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芒种的作文7篇(关于蒲公英的作文),以供借鉴。
关于芒种的作文1
对于芒种我们现在的学生们可能只是听说过这个节气吧,具体芒种是要干嘛的应该不清楚吧,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9个节气。
芒种后我市进入初夏梅雨季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常见的天气灾害有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正常年份我市6月中旬开始入梅。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培的“三夏”大忙高潮。主要农事有:一是及时抢收小麦、蚕(豌)豆等在田夏熟作物,做到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二是上、中旬重施玉米摆果肥,做好壅根防倒和防治玉米螟工作。三是中稻秧田喷施起身药,中、下旬移栽;直播稻和抛秧稻防治稻象甲,早栽大田防治二化螟、叶瘟等病虫害。四是棉花中耕松土除草搞好蕾期管理,防治盲蝽象、棉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追施有机肥争取多结桃;整修棉田排水系统,防雨涝。五是上、中旬抢种夏大豆、花生、春大豆追施花荚肥。
春山芋追肥,中耕除草,培土补苗;扦插夏山芋。施好薄荷刹车肥。六是播种豇豆、苋菜、小白菜等蔬菜;加强茄瓜豆类蔬菜的田间管理,防治病虫,采收上市和留种工作。七是加强禽畜夏季防疫,成鱼饲养管理,桑田夏伐施夏肥,检修江海堤防工程和排灌机具,注意防汛防旱等工作。
关于芒种的作文2
今天,是6月5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芒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气温上升,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夏越来越深了,衣服在一件件减少。
这个节气叫芒种,为什么呢?因为芒种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所以民间称做为“忙种”,农谚“芒种忙,忙着种”正说的是这个节气名字的源头。
这个夏日里有农夫不忘种地,自然有文人不忘写诗,看吧,长卿的《芒种》:“王孙但知闲煮酒,村夫不忘禾豆忙。”陆游的《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说的是在芒种中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到阴而鸣;与此相反,能够学习其它鸟鸣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芒种节气里,有许多习俗,在南方煮梅是必不可少的,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范成大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与三国时“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都是从此而来。梅子有怎样的好处呢?它不仅对健康有益,且也好吃,从树上摘下一两个吃,酸甜可口,味道特别,好吃极了!
“芒种忙,忙着种”我是一名学生,也很忙,忙着运动,忙着学习,长大成为栋梁之才。
关于芒种的作文3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六月初旬这会儿,正值芒种时节,在农村正是大家最忙碌的时侯。
公鸡喔喔的叫,整个农村就开始忙碌起来。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夏天的早晨,阳光明媚。我向门口一探头,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绿色……尽收眼底。在前往学校的路上,原本兴高采烈的我,却因看到了一幅被“阳光”凝聚的画面,有着复杂的心情:一个个农民伯伯,光着脚,踩进那乌黑的沼泽地,手上拿着翠绿的秧苗,迈着一步又一步,播撒着希望。一切都在汗流浃背中进行。这样的行动不知持续了多少天……
在六月中旬的某个傍晚,西边的太阳逐渐落山,吃过晚饭的夏日凉爽而又舒畅。整个村子都凉下来、静下来。我独自走在田间小路上散步,这是多么惬意的解ya方式啊!我向四周望了望,波涛翻涌的青色之海,是土地上最美的诗篇,远处的村子都隐在绿色的雾中,内心只有单纯的青春的快乐。
那几天几乎每天上学的时候我都在观察着,曾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是多么的神圣,那一次次端上饭桌的粮食,越来越感觉很珍贵,芒种真的是很“忙”的季节呀!而在这一次一次的忙碌中,有这么一种“忙种”的人们。越来越体会到芒种之忙,带成难以领悟到自然界中的芒种那特有的美。
芒种后绿色的田野有着生命最初的蓬勃。一切像流水一样自然,在雨中成长,在阳光下成熟,正像那首歌“种一万朵莲花,在众生中发芽,等待红尘一万种解答。”让我们静候秧苗的成长……
关于芒种的作文4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二十四节气中,我的名字叫芒种,在家族排行第九。
芒种,一年中最忙的时节。“芒”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如大麦、小麦开始成熟,将要收割;“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芒种也叫“忙种”,也有人说“芒种芒种,样样都忙”。
农民伯伯为了迎接我的到来,在炎炎烈日之下辛勤劳作,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一滴滴融入泥土,浇灌着幸福之花。他们弯腰割着麦子,偶尔抬头望着无边无际的麦田,嘴角漾起一丝微笑。顺着他们的目光,我见到诗歌中常说的“田间忙忙割,农家乐启镰”。听!农民伯伯唱起了丰收的歌,金色的麦穗沙沙作响,歌声和麦子的沙沙声混在一起,合成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传遍田野的每个角落。
现在小朋友们都认识我了吧!
关于芒种的作文5
刚刚过了小满,芒种也来了。我们回乡下爷爷家品杨梅,泡杨梅酒。
“嗯……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春争日,夏争时……割稻离不开镰刀,除草需要锄头……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一说起农活,爷爷就拉开了话匣子,刀刻似的皱纹绽放在他苍劲的脸上,精神矍铄。印象中,我出生不久,村里人就已经不喜欢在田地里干拔秧、插秧等农活了。大家学到了外地传过来的更为简单的播种方法——抛种,即将水田里的杂草用草甘膦农药一洒,等杂草死光后将谷种直接抛下去。这样省时又省力,只要按时撒化肥和喷农药,稻子长势就好。等到稻子成熟的时候,有专业的收割机过来,还帮你把稻子烘干、装袋。大家习惯了这么种稻子,不再把大把时间耗在农田里,也没时间去侍弄。但爷爷不同,我家的田地没有一寸抛过荒的,也没有一寸喷洒过草甘膦。很多时候,爷爷独自一人戴着草帽在一行行的秧苗间拔草。爷爷还将一年四季里栽种的所有农作物都留下了种子,稻谷、麦子、油菜、马铃薯、南瓜等。他将不同季节里播种的植物种子收获起来,晒干了水分,分门别类,收拾好,有的还做了记号。爷爷的粮食和农产品主要是送到县城来供给我们。当然,爷爷少不了还送给亲戚朋友们一些。这几年,爷爷的农产品仿佛成了“稀缺品”,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午后的斜阳,透过长长的垂柳,与门前小河里的倒影相呼应,有一种潜藏着的盎然的诗意在隐隐流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老爸最喜欢用陆游的《时雨》描绘儿时的美景,怡然自得。奶奶曾偷偷地告诉我,老爸小时候帮割麦子,被镰刀划了长长的一大个口子,左手食指差点掉了;种田的时候,脚底被瓦片割了深深的一个口子,都溃烂了,却还得下地干活。老爸看着我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炫耀起了他金色的童年。“那时,我爷爷有一亩多田,我们堂表兄弟姐妹十多个,一人一行,劲头十足,半小时就干完了。爷爷给我们每人买一根三分钱的棒冰,那滋味,甜到了心坎里。可惜,现在再也没有如此美味了!”“小时候,我们最喜欢打泥巴仗了。小伙伴你追我赶,最后非得弄得满脸、满身污泥不可……哈哈,真痛快。”
从小,我就喜欢下田,但没种过一棵水稻,只是喜欢在田里抓“狗乌田鸡”玩;渐渐地,我喜欢把抓到的“狗乌田鸡”用来钓龙虾,或者是抓蚂蟥来吓唬人;再大些,我不喜欢下田了,更多的是待在家里打游戏和上网聊天。抬起头,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向大地,田野里芒穗如海,麦穗锦簇,随风摇曳,好像在欢迎我。
眺望远方,一位农民伯伯正驾驶着播种机辛勤地播种着。看到如此情景,我猛然意识到,一“收”一“种”之间,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芒种悄然至,人生收获时。两年后,当我过了芒种,就将迎来高考。种庄稼,必有时节,而人生却是没有时节提醒,只有珍惜当下,不断播种收获……
芒种,送自己一粒种子,别让自己荒芜了!
关于芒种的作文6
芒种是什么?难道是把芒果种在土壤里?这个问题引起了知识渊博的姐姐的哄堂大笑……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什么往地下种。”话还没说完她就笑得更夸张了,连气都喘不过了。她的理论紧接着开始:原来芒种在端午节前后。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家家户户当天都要包粽子。过程虽不复杂,但时间却很久。一开始要把长叶子裹成不会漏的三角形,中间空心,里面加糯米,糯米中间可以加肉,蛋黄,红枣。我个人比较喜欢红枣,更喜欢肉粽。材料放好后要将剩余的叶子把没包住的包住,要不然蒸的时候就会露馅。哎!快停停,你说得我脑子都绕不过弯了,咋还有这么多讲究。
端午节当天,我看见奶奶她们有序地一个一个步骤做,速度相当快,还看见上面有好几根线,嗯!那天姐姐为什么没有说这个环节呢?哦!原来这些线是用来系粽子的呀!
迎着悠悠的风声,我坐在家后门,品尝着奶奶亲手做的粽子。嗯!这味道简直要冲出天际,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高潮。糯米吃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吃软糖,虽然没有那么甜,好吃得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吃了这个,心情可是比别人好到1万倍。天气也慢慢地炎热起来,风都成了热风,热得只能在空调下暂时凉快一会儿。因为上学的时候是不可能给你那么好的待遇。
原来,芒种时可以做这些事情,害得我都被姐姐嘲笑了,希望每年芒种的时候我都能吃到肉馅的粽子。呵呵!前面的你现在知道了吗?
关于芒种的作文7
“芒种忙,麦上场”,奶奶翻着皇历说芒种快到了。看我似懂非懂的样子,妈妈说:“走!儿子,妈妈带你到大自然中感受下这个有趣的节气。”
我们来到老家曹镇,这时正是小麦成熟收割的季节,金黄色的麦穗一望无际,在微风中晃动着身体,跳着丰收的舞蹈。空气中弥漫着农作物特有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农民驾驶着收割机在田地里辛勤地劳作,收割、脱粒、晾晒、装袋。站在田边,妈妈手机放着歌曲“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的面庞……”真好看,真好听!
晚上回到家,奶奶做了手工面,带着麦香的面条很劲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吃得干干净净。芒种真是个有趣的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