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有关读后感的作文300字5篇(读后感作文300字左右优秀版),供大家阅读。
有关读后感的作文300字1
寒假期间我读了《三毛流浪记》这本书,主人公三毛是个可怜的孩子,她没有爸爸妈妈,没有加,孤苦伶仃,四处流浪,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吃的是贴广告纸用的浆糊,有时候两三天都找不到东西充饥,饿的头晕眼花,没有意见像样的衣服,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他卖过报纸,拾过烟头,帮别人推过黄包车,她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他多么渴望有一个家呀!
他看见小羊有母羊的疼爱,小鸡有母鸡的照顾,小狗有母狗地喂养,他伤心极了。三毛常常被人打骂,被人欺负,尝尽了我无法想象的苦,但是他特别地坚强,不论他的生活多么的艰苦,但都能勇敢的面对,解决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与生活在旧社会的三毛相比,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呵护,有老师的关爱,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现在这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有关读后感的作文300字2
最近读了“凡卡”这本书,它记叙了沙皇统治时期俄国人民苦难的生活,从而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读了这篇课文,主人公凡卡的悲惨命运就感动我。
凡卡的生活极为悲惨,我国人民也遭遇到不幸,同样遭受困难,为什么处境不一样呢?当完美国家四川大地震的时候,许多房屋被震毁,亲人被震死,这些人是多么的不幸,但他们又非常幸运,因为祖国的四面八方都在向他们捐款,同学们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钱,老师拿出自己工资的一部分,都投进了募捐箱。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而凡卡确在沙皇的统治中受尽欺凌,连和他一个台阶上的伙伴们都捉弄他,而且没有多少人肯帮助他,所以他的生活才会如此的悲惨,这就说明人一定要团结、互助。
想到这些,我们就应该多帮助像凡卡的那些人,彻底消灭不平等的社会制度,让世界上不再出现“凡卡”,让我们每个人都快快乐乐,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有关读后感的作文300字3
最近在读《伊索寓言》这本书。我觉得读这本书的好处可真多,它给了我许多启发。我在这里面读了几个印象深刻的小寓言,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有一则寓言叫《朋友与熊》,说的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遇到了熊,一个朋友仗着自己会爬树,丢下另一个朋友自己爬到树上了,另一个朋友很着急,担心自己被熊吃掉。他突然想起来熊不吃死去的人,他就假装死去,熊以为他是死人,就走了。从这则寓言里我总结出:“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就是说,只有能和你共同患难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好朋友。
还有一则寓言叫《击水的渔夫》,一个渔夫为了捕更多的鱼,就先在河里撑好网,在用石头击水,让鱼儿吓的乱游,不一会儿,渔夫的网里捕到很多的鱼。渔夫的做法引起了河边居民的不满,就对渔夫说:“你用石头把水打浑,我们就没有水喝了。”渔夫不以为然的说:“如果水是干净的,那我就要饿死了。”从这则寓言里我总结出: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集体利益,这样的人没有人会喜欢他的。
《伊索寓言》在我眼里真是一本好书,细细品读,收获无穷。
有关读后感的作文300字4
语文课本上的第五单元是信息传播的一个单元,第一篇文章《三个太阳》是一篇通讯,更是一篇科技文章。
此篇文章以第三人称来写,主角是一名画家,名叫陈雅丹,陈雅丹是浙江新昌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出版家协会藏书票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监事长,一九四二年出生,女,擅长版画,北京幻灯制片厂,美术编辑,中央工艺美院教授,中国藏书票协会副会长,1960年毕业于美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6.11到1987.2赴南极中国长城站,创作壁画“三个太阳”留在南极,是中国第一位赴南极写生进行艺术活动的画家。
沿着70年前地球物理学家父亲陈宗器走过的路,两次穿越生命禁区罗布泊,成为我国“第一位纵穿罗布泊的画家”。她还是美术圈里公认的“环保先行者”。
有关读后感的作文300字5
《春田狼》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狐狸妈妈——维克森的母爱。猎人捣毁了偷吃鸡的维克森的窝,并俘获了小狐狸,用铁链把它绑在院子里夜里,维克森来救它的孩子了。它一次次刁起小狐狸往回拖。但是,当铁链拉直时,小狐狸就被疼得哇哇大哭,维克森把牙齿咬断了5根,才把小狐狸给救出来。这种舍己为人的母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考试时,我把书包都翻遍了,都没找到铅笔盒。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是妈妈!她把铅笔盒塞给了我,又叮嘱我:“仔细一点,给我考出一个好成绩让你爸瞧瞧!”就风风火火地走了。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为了送铅笔盒,竟损失了一大堆生意!这种母爱在世界上有许多事都能体现出来。记住:妈妈是你的保护伞,一定要珍惜呀!
文中,小作者首先简述了《春田狼》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由维克森的事件引出了伟大的母爱,然后结合生活,进一步说明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