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高考作文7篇,供大家阅读。
高考作文1
雨燕妈妈孵卵的时候不是补品吃的太多,就是挂Q时间太长,小雨燕破壳出来比企鹅还肥。雨燕爸爸想起老婆和那个北极网友在网上夜夜春宵,当时就想去医院做亲子鉴定。幸好小雨燕毛色还算周正,才没酿成由一个小雨燕引发的血案。家庭矛盾没有了,可这肥嘟赌的雨燕体重超标,小翅膀怎样扇动都飞不到离地两米。雨燕夫妇这辈子偷谷子摸玉米的事没少做,这不,报应来了。
妈妈要求小雨燕每天负重跑一百公里,还不许吃饭。爸爸不同意,说这种魔鬼减肥方法只有魔鬼才想得出来,这不是把孩子往死路上逼嘛。商量后减少到每天跑两公里,还吨吨吃鱼排、喝蒙牛酸酸乳。一个月下来,小雨燕没见瘦,腰围到粗了一大圈。可见孩子减肥,父母要心疼、溺爱是万万不成的。
雨燕不会飞,实在和肉燕没什么区别,妈妈决定拿出积蓄送孩子去割脂。两口子托着雨燕飞到医院门口的时候,累得气喘如牛。医院门口围了不少动物看热闹,野猪妈妈正带着一大帮亲戚朋友和猴子医生玩命。原来小野猪上个月来这割脂,被这个二把刀自称美国回来的猴子医生给割了几刀,当时虽然瘦下来了,可回去疼了一个月后,居然死翘翘了。看着猴子被野猪揍的满医院乱窜,雨燕夫妇对减肥医院丧失了信心。
刚回家,隔壁金丝雀就来串门。客气了几句,金丝雀就开始推销减肥产品,“《健康瘦》是国外先进品牌,获得国际产品质量认证,不但瘦得快,而且不反弹,还美容嫩肤廉长个头,实在是健康减肥的不二选择。”说罢把胸口拍的咚咚山响,连始祖鸟爷爷都拉来打包票。雨燕一家被吹的耳膜发涨,无奈之下买了两箱。爸爸想,死鸟当成活鸟医吧,好好个雨燕总不能一辈子当家禽。
小雨燕为了早日飞上蓝天,坚持服用《健康瘦》,头十天,拉肚子,瘦了一圈。雨燕父母那个高兴啊,又买了一箱药不说,还硬是把金丝雀拉去馆子撮了一顿爆炒菜青虫。可接下来几天,小雨燕开始卧床不起,滴水不进。最后在父母悔恨的眼光中与世长辞。《健康瘦》减肥的功效确实强大,小雨燕死的时候瘦的皮包骨头,可这“健康”却是名不附实。
雨燕爸爸抹干眼泪,进厨房拖了把菜刀,往金丝雀家冲去,一边喊,“金丝雀,你这个假药贩子,还我孩子命来。 ”电视里广告由自附和着,“肥胖的朋友请注意,减肥请用......
高考作文2
桅,斜挑着一箩思念。熙攘的人群,没法静止你渴望已久的心。我在岸。你在船尾。一种淤积的辛酸。象球。化不开。
我回头。你的泪水,剪开三月柳枝拂过的河流。是谁,将阳光的轻媚,截割成光亮的钵。盛满的泪水,荡漾着我最初的笑容和感动。
挥手。姿体语言。你我无法重叠的剪影,拉长各自的身后。有鸟的鸣叫声。不是清晨醒来的天籁。而是泅渡笼中冲破的向往。象试管的化学反应。等待一种,新生的降临。沿阶而上,一种重复的脚步,淡如生活。倾注的变化,是滚动的小石头,在脚边来回走动。那一株,忧伤的黄花随性着自已。惬意着自已。将一种久别的重逢和感动,吸进根部。一种脉膊的跳动,慌了小草。泻染出红蜻蜓渐变的翅膀。象你的脸。绯红。林间穿梭的身影,遮不住花瓣飘落。你说,每一瓣花,都有属于自已的语言。盛开在同一季,却等待各自的有心人。路过。
慵懒的身子,斜躺在竹椅上。聆听,一种雨声。该是时候,栽种芭蕉了。想象那雨落芭蕉的醉人,连把盏的清茶,都渗透着春的绿意。一直觉得,樱桃的红与芭蕉的绿,之所以美,是因为参差的强对比。但人啊,往往容易忘记优与劣的互补,才是一种完美。站在夏的炎热里,向往着秋的气息。不觉中,秋也来临。热与冷的对比,容易忘记很多很多的东西。包括感情。
再次,走近树林。粗细线条的枝干,有种生硬的冷。黝黑空洞的树皮皱纹,象极了人的眼睛。刻化了一道一道的往事,再扔进风里。冻红的手指头,象萝卜。饱满的。碎生生的。踩在石块上的回忆,苍白一袭单薄的素衣。映影衣上的枫红,深深浅浅。象那一年满径的花瓣飘落。花满天。花无语。
石阶上的苔。复出了。天空越加灰暗。天气,开始变冷了。我劈一堆干枯的柴,在冬夜燃烧六月的火种。被驱开的冷空气,躲进寂寞的心里。抱成团。顽固散不开。旧式的吊檐,浓郁的装饰味里,隐隐还透明着曾经的风华。一种过迁的色彩,晕黄成烟灰缸。一支半燃的烟,忽明忽暗。象回忆。氤氲的空气里,满天的花瓣似雨纷飞。被冷褪尽的色彩,有种苍凉的白。
该是时候下雪了。哪怕是小小的雪花。一种混合的花絮。可否在来年,弥漫整个山野?
高考作文3
材料题: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两兄弟的假设,他们只是为了证明民间童话和历史是否有联系,最后却求证不了,然后把笔记本束之高阁,后来是他的朋友发现并且出版了这个再印几万次,发行几亿本,被四十几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的《格林童话》。自己选个角度写,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可是又不得超出材料内容和含意。
士运论
余读《左传》、《汉书》、《三国志》,寻寻觅觅以求运道,成功诸法,然每见古之名士不得其主未尝不废书而叹焉。至如三国之李萧远作《运命论》曰:“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余未尝不涕泗横流,扼腕叹息曰:“古今之士、之贤、之圣岂受制于三者乎?至如仲尼受困陈蔡,李广难封,哀哉。”后余饱览古今贤士之文,远近名圣之迹,乃释怀,有三叹作焉:一曰士运在此不在彼,再曰士运在勤不在求,三曰士运在我不在他。谓予弗信,请见陈词如下:
昔者仲尼学富五车、胸藏礼乐,遍施仁义欲以正道援天下于溺,学于郯子、师襄、老聃之徒欲以广其闻,周游天下欲以布其道。其志壮哉,其行壮哉,其言壮哉。然其时运不济,命运多舛,遍历七十国而不一遇其主,岂不叹哉!然其尊庠序之教,而有颜回出;修古之圣典,而有六艺作。其志彰矣,不然以我百代后一孤陋书生,岂得闻其名而后深赞哉。孟子曰:“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有不弃于壮志之道而后必有不知有处得之。此余所谓“士运在此不在彼。”
战国之时,齐有孟尝田文,赵有平原赵胜,楚有春申黄歇,魏有信陵无忌。当是时,有志之士投之则中,未有不得意之人。余以为弗是也,孟尝之徒独养鸡鸣狗盗之徒,未有匡扶国家之才贤。是故苏秦散尽资才而不说听其言,后起六国而权倾天下。曩时其所孜孜求之而不得,当时尽有矣;曩时其所躞蹀之公卿门,当时尽开矣。富埒人主,权衡国君,谁得而当之?是矣王勃曰:“老当益壮,守(宁)移白道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此非余所谓“士运在勤不在求”乎?
伯牙遇子期乃畅其意,相如因得意逐名汉武,商鞅得景监方说秦王。士运在人手乎?奈何以我之力,以我之学,以我之滔滔雄辩需假人之手?余思淳于髡闻之必仰天大笑,疑缨索绝。俞伯牙有绕梁之音,司马相如蕴绝世之才,公孙鞅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变法。韩退之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窃以为余为千里马亦先已于伯乐矣。“士运在我不在他
高考作文4
思维辩证,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一项的重要指标之一。辩证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辩证能力的强弱直接反映着思维认识水平的高低。善于写作的学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词汇丰富或技巧娴熟,而是因为他们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一个材料,如果从一个角度去思考,往往会妨碍我们对事物全面的理解,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思考,便可获得丰富、深刻的认识,这就如古人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思维辩证在作文中的体现是,写作者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能够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 实践认识、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发展变化、局部整体),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和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看问题一分为二,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从而避免观点的偏激或偏颇。
可以说,辩证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锐利武器,是一种真正的“聪明术”。雨果在谈到莎士比亚的天才时说:“天才与凡人不同的一点,便是一切天才都具有双重的返光。”所谓“双重返光”,从实质上来说,正是指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不是思维辩证的作文,而是写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睿智的思想。
教育不以分数论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生活教育”,提倡“平等教育”。正如木有高矮,玉有瑕疵,人亦有强弱之项、长短之处。而巨树可谓栋梁,矮木可成家具,人亦如此。教育使之成才,然才亦有不同,可为政以安一方,为商以济一地,为师以育一侪等。故教育不能唯以分论。
漫画中仅以分数高低而对孩子或奖或罚实为不智,学业成绩固然能反映孩子某一方面的强弱,但我们更应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只是学业,还有身体、素质、思想等。我们需要的不是埋头书海的书虫、呆子,而是真正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学习者、实践者。所以,成绩固然重要,可我们的眼光却不能着眼于此一隅。要能纵观孩子们各方面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
古有徐霞客屡试不第,仕途无望,转而游遍江山池沼,历览名川大河,写出《徐霞客游记》,成为不世出之地理大家。今有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高考多次失意,勉强入学,继而开拓电商,掌舵商业巨轮。我并不是提倡诸位学子放弃学业,只是告诉大家,学业成绩不是一个人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谁言“学渣”就不能逆袭成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所以成绩差没有什么,关键在于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成绩固然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但这并不代表你我可以放弃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如今人们常陷于两种极端,要么信奉读书至上,要么鼓吹读书无用。我只想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多不是累赘,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学习,积累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寻找研究探索的途径,要捕得了“鱼”,学得会“渔”。
教育不当以分数论,不可带有如此重的功利色彩。仅因成绩高低而赏罚,此乃“教”先“育”后。必以思想为基,再辅以文化传承。我们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应当帮助和引导孩子自我发现,进而自我实现。以基础的科学知识为砖,为孩子铺就通往不同方向的成才之路。
教育不应是鞭策,不该是樊笼,不应是枷锁,教育应该是指路明灯,是指南针,是北极星,让孩子找到前行的方向。教育不能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要关注孩子的志勇力、精气神,当以教育之甘露铺洒人间,助祖国未来之花朵茁壮成长。
阅卷组意见
面对家长对孩子成绩的过分关注,该考生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批评,被高考阅卷专家组推荐为最佳立意的高考满分作文之一,推荐理由具体有三:其一,哲理思辨,厚重典雅。文章的标题即彰显观点,论证部分谈了“仅以分数高低而对孩子或奖或罚实为不智”之后,也说及不能“放弃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辩证说理,给人以大气厚重之感。其二,内容丰实,条理清晰。文章以理论说理为主,辅之以徐霞客、马云等典型人物,理论论证与事实材料融合在一起,内容丰实,说理充分。“漫画揭示弊端”“现今社会表现”“具体应对策略”,依次展开,条理清晰,语言鲜活,典雅灵韵。其三,语言诗化,灵韵毕具。“为政以安一方,为商以济一地,为师以育一侪”“教育不应是鞭策,不该是樊笼,不应是枷锁,教育应该是指路明灯,是指南针,是北极星”等语句,鲜活灵动。
高考作文5
还在学生时代的我们,是不是曾带着忧伤的目光感慨过别人的毕业季,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未想过说再见;一说起毕业,脑海中浮现的就是告别吧,但毕业不是终结,不是“告别”。
是的,六月的毕业季带着雨的味道,淅淅沥沥却又总会停下来。毕业以前的一段时间都用来疯狂的照毕业照,合影留念,随身带着相机,巴不得把一整个世界都装进来,想起那时的我们是不是还有几分孩子气和可爱呢?
告别的时候,都有一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大肚,一个拥抱就可以变得很熟悉,我们告别的是过去的一段日子,地球不会为了谁而停止动,我们也永远不会在一个地方而停留;虽然这样的道理我们都懂,但还是不禁会留下一些文字来感伤,即使是有一万个理由留下,最终也会被时间这一个理由击垮。
在一个城市里一段时间,便会油然而生一种怀旧感,这个城市变得有了色彩,有了感情,到了毕业的时候,似乎触动了某个按钮,所有的情绪都一瞬间被牵动,然后爆发,原来我们早已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孩子。
在一个个假期里,似乎只有毕业的假期最长,曾经的我们都可盼着有更悠长的假期可以玩耍,但真正到了这个时候却又平添了几分不安,突然变成了脱缰的野马,却又怀念有绳子的时候,人还真是矛盾的生物啊!不过,正是因为想要的时候不来,无意的时候却又出现的这种错位,才有了这奇妙的人生。
毕业,似乎是个感伤的词,但仔细想想,毕业又是彩虹的颜色,青春的颜色,毕业时我们青春的最好证明,我们都一起走过青春之路,现在终于到了路口,我们要以自己的选择去乘一趟通往未来的车,以同一个目的地而去飞翔。在以后的路上,不免惶恐与紧张,那个时候就闭上双眼,想象自己有翅膀,做好最大努力去飞翔,我们拥有自己的一片蓝天,又高又远又坚强!
高考作文6
高考在即,不知作为语文试卷中重中之重的作文你复习得如何了,高考应试作文的“临阵磨枪”。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哟!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你的写作能力想有一个较大的进步恐怕已不现实了。因为它与你长期的知识积累、思维能力以及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有密切关系。这些方面在短期内是很难以有明显的提高。但如果你在原有的写作基础上,在临考之前和应试之时,在以下几方面多加注意,多下点功夫,相信会为你的高考作文增光添彩,或者锦上添花!
一、觅得“精米”好“下锅”
作文离不开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平时老师写作课上也强调这一点,但那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压力之下的点滴积累。而处在高考前的材料积累,应该是一种具有突击性质的有意识的材料储备。平时的材料积累可以说是零散的,缺乏针对性的;而现在就要尽量使之系统化、目标明确化。
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点:越来越淡化政治色彩,而逐渐转向注重于人文思想的阐发。内容的范围偏重于人伦道德、生活感悟、心灵抒发等方面。比如20xx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xx年的“诚信”,20xx年的“心灵的选择”等。所以在材料的积累和储备时就有了目标和针对性。这时如果还像平时一样,仅满足于散见在报章杂志上的材料搜集,显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考作文的需求。这时应该搜求新近出版的“时文选萃”之类的有关书籍,还应该结合背诵的古诗文名句,集中时间阅读摘录,分类整理。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事实材料与语言材料。其中的语言材料包括有哲理意味的有一定深度的议论语言和名人名言。文章没有事实材料,容易流于空洞枯燥;只有事实材料而没有精当的阐发议论,则会流于平淡肤浅,高考作文《高考应试作文的“临阵磨枪”》。近几年高考作文的淡化文体,我以为以写夹叙夹议的文章为好。因为这种文章的叙事可以增加趣味性、感情性;议论则可以体现出思想的深刻性、精辟性。这样就比较能够发挥出你的写作水平,充分挖掘出你的文学潜能来。
因此,储备材料就要在这两方面狠下功夫。有备无患嘛,胸中有底,已经有“米”,在考场上可以根据需要顺手拈来,左右逢源,何愁做不出好“饭”来?
二、点亮篇首“一盏灯”
有人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虽然有些夸张,但确有一定道理。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之窗,最容易令人“一见钟情”。我说文章题目也如同悬于篇首的一盏灯,它可以统照全篇,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情趣。鲁迅先生对于文题是相当重视的。他的一部散文集最初题为《旧事重提》,而后来在再版时就改为《朝花夕拾》了。这两个标题比较起来,其中的优劣高下是不言自明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是否读一篇不熟悉的文章,往往是由题目决定的。能否引起阅读欲望和兴趣,应该说和文题有密切关系。在高考中,从文章的题目可以看出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那也就直接影响阅卷老师对你文章的整体评价。
文题自拟是近十多年来高考作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但从以往的高考阅卷可以看出,大部分考生没有对自拟文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出现一种草率拟题的现象。认为只要文章好,题目无关紧要;也借口时间紧,不愿在拟题上花费时间和气力,于是就不动脑筋而草率从事。或从提供的材料入手,直接拟出《从x x x所想到的》、《从x x x谈起》之类;或信手拈来,直接把话题当作题目。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选择》等。更有甚者,干脆就没有文题。即使是忘记了,也说明对文题的不重视。在江苏的高考语文阅卷评分中就规定,无题目的文章扣2分,而实际上受此影响所损失的不止于此。有人作过试验:将几篇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请两组老师评阅,其分数差别竟在8分以上。可见,拟题在高考作文中万万忽视不得!
要想点亮篇首的“这盏灯”,可采取以下措施:
以“诚信”话题和“心灵的选择”话题为例:
1、巧用修辞
诚信如水(明喻)十字路口(暗喻)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借代,其中“皇帝的新装”代指生活中的种种虚伪事)一句话,一辈子(引用)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拟用)诚信何价?(设问)拷问灵魂(拟人)
2、仿化名作
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诚信飘流记(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3、佳句改装
人间诚信今犹在(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诚信满乾坤(王冕《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4、移花接木
拍卖“诚信”(借金融用语)心灵的审判(借司法用语)
当然,前两年高考好的文题还有很多,应该注意学习和体悟。平时的阅读中也应该注意搜集好的文题,以便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只要在拟题上开动脑筋,广泛地联想联系,相信你在高考中一定会拟出新颖别致、不同凡响、能够表现出你的文学才华,并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的文题来!
高考作文7
【作文材料】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是现代著名诗人沈尹默先生的写于“五四”时期的诗句,诗句中的“立着”、“靠着”引起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鸣。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我们对人生、个性等的思考。
请根据材料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1)“立着”的角度:论述“立着”的内涵、意义,阐述我们为什么要“立着”,怎样才能“立着”,或叙述关于“立着”的故事、经历、见闻。立意参考:男儿当自强/自立、非“立”无以成才、个性“立”中求、成功/幸福/快乐需要“立”……
(2)“靠着”的角度: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无可厚非,适度的“靠”是智者的行为,肯定“靠”的必要,强调“靠”在人生、生活、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参考范文】
立着,却不靠着
有这样一群人,在美国,被戏称为“归巢小鸟”,在中国,名为“啃老族”。有这样一群人,在学校,品学兼优,颇得老师青睐;在家里,衣来张口,饭来伸手……面对现在社会上种种成年子女不能独立自主,还要依靠父母的现象,我想说,作为孩子,我们应该立着,却不靠着。
立着却不靠着,绝不是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是像顶峰上的松柏,借你的高峰来张显自己;也绝不是像飞扬的风筝,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立着却不靠着,是以同样的身份与你站在一起,根交织在地下,叶,缠绕于云里,相望相立,却从不倚靠。
立着却靠着的人,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属于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方向,对父母的过份倚靠,只会束缚自己发展的脚步,养成好吃懒做的恶习,甚至被当作社会垃圾而淘汰。站在别人屋顶看星星的人,永远体会不到星空的浩瀚与辽阔,当别人的屋顶不再让你倚靠,当父母的肩膀老弱到再也承受不住壮年的你的倚靠时,你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逆流和荒原?
在如今弘扬独立精神的年代,我们应该走出父母的怀抱,走出前人的树荫,走出我人生,秀出我风采,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IT行业的领袖人物李泽楷,拒绝了父亲李嘉诚的种种资助,坚持白手起家,创立自己的事业,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小巴菲特,拒绝了父亲“股神”巴菲特的帮助,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并成就了一番事业,他的的确确是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立,意味着顶天立地,像大树一样的笔直,像苍鹰一样直冲云霄。靠着的人,就像藤蔓一样永远也领悟不到参天大树的风采。
做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先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羊跪乳,鸦反哺,学会对鬓角渐染微霜的父母付出关心,分担辛苦;学会自己整理衣物,收拾刻意;学写作教自己料理生活上的一些小事;学会……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可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增添对生活的领悟。帮助你成为一个立着却不靠着的人。
立着,却不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