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450字 篇1
放寒假了,爸爸今天休息带我去游玩古南京城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
一大早,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位于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这里埋藏的是一代帝王朱元璋。买完景区门票我就迫不及待要一探神秘。首先映入眼帘是美丽的梅花山鹿,梅花已经含苞待放,有黄色,有粉色,有紫色……五彩缤纷,美丽动人!
通往明孝陵路的两侧是古栈道,栈道两旁花草丛生,前面有石像路,还有几对身披铠甲,屹立笔直的文武大臣,向人们展示着对帝王的忠诚。虽然石像上已经遍布了许多的青苔,但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浓浓的历史气息一直弥漫在空气之中。
栈道的尽头,有一个大大花坛,各种美丽的小花儿绽放于其中,花坛的周围聚集了许多的游客拍照留念。
花坛的正前方就陵墓,我先踏过了前面的金水桥,走过五彩斑斓石台阶,亲手抚摸着古老的建筑,那种感觉似乎让我穿越到了古代,看着帝王站在城墙上指挥着千军万马,颁发政令,士兵们个个嫣然起立眼前的样子,一种俯看众人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
在回家的路上,听着爸爸讲着许多明孝陵的历史故事,感觉收获很多,也不虚此行!
“明孝陵”,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450字 篇2
在我们中国有许多在古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有颐和园、布达拉宫、莫高窟、乐山大佛和天坛等,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长城了。
长城,建设于战国时期,是为了防止其他国家进攻我国。它历史悠久,距离今日,已经20__多年了,在公元前200多年前就开始修了,也是一个老古董了。
长城的修筑十分艰难,秦始皇一共用了180多万人的力量,用了230多年的时间才修好,死了10万多人。长城的一块砖就有70多千克,而且修了2万千里以上,足以想到当时修1千里就有多么难,就别说修两万千里了,但还是被他们修成了。
长城的防守功能十分强,高3~4米,厚4~5米,是相当的坚固。长城围墙上凸起的是掩体,凹下去的是攻击的,可以说当时的长城相当于坦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烽火台,烽火台内必有一些柴,因为当时没有手机,所以用篝火冒出的烟来表示有敌人来了或是表示其他什么信息,所以烽火台是当时最方便的通讯。
虽然当时的长城是无比的坚固,但还是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破烂明显,早已不如以前,还有好几处地方都已经看不出这里是长城了,但依不影响我们对长城的热爱。
长城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会有许多外国友人来参观长城,我敢相信他们说了这样的话:“中国人太厉害了。"
有句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年暑假,我一定要去参观一下长城,见见长城的雄伟,壮观。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450字 篇3
一提起千年古城西安,大家就会想到五岳之一华山,杨贵妃沐浴过的华清池,玄奘主持修建过的大雁塔我却更喜欢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记得在我八岁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游历西安,并参观了我向往已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兵马俑属于古代墓葬雕塑的类别之一,是用陶土做成兵、马、战车等殉葬品。
一进展厅,我一下子就被一号坑里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兵马俑,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我脑海里立马闪现出电视里两军对峙的场面。估算了一下,这里足有六千多个兵马俑。走近仔细看,这些兵马俑和真人一般大小,模样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
二号坑虽然不如一号坑面积大,兵多,但布局像八卦阵一样复杂,兵种也更加齐全。这里有陶俑,陶马一千三百多件,战车八十余辆,青铜兵器数千件。其中的一辆四轮铜车马,像是当年三军统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时使用的,被称为青铜之冠,其制作工艺令人惊叹不已。
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不大,像是供统帅和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部。我伫立良久,不禁浮想联翩。
听解说员说,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呢!
看完了兵马俑,我对渊源流长的中华文明肃然起敬,兵马俑是世界的一颗珍宝,请大家在观赏时不要破坏。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450字 篇4
你去过西安吗?到过秦始皇陵吗?见过被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吗?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你:我去过西安,也到过秦始皇陵,还见过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也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就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农民杨志发兄弟在黄土坡上打井,碰到一个硬邦邦的陶俑,他不敢怠慢,把挖的俑头和陶片装在架子车上,拉到县文化馆,那里的县长是文物专家,他判定此为3000多年前的秦代文物,这才揭开了兵马俑的神秘面纱。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三个俑坑,总面积达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供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是最多的,共有6000个左右,坑里的兵马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的种类十分繁多,有车左俑、车右俑、跪射俑、立射俑……它们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你瞧,这是一个车左俑,只见他站在战车的左侧,一手按着车子,一手拿着长矛,好像在保护车里的人一样。第二个映入眼帘的是跪射俑,他们一律是跪蹲的姿势,左腿蹲曲,右膝跪地,手拉着弓,上身向左倾斜,双目凝视着左前方,炯炯有神!最威武的要数武士俑中的铠甲俑了,它身穿铠甲,手持长斧,向敌人猛挥去,一瞬间,鲜血染满了长斧,它那双目圆瞪的样子,连我看了都胆战心惊。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450字 篇5
2月6日下午,我们到达了陕西西安,距西安市30多公里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来观赏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兵马俑。
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走进大门,首先来到了一号坑;我们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一号坑呈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比我们学校操场大好几倍,坑里大约有6000千多个兵马俑,这里的俑全是兵,他们的神情各异,姿态万千;各不相同。有的一只手半握着拳头,一只手下垂,像是正在等候命令,有的双手一前一后,像正在拉弓射击,有的一只手高举,一只手下握,像正在和敌人斯杀,有的双手紧紧的握住,像抓住马车的僵绳急于奔跑……仿佛我们也置身于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
紧邻一号坑的左侧的是二号坑,二号坑的面积比一号坑小了两倍多。它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组成,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它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
三号坑只有几十个兵马俑。从三号坑的人数来看,应该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坑,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色彩较多,颜色比一、二号坑的鲜艳些。遗憾的是,由于是用泥土烧制的,有些兵马俑在挖掘时破碎了,看起来肢体残缺不全。
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令全中国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