大海投去赞许的眼光,是它宽大的胸襟宽容了一滴小水珠,让它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从而,它也成全了自己,使自己变的更强大,拥有了惊涛骇浪之势。这又何常不是一种智慧呢?
一棵小草在大地面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大地本可以拒它于千里之外,但是它没有,它选择了宽容,它宽容了小草,给了它一个家,让它不再伤心,不再哭泣。从而,它也成全了自己,使自己变的更加美丽,这又何常不是一种智慧呢?
一朵玫瑰,如果没有绿叶的宽容和衬托,那么它也许还不如草丛中的野花美丽。但正是有了绿叶的宽容,它才会显得那么光彩耀人。绿叶在选择宽容的时候并没有失去什么,反而它收获到许多,它明白了宽容意味着幸福,宽容意味着快乐。这又何常不是一种智慧呢?
宽容不等于失去。
宽容,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点亮征程;宽容,犹如严冬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人心;宽容,犹如迷途中的一只手,指引方向……世界正是有了宽容才变的更加可爱。
正如大海宽容水滴,大地宽容小草,绿叶宽容玫瑰一样,我们要学着去宽容别人。大海、大地、绿叶教会了我们宽容,生活因宽容而变的美丽!
亲爱的朋友,别让“宽容”这颗充满智慧的种子在心里搁置太久,时常给它浇浇水,让它享受阳光吧,它需要长大。漫漫的,会发现,宽容他人,自己是快乐的。
学会宽容别人,试着宽容他人,生活将充满智慧!
高二语文会考作文 篇7
芝兰于巉岩中成长,方能散发幽香;骏马于草场中成长,亦能驰骋四方;雄鹰于峡谷成长,终能翱翔于苍。
学会成长,我们才能愈发坚强,在一步一印的人生路上书写跛鳖千里的辉煌。
学会成长,让我们于人生的湍流中学会坚强,逆水行舟。曾经的绿茵少年,稚气未散便来到了老特拉福德球场书写7号的传奇。初来乍到的他没能让球迷满意,他也一度陷入到人人唾弃的低谷。但他没有放弃,却愈发坚强与成熟,每天第一个来到训练场,用汗水铸成了强健的身体与惊人的速度,终涅盘重生,从低谷走向辉煌,带领球队夺冠无数,最终怀揣梦想离开了梦剧场,走向了他一直梦想的伯纳乌。他是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如今年过三十的他仍然带领球队披荆斩棘,续写辉煌。
成长,不仅仅代表我们从稚嫩走向成熟,更意味着我们心智与情怀上的'成熟。是成长,让我们学会认识自己,寻觅心之所向。
陶潜于官场中成长,认识到自己“采菊东篱下,性本爱丘山”的情操,于是辞官回家,闲居五柳;杜甫于草屋中成长,认识到自己“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的本性,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鲁迅于求医之路中成长,认识到“医国胜于医人”的国情,以笔为剑,扛起了革命的大旗。是他们的成长,早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
成长路上,必定是一番风雨,挫折与失利会伴随着我们,但这并不能将人生诠释为失败。巴西世界杯,有太多的唏嘘与惊讶。作为死亡之组里最弱的球队,哥斯达黎加竟然踩着三支传统强队昂首晋级淘汰赛,又过五关斩六将闯进了四强,终被荷兰队在点球点前止步倒下。结果固然遗憾,但回望他们曾经从未踏入淘汰赛的历史,这样的结果已是奇迹。迈克尔·乔丹说过:“我失败了一次,一次,又一次,所以我成功了。”惟有从成长中跌倒,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学会成长,我们才能在踽踽独行的道路中静候花开,花开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