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元宵的作文1
元宵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挂满了大红灯笼。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吃汤圆时,色彩斑斓的烟花打破了夜空的宁静。我按耐不住激动,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一起去慈云寺欣赏灯展。
古镇的入口早已是人流如潮,挤得水泄不通。过了好一会儿,我们才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慈云寺。慈云寺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有的谈笑风生,有的拿着手机拍摄,还有的在烧香拜佛,为家人祈祷平安。我们来到灯展处,栩栩如生的兔子灯、维妙维肖的莲花灯、古朴典雅的宫灯,各式各样的彩灯做工精美、活灵活现、美不胜收。琳琅满目的花灯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就在这时,放生池那边传来的声音:“猜灯谜活动现在开始!”猜灯谜?一听到这三个字,我可来劲了,飞速跑到放生池,哇塞!那里更是灯火辉煌,人山人海,池里放满了莲花灯,五光十色,整个池塘变得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我又来到猜灯谜的地方,正巧主持人说了个谜题:一个罐子两个口,上面一个口,下面一个口,不装酒只装火。我冥思苦想,已经有人大声喊了出来:是油灯。人们恍然大悟,说话声、欢笑声、礼花声……交织成一支欢腾的元宵之歌。
月色朦胧,微风吹拂,灯光辉映,古镇沉浸在欢乐之中……
欢度元宵的作文2
元宵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元宵节有着传统的习俗,就是吃汤圆。汤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汤圆是宁波的著名小吃之一,也是我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也非常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因为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为“元宵”与北方人不同,宁波人在元宵早晨都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我爱吃汤圆,也爱看它漂在水中的样子,记得有一次,也是这元宵节的早晨,妈妈起床做汤圆给我吃,只见妈妈们先把糯米面倒进盆里,用温开水调和后,把它揉成一个面团,然后每一次从大面团上揪下一小面团放在手里圆成一个圆圆的头的样子,然后往中间放糖,再把它们圆成一小个乒乓球大小的形状,待锅里的水开了之后,就把它们全部放下去。妈妈盖上锅盖,便只剩下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了。贪吃的我常常偷偷揭开锅盖看着,只见那一个个白色的小球摆放在水底,不一会,有几个先漂了上来,接着又是几个,渐渐地便漂的漂,落的落,煞是可爱。
不知不觉,妈妈用沾满了面粉的手点了一下我的鼻子。原来看着锅里的汤圆,我早已经“垂诞三尺”了。于是,妈妈找来筷子,从锅里挑炼起几个漂着的`汤圆,汤圆上冒着热气,可我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用筷子夹了一个往嘴里塞。烫是烫,可那软绵,香甜甜的感觉实在是好极了。我不由得对妈妈竖起大拇指。
妈妈告诉我说:“汤圆象征幸福团圆。它的名字更代表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欢度元宵的作文3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许多传统佳节,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等。我最喜欢的元宵节,因为元宵节不仅有美味的汤圆,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
记得去年的元宵节,我们全家人坐在一个小桌子边上,全家动手一起搓汤圆。我喜欢吃汤圆,也喜欢自己搓汤圆。先楸一小块面团,再把面团压扁,弄点馅儿放进去,不能太多不能太少,然后把馅包实,再团成一个球。我包了一个又一个,一个又一个……
我正在聚精会神地包着汤圆,却发现家人们都在看着我笑,我没明白怎么回事,用疑惑的眼神望着大家:“你们怎么了?”“白胡子老爷爷!”姐姐突然对我大喊,笑得她腰都直不起来了,我快速冲进卫生间,向镜子上一照。呀!原来,不知什么时候,我脸上沾满了白白的面粉,像雪白雪白的胡子一样。
煮汤圆了,妈妈把汤圆轻轻地倒进烧开水的锅里,只见汤圆在锅里慢慢转动,最后变得又大又圆,一个个摇摇摆摆地浮了上来!啊!汤圆好了!奶奶用漏勺把汤圆捞起来,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把热汤圆端到桌子上,闻了一下,真香啊!我忍着烫咬了一口自己包的汤圆,糯糯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吃饱了,姐姐拉着我的手说:“走吧,去猜灯谜。”姐姐带着我跑向下楼下小区。楼下人山人海,灯火通明,路边树上挂着各种形状的灯笼,上面写满了灯谜,我们也加入了猜谜大军中,挤呀,笑呀,猜呀……
在元宵节里,我十分开心,我最喜欢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