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春节的作文1400字3篇(春节的作文1000000),以供借鉴。
春节的作文1400字1
“噼里啪啦”,春节来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贴春联。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新的一年的开始,预示着我们长大了一岁,美好事物将来临,谁不高兴呢?小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穿着新衣服,拿着大人给的压岁钱,准备去买个痛快。 走亲戚,大多数人更是争着去。 可是大家都高兴的时候,我却高兴不起来。 清晨,听见屋外小孩子早已大喊大叫了,可我还躲在被窝里不愿起床,你想想,被窝中的舒服感觉谁愿离开!可还 没等我舒服够,妈妈已经扯破嗓门叫我快起床了。我将被子一扯,蒙住了整个头,可无济于事,妈妈已走进了房间,下了一道圣旨:“今天全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快点准备!” 我生来性格内向,不愿串门走亲访友,但无可奈何,今天是初二,所以也不得不去外婆家拜拜年。 我们全家人已准备好出发了。天啊!拎几大包东西,岂不是想累死我,偏偏又要我拎,我更加不高兴,说:“你们走前面吧!反正我走不快,我会跟上的。”拎着两个沉甸甸的大包,向外婆家走去。 去外婆家全是山路,挺累人的。约摸走了两三里路,我放下东西,拿起手一看,有两条红印子,动一动,弯都弯不过来。痛,我气愤极了!就在这时,一瓶不争气的酒滚了出来,我捡起一看,连崭新的标签上都有几条小脏痕。 还是继续上路吧。 总算到了外婆家,他们有说有笑的,可我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闷看电视,想着心事。 过了几天,外婆她们家的人来我家了,礼物全放在书桌上,我翻着看着,看呀看……啊!那瓶酒不就是我拎去的吗?标签上的几条痕迹还在呢! 是那瓶,一定不会错,绝对是那瓶! 我愣住了,春节,是一个欢庆的节曰,是人们走亲访友的盛大节曰,可是谁出的馊主意?为什么要送春节礼物,难道不送不行吗?而且最终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那天,我手都拎得好酸好酸,可又拎回来了,有什么意思?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但愿以后过春节不要送这送那,在春节走动走动就是,没有必要非得送什么礼物,也更轻便! 简评:走亲戚,也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风俗,平时难得走动的亲戚,在这时也要亲热亲热。一般说来,是令人愉快的。而本文没有从众,又是做反面文章。当然,更妙是在讨厌中透露出一种明智的处世观,自然地鞭鞑了一些陋习。读完本文,也就会给读者一些警醒和启示。只是似有仿效的嫌疑。 春节随记 (3) 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 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 “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刚选好的年画又走进了另一家商店。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边又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除夕之夜 “嗤,嗤,嗤——”的几声,天空盛开了几朵鲜花,五彩缤纷,原来是几位小朋友在放烟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明亮的彩灯照耀得清晰可见,远处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随着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一阵惊喜的欢呼声。小河之畔,时而隐现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漫延。 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年的到来。走亲访友 “恭喜发财!”一阵阵问候传入耳中,原来是路上走亲访友的熟人互致问候。而伙伴们则是跑东家串西家,“跟你拜个年!”手中的钞票也多了起来,甚至手中还会赚得一大把香烟。而这大多是送给自己的老爸,有时也会试着抽一下,可咳嗽几声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们则在一起咬着嘴皮子悄声细语地说着什么。大人们在一起谈谈家常,老人们则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观看着TV节目,精彩的节目时而惹得老人们会心地笑个不停。 过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团圆,每个人都春风满面,每个人都嘴角流油…
春节的作文1400字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向我们徐徐走来了!这个春节对我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因为再过半年,小学升初中的毕业考试,这是我的人生中一个转折点。考完试,我便将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初中生。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个春节更是载着我的欢乐,美好的愿望以及那远大的理想。但是岁月的匆忙,让童年在时间的年轮里消失。童年是七色的,是热情的,可爱的。“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这首歌是否能让你回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在那五彩缤纷的岁月中,发生过许多事情,不像星星一样的明亮。我的童年是美好的,有许多事值得回忆…… 往年的春节,过得也是丰富多彩,但在我认为今年的春节,我过得才真可谓是“五彩纷呈”,极为有意义。我不仅在活动中懂得了2个大道理,还了解了其中的奥妙,十分其乐融融:春节的早上,我一骨碌从床上跳起来,抖擞抖擞精神,活动活动筋骨。然后高高兴兴去叫爸妈,给他们拜大年。平日里极其喜欢赖床的爸爸见我起得这么早,竟然也不甘落后,从床上翻身便爬了起来了,妈妈和爷爷也陆续地起床了,我们慢慢地吃完了丰盛的早餐,洗完脸,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中午吃什么好”呢!一想到吃,我就来劲了,忙向爸妈建议做这做那,爷爷与妈妈是我家的大厨,我们大伙儿商量了半天,妈妈说:“很久没吃过饺子了,又有点馋了,还是包些饺子吃吧。而且,你们可别忘了,今天是大年初一哦!”妈妈这一主意刚一说出口,我们就连声叫好,非常赞同。 我可不喜欢拖拖拉拉,“说做就做”。我们便开始分工进行了,爸爸做肉馅,妈妈揉面,我和姐姐烧水。起先,我们干起来都十分有劲,可不到半个小时,肉馅弄好了,饺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烧开了。
爷爷与妈妈便熟练地包起饺子来,我先是在一旁仔细地观察,随后也学着包起来,我好不容易包了六个,就略感劳累了。你还真别说,这包饺子的活儿也未必好学啊!,说到底,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妈妈见我愁眉苦脸的,意味深长地说:“难道我就天生会做吗,如果不吃点苦,付出点汗水和心血,加上努力去学,又怎么能学得好,做的美观呢……”我听了惭愧极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恨不得找到个地洞钻下去。为了使得我做的水饺不再饱受嘲笑,我便认真钻研、总结,吸取上次的教训。一切都研究好,准备就绪后。我又一次重新“扬起风帆,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地包了起来,我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包的水饺会露馅。果不其然,短短的5分钟后便有了成效,这下不仅做得比上一次更快了一些,还美观多了!比起上次包的,真是“天壤之别”这就使我明白了第一个道理:“学什么都应该刻苦,只有这样,才可以学得精;如果毛毛糙糙,粗心大意,一点也不踏踏实实,不但学不透彻,而且还会“事倍功半”呀! 过了大概二十多分钟,揉的面皮已经全部包成了饺子,我负责烧的水也已经在锅里“翻江倒海”了。爷爷娴熟地将饺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在中途他还不断地加些佐料,使饺子更加美味可口、鲜香至极。约摸过了十多分钟吧,爷爷便把饺子捞起来,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还放了少些汤。而爱调皮淘气的我则将自己包的饺子放在一碗里,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美滋滋的。在这儿我又想起了一句诗:是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这首诗一样,如果不亲自去实践,从中发现,又怎么能了解其中的辛苦。理所当然,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也就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更是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 童年的时光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嘻闹的浪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童年的时光更是令人回味无穷的,就像一枚香脆的开心果。当哆啦A梦乘着时光机离我们远去,当樱桃小丸子向我们挥手道别,当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笑着说声“再见”,当汤姆和杰利不在眼前出现,或许我们的童年即将消失,如同这些卡通人物般一去不复返。“欢乐春节,美好童年”,让我们珍惜现在这仅有的时间,过好童年最后一个篇章吧!
春节的作文1400字3
福清春节的民俗活动就从“筅堂”(拂尘)开始。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间择吉选一单日,捆扎新砍的竹枝为帚,拂去房子内顶棚的灰尘,洒扫庭院,洗涤家具器皿,反住宅打扫得干干净净。筅堂日全家吃一餐猪血“调”薯粉,据说猪血有去秽除尘作用,把筅堂时吸入体内的尘污也清除干净。
福清民间还有祭灶的民俗。腊月廿四日民间定为祭灶日,这天家里备好灶糖灶饼果品蜜饯供祭家庭保护神灶君,送灶君回天庭述职,叫做送神。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饭后,再备上香烛果品接灶君回来就任,叫接神。现在虽然不在厨房帖灶君图,改贴春牛图,它表达了人们祈求平安顺利的良好愿望。
送完灶君后,开始了“送年”活动。福清素来把女婿当作“半子”。每年腊月廿五起,女婿要备好年货送到岳父母家,这叫做“送年”,新婚的头年,女婿必须备猪蹄一双,线面五斤,五素五荤十件礼仪,用食盒装好,贴上红纸,亲自送到岳父岳母家。第二年以后,礼仪件数可不拘,但必须避开“四”的忌讳。
十二月廿八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巾春联。福清的春联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在红联身上加了一段白联头。这种习俗据说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时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刚贴完春联来不及吃年夜饭便逃命而去,等戚继光率军击溃倭寇才回来,有些人不幸蒙难,丧家就改贴绿色素联,亲戚朋友为了表示哀悼,就在经联上加巾白联头致哀。这白联头红联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则反映福清自古就有乡里敦睦,和衷共济的纯朴民风。
分年是福清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后举行发年仪式。分年是人们在一年取得收成后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仪式,沿袭下来便成了风俗。先备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荤祭保护神,最后备十素十荤祭祖宗。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达天庭,下告地府。这些仪式虽有迷信色彩,但却表达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现在福清仍流行分年习俗,多数家庭都备些果品香烛祭供祖宗,以表子孙敬祖的孝心。
除夕夜,福清有守岁的风俗。除夕夜一家老少围坐着吃团圆饭。年夜饭都凑成十碗十盘,取名十全十美之意。饭后长辈向未成家的晚辈送压岁钱,家庭主妇“装岁饭”,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鱼肉,全家人在家长率领下,洒扫庭院,添满水缸。以前民间还有“煨火母”的风俗,表示灶火延续、家庭兴旺的意思。最后家长添油点灯,带领全家围坐一起,促膝谈心,直到天明,这便是守岁。
正月初一亲朋好友间相互拜年,这是全国都有的风俗,但福清初一拜年又有许多不同的风俗。福清人自古勤劳,初一都争先恐后起早,取“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初一早家家户户煮线面,人人都吃线面,还配上太平蛋一双,祈求“福寿绵长,太平如意”。民间还有第一口吃蛋而不喝汤的风俗,说是第一口喝汤出门便逢雨。吃完蛋后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妇须留一人在家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主人也作揖回贺,请客人进门,向客人敬烟请糖。路上遇到熟人,无论友善与否,一律点头致意,或作揖互贺。
初一这天禁忌多,如忌扫地,怕扫掉财运;忌操九,怕不慎伤了皮肉不吉利;忌讲晦气话,怕言语相左伤了和气;忌打小孩,怕哭声不祥,这天小孩最高兴不过,有什么要求,大人多满足他们;忌讨债认为喜庆日子不难为别人,体现福清人宽怀仁爱的美德。
拜初二是宝清独有的风俗,也称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年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这天设灵座让亲友吊唁。拜初二这一习俗也与倭患有关,据说明末倭寇入侵,人们逃难而去。待戚继光率兵击溃倭寇,逃难的人们回来过年,初一见面互道平安,第二天便到死难者家中吊唁,沿袭下来,成了风俗。因此福清民间初二是不能上人家的门,以为晦气,当然拜新座不在此限。
福清南部操莆仙方言的地区还有初五做“大岁”的风俗。据说当年人们逃倭患时,无法回乡过春节,直到戚继光击溃倭寇后,人们才返回家园,初过除夕,凡有幸生返者都赶在正月初五回家做“大岁”。
福清的元宵节自有特色。这天晚上,工农商学各界人士都参加过利桥活动,利桥就是瑞云塔附近的龙首桥,人们过元宵到瑞云塔登高观赏融城夜景,多半要到利桥上凭栏观赏龙江上的游船,这种过利桥习俗被当作吉吉利之举。正月十五夜之前二三天,人们还集中在社址前燃放烟花,观看彩灯游村,当年添了男丁的人家还要给“游灯”的人分烛,以示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