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心得作文6篇,供大家阅读。
心得作文1
上周,我们在学校电教厅听了五节作文研讨课。五位教师紧紧抓住作文教学的重点,结合学段,精心设计,通过激活思维、指导方法、读说展评等环节,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听过之后,颇受启发。便有了以下作文之思: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阅读积累,语言内化,语文素养展现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课标的要求,不拔高、不越位,做到切合学段实际进行目标设计。方法指导要到位。
写好作文的根本所在是:源于观察,始于积累。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生活素材,内化语言,使学生建构自己的语言材料库,切实做到巧妇也做有米之炊。
作文教学既要重视文前的指导,又要重视写后的讲评。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作文评讲使学生明白本次作文的成效。
切实把握年段目标,明确本次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重点目标是什么。要求的描写不要面面俱到,要想阅读教学一样做到一文一得,步步扎实,拾级而上。
范文引路的问题,存在利于弊。有利于学生的仿写,束缚学生的思维表达,易千篇一律。
评价交流的环节缺失,不能很好的展现整个教学流程,没能呈现完整的作品。如果多给些时间或许会更好。
心得作文2
我们学校最近举行了与另外两所学校一起的为期三天的务农。在这三天里,真是既漫长又艰苦, 既劳累又快乐啊!
军训是非常辛苦的。第二天的站军姿那一课,我仅仅因为挠痒痒而被教官叫出来罚30个深蹲,还要站在舞台上继续站军姿。再努力回想,我们的苦在做完深蹲后大腿传来的一阵阵酸痛,我们的苦在插秧苗时泥土和小碎石夹杂在一起时,我们的脚踩上去时的疼痛,我们的苦还在站完军姿后,脚底传来的痛苦中……
这三天过得真快啊!感受最多的还是我们的坚持不懈,不言放弃的精神。现在,我想做一个勇敢的女孩,如果我是勇敢的,那么我就没有理由放弃,要坚持到底!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所以我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也许这样的时光一去而不复返,但是,“稍息”“立正”“向右看齐”这些口令永远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心得作文3
一、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写什么”
小学生作文最苦恼的是“无米之炊”,即没有内容写。究其原因,并不是生活中无“米”,主要是由于小学生观察能力差,不善于通过观察获取或积累作文素材。王香兰的“生活化作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研究的,她的“生活化作文”除了告诉我们学生生活中哪些可以作为素材外,还注意把写作同他们的生活结合起来,把写作训练和集体活动统一起来,每次作文都有意创设情境,让他们眼见为实,先看后写。就像今天这一堂观摩课,王老师先是带领学生们在课堂上制作了豆浆,让孩子们亲身经历制作豆浆的全过程,并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交流,直到最后尝尝香甜可口的果蔬豆浆。然后才让孩子们动手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这就很好的解决了孩子们“写什么”的问题。
二、“赏评”是最好的教法
诸城市枳沟小学的吕映红老师做了题为《“赏评”是最好的教法,“学生”是最好的老师》的报告,在报告中,吕老师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利用“赏评”来帮助学生写好作文的。她重点介绍了赏评的流程:互相赏读(主要解决“哪里好”的问题)、共同赏议(重点解决“为什么好”的问题)、书写赏语(从而提高孩子们的鉴赏能力、评判能力和表达能力)、交流赏语(互读赏语,提出意见)、修改赏语(思考吸纳,共同进步)。是啊,哪个孩子不愿意得到老师的赏评呢?赏评更能提高孩子作文的积极性,不要总盯着孩子的那一点点儿毛病,我们更要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一有进步就赞赏他,这样,学生会越来越好。
三、接力日记让孩子们在习作的道路上快乐前行
潍坊外国语学校的李秀红老师总结了自己在班内举行接力日记的经验。的确,接力日记是一种好的写日记的方式。这种方式既不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还利用孩子们的团体意识给他们造成一定的责任感,让孩子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再加上老师采用一些评比手段,又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李老师还交给孩子们观察方法和一些写作方法,这样,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想不提高都很难。另外,这也是一种简单易做的方法,妙!
四、“掰壳子”教学法让孩子不再害怕作文
青州市夏庄小学的王春爱老师做了“掰壳子”教学法的经验介绍。她主要用三种方法掰掉了束缚孩子们写作的壳子:一是唤醒感知,拓开思路,掰除困惑恐惧之壳。二是时时激励,发展兴趣,掰除懒惰懈怠之壳,掰除表达障碍之壳。从而让孩子们喜欢写作,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心得作文4
清晨,太阳从东边缓缓升起,阳光抚摸着万物,空气渐渐变得温暖起来。我拉开窗帘,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十分耀眼,感觉温度又上升了几度。
两个星期前,在老师的带动下,我们全班同学和家长都非常积极参与并提出更好的建议。最后,在大家的投票结果中,决定以义卖的方式筹集制作班刊的费用。一共进行两次义卖,收集到的钱用来打印班刊,而不够的钱由老师和每一位热心的家长捐献。这本班刊记录了我们在四中初一生活,有我们的活动,我们的每周班会,有我们的美文……他记录下我们三班的美好记忆,每位同学都非常积极参与。
第一次义卖有我的曲奇饼干和潘潘她们的木瓜雪耳糖水。一收到老师的信息,我们就全家一起开动,一个晚上就完成了整个班的分量。我也非常期待第二天的义卖,非常期待同学们吃完后的评价。
这天下午有自习课,潘潘和几个同学一起制作木瓜雪耳糖水,每个人都有一碗糖水,有些意犹未尽的同学吃完后又加了几勺。接着就是我的曲奇饼,一人两块配一碗糖水,真是绝配!每个同学都吃的不亦乐乎,由于我们还包装了很多饼干,剩下的拍卖给大家,价高者得。
每个同学都纷纷举起了手“三块,五块,八块……”饼干很受欢迎,有的人还甚至买了几包,以此来感谢我们的劳动成果和积极参与。没有拿到食品的同学也乐在其中,看着别的同学纷纷捐献出自己的心意,老师也十分欣慰。我一开始还害怕我冷场,怕没什么人呼应我,但我非常荣幸在这个大集体里,大家都给了我温暖。
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都纷纷来下订单,既可以品尝到饼干,又可以为班集体做贡献,每个同学都乐意去参与,希望班刊可以尽快出版,拿到属于我们班的回忆。
这两次的义卖活动中,不仅让我得到了锻炼,更让我从这次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让我们在一个充满关爱的集体中成长。
心得作文5
书是一块“宝”,它赋予人们无穷无尽的知识,它给很多人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前途,带来了好运。
春秋时期文圣孔老夫子被称为“圣人”,“圣人”两字流传至今,提到“圣人”,我们也会想到亚圣孟子,诗圣杜甫,书圣王羲之。他们的成就跟被后人的尊重、称赞,难道不是用学到的知识换来的吗?难道不是努力而换来的结果吗?
“多读书,读好书”简单的几个字,简单明了的含义。如果有人在意这句话,时时刻刻想起这句话,他会成功。但是如果有人不在意这句话,不去理会书这件“宝”,他只有以失败而告终财富。曹雪芹先生写的《红楼梦》,罗贯中先生写的《三国演义》,施耐庵先生写的《水浒传》,吴承恩先生写的《西游记》为何被称为四大名著?因为他们写得精彩。有人认为好看、耐看,有的小孩认为《西游记》里塑造的各种形象神通广大。他们在看的时候,他们也是在学习知识。每个人都接触过书,可真正掌握书里知识的人却不多,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求知的欲望,这种精神。
总的来说,读书给我的启发很大,“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永远会成为我努力的方向,它会为我指明前进的道路,带给我好运。光明、前途,还有更大的启示。
心得作文6
本周是学校安排的互学周,在本次活动中,我听了甘老师和沈老师的课。现在,我就沈老师的课说一下自己的听课体会。沈老师上课的内容是pep book 3 unit 4 part a let’s learn&let’s do部分,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的房间名称的单词,了解这些房间相应的作用及能够简单描述自己的家。
本课时是小学四年级第四单元(my home)的第一课时。这一单元要学习的是一些基本房间的名称及一些摆设物品名称。与前几个单元一样,所要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样的学习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为学生的日常交流开创了空间。同时,此单元的学习为学生在五年级学习各个房间内的摆设做准备,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册来学习,体现了本套教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编排意识,又体现了英语知识前后的紧密相关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部分为热身准备。老师主要作了如下设计: 先让全体学生复习本册p19let’s chant。以这个let’s chant作为热身,一是纯粹地以进入学习前的热身;其二利用let’s chant,为新课导入做准备;其三是为巩固练习时的自编let’s chant做准备。
第二部分主要是单词的新授部分。出示了五扇门,主要以进入这五扇门来教学,教学第一个单词bedroom时,老师选择了由教师来掌握主动,目的主要是这个单词比较难,第一个教学有利于学生记住,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教学第二和第三个单词时由学生自己选择房间,然后进行教学,这里给了学生主动权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四个单词老师采取加法的形式进入,比如是去房间四,你就可以问一加三是多少,然后得到四,就去第四个房间。教学第五个单词时,让学生猜是什么房间,在猜的过程中既让学生对前面的单词进行了巩固,也有利于第五个单词的引入。在教学这五个单词中老师运用了四中方法,既不枯燥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这五个单词中,老师以肚子饿去厨房吃东西,动画时间到了去客厅看电视,看完电视有点困了,需去浴洗漱再进卧室睡觉这一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结合来对let’s do进行教学。与此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房间的不同用途如何用英语来表达。
当所有单词都教授完毕后,进入单词巩固操练,设计此教学时,必须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这些与这生活相关联的单词学习可能会让他们觉得平淡为无奇,所以老师设计让学生把单词与图片配对的形式来巩固,同时还采用了游戏,充分给予他们展现的机会。
在操练过程中,将各图片贴到墙上,创设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很真实,学生很有兴趣,积极地投入到表演型的学习中去。
第三部分为拓展训练。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家,让学生对家的情感在画中激好,培养对家的热爱。
本课时,老师安排以激发学生兴趣继而引入到教学,运用真实、直观、色彩鲜明的图片和多媒体手段作为优势,在真实的情境中,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操练,帮助学生理解并尽快地掌握所学。整个过程,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