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1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在我的家乡有这些风俗分别是:“吃饺子,扭秧歌,看冰灯,舞狮子,放鞭炮……”
在一年来临之际,我们家会去超市买一些春节用的物品和吃的,回到家后我的奶奶会将买回来的面粉弄成面团,再在里面包上豆沙,再放进天然的冰柜里,因为我的老家很冷,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把豆包放到阳台上。把这些干完,我们还会把房子擦的一尘不染。弄完了我会和我的爷爷去门外面贴对联,我们把旧的摘下来,把新的贴上去。然后我的姑姑们会带我去买一身新衣服,因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的姑姑还会再给我买一身红衣服预祝一年吉祥、安康。
过年的时候,我会和我的爷爷和爸爸一起出去放鞭炮,到了晚上我的奶奶会去参加扭秧歌舞,我便和我的爷爷去看冰灯,和冰雕。等回到家我和我的家人们会看春晚,等到了十点我们会一起去包饺子,我会在两个饺子里包上硬币,只要有人吃到硬币,就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会有好的福气,有好的运气,我们还会在饺子里包两个甜的,要是有人吃到了,就代表着新的一年里会甜甜蜜蜜的。等吃完了饺子,刚好是十二点左右,我们会全家出动,我负责盯着表看,等到了十二点整我们会点燃烟花。
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我们会去爬山,滑冰。并且会好好的休息一天。
这就是我老家的风俗,如果你们家也有这样有趣的风俗,那就说来听听吧。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2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 自己的习俗。我要介绍的习俗是家乡新年时的过庙会。
新年,大家都不 生疏,但新年的时候家乡都在 干什么呢?我们家乡新年的时候会过庙会。
过庙,乡称“赶庙”,“赶会”。在 新年的时候,家家都会穿着新衣到庙会上去看一看。小孩子们去了 ,像撒了 欢一样,庙会上有 各种稀奇的玩意儿,孩子们走到这,停一停,走到那儿,睁大眼睛瞧一瞧。一切事物在 孩子们眼里都变得稀奇古怪。大人们则是互相聊一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非常热闹。
河北庙会的习惯由来已久,甚为普遍。以前河北一年就有 72次庙会,旧时的庙会很复杂,有 的还带着较浓的宗法观念和封建迷信色彩。而此刻 ,人们将庙会当成了 一种“旅游”和自我娱乐场所。像高跷 狮子 龙灯 旱船 跑驴 竹马 杂技 武术等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形成,多在 庙会期间表演。同时,各地的“过庙”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了 各自的特点,比如:安国药王庙会,张北骡马大会,涉县娲皇宫奶奶庙会等。
过庙既进行了 物资交流,又丰富了 群众文化生活。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有除夕、中秋、端午我是南通海门市的,我们那边还有一个习俗,用海门话说是烧刚饭,意思就是缅怀已故的亲人!其实就是祭祖!别的地方好像没有这种习俗,虽然有点迷信的感觉,不过这是一种尊敬吧,个人感觉
奶奶家一年有几个这样的日子,而我们都会赶回老家(除非不是星期天)外婆会买好多菜,妈妈,小姨,舅舅他们会买很多很多的元 宝什么的,赶往我爷爷的老家去祭拜一下先祖,也是一种家庭团聚吧!
介绍一下怎么样的习俗吧,听爷爷说,我们家已故的从爷爷的爷爷辈算起,有十三位仙游的祖辈,而我们会把一张四四方方的桌子换一个方位,然后爷爷会放六个菜,有鱼,肉。馒头,虾,牛肉还有圆子,酒和米饭,哦还有香是必须的,而且得开灯,爷爷的意思是说指引亲人们回家吃饭!然后把酒倒上十三个碗不能多不能少,香点燃,爷爷会在窝角的东南方点燃一下纸钱,嘴巴吆喝一下,大概的意思就是喊祖先回来吃饭了,然后会静静的等上半小时左右,期间不能碰到桌子和凳子,然后所有的晚辈一个一个磕头,很虔诚的,我每次磕头都会默默的祈祷,全家健健康康的,我想所有的家人们都会这样祈祷的吧!毕竟这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相思!然后会点燃纸钱,看着滚滚浓烟,希望先祖们会保佑子孙万代平安健康吧!
虽然这是迷信,不过是我们海门的一种习俗,很多地方已经不允许这样了,不过这边千秋万代一直流传下来的,不知道以后的我们会不会一直这样,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缅怀也是好的,最起码不忘根本,也是代表一种孝道吧!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4
每个家乡都有属于自己的习俗,而我最喜欢的家乡习俗就是包饺子。
每到冬至的时候,家里都会包饺子,但是每次包饺子我都不会参加,我也想包饺子,所以这次我亲自出动包饺子。
包饺子的第一步是擀面皮,将发好的面团儿,一小团一小团儿的揪下来,用手搓圆,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厚度适中的小圆片儿,这就是擀面皮。
第二步是要做馅儿,做馅儿就比较简单了,将想吃的馅儿料搅拌在一起,比如我喜欢吃韭菜鸡蛋馅儿,还比较喜欢吃肉,就把韭菜和鸡蛋还有肉加在一起搅拌,做馅儿的任务就这么完成了。
然后就是包饺子了,包饺子就是把面皮和馅儿包在一起,然后再弄成饺子的样子就可以了。
最后一步就是煮饺子,首先将水煮沸,将饺子倒入水中,嗯,注意不要让饺子黏住锅底,不然饺子会露馅儿会流出来,盖上锅盖儿静等几分钟,饺子浮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吃了,吃着自己做的饺子,满满的成就感,感觉饺子也变得更加好吃。
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快来我家,我给你煮饺子一起吃啊。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5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在很多地区都已经不过这个节日了,只有在南方才能隐隐约约看到它的影子。在很久以前,上巳节的时候,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还会去郊外春游,这三月三之所以叫上巳,是因为这天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据说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而且这一天还得吃荠菜煮蛋,这味菜营养价值极高,美味可口。在疫情间我也总算是再一次回味了这荠菜煮蛋的味道。
三月三那天早上,妈妈正在用碗泡着四个鸡蛋,见我来了,赶忙招呼我:“可可,你帮我把那个芹菜的脑叶给摘掉,等下要吃荠菜煮蛋。”
我听完妈妈的话,感觉我正顶着一串问号。荠菜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吃荠菜煮蛋?不是平时吃煮蛋都是吃红枣煮蛋的吗?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啊?
我没再多想,帮妈妈摘完菜,又洗了洗,便看见妈妈把荠菜放到锅子里去煮,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水也越来越调皮,调皮的都冒泡了。可怜的荠菜也变得黄黄的,原先的绿皮肤都套在水身上了,锅中飘出一种浓浓的荠菜味,飘走了的那是荠菜的魂魄。
折腾了好一会儿,汤汁同没了壳的鸡蛋泡在一起,再加上那红彤彤的枣儿,那样子,看起来十分和谐,好可爱的样子。
等早餐端上桌,都快上课了,看来是没法好好享用了,接着我就是一顿猛吃,真是有一股好新颖的味道,后来上完课,问了妈妈,我才知道,原来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
“三月三,荠菜胜过灵丹。”这荠菜据说还能治头痛,不知道我这头痛的毛病是否能治好呢?现在大家都快把这上巳节给忘了,真希望这个节日能永远的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6
我的家乡在新州,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那非春节不可啦!
春节是新年的开头,寓意新的`一年到了,要说春节的来历啊!哪来头可不小呢!春节是从历年流传下来的,直到现在大约有5000年的历史呢!
我们这里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二十四过完小年就开始了,当然那都是节前的彩排。最热闹最隆重的是年三十那天,那天才是真正的过年,那天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己,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除夕晚上必定要吃我们新州的元宝饺子。饺子寓意着招财进宝。我家饺子馅是多种多样的,有白菜馅、猪肉馅、韭菜鸡蛋馅、香菇馅等等。餐桌上,弟妹嚷嚷着:“再给我一盘,再给我一盘,我还没有吃饱!”
到了晚上外面噼里啪啦的响,家家都在放鞭炮,我们家也不例外。爷爷和爸爸从屋里拿出长长的红红的大鞭炮,边拖边摆放着。点火!爷爷和爸爸赶紧跑回屋里来,火沿着火线慢慢的延伸到鞭炮。猛然间外面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接下来就是放烟花了,一点火,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轰”的一声,一束烟花飞上了天空,紧接着,更多的烟花飞了出来,随着噼噼啪啪放鞭炮似的响声,烟花绽开了,不一会儿,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各种颜色的烟花纵横交错,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你瞧,圆形的、流星形的、瀑布型的、花型的……五花八门的烟花在天空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它们有的像上翻,好像娇媚的牵牛花;有的向下垂,好像绚丽的菊花……我还饶有兴趣的为每一组烟花取了名字,如万紫千红、繁花似锦、满天繁星、百花齐放,再加上黑天空的衬托,显得烟花像是天上的仙女,好一幅壮丽的景象!
吃饺子、放鞭炮是我印象最深的节日风俗。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7
在我们这,有许多的节日,其中我多最喜欢中秋节。每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平时望见的月亮,今晚的月是无比的圆,就如银白色的玉盘。
有人说,新月是不怎么圆的,半月是像飘着一样的,而圆月是像西子之明眸一样的。听说这一晚的月亮,很是神秘、迷离、独具情调。
如果可以,我愿在月中漫步,听她讲古先的传说;也愿静静地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月光洒在了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与月共处,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着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静地夜晚,在静寂地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的美好。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ye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望。也曾听到过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首词的作者是张若虚。
这首词写出了作者想到了永恒的月亮和人世变迁。于是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写出了诗人探索人生的哲理和宇宙奥秘,感怀宇宙永恒生命短暂。但是一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可人才辈出无穷无尽,就和永恒的月亮共生于宇宙中。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出了望月思乡的感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中秋节的确是一个赏圆月的日子,又可以吃月饼,又可以赏月,真的是一举两得呀!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篇8
中国各地区有各地区的风俗,我的老家是湖南,在那里,过年时可热闹了。
湖南人过年的风俗,除了贴对联,放爆竹,守岁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年俗。其中春节扫尘是每个家庭必做的,还流传着一首民谣:“腊月二十五,弹尘扫房土;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杂土都搬走。”意在干干净净过大年。
到了除夕,一定要吃鸡,肉,鱼三样,而且得是大鱼大肉,鸡要整只的清炖,要选择公鸡,炖好后把鸡头立起来放;鱼蒸好后,在上面撒上红红的辣椒,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意识象征着来年红红火火,二是湖南人做饭时爱加辣椒,添些辣味。大年三十晚上的鱼不能吃完,要留到初一再吃,象征着年年有“鱼”,五谷丰登;湖南人有嗜辣的饮食习惯,湘菜爱放辣椒,制法也是多种多样,辣字当头,也兼颜色,香辣味让食客吃完汗流浃背,唇齿留辣,回味良久啊!
初一早上吃一些点心后,就要准备好头天的米酒,也叫甜酒,甜酒的材料很少:有糯米,纱布,还有当地的酒药子,酒药子的用法,就类似于发酵粉。
我们湖南的特色风俗丰富吧,每逢过年,我们就很开心,希望您也能有机会来湖南过年,来体验当地的特色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