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精品艺术作文4篇 艺术品 作文,以供借鉴。
精品艺术作文1
你喜欢钢琴还是戏曲?
答案不是最关键的,而是你看到这个问题时的第一感觉。你可能会很诧异:问这个问题干什么?你可能会什么都不想,喜欢钢琴的答案脱口而出。你也可能眨巴眨巴眼睛,天真地问戏曲有什么用?只有钢琴才被国际大赛完全认可。或许,答案不够全面,你可能还会有不同的想法。但左不过是喜欢前者或后者两种结论。拿着这个问题去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他们甚至可能会反问你“戏曲是什么”。
我相信有人和我一样感到悲哀。太多国人向往外国的文化,而不去传承中国自己的经典,许多中国的传统艺术已经销声匿迹。
一次看“出彩中国人”节目,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在台上表演耍牙,耍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表演者薛巧萍苦练这门技艺15年,20xx年在“中国达人秀”表演,今年在“出彩中国人”节目上表演。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耍牙,关注我国传统艺术。我看了不由得为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而叫好,心也唰的凉了。暂且不说这门技艺和钢琴、小提琴哪一样更难学,连最起码的态度我们都没有。不了解古代经典艺术,忽视祖辈积淀的精髓文化。连主动去学习都成了遥不可及的事情。
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都提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幼儿园的小孩报特长班,那么项目内容有哪些呢?钢琴,拉丁舞,芭蕾舞,唱歌无非就这几样吧。当然,也有报围棋,象棋一类的。但毕竟是少数。即使想去学习传统艺术,这样的课外班也着实不多,只有找到专业的团队才能进行学习。还是都归终于影响力不够,关注度不够。
如上文提到的,国际比赛里面大部分都是西方的一些文化内容,不是说这些文化不够经典,只是大部分人都赶着去学习国外的文化,自己国家的都没有人传承,岂不甚是悲哀?正是因为只有少数人去学习,去传承,才导致我国的艺术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够高。
其实,我国的传统艺术很美……
精品艺术作文2
11月14日下午,我们三、 四、五年级在大礼堂听讲座,主题:“从秦始皇兵马俑看秦代的陶塑艺术。”
胡老师对大家说:“今天我们请施老师给同学们讲座。”大礼堂里立刻充满热烈的掌声,之后就变得鸦雀无声。
施老师是位和蔼可爱的老师,红红的樱桃小嘴,乌黑的头发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漂亮极了。
施老师先告诉大家:陶和瓷是完全不一样的。瓷的发现是我们的骄傲。陶呢?则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制造—我的温度要在700-800度。再向我们介绍秦佣,它们的发现很偶然,是一次又一次打井发现的。然后向我们认识三个有名的坑: 一号坑是最大,佣最大,里面佣最多,成正反型;2号坑兵种齐全;3号坑最小,但是最重要的。最后施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看见的兵马佣没有颜色?”同学们纷纷议论:“因为以前没有颜色。”“因为……”最后施老师对大家说: “因为现在的兵马佣外皮脱落,所以大家看不到它们的颜色。
听完讲座,我想:这次讲座让我自己开阔眼界,更多地了解陶,瓷和佣。不但学到许多课外的知识,而且还懂得科学道理。
真想去兵马佣博物馆看看!
精品艺术作文3
我最熟悉的人是一个魔术高超、爱打乒乓球的一个人。这个人有时很幽默,有时脾气也很大,所以这个人是很厉害的,猜猜这个人是谁吧?还是让我告诉你吧,他就是我的爷爷。
说我的爷爷魔术好,我可不是瞎吹的,我是有根据的。如果你真不信的话,我就叫爷爷给你露两手,刚开始我不知道爷爷为什么魔术那么好,后来我终于明白了,爷爷的爱好就是魔术,所以他变的魔术好,让人如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的感觉。
每年的春节,我爷爷都会和我们一起贴春联、放鞭炮,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的是我爷爷都给我们全家表演精湛的魔术。最使我震惊的是“白纸变钞票”、“硬币进空杯”这两个魔术,看完使人迷惑不解的是“白纸变钞票”这个魔术,心里想家里很多很多的白纸,难道会变成无数个100元大钞吗?爷爷精湛的表演真是即幽默又别具风格。
我的爷爷也特别喜欢打乒乓球,乒乓球也算是中国的国粹。每年打乒乓球都能赢得很多奖牌。我爷爷打球时一向手疾眼快,而且他也很会拉球、旋球、飞机球……很多招式都很厉害。记得有一次,我和爷爷、爸爸一起打球。爷爷先和爸爸对阵,不一会儿就把爸爸打下去了,爸爸真是无话可说,只有甘拜下风。最后轮到我和爷爷交锋了,此时我看到爷爷既骄慢又有些放松,于是我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小宇宙”瞬间爆发,我越打越来劲,越来越有信心,此时爷爷有些招架不住,就猛的来一个拉球,我又来一个飞机球,紧接着又一次攻击,这次爷爷终于被我拿下,最后我以3比2胜了爷爷。
看,我最熟悉的这个人厉害吧,可不要小看他哟,我最佩服的就是我的爷爷。
精品艺术作文4
藏瓷要看作品本身艺术水平 别被“大师”名头唬住了
在收藏当代艺术陶瓷时,首先要看艺术陶瓷技术人员的职称及荣誉称号,大师级别越高,作品的价格以及收藏价值一般会更高,这已成为一种惯例。不过,当代官窑瓷器收藏家郑玉彩也指出,看职称只是第一步,不能仅以职称确定作品的价值,因为职称不能完全代表陶瓷艺术人员的水平,甚至有些大师的作品粗制滥造,不具备收藏价值,收藏当代瓷器的关键还是要看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
郑玉彩表示,在鉴别当代艺术陶瓷精品时,仅看大师头衔是不行,它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各级大师评比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正之风,因此一些正直且有高水平的艺术人员不愿意主动评大师,如轻工部陶瓷研究所高工陈庆长先生,他的作品曾多次被国家选为礼品瓷,他就表示不愿意评大师。另外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桂英从来不托人为儿子曾军评大师铺路,相信儿子凭自己的本事早晚会成为省级大师,目前,曾军也晋升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这就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不过这种品德高尚的艺术家如今可是越来越少了。因此应该看到,在大师评比中还是存在一些外人所不清楚的潜规则,这都影响了“大师”群体的整体素质,需要收藏爱好者予以重视。
其次,有的人名为大师,但其实根本没有大师应有的技术水平。有的大师基本的陶瓷制作工艺都不熟练,连拉坯都不会,陶瓷绘画装饰更是了无创新,有的作品就是粗制滥造,从收藏角度说,没有创新的作品就没有收藏价值,不会创新的艺术家也根本不符合大师的标准。另外,目前还存在一种现象,有些官员因为职务级别很高,尽管也会被评为大师,但其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水平都难以保证,虽然短时间内可能价格比较高,但从长远看,也是不具备收藏价值的,需要藏家注意。
第三,冒名、造假大师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陶瓷艺术品虽然有大师的落款、证书,但其实是货真价实的假货,这类仿品根本不是出自大师之手,鉴别这类瓷器就需要藏家具有一定的鉴赏水平,一般来讲,这些仿品大都绘画呆板,与大师本人的风格不相符。
所以,郑玉彩认为,在关注大师作品时,除了考察职称及荣誉称号外,更要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