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反思作文6篇,供大家阅读。
反思作文1
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作文为描写家乡风景。
我面对这个作文题就楞住了,平湖的孩子所居之处却无特别能激起孩子们美感并产生去描写它的欲望的地方,而且刚刚过了春节,春还没来得及回大地,到处仍然还是一片冬景,虽然深圳地处亚热带,四季绿色满眼,但是没有春天到来的美丽吸引学生。那写什么呢?
课本是拿来运用的,拿来选择的。兵法云“兵无常形,水无常势”。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课程,才是课程论的精髓。
我选择了“看图作文”。
首先从网上找到富于层次,内容丰富的图片制成幻灯。再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描写具有特色的段落。如《荷花》第二段描写各种荷花样子的句子,第四段描写想象中的荷花的动态和静态的句子,《咏柳》中对柳树的比喻,《燕子》中第二段对春天的描写的句子等等,感悟写作方法:描写形状、颜色、姿态、静态、动态等;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想象等。然后以菊花为例进行观察和口语表达,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口头作文,从范例引路到小组合作再到汇报,步步走来很顺利,我心中暗喜。接着出示风景图,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如何选择景物,如何安排描写顺序等。最后让学生自由创作。
我坐在讲台上瞑想着孩子们会有怎样精彩的句子花儿一样绽放在我的眼前,但我还是失望了。学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富于创造,更没有我想像中的能不急不躁地铺陈一篇优美的写景作文。虽然,不少作文已充分显示了三年级学生高超的作文水平,但是,与我的希望相去甚远。从客观上讲,写作时间有限,不少学生在课后没能用心去做,从主观上讲,写景作文的写作方法还是没有得到落实。
面对不够成功的作文,怎么办?当然只能重来!
我决定将校园里的景物用照片拍下来,制成课件,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再作文。又将如何呢?等着吧!
反思作文2
课前设想,之前我们班进行了家庭人物系列写作,写过爸爸,写过妈妈,还写过爷爷姥爷等家庭人物。从学生作文中,我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选材,不会细致描写,转述比较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准备了这么一节课。想借助照片引起大家大家对家庭温馨的回顾。讲述自己的故事其实是想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去选取最能表现自己对家庭爱的材料。考虑到因为是要表现“爱”有些学生只会选择“关心、关爱、理解、帮助”一类的材料,所以在学生讲自己的故事时,有意引导他们“家庭生活并非总是和和睦睦,磕磕碰喷的事情中其实也有亲情”从而拓展他们选材的范围,达到选材的新颖。关于这个作文很容易铺开来写,什么都写,最后什么都没写好,所以提出写作线索,这样内容就更集中一些。细致的描写是本节课的重点,写作指导的重点也在这个环节。我选取了三段资料,第一段是从学生小学五年级的《慈母情深》中节选的一段,第二第三段都是学生作文片段。希望学生在对比中能明确细致描写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到细致描写从而更好的表现自己的情感。为了检验指导的有效性,最后安排了一个环节,就是修改片段或是写自己的故事,使其更好的现“我爱我家”这么一个主题。
上完课后再想,自己之前的导课,幻灯片的展示,学生将自己的故事,其实都是很好的,创造了一种浓浓的亲情氛围,学生课堂发言积极,畅所欲言。对材料的分析也比较到位,能明白细致描写对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也知道对人物的描写可以使情感形象化,为了拓宽思路,结合《散步》中的环境描写,我讲到环境描写也可以烘托自己的情感。其实这些都还不错。从整节课来看,我感觉之前让学生准备的照片,准备的访谈的内容,在这节课中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细节描写的指导还是不到位,因为当时看到时间超出了我的预想所以在指导还是比较仓促。前面的幻灯展现,和后面的修改训练有些脱节,本想着可以修改学生片段,也可以写自己的故事,结果上课时就只让孩子们修改了,当一个学生的修改出现了情节不真实的现象,我也没有意识到孩子缺少生活体验,所写就会出现这种那个情况。很纠结,不知怎么样做才好,预想挺好的只是真正实施下来总觉得不是很满意。我不想把自己的课上成表演课,我希望能真正给予孩子们以指导。每次上完这样的公开课,无论好与不好,自己的认识总会有一个提升。
反思作文3
英语成绩发下来了,我考了75分,这并不理想。因为这里面有些不该错的东西。我统计了一下:15%是粗心;3%没有仔细看题,还是粗心;82%是不会的。
于是我对错题进行了精密分析,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
听力部分第二大题,绝对是不该错的。真不知道那天是怎么回事,耳朵打了苍蝇。不过最关键的还是我注意力没有集中导致一错再错。至于第三题我则没有搞清句子的意思,瞎猜了一个写上去。猜是不对的,所以我错了。
基础知识第4题我不知道box要加es,所以错了。都怪我小学没学好。第二大题3、4两题则是粗心,明明会的却错了。往后的4、5、6和第三大题2-7都是不会。翻过来第四大题3、8两题也是不会。第五大题,我没有仔细看文章,才让2、5两小题“暗算”了我,8、10两小题因为问题没看清,加上不懂pairs的意思,才让它们逃出了我的掌心。到了作文,错有三大方面:一是课文没背好,二是句子连接错了,三是语法不会。有了这三方面错误,我痛失了5分。
这个分数,现在是乐观的,但对于未来是悲观的。因为小学时75分对我来说是“难于上青天”。不过,我不会因为增加了十几分就骄傲。因为我知道,有39人在我前面,我是倒数!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定要成正数!
反思作文4
我市的体验式作文教学彻底打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陈旧模式,形成了一条五线交织的有序有格的网络序列训练体系。这五条线分别是:主题活动线、技巧训练线、文体训练线、作文修改线、逻辑思维线。
1.丰富的主题设计。
体验式作文教学继承了初中语文教材编排以主题为章节单元的编排传统。在安排主题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有学生熟知的校园生活,有走进自然、品读山水的,有感悟亲情的歌颂友谊的,有走进节日,感受节日文化的,有尊重生命,感悟人生的,有走进大师,品味文学作品的魅力等等。主题活动的丰富性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热情。如初一语文上册第一章主题为“情暖校园”,安排了两个单元的作文训练,分别是:“我的老师”,“同桌的你”。主题的设置尽量考虑到与教材同步,同时又兼顾中学生的成长以及地域文化的特点。
2.全面的技巧训练。
体验式作文教学在注重学生主题活动体验的前提下,并没有对技巧的训练加以否定,因为必要的方法指导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但这种训练不是无序随意、重复低效的。而是更注重统筹安排,从初中一年级到初中四年级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次作文练什么,怎样练,要心中有数,如初中一年级可以进行简单记叙文训练,简单的写人写事训练,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要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初中四年级更侧重于综合训练。做到有分有合,有序有格,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在原地踏步,而是一步一个台阶地在实践着作文成长的道路。
3.完备的文体训练。
体验式作文教学不是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的能力和终身发展负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既注重记叙文、散文的训练,也重视对学生进行说明文、议论文的训练;既注重应用文体如书信、调查报告,读(观)后感的训练,又注重学生实用文体的训练,如短信、广告、颁奖词,海报设计等。既重视了活动的体验,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又全面发展了学生的能力,可以说我们的体验式作文教学简直是学生生活的万花筒。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4.实用的作文修改训练。
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修改是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没有反思就不会有进步。因此,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作文修改是重要的环节。从认识作文修改符号,到锤炼字词句,段落的修改,篇章结构的修改等,让学生掌握修改的方法,逐步养成修改的习惯。
5.清晰的逻辑思维训练。
任何事物都不是靠一朝一夕完成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它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思维规律,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只会严重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中,我们在每条线索的设置中,都遵循了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表象到深刻的螺旋式上升的序列训练思路。这条训练思路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
反思作文5
初二了,大家都似乎认识到学习,考试的压力,埋头苦干。放学后留在教室写作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今天和以前一样,一如既往,放学后与同学一起写作业,埋入我的学习生涯。我依然是走得最晚的那个。突然觉得初二的生活很累很累。才开学,心很慌,每天背背背,抄抄抄,重复2年,枯燥无味。总算写完了作业,我慢慢地走下楼梯,却听到一楼的游戏声。下去一看,竟是一位初三学长正在玩游戏,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却还在这依然玩着手机。
天已黑了下来,手机传出的白光格外耀眼,照射到他的脸上,他似乎沉浸于游戏中,并没有注意到我,好像那个手机的屏幕是一个黑洞,紧紧吸引着他。我走得更近了些,他抬起头,与我对视一秒,低下头继续玩游戏,丝毫不在意我和周围的环境。
于是我便走了。走后我也开始反思这个问题。
在中学里,许多学生都有手机,也许父母给他们是因为方便联系。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许多学生不分时间玩,下课上把手机拿出来玩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后来再也克制不住玩手机,不知不觉就把手机拿出来了,家庭作业不会手机一搜,答案就出来了,一直到睡觉前都在玩手机,玩着玩着发现已经凌晨了,第二天上课又没精神这就是让手机操控了自己的生活。
不可否认,手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如果学生玩手机过度的情况再加深,那就太糟糕了。其实,错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为有人无法抵挡手机游戏的诱惑,因为有人太过与依赖手机。
看到这里,我也深深地自责,因为我也曾有过这种现象,手机本身并没有错,它不过是人们创造出来为人们服务的工具罢了。其实错的是自己。
只要每个人都能自制,不全靠手机,手机的弊端也还随之减少。手机只是联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寄托,别把时间和浪费手机上。
放下手机吧!
反思作文6
“国培计划”学习到第六模块,打开各地教改成果,迅速吸引我的眼球的就是《山东:体验式作文教学》
打开,下载,一口气读完,又相见恨晚之感。
说来惭愧,崔老师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中列举出的低效作法,我都做过。执教以来,我一直尝试在作文教学上寻求突破,但是各种尝试都感觉收效甚微。以至于开始为自己找借口,好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通过阅读自己积累感悟出来的。
不可否认,学生的主动阅读感悟在个人写作中起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老师的引导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山东省的这个《体验式作文教学》成果提供了系统的作文教学思路,而且教学策略切实可行,操作性极强,又鼓起我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探索尝试的勇气。
首先,主题作文教学设计与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尝试相契合,而且我现在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面的尝试已经基本稳定,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下一单元教学时我在学生整体感悟全单元文章之后就可以给同学布置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主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收集资料,去主动了解、体验作文主题。作文教学时可以让每组代表展示自己最近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作文主题的感悟,同学交流对作文主题的想法。在同学们思想的火花碰撞之后,再进行作文写作。
其次,作文文体训练的完备性是我以前也进行的一种尝试,除了学生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外,其他诸如说明文、调查报告、宣传海报、颁奖词、短信、表扬信等都进行过尝试,但是以前的作文教学是游击式的,缺乏系统的指导。山东省的这个教改成果促使我思考,怎样把学生的写作训练变成系统工程。
我校现在正在进行校本课题、校本作业的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为我及我校语文组作文教学的改革探索,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蓝本。本周要把山东省的这个教改成果印发给各位老师,供有兴趣的老师学习交流。
作文教学,从体验式作文教学从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