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有关中秋节的作文1100字3篇 有关中秋节优秀作文

时间:2024-02-12 15:11:50 其他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有关中秋节的作文1100字3篇 有关中秋节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

有关中秋节的作文1100字3篇 有关中秋节优秀作文

有关中秋节的作文1100字1

  每当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月饼,我们家只要做好月饼,妈妈总会让我先给村里的长辈们送一些去。妈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只要做了好吃的总会送给邻居长辈们一些,让他们也尝尝。

  妈妈曾经给讲过这样一个她亲身经历的故事:“那时候,家家都很穷,过年很多人家别说吃饺子,就连吃上一口好面馍都不容易。我拿着刚刚织好的一块布,准备过年做件新衣服。当我拿着布让你大娘帮我裁剪的时候,路过我们邻居强家,我听到了小孩的哭声。于是就跑到他们家去看看,结果看到他们家四个孩子都在被窝里,抱着被子在哭呢?你们哭什么呢?怎么不起床出去玩呢?“呜呜呜……我们没有衣服穿……呜呜呜……”孩子们说着又哭了起来。我一看四个孩子都光着腿,没有衣服穿。这时候他妈妈从外面回来了,哭着对我说,孩子们的衣裤都穿得烂得不能要了,没有布给他们做衣服,他们只好躲在被窝里不能出门。这时候妈妈就把自己手中的一块布送给了他们,让他妈妈给他们做衣服,虽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太大的困难,但是对他们来说也是雪中送炭一样的温暖。后来他们家的孩子都长大了,都考上学出去参加工作了,他们家也搬去贵州了。但是这件事他们依然都还记得,每次回老家来都会来我们家坐坐,也会说起这件事。当时我只觉得自己少穿一件衣服,让孩子们高高兴兴过个年,没想到他们却记在心理了。所以当能帮人一把的时候,尽量伸出手帮一把,哪怕是自己少吃点,少穿点,也不能看着邻居挨饿受冻。”这就是善良的'妈妈。

  有时候看到这些好看又稀罕的月饼,我都想吃,不想送给人家,但是妈妈不愿意。总是对我说:“你先去给爷爷奶奶们送去,家里我给你留着,等你回来再吃。”于是我就会飞快地跑到邻居爷爷奶奶家,把妈妈准备好的月饼一家一家地送去。他们也会说:“尝尝我们家的月饼。”但是我总会飞快地跑回家,因为妈妈不让我随便吃人家的东西,总是告诉我说:“放下东西就走,人家给东西也不能要,要早点回来。”于是就这样我跑完一家又一家,送了好多人家,累得我气喘吁吁才算完成任务。

  后来我长大了,但中秋节送月饼的传统依然在继续,这时候弟弟也长大了,总是我们两个人分头行动,这样就送得比较快一点。随着岁月的增长,一些年龄的大的爷爷奶妈们都相继去世了,能送的人家也越来越少了。这几年妈妈也很少回老家去了,爷爷奶奶都相继去世了,老家的长辈们也都不在了。中秋节的时候,拿起月饼才想起来已经无家可送了。

  是呀!岁月催人老,不知不觉,妈妈也成老人了,我和弟弟都已经是中年人了。现在的中秋节都是弟弟开着车回家给叔叔家送月饼,爷爷辈的老人都已不在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小时候,给他们送月饼,他们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夸我说:“一年不见,你看有长高了,也懂事了。”他们都是那么慈祥善良,每年的端午节,他们都会往我书包里塞鸡蛋,而且还嘱咐我说:“到学校别忘了把鸡蛋吃了,好好学习,将来能考一百分。”我就是在这些爷爷奶奶的祝福声中长大的。

  过节了,这些难忘的往事又涌上了心头,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人已不再,但是这份情,这份关爱,却时时刻刻温暖着我!

有关中秋节的作文1100字2

  农历八月十五,古称为仲秋,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昨天是中秋节,晚饭以后,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吃柿子,一边赏月。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这么美的月亮能不让人心动吗?这圆月非常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真拿它没办法。这时爸爸说:其实月亮是不会发光的。它就像一面镜子,把太阳的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这些光是不热的。

  不久,月亮旁边出现了一丝阴影。爸爸又说:这黑影子是月亮上的海,不过里面没有水。

  啊!这皎洁的明月引起了我的遐想。啊!我知道,这时嫦娥一定很后悔,真应了那句古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呀!她地偷偷地看着后羿。后羿地在地球上看着给嫦娥的月饼和水果,默默地想念着嫦娥。再说吴刚,正在不停地砍五百多丈高的桂树,砍了又长玉兔专心致志地捣药

  中秋佳节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亲人一起圆聚。中秋节的月亮真是不可思议呀!

  是啊,在此喜庆的日子里谁不想家?谁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家乡,一个让人听了就感觉温馨的词汇。家乡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乡的水也格外的甜,家乡的人也格外的亲。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颗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个流浪的游子。我的故乡在那?我的亲人又在那?我这样问星星,我这样问月亮,可他们都没回答我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看圆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我陷入了沉思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是啊,在此喜庆的日子里谁不想家?谁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家乡,一个让人听了就感觉温馨的词汇。家乡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乡的水也格外的甜,家乡的人也格外的亲。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颗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个流浪的游子。我的故乡在那?我的亲人又在那?我这样问星星,我这样问月亮,可他们都没回答我

  今夜,我很孤独,这美丽的中秋月色,触动了我思乡、思亲、思情、思友

  思思思思

  云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灯。

  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总结出来的气象经验,从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约145天左右的时间,中秋这天的天气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今后145天的天气变化和规律,中秋若不能见到月亮,元宵节下雨的机率就很大,影响着春节后第一个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至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是这样的气象规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圆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是没有眼福来看今天的月亮的,当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为。可我们却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并从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给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成就。四大发明、唐诗宋词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都是今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曾经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我们沾沾自喜,引以为民族的骄傲

  多少年以后;当我们也成为古人的时候,多少年以后;当我们的后人也在那时的月亮上看到我们时,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后人为我们去骄傲吗?我们又为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有关中秋节的作文1100字3

  岁月如梭,又到了充满思乡情怀的中秋佳节。每逢此时,我总想起乡下的母亲,心中充满了愧疚。

  我的老家在苏北偏僻的乡下,母亲是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一家人苦中作乐,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充满了亲情和温馨。平时,母亲很少买吃鱼肉给我们吃,不是母亲不心疼我们,而是我和哥两人上学,开销大,而家里收入却很少。但在每年的中秋这一天,母亲会毫不吝啬,早早地准备好鱼和肉,让我们开一次荤,好好地饱餐一顿。到了晚上,月上树梢,母亲就会从家中搬出一张桌椅,把买好的月饼、水果放在桌上,再准备几杯白酒和几副筷子,按我们老家的风俗,这是祭月,母亲不准我们吃桌上的贡品,可我们一点不买她的“账”,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不是偷吃月饼上薄而脆的外层吃,就是拿一些水果遛到麦场上去和小伙伴们一起吃,因而每次祭月的贡品,都在我们调皮中不能完整无缺。这难忘的童年中秋节,就象亲情一样,让我们过了一年,又想过下一年

  母亲的生活是很艰辛的。父亲见家里开销大,收入少,很早就外出打工了,逢年过节才回家和我们相聚。母亲为了我们,衣食住行、田间地头,无不洒下她那辛勤的汗水。当我们兄弟俩还在清早朦胧的睡梦中时,母亲就早早地起床,担水、洗衣、做饭忙个不停,有时还到田间地头忙一会农活。待我们起床后,母亲招呼我们吃饭上学。当太阳露出晨曦的笑脸时,母亲便带着农具,下田干活了。白天,母亲忙个不停,夜晚,她还拖着疲惫的身体,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为我们纳制鞋底、缝补衣服。在母亲辛勤的养育下,我们渐渐地长大了。

  那年的夏天,我和哥相继考取了向往已久的大学。中秋前夕,我们离开了母亲,各自到外地上学去了,留下了母亲一人在乡下。因为家里穷,为了我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父亲在外奔波更是很少回家,而母亲比以前更加辛苦了。

  上学的几年里,中秋节都不在放假时间里,我们不能回去和母亲团圆。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写信回去。母亲也很想念我们,她不识字,常托人写信叫我们好好读书,要经常写信回家。我每次收到母亲的来信,都能感觉到母亲思儿的心切。就象我们放寒暑假回家一样,平常不善言笑的母亲,再苦再累仍有一脸的惬意。

  毕业后那年中秋,我和哥在城里有了工作,都写信叫母亲到我们工作的城市来住住,可母亲担心我们刚到单位,怕影响我们的工作,又说家里没人照料,一直没有同意,仍在乡下喂鸡养猪、耕田种菜,独守那一份寂寞。

  第二年的中秋,我因为工作,没能回去。那年的冬季,我参军入伍,成了一名海防战士,远在异地他乡。而每年的中秋,都因为部队搞战备训练,我都不能请假回家。也许分别太久,母亲对我的思念与日聚增。父亲偶尔在家时,母亲就催促他写信给我,父亲外出打工时,母亲又定期托人写信来。她的来信,没有华丽的词语,还常常伴随着不少的错别字,内容不外乎问我训练苦不苦,部队首长亲不亲,海防前哨的生活习不习惯……唠唠叨叨一大堆,总之要我在部队好好工作,安心服役,不要挂念家中。那字字句句都是真情流露,漾满了母亲那无私的牵挂。尽管那时我已是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的军营男子汉,但在母亲的眼里,我仍是一个不谙世面、不太懂事、还没长大的孩子。

  在我当兵后第二年,哥哥结婚在城里买了房子,家里经济一时拮据起来。母亲觉得在农村种田,收入少,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那年的中秋,她在一位家乡人的带领下,去了上海给人家当保姆,我曾写信劝阻母亲不要去,可她不听的劝阻。母亲从小生活在乡下,既听不懂上海方言,就连城市的东南西北有时也辩不清,可母亲一直坚强着,操劳着,酸甜苦辣从来不对我说。经常是劳累一天的她,在休息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