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优秀9篇

时间:2023-12-13 14:06:19 其他作文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1

  今天中午,妈妈到商场买裙子去了,爸爸在上班,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看书。

  过了一会儿,我肚子饿了,可是家里一个人都没有,该怎么办呢?我眼睛咕噜噜一转,终于想出来了办法,说:“我可以帮妈妈做饭呀!”我连忙跑进厨房,冰箱里还有一点菜,就把它们全部拿了出来,又拿出了锅,打开了煤气灶,开始做饭了。我先把油倒进锅里烧热,再把胡萝卜切好放进锅里,再把锅盖盖上,焖一个小时就可以盛到盘子里了。锅洗好之后,再往锅里放几块牛肉和年糕炒一炒,放点酱油就可以盛到盘子里了。最后,只有一些羊肉和半捆葱了,我的肚子一直叫个不停,好像在说:“快点,小主人,我饿了!”我马上做好了这一大碗羊肉汤。

  “叮咚,叮咚!”妈妈回来了,一进门,就闻到香喷喷的味道,妈妈惊讶地说:“我是不是走错家门了?”我急忙过来说:“妈妈,你猜猜是谁做的饭菜?”妈妈说:“难道是我的乖儿子做的?”“是的,就是我做的!”我自豪地说。

  妈妈抱着我说:“我的儿子长大了,妈妈真高兴呀!”

  我听了,开心得要飞起来了!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2

  每个人都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好朋友陆是除了我父母之外唯一的一个。我和她的童年就像一朵芬芳的花,一个装满秘密的宝盒,一首回味无穷的诗。童年就像天空中的星星。还有无数的事情。现在,我就选一个最亮最感人的来告诉你。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下午放学后,下起了倾盆大雨。我的小伙伴们被他们的父母一个个接了过来。我父母工作忙,没有时间来。我没带伞。我站在教室前面,感到非常焦虑。“哦,”我尖叫了一声。风太大了,雨打在我身上,我冷得发抖。

  随着雨滴滴答答,时间流逝。雨不但没有变小,反而越下越大。我想冲出去,可是刚一踏出去就冷冷的回来了。这时,我看到卢像救星,我也像她一样挥了挥手。她似乎看出了我的难处,对我说:“我送你回家。”话音刚落,他就把伞举过我头顶。我们一路谈笑风生,并不觉得无聊。陆郝跃走之前一直送我到我家门口。我和她说了再见。当她转过头时,我看到她的书包是湿的。我心想:“她送我回家一定是怕把伞带给我。所以我没淋湿,她却被雨淋了。这一刻,我的心里很感动,充满了温暖的幸福。

  自从那次事件后,我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这也让我难忘。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3

  一、填空,(第1—4小题每空2分,第5小题8分,共46分)

  1、找出最大的数,填在□内

①7、5、9、4、3、8 ②6、5、2、8、72、找出最小的数,填在□内

①1、4、2、10、9 ②3、2、9、4、03、在○内填上“>”“<”或“=”。

  7○5 4○8 1○7 3○3 1○0

  10○7 3○4 10○9 4○10 5○54、0 1 2 5 6 95、分类,填数。1、4、9、5、0、7、6、8、10

①比5小的数有:

②比5大的数有:

  二、比一比,(在□内填数,○内填“”>“<”“=”)(每空3分,每个式子6分,共30分)

  1.看图填空

  2.男孩有()人,女孩有()人,男孩比女孩少()人。

  三、按要求画√或○。(24分)

  1、高的画√,矮的画○,2、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2、比比下面水果的轻重,在最重的下面画√,最轻的下面画○。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4

  冀教版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汇总

  一、单词

  skirt裙子blouse女衬衫pants 裤子shirt 男衬衫sweater 毛衣wear穿new 新的old旧的is 是it 它 are 是they他们birthday gift 生日礼物 coat 大衣scarf 围巾hat 帽子gloves 手套boots 靴子whose 谁的who谁 this 这 These这些mine 我的shoe 鞋sock袜子 dress连衣裙 short短裤 a pair of 一双,一对Sunday星期日 Monday星期一 Tuesday 星期

  二 Wednesday 星期三Thursday星期四Friday 星期五 Saturday星期六 pyjamas 睡衣slippers 拖鞋 housecoat 睡袍 too big太大 too small太小 just right 正好put on 穿上

  二、句型

  What is he wearing?他穿着什么衣服?

  He is wearing a green sweater.他穿着一件绿色的毛衣。He is wearing blue pants.他穿着蓝色的裤子。Whose hat is this ? 这是谁的帽子? It is Kims hat.这是科母的帽子。Is this your hat?这是你的帽子吗? No, it is not mine.不,不是我的。What day is it ? 今天星期几? ItsSunday.今天是星期日。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5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 第一课时《劳动最光荣》

  教学内容:欣赏《劳动最光荣》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不同的形式来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了解歌曲的内容,熟悉歌曲的旋律。

  2、行为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哼唱、表演等音乐时间活动,纲手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

  3、情感目标: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热爱来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感知劳动的光荣,懂得劳动使生活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次活动主题-爱劳动,教育学生养成爱劳动、爱观察的习惯。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让学生想象其欢快的音乐情绪,结合模仿满足低年级儿童的好动性,使学生从小建立起热爱劳动的乐观态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谁知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热爱劳动

  2.做事情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 3.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

  二、欣赏歌曲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小猫钓鱼》的主题歌的名字就叫《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曾在第一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活动中获得音乐作品奖。歌曲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这个美术片的片段,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吧(多媒体播放录像)

  2、师:等课后老师会把完整的美术片放给大家看的,通过简短的影片我们又对歌曲加深了印象,下面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你带着这个问题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问题是:歌曲中都出现了那些小动物,他们都在做什么?(播放音频)

  3、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小鸟————梳妆 公鸡————唱歌 小喜鹊—————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糖 小蝴蝶——贪玩耍

  4、按节奏读歌词

  5、随音乐哼唱歌曲

  6、教师提问:大公鸡、小鸟,小蜜蜂、小喜鹊他们的表现与小蝴蝶有什么不同啊?(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学习不劳动,其他的小动物都很勤劳,爱劳动)

  7、同学们回答 的太棒了,作为奖励,老师再给你们放一段精美的小舞蹈,看看视频里小朋友是这样用舞蹈来表现歌曲的(播放多媒体视频)

  8、这些小朋友跳的好不好啊?那你们能自己为歌曲来创编一个小表演吗?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一定比他们跳得还要好!前后座的同学可以互相的商量一下,看看怎样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9、学生随音乐进行展示,教师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1、师:在学习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勤劳的小动物,他们都是怎样劳动的?

  2、师:在学校和家里你都参加过哪些劳动?感受是怎样的?

  3、游戏:下课了,同学们都走了,可是教室里还有一些没有打扫好的地方,你能帮忙找一找,看看哪些地方没有打扫好。

  四、小结:同学们太棒了,你们不仅表演得好,而且做得也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人人都会成为劳动的小能手,用你们亲来的双手把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打扮的更加美丽,因为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也是一件快乐的事,让我们大声的说“劳动最光荣,”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共同演唱一遍这首歌曲,让我们到歌声中再一次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反思:孩子们对这首歌曲很熟悉,大部分孩子都会唱歌曲,编创活动很积极,课堂效果很好。

  第三单元劳动最光荣 第二课时《理发师》

  教学内容:歌曲《理发师》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愉快;

  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理发师》;

  3、通过编创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教学重点:能在游戏中熟悉歌曲并能初步学会。教学难点:在歌曲中加入动作的声音。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理发都用哪些工具?它们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用你的声音配合老师)

  2、引出小歌谣: “小剪刀呀,剪起来呀,咔嚓,咔嚓!小木梳呀,梳起来呀,刷、刷、刷、刷!吹风机呀,吹起来呀,呜~~呜~~!小镜子呀、照起来呀,真好看!”(老师做动作表演)

  3、伴着音乐说歌谣,一定要合着音乐。(《理发师》歌曲伴奏)

  4、请几位小顾客和老师扮演的理发师一起表演。(《理发师》歌曲伴奏)

  5、集体表演,分成4组,每组右边的同学扮演小顾客,左边的同学扮演理发师,再交换。(《理发师》歌曲伴奏)

  二、学习歌曲《理发师》

  1、初听歌曲。

“表演这么久了,休息一下,一起来听听理发店的歌,在歌曲当中,是谁在理发?他都用了哪些工具,比一比谁的小耳朵最灵?”

  2、老师范唱。引导学生加动作表演。请同学们帮老师伴舞好吗?

  3、学习歌曲,按节奏读歌词,(大屏幕出示课件)

  4、随音乐接唱歌曲,红色是你的,其他是我的。然后交换。

  5、学唱第二段,读歌词、跟琴唱。

“知道老爷爷是怎么请下一位顾客的吗?~”

  6、知道歌曲的演唱声音和情绪。

  7、完整演唱。

“你能不能用你的歌声把顾客请来,来试一试,小理发师起立,跟伴奏唱,加上你的动作”

  8、唱曲谱。

“你已经是一级理发师了,顾客送了你一个礼物,看看是什么(幻灯片)红色你唱,黑色我唱,唱好了小顾客就出现了”

  9、“请看小顾客,老爷爷为小顾客设计的小发型”(幻灯片)

  10、“老爷爷设计的好吗?不过,你要想成为特级理发师,不仅歌和小歌谣要唱的好,还要在演唱时加入工作的声音(咔嚓),仔细听,老师是在什么地方加进去的。”(师范唱)(1)、师唱后两句,生加工作的声音(跟琴);(2)、分两组,一组唱一组加声音;(3)、完整演唱,歌曲加小歌谣,边唱边表演;(4)、歌曲、小歌谣和加工作的声音一起表演一边。三:小结 教学反思:孩子们对于理发的兴趣很高,都有切身体会,参与活动的编创很积极,也很形象。课堂效果很好。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第三课时《森林中的铁匠》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指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感受理解乐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

  2、通过对乐曲的多次感知和欣赏,在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音乐的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随音乐表演《劳动最光荣》 师: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的形式也很多,打铁就是其中的一种。古时候,人们使用的兵器、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等等铁器都是由铁匠用手工敲打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谁能说说管弦乐器包括哪几种?大屏幕展出

  1、初听

(1)师: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欣赏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请大家边听边想,在你听音乐的同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a、学生欣赏

  b、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2)师:对,这首乐曲描写了美丽大森林的景色和铁匠们愉快打铁的场面。你能模仿打铁的动作吗?

  2、复听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更仔细地听一遍这首乐曲,想一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 a、学生欣赏

  b、欣赏后学生自由发言 师:全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比较抒情优美,第二部分的音乐比较欢快热烈。二.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

  1、初听(1)师:现在我们就先来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请大家听一听这部分音乐的旋律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出示板书]等方面是怎样的?描绘了森林早晨怎样的景色? a、学生欣赏

  b、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出示:速度 较慢 ; 旋律平稳 ;节奏舒展 ;力度 较弱 ;情绪 优美抒情 ](2)师:这部分音乐以较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较弱的力度,平稳且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早晨宁静祥和的景象。

  2、再听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感受一下大森林清晨时的美丽,并且边欣赏音乐边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所描绘的情景,天蒙蒙亮了,沉睡的森林苏醒了。[放音乐]

  3、小结:

  刚才,我们仔细欣赏了第一部分乐曲,作曲家用缓慢的速度,舒展的节奏,优美的旋律表现了大森林美丽的晨景。〈第二部分〉

  1、初听:

(1)师: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请小朋友听听这部分乐曲在速度、节奏、力度以及情绪方面起了什么变化?第二部分音乐与第一部分音乐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的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a、学生欣赏

  b、学生欣赏后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速度 较快 ;力度 较强 ;节奏 明快 旋律 跳跃 ;情绪欢快热烈 ](2)小结:

  师:第二部分的音乐节奏明快,旋律活泼欢快具有波尔卡午曲的风格,表现了森林中的铁匠愉快而辛勤劳动的场面。[出示图片](3)复听:下面就请大家随着音乐的节拍用打击乐器来敲一敲,学做小铁匠。另外,再仔细听一听这一部分的结尾在情绪上起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a、学生边欣赏边表演 b、欣赏后自由发言

(4)小结:结尾部分节奏更紧密,速度更欢快,情绪也更热烈,表现出铁匠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喜悦的心情。

  问:打铁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为什么铁匠们却那么高兴,干得那么欢呢? 学生回答

  师:说得对,因为劳动是很光荣的,劳动能创造财富,劳动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所以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接下来,就让我们完整地再次欣赏乐曲,进一步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并且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三.欣赏全曲

  1、欣赏全曲

  2、师:谁来说说今天我们欣赏了什么乐曲?欣赏之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由德国作曲家米夏埃利斯谱写的管弦乐曲《森林中的铁匠》,通过欣赏使我们懂得了劳动是很光荣的,我们要从小热爱劳动。

  教学反思:学生们能随音乐热情的演奏乐器,节奏把握的比较准确。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第四课时《种玉米》

  教学内容:歌曲《种玉米》 教学目标:

  1、在欣赏《种玉米》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或同他人合作按音乐节奏来创造、表现音乐内容。

  2、学生能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

  3、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美好,培养和激发对劳动的热爱,并在与他人合作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表演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教学难点: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特别是连续两个附点音符。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你们认识这些庄稼吗?(小麦、水稻、玉米、红薯、高粱等等)农民伯伯要怎样做才能种出这么好的庄稼?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听听歌中在种什么庄稼?都让我做些什么劳动啊?

  二、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种玉米(除草、施肥、撒种、浇水)2.复听歌曲

  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四二拍);情绪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活泼的?

  3、解决难点;

  连续两个附点音符的演唱。

  4、小声跟着老师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拍手打击节奏(1)x x x x|x x x |x x| x — 校园地里播种上 金 玉 米(2)x x x x|x x x |x x| x — 我来锄 地 你来 割 茅 草(3)x x x x|x x x |x x| x — 幼芽娇嫩需 要 勤 浇 水

  5、随琴视唱歌曲

  第一句由教师示范节奏

  第二、三句学生观察和第一句的异同处,自学

  6、教师伴奏,速度可慢一些,学生分组练习互教互学,遇到的困难说出来,教师面向全体同学指导、纠正。(如:“锄”“要”“种”三处附点要唱清楚,让学生体会“马蹄声”)

  7、教师评价唱的好和不够好的地方,并纠正唱错的词句

  8、熟悉歌曲,随伴奏音乐将歌曲完整地演唱

  9、要求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有力的气势和开心的心情演唱歌曲。(要求:除了用坚定有力的声音表现劳动气氛,还要准确演唱二分音符的时值)

  10、教师对孩子的演唱予以评价

  三、表演歌曲

  1、请孩子们出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沙锤,以及发出短音的打击乐器。对孩子们的制作表示赞赏,对特别有创意和制作特别精美的乐器的孩子奖励。

  2、分组编创动作表演歌曲。

  四、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孩子们通过自制乐器,和舞蹈动作把歌曲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第五课时《猴子蒸糕》 教学内容:《猴子蒸糕》 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猴子蒸糕》的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风趣、活泼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故事创编和表演。

  2、通过多媒体课件对音乐的播放,让学生在看中学,通过可爱的卡通形象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思。

  3、通过欣赏壮族民歌《猴子蒸糕》,在了解壮族音乐曲调的同时,总结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的真理,加强学生对劳动的热爱。教学重点:欣赏《猴子蒸糕》,感受歌曲的风趣、活泼特点。教学难点:能主动参与音乐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什么样的小动物?(出示小狗、小猴头饰)师: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猴子蒸糕》的故事。

  二、欣赏歌曲 1.初听:(播放动画歌曲)

  师: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什么事呢?请同学们仔细听(听歌曲录音)。2.回答问题:好,大家都听明白了吗?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啊?哪位同学来叙述一下?(找学生来叙述故事情节)3.阐述道理:不劳动者不得食,不劳动就不能得到吃的。

  三、学唱歌曲

  1.根据歌曲内容,为五副图片排顺序(出示图片课件)①一边听歌曲,一边为图片排顺序

②有表情地模仿小猴和小狗的语气和动作。2.(出示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现在老师请大家把歌词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语气)

  总结:要用心去体会歌词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说不劳动就得不到吃的,劳动最光荣。3.随歌曲旋律哼唱。

  4.加入表情和动作去演唱。

  四、歌表演

  1.分组进行讨论,应该怎样演。(提示:道具有粉糕、蒸锅、头饰)2.一组表演,另外一组给予评价

  五、小结

  同学们演得真不错,老师想问问你们,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最光荣!

  教学反思:学生们能够随音乐自由地进行表演。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6

  一、填一填。

  1、一个骰子掷出“ 1”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

  2、数据58,57,42,45,50,54的平均数是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

  3、已知数据1,2,x,5的平均数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_。

  4、扔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若扔100次,大约有__________次正面朝上。

  5、小明在一道判断题的( )内打"∨",他做对这道题的可能性是 。

  6、桌子上有4张*牌,分别是2、3、4、5,背面都朝上,摆出的三位数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摆出的三位数是3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摆出的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

  7、学校举行蓝球比赛,裁判员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出现正面的可能性与出现反现的可能是 ,都是 。

  二、“对号入座”选一选。

  1、一个三角形中两个内角的和小于90度,这个三角形( )是钝角三角形。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D、无法确定

  2、从1-9共9个数字中任取一个数字,则取出的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 )。

  A、0 B、 1 C、5/9 D、4/9

  3、某人射击一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

  A、1/12 B、1/ 11 C、1/10 D、1/9

  4、从写有1-6的6张卡片中任抽一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

  A、1/2 B、1/4 C、1/5 D、1/6

  5、3,5,5,8,8,9,12,1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8 B、9 C、5 D、12

  三、解决问题我最棒。

  1、甲、乙两人玩抽牌(9张牌上分别标的2,3,4,5,6,7,8,9,10)游戏。约定任抽1张,抽出的数小于5,则甲胜,若抽出的数大于5,则乙胜。

  (1)这样约定公平吗?为什么?

  (2)假如让你选择,你愿是甲,还是乙?

  (3)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2、某商品举行促销活动,前100名的购买者可以抽奖,一等奖2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50个。

  (1)这次抽奖活动,中奖的可能性是( )

  (2)第一个人抽奖中一等奖可能性是( ),中二等奖的可能性是( ),中三等奖的可能性是( )。

  (3)抽奖到一半,已经有8人中一等奖,15人中二等奖,24人中三等奖。这里李明第51个抽奖,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 ),中二等奖的可能性是( ),中三等奖的可能性是( )。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7

  今天下午,姥姥让我去整理书桌,我满口答应了。

  不久,我整理好了。可是,这一些垃圾怎么办呢?我只好去把它们扔掉。我正准备出门时,姥姥说:“慢着,顺便把糖果送给你星姐。”“好的!”我回答道。

  我右手拿垃圾,左手拿糖果,蹦蹦跳跳下楼了。到楼下,我走到垃圾桶前,顺手把左手拿的糖果扔进了垃圾桶里。

  我走到另一幢楼的星姐家,按响了门铃。随着“叮咚叮咚”声,星姐打开了门。星姐看到我,说:“妹来了,进屋玩!”我把右手里的糖果递给她,说:“糖果,姥姥让给你!”看到星姐满脸惊讶,我仔细一看,原来我提的是垃圾。

  我急忙跑回家,心想这次完蛋了,姥姥要吵我了。到家后先把垃圾扔了,然后哭着去找姥姥。姥姥听完笑着说:“没事,家里还有很多,再去送一次就行了。”

  这次我紧紧抓着糖果,不敢再糊涂了,心想这类事也不能再有下次了。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8

  第七单元知识点

  1.《池上》是唐代白居易所作,描绘了小娃偷采白莲的情景,表现了小孩的天真无邪、淳朴可爱。表达了作者对乡村孩子的喜爱之情。前两句写事,后两句写景。

  2.《小儿垂钓》是唐代胡令能所作,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重在写形,后两句重在写神。

  3.两首诗的共同之处是:都传神地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4.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本文在写法上具有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特点。

  5.《黄河的主人》一文是我国著名散文家袁鹰的一篇叙事性散文,作者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母亲河——黄河那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及羊皮筏子在奔腾咆哮的黄河上鼓浪前进的壮观场景,进而赞颂了黄河艄公机智勇敢,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

  6.文中“黄河的主人”是指凭着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驾驶着羊皮筏子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的艄公。因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有关“棋”的成语(积累四个、默写)

  过河卒子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丢车保帅 丢卒保车 举棋不定 棋高一着 全局在胸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棋逢对手 人生如棋 世事如棋 马后炮 杀车取帅楚汉之争(指象棋)八面威风(指马)长驱直入(指车)隔山打牛(指炮)

  按要求写句子

  1.描写儿童的诗: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

  2.描写黄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3.有关团结合作的名言: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4.宋庆龄的名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篇9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一、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二、教学内容: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

三、单元知识结构:

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专题组合课文的。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梅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内心的形象自然融合在一起,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本组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文章和书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和实际。

四、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4、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

5、阅读学生搜集并能整理相关的资料,并能对所学的资料进行整理。

6、阅读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及方法。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及方法。

2、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六、课时划分:

本组教材计划用10课时安排教学。其中,精读课文4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八”3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

25.《伯牙绝弦》????2课时 26.《月光曲》????2课时

27*.《蒙娜丽莎之约》????1课时 28*.《我的舞台》??????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4课时

七、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留心观察身边的艺术。

2、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的真切感受,在课文教学中做相应安排。

3、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