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7篇(人类简史读后感600字作文),供大家阅读。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1
饥荒、瘟疫和战争,永远都是人的心头大患。一代又一代,人类向所有神明、天使和圣人祈祷膜拜,也发明了无数的工具、制度和社会系统,但仍然不断有数百万人死于饥饿、流行病和暴力。许多思想家和先知于是认为,饥荒、瘟疫和战争一定是上帝整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抑或是出自人类天生的不完美,除非走到时间尽头,否则永远不可能摆脱。
第三个千禧年开始之际,人类醒来,伸展手脚,揉了揉眼睛,脑子里依稀记得某些可怕的噩梦。“好像有什么铁丝网、巨大的蘑菇云之类的。但管它的呢,只是个噩梦吧。”人类走进浴室,洗洗脸,看看镜子里脸上的皱纹,然后冲了一杯咖啡,打开了行事历。“来瞧瞧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吧。”
根据中国传统的政治理论,人间的种种政治权威都来自于天,老天会挑选最优秀的个人或家族,赋予天命,让他们统治天下,为移民百姓谋福利。这样说来,所谓君权就该能够行遍天下。如果君主没得到天命,别说是天下,就连统治一个城的权利也没有。
事实是,人类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主观感受就只是一种电光石火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如果我们太看重这些内部的波动,就会变得太过执迷,心灵也就焦躁不安、感到不满。
亚当?斯密明确提出: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这一点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而且还不只是从经济的角度,也包括道德和政治的角度。他其实告诉我们:贪婪是好的,而且我们让自己过得好的时候,不只是自己得利,还能让他人受益。“利己”就是“利他”。
在事物带来快乐或痛苦的时候,重点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是着重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为此所困。虽然感受悲伤,但不要希望悲伤结束,于是虽然仍有悲伤,也能不再为此而困。即使仍然悲伤,也是一种丰硕的经验。虽然感受快乐,但不要希望快乐继续,于是虽然仍有快乐,也能不失去心中的平静。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2
首先谈第一个体会,智人的进化充斥着残酷与征服,不管是对于同属人属的其他人种,还是一些动物。
然而在最初,与其说智人的胜出是“天选之子论”,不如称其为一次偶然。人类由猿类进化而来,这里的人类并不等同于智人,也包含了其他人种(比如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但随着智人的迁徙,所到之处即伴随当地其他人种的消失,是因为智人的身体更加强壮?还是更能适应气候的变化?都不是,是因为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的大脑,让其可以用新式语言来沟通。此时,已经学会使用火与工具的智人,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当做独一无二的生物,所以发现其他与自身有些微差异但又确实不同的人种时,用一个现代的词语来形容——也许心态崩了?便将其赶尽杀绝。也许有人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便是,每当智人到达一个新地方,便伴随着当地人类的灭绝。但回到起点,假如这次偶然的基因突变发生在其他人种,那么,也许,就没有现在的我们,也许,依然是多种人种共存。
无独有偶,同样地事情也发生在动物身上。海洋的隔绝让每一块大陆的生物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演化,有了独特的外形和习性,然而学会航海和探险的智人打破了一切。人类首次登上澳大利亚大陆时,就给这片大陆的动物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当地特有的有袋生物——袋狮、巨大的无尾熊等在短短千年中全部灭绝,随后,伴随着人类的活动,新西兰、弗兰格尔岛等地方也发生了同样的故事,从这点来看,智人可以称为是连环生态杀手。
其次是第二个体会,读完这本书,让我对身边一些理所应当的事情产生了一些虚幻的感受。
宗教是想象的,公司是虚构的,金钱和阶级理论可以通用是因为其他人相信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只是存在于概念中的,而这些所构成的“文化”,在作者的笔触下,仿佛是一种寄生虫,寄生在一代代的智人身上,指挥着不同文化(王朝、国家)间的战争,导致了一代代寄主(智人)的死亡,剥削了一代代的智人,却又让自己不断进化延续。这个概念新颖的让我的三观产生了震动,但震动之后,却又回到了原处,虚幻而无力,深埋在心底。
关于生命的延续,如果将生存和繁衍当做最基本的演化标准,那么小麦则是最成功的的植物,饲养的鸡、猪等也是远比智人成功的动物,与其说智人驯服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驯服了智人,让智人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其基因得以大批的复制延续。有人提出,这些人工养殖的动物从心理上讲是不快乐的,他们的生命是为智人提供价值的,但如果从快乐来进行分析,现代的智人并不能说就比万年前的智人更加快乐,因为快乐是由血液中的多巴胺等物质决定的,多巴胺等的产生与基因相关,并不是由这些外在的事物、金钱等来控制。
而现在,经过了科学革命,智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操作基因,可以设计出发光的兔子,可以设计出长人耳的老鼠,甚至可以设计出更完美的智人,但是,智人是最终的成功者吗?我仿佛对这个问题感觉更加虚幻。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3
听名字《人类简史》是一部叙述人类历史的书籍,然而,它又却与我读过的历史叙述截然不同,大多数历史书,喜欢把目光集中在某朝某代,或某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他们写作的重点在于主线鲜明。还有一些则是以文明更替为单位讲述过去,宏观概括,重点在于文明的发展与更替。但《人类简史》的作者,所描述的则不同以往,他的脑洞很大,他的关注点不是国家,也不是文明,而是人类,人类如何从弱小变成能站在食物链顶端物种,人类又将走向何处?作者将为你一一阐述。
围绕整部书,都绕不开一个词“认知”,在传统的认识中因为自然选择,人类学会了进化,但作者却认为是因为有了“认知”,智人淘汰了所有的竞争者,同时“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让智人从食物链底端一步步到顶端。但更令我震撼的是作者的观点,例如在作者看来,“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骗局,“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农业革命所带来的并非是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反而让劳动人民承受着不该有的辛苦与过着比原始的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新生活,它促使人类从原本悠闲且丰富多样的日子变得单调沉闷又辛苦。
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如果农业出现在现代社会,现代人会选择现在的舒服安逸还是辛苦沉闷,它还会像回顾历史一样得到认可吗?我无法想象。但,尽管有太多缺失,农业已经是我们现代文明的根基。正如历史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作者的观点独到之处在于他强调了“智人”的幸福感,他痛心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体,“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失语,一如他在书中,常常切换视角,从被人类圈养牲畜的眼光,被人类培育农作物的眼光,向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发出声音。
当我们以“智人”的身份存活于世时,我们应以感恩与卑微的心情再次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奥秘才会像一朵美丽的花,静静绽放于希望的阳光之下。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4
本书将人类史巧妙地分成三个阶段: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单就这个分类就足以把玩很久。因为相比较而言,认知革命时间跨度最长,农业革命次之,科学革命跨度最短。反过来,对人类变革影响最大的却是科学革命。所以说,人类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自我认知阶段,接着通过农业革命慢慢稳定下来形成了村落、城镇、国家,最终依赖着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发展出了科学,运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到了如今的现代。说到影响,其实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给我们留下了遗传基因,至今影响着我们每一个现代人。本书作者认为: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做出准确的预测,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这种历史甚至要追踪到几百万年前。现在的我们喜欢吃甜食,这件事就来源于远古的采集社会,那时候唯一的糖分来源就是果糖,然而这种藏在植物中的宝藏,一年只能获取一次,所以渴望吃到甜食的祖先们一定是吃到爽为止,吃完了估计还要搞个“爬梯”庆祝一下。于是乎对于糖分的喜爱就深藏在我们的基因当中,即使现代社会发明了蔗糖的人工提炼,人类还是对糖分爱不释手。于是,迎来了困扰人类的健康问题:肥胖。所以明白了这个道理,肥胖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也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当然这样的人类与动物并没有什么差别,然而书中着重讲述了人类是如何从一个食物链的中低层生物一跃到了食物链的顶端,甚至成为“上帝”的过程。这里面我认为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人类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最特别之处就是他能够虚构一个故事。从而让更多的智人团结起来向一个目标奔去。书中举了一个标致汽车的例子。我家里就有一辆标致车,他的车标类似施泰德狮人。过去标致汽车只是来自法国瓦朗帝盖伊村的一个小厂,距离施泰德洞穴只有300公里远。而现在的标致却是个跨国企业,全球员工50万,年产量150万辆,是什么让这么多陌生人合作办公的呢?标致公司又是什么呢?答:即使有一天标致汽车破产了,把公司员工裁员了,设备处理了,办公室全毁了,公司本身也是存在的,因为大家都相信这个公司是存在的。这个建立在人类集体想象当中的标致公司,他与实体世界并没有什么连接。让这个虚构之物与世界产生连接的是什么呢?就是语言。除了语言的力量,书中还展示出了文字、数字、金钱、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等等事物的原理。每每读后我都要叹服作者非同寻常的想象力。就像评论家高毅说的,他竟能从用生物学制造的那只背上长耳朵的老鼠联想到3。2万年前的施泰德狮人,并能匪夷所思地产生“弗兰肯斯坦如今正坐在吉尔伽美什肩上企图灭绝智人”这样的奇想。这说的是人类可能通过基因重组制造出生化人,从而迎来新的人种和智人的末日。但作者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因为看得出他并不希望那一天的到来,而且这样的结局和自我毁灭的方式太令人毛骨悚然了。于是,作者提出了一个灵魂拷问:“我们人类到究想要什么?”从而将本书从历史学层面提升到了哲学层面。
这里我也就不展开探讨人生哲学和人生真谛的话题了,我深知自己水平不够。如果朋友们悟到了,大家可以分享一下。但我真心感到这是一本旷世奇书。读过之后爱不释手,所以通过读书分享的形式写出来,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够在茶余饭后聊聊他……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5
人类简史的全名是《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其简称:《人类简史》或许并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冒号后面的内容才是作者对人类进化史的真实定位:从动物到上帝!而让人惊讶的是,人类这一发展历程,竟然经历了上百万年,直到今天才摸到了上帝的门槛。但当我们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作者却在警醒世人:一场灾难或将开启。这场灾难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人类自身。
然而要弄清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早在上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猿人便已问世。而人类真正的历史恐怕要追溯到几万年前的一场认知革命。但要把这段历史给写全了,绝对是一部长篇巨制。可在作者眼中,纵横几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也只不过经历了三场大的变革,它们是:认知革命(7万年前),农业革命(12000年前),科学革命(500年前),每一次革命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却是越来越惊人!
比如,你可以假想这样一个场景:距今1千多年的唐朝人穿越回距今2千多年的秦朝,他们并不会感到太大不同;而换做今人,即便只穿越回30年前,你也无法忍受没有手机和网络的一天。
更加惊人的是,人类社会的这种变化,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不断演化着,以致今天的我们在面向未来,思考未来的时候,莫名产生了一种彷徨和无措,就好像你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却不知目的为何方时,内心所感到的那种颠簸和忐忑不安。那么,何以解忧呢?以史为鉴: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理解将来。
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学著作,总是让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但《人类简史》这本书,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以极简的方式,一窥人类发展史的全貌。因为,在汗牛充栋人类历史学著作中,《人类简史》胜在一个“简”字,相比于卷帙浩繁的历史书,他真的可以算的上很轻薄了,但它简明却不简单,视角独特,见解犀利,内容丰富如百科全书。书中,作者将其广博的学识和对历史深入的思考竟皆融入其中,让每一个深入阅读的读者皆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6
对于快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或许,快乐在于追求幸福;或许,快乐在于有目标,有理想,并为共奋斗终生……但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它的真谛!
现在许多人只看了我们表面的发展,却没有深究:我们是否真的比祖先过得快乐了呢?《人类简史》讲的是智人7万年的进化史。其实,我们自认知革命以来,一直生活在一个虚幻而缥缈的世界中,所谓的金钱、帝国、宗教都是源自人类的想象。这些想象使我们得到了发展,却也让人类的野心愈发膨胀,进而跃入欲望的深渊,无法自拔。欲望不仅会给人带来压力和痛苦,更有可能会使人类因此而灭绝!
子曰:富贵于我如浮云。在我看来,我们何必要因那些功名利禄而约束自己,迫使我们劳累终生呢?我们缺乏的只不过是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罢了。书中写道:“现在埃及人民比他们的祖先有更完备的医疗系统,更舒适的房屋,但却仍有许多人在抱怨生活的贫苦,命运的不公”,原因正是在于他们有一颗永远也无法满足的心,不断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学会满足,更要寻求本真,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我们无需因成功而欣喜,更无需因挫折而悲伤,这样只会耗费心神。我们根本就不必要去追求那些主观上的感受。长此以往,自己的心灵就会变得澄净明洁,即不受外界喧嚣的污染,也不受所谓“快感”的影响,自然也不再有什么痛苦可言。
快乐就是知足常乐;快乐就是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快乐就是寻求本真,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人类简史》读后感范文7
《人类简史》作者认为科学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这种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取得新能力就是整个科学革命的回馈循环。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得到经费,多半是为了政治、经济和宗教的目的,在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无疑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农业革命,与其说是人类驯化了农作物,倒不如说是农作物利用了人类、驯化了人类,因为农作物可以离开人类而生存,而反过来,人类却已经离不开农作物。科技革命也是一样,科技离开了人类还是否存在?这个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人类已经离不开科技。所有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经完全渗透到人类的生活,人类只有往前发展,退不回去了。
如果有一天,科技可以像农作物那样离开人类而存在。我会想,到底是农作物和科技利用人类占领了这个星球,还是人类掌控了这个星球?
在一万年前,小麦只不过是生在中东地区的籍籍无名一种野草,经过人类的传播,在短短的一万年,已经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如果没有人类的传播,小麦的生长范围不可能像今天那样广泛,同样其他农作物也跟随人类去到它们之前从没到过的地方生根发芽。
科技也是一样,每一个科技产品面世的时候,在一百年前,地球上没有电的地方还是很多,晚上基本是一片漆黑。如今绝大多数有人类的.居住地都已经有电,各种科技产品随着人类走遍世界,你没觉得这个现象和农作物很像么?
他们都是利用人类,占领了这个星球。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人类的进化可能就会有赖于机器(这里包含人工智能,神经控制机器,各种其他仿生设备等),也可能通过基因改造,让人类的进化发展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当然也有可能人工智能发展到最后能够控制人类。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阻止科技进步的步伐,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充分利用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同时要严加防范其可能为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