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成语故事作文7篇,供大家参考。
成语故事作文1
第二天,闻香广场上挤满了人。而科学院里却气氛紧张,院长来回踏着步子,突然,一拍案桌:不行我们得尊重历史!快在一分钟之内造出一台变丑机!于是,科学院里炸开了锅似的。
那边比赛早已开始了,比赛项目还是捂着心口走路西施表现自然,而东施呢?表演的硬邦邦的,这时,一道从科学院射来的光击中了东施,他一下子就变回了原来的面貌。本来全场观众就想吐,现在更是吐得厉害。闻香广场马上变成了闻臭逃广场。
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像东施一样不知道好在哪里就学哟!
成语故事作文2
今天晚上我同爸爸一起读了寓言故事书中的一个成语故事,叫做《曹冲称象》,这个故事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小孩叫曹冲,他很聪明,遇到问题会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最后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聪明的孩子。
成语故事作文3
暴虎冯河
春秋时期,孔子外出讲学,子路佩剑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为徒,子路说自己用剑不用读书,孔子说读书可以让他有勇有谋。子路于是拜孔子为师,他问孔子统率三军时愿意与谁共事,孔子说不愿与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过河的有勇无谋的人共事。
据《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暴虎:空手与老虎搏斗;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人们用“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从事。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释读】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成语故事作文4
战国时代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弱国。有一回秦昭襄王得知赵惠文王,从楚国得到一块和氏璧,是一块无价之玉,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意用15座城池交换。赵王收到后立马让所有大臣上朝商议。大臣有人说不能被秦王给骗了,不能给,可又有人说不给秦王会派兵来攻打的,不能不给。赵王六神无主。
这时候有人说,我很聪明,勇敢。没错,我就是那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蔺相如。
赵王把我招进宫去,问我怎么办?我说只要秦王愿意交出15座城池,我就会把玉璧给他,不交的话我必一定完璧归赵。
当我带着和氏璧来到了秦国后,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赞不绝口,可是交换城市的事,连一个字也没有提起。这时我灵机一动对秦王说:“这璧有个小毛病,我指给您看看。”秦王就把玉璧给了我。玉璧一到我手上,我就威胁说:“我看你并不想给赵国15座城池,如今璧在我手上,如果你逼我,我就和璧一起死在这根柱子上”。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应诺,用15座城池来交换。我趁机要求说要准备一个盛大的典礼才行。秦皇只好下令定下了典礼的日期。当晚,我就让下手化妆后,把玉璧送回了赵国。当典礼的日子到了时候,我光明正大的告知秦王,玉璧已送回赵国,你若真想要,就先把城池交出来,我再派人把玉璧送来。秦王知道,杀了我也没有用,就让我回了国。
真是有惊无险啊!
成语故事作文5
教学目的:
通过新编成语故事,丰富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
召开成语故事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前些天,同学们的成语故事会开得很好,很多同学讲得有声有色,并且理解了很多成语的含义。今天,我们将进行更有趣的,也是有关成语的教学,那就是要求大家新编成语故事。(板书标题:新编成语故事)
二、教学活动过程及要求
1.提出新编成语故事的要求:①可以改变故事的情节;②可以改变故事的本来含义。
2.说一说“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故事的含义。
3.启发思维,全班同学自由接编《新编狐假虎威》。
4.师生小结新编故事的优缺点。
5.学生自由选择成语,按要求动笔编写故事。
6.按小小组(三、四人一组)读新编的成语故事。每小组选出一个最好的在全班读。
7.大组读故事,评出一、二、三等奖。
8.总结:同学们通过大胆的想象,深刻的思维,新编了这么多情节完整、想象丰富的成语故事,真不错。课后,你可以把原成语故事和你新编的成语故事讲给亲朋好友或爸爸妈妈听,请他们比较,最好能向你提出宝贵的意见。
三、教学效果
同学们新编的成语故事,创造了新的有趣的情节,有的保持了故事本身的含义,有的给予故事全新的意义。
例如,有个同学的《滥竽充数新编》(前—部分省略),说南郭先生逃到了另一个王国,这个王国的大臣看到他手里拿着竽匆匆赶路,急忙拦住他说:“正好,我们国王要找一个人吹竽给他听,那就请你吧。”他们把南郭先生推推搡搡地送到国王寝宫。国王支开了所有的大臣,要南郭先生吹竽。南郭先生见实在躲不过去了,便又装模作样胡乱地吹起竽来。那国王眯缝着双眼,俨然一个懂音乐的行家,还不时指指点地称赞:“好!好!”
故事不仅保持原意:讽刺没有真才实学的南郭先生混在行家里面充数,而且还讽刺了这个国王也是个“滥竽充数”的角色。
还有个同学在《新编狐假虎威》故事里说,小猴博士学成回山,识破了狐狸的诡计,结果,倚仗老虎势力欺压动物们的狐狸被老虎吃了。
还有个同学的《新编对牛弹琴》,里面写:牛天天听弹琴,长得快,产奶多。
四、教学后的感想
1.全班接编故事,小小组读故事,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运用了合作学习的原理,
2.锻炼了胆量,培养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根据不同的成语自由编写的故事,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因为思维的`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所以说这一教学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成语故事作文6
如胶似漆[rú jiāo sì qī]
像胶和漆那样粘结,形容感情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
在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学问很好的朋友,一个叫雷义,一个叫陈重。
他们一块到京城去考试,结果雷义上榜了,陈重却名落孙山。
雷义觉得陈重的学问其实比他好,却没有考中,很替朋友不平,就向刺史要求把自己的功名让给陈重。
刺史当然不会答应;雷义就躲在家中装疯,不去上任,刺史只好把他除名解职了。
过了几年,雷义和陈重又去考试,这回两人同时都考中了,而且一起被皇帝选为尚书郎,而成为同事。
当然,乡人见到两人的友谊深厚,都赞叹的说:“胶和漆合在一起,可以说是十分的牢固,但却比不上雷义和陈重的情谊呀!”
知心朋友是非常难得的,保持这种珍贵的友谊,更是重要。胶和漆投在一起,它的坚牢是不可言而喻的,雷义和陈重深厚的友谊,比胶漆还要坚牢,实在是令人羡慕!于是,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胶漆相投”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友谊的牢固,如胶似漆,不能分离,就像古诗中曾经说道:“把胶投到漆中,有谁还能把它们分开呢?”
成语故事作文7
《愚公移山》,虽然,愚公和磨铁棒的老奶奶看上去好像不是那么“聪明”,
但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搬走“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才会感动少年时的李白,让历史上多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为悠久而灿烂的中国文学留下的光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