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家乡的习俗作文5篇(六下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时间:2024-02-26 11:08:45 其他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家乡的习俗作文5篇(六下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以供借鉴。

家乡的习俗作文5篇(六下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家乡的习俗作文1

  舞龙灯大概也算得上故乡过年时的一个风俗了。这是个力气活,舞灯的要熬个通宵,直到清晨才结束,所以,通常得由几位有经验且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轮流当纲。一般来说,龙灯一晚要舞十几户人家,并且,要持续三到四个晚上。记得小时候每到那时我就十分高兴,原本因过年而热闹非凡的气氛因此显得更加热闹。而且,在轮到在我家舞龙灯的那个晚上,我还能吃上许多美味的食物。因为早早地,奶奶就会在桌子上摆上各种各样的祭品,有鸡、肉、年糕,还有一些水果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用年糕做的“鱼”和“仙桃”了。那相似的大小和足以乱真的颜色,远远望去,就真的一样,让我不得不佩服制作人的手艺。除了要摆上这些祭品,还要点上蜡烛,——分别点在桌子的两侧。而放置蜡烛的是两个陶瓷的狮子状的烛台。听奶奶说,这两个烛台还是爸爸年轻时在物资交流节上买的,足见其“历史”悠久呀。等摆上了这一桌子的祭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龙灯的.到来了。

  在龙灯将至时,爸妈便会点上早就准备在门口的一大堆稻草,伴随着高高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龙灯在院子里缓缓地动了起来,而且速度会越来越快,到后来真的像一条龙了,看上去挺壮观。随着龙灯的舞动,一些人到了屋里,站在那一桌子祭品边,念念有辞。不过,我是听不大懂的,好像是在祈福,又好像在瞎蒙,我这想法有点不近人情,但这念头绝对真实。每当他念完一段,旁边就会响起一阵鼓声。对此我不是很关注,我关注的是桌上的那一桌东西,只要他们一结束,我就可以拥有它们了。但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待龙灯舞过后,奶奶和妈妈会立马关上门,熄了蜡烛,关了灯,屋内一片黑寂,根本不给给我下手的机会,刚才的热闹也消失地无影无踪,。这似乎也是一个独特的风俗。过了好一会儿,他们才会开灯,开门。而我这时会抓了一大把的东西,吃也不吃,跑到屋外,去感受屋外那仍在持续着的热闹,直到龙灯越去越远……

家乡的习俗作文2

  又是一年清明节。今年清明,与以往不同,不再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而是天公做美,阳光灿烂;不再是点香、烧纸、燃鞭炮,而是文明的祭祀,绿色的祭祀。

  今年的清明节,我跟爸爸、妈妈并没有像去年一样,带上纸钱、蜡烛、鞭炮等东西,只买了几束白色的鲜花和几棵小柏树。今天的天气格外好。到处春意盎然,小草绿油油的,许多不知名儿的小野花开得正旺。我们找到太公、太婆的墓,磕了三个头,我们怀着哀伤的心情把鲜花放在太公和太婆的墓前。看着去世的太公、太婆的墓碑,我和妈妈就有点伤感。我妈妈对太公、太婆说:“要保佑我们一家人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佑我家淇淇考个好成绩。”爸爸告诉我,太公是个慈祥的人,太婆是个心地特别善良的人。我在心里默默地告诉太公和太婆:我已经长大了,念五年级了,太公、太婆,你们现在要是还活着,那有多好啊!

  接着,我和爸爸动起手来,准备给太公、太婆墓前种上两棵小柏树。种完树,我环视四周,看见周围的人都在忙,有的在虔诚的跪拜,有的在插花,还有的在种树。

  看着这个,我就想起了去年的清明节,爸爸说我已长大了,该参加家族的扫墓活动了,那可是我第一次参加扫墓活动,我有些兴奋,也有点紧张。整个过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坟墓前烧纸。记得那时侯,纸烧起来,黑色的烟不停地向上窜,风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睁不开来,有的时候还把烧出来的灰吹的满天飞。烧完之后,在地上留下了那一滩所谓“冥币”的黑灰。其实烧纸很不文明,对环境是一大污染。烧纸的黑烟把蓝蓝的天都遮起来,天就变得阴沉沉的,我们人的心情也变得郁郁寡欢。再者说,难道烧纸那逝去的人就可以真的收到“钱币”吗?回家后,我把我的想法和爸爸一说,没想到他也赞同我的看法。回家后,爸妈和家族的叔叔伯伯们一合议,就做出了新的决定:以后清明采用文明祭祀,不烧纸,不燃鞭炮,改为锄草、插鲜花和种树。

  现在,许多人都用黄色的花或白色的花代替烧纸,这是明智之选!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嘛!扫完墓,我们准备回家。临走时,我掉转头,看见那束白花,在灰色的坟墓前是那样的明显,低着头好像在默哀呢。

  在走出公墓的路上,我在众多坟墓前没有看见一点烧纸流下的痕迹,但明显,他们是来扫过墓的——因为墓前有一束鲜花。既表达了感恩之情,又体现了“低碳清明、绿色环保”的新风尚,这样的清明节,真好!

家乡的习俗作文3

  美丽的焦作,那儿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焦作的云台山最为有名,还有四大特产,怀菊花是去火解毒的。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元宵节、端午节、植树节、建军节还有重阳节……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不同的地方过春节的习俗会不一样,民间流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食物,残害生灵。有一年的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村里,两个牧童在比试牛鞭子,“年”忽闻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了。它又窜到另一村庄,又迎头望见一家门口晾着件大红衣裳,里面灯火昏黄,刺得他偷头晕眼花,它莫名其妙,夹着尾巴慌乱的逃窜了。后人通过他的这个弱点,想出了对付他的办法,慢慢的演变成了现在的习俗。我家乡的春节是这样过的。

  还没过年,大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收拾东西,贴好火红的对联,赶往老家和家人们团聚准备过年。即使再忙的人也要回家过年。

  大年三十,准备好包饺子的材料,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各有分工,大人们擀饺子皮,包饺子。小孩子就端着盘子一趟趟的把厨房的大人擀好的饺子皮,送到客厅包饺子的大人们那。当然,饺子里是会包硬币的,谁吃到的硬币多,就寓意着新的一年就会有福气。孩子们互相攀比自己吃到硬币的数量,一发现别的孩子比自己吃到的硬币多,就会拼命的吃,直硬币吃完为止,大人们吃到的硬币通常会给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会拼命帮孩子吃。晚上,家人们会坐在一起看春晚,共赏歌舞,共同欢笑,除了两三岁的小孩子,谁都不睡觉。

  到了初一,人们就会提着大箱小箱,四处去串亲戚,有时候亲戚们会摆一大桌鱼肉请我们吃,关系好的亲戚来拜年,我们也会准备一大桌好菜款待他们,亲戚有时还会给孩子们带来糖果。我们见到大人只要说新年好,就可以得到压岁钱。

  家乡的春节充满年味,我喜欢我的家乡,我喜欢过年的滋味。

家乡的习俗作文4

  我的家乡在三明大田,在这里有一个传统节日,那就是“迎灵相尊王”活动,五年一次,周期比奥运还长,吸引媒体之盛,热闹之极,人们兴奋之至尤其令我无法忘怀!

  盼望中,迎尊王活动在人们的期盼中慢慢的到来了。活动开始前,大家都在灵相尊王庙前集中准备,正装待发,那种专注,似乎随时等待神的召唤。首先吸引人们眼球的是乐队和舞狮队,接着十里八乡的人都慢慢赶到了,四处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盼着尊王起身的时刻。尊王共三位,每位尊王的灵位都有两名壮士前后抬着,随着20发手提火炮的鸣放,活动开始了。整个队伍行进时,是由火炮队带头的,每过一地,他们都会鸣放,以为着驱魔赶鬼。紧跟在火炮队后面的是一百多名儿童组成的红旗方阵,里边最小的儿童只有四、五岁,最大的也不过八、九岁。每次,红旗方阵往往成为孩子们最揪心的,最抢手的活动。因为大人们认为,为灵相尊王拿红旗可以保平安,而且有不累,又锻炼孩子筋骨。接下来是七架“铁机”,之所以叫“铁机”呢,是因为整个架子的很多部分都是由铁组成的“机器”。这些铁机先是用在下方搭起一个立方体的空心木架,再用铁在木架上方搭制简易的椅子,然后让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坐在上面,再在周围以花朵修饰。铁机被人们抬肩膀上行走,上面坐着的孩子离地面就足有4、5高,所以这就特别需要一些胆子大的孩子,不然孩子受怕后的啼哭可就影响这还了的气氛了。

  铁机后边紧跟着乐队,在那最热闹的时刻,往往是他们将气氛推向最高潮。接着是舞狮队。要说这些舞狮子,那是相当的有意思。共由两种狮子组成,一种是布狮子,一种是狮子身由布做的,而头确实由大平木头镂刻而成,这些巧夺天工的民间手艺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狮子”里藏两个人,正如大多数人所知道的,一个人负责舞狮子头,一个人弯腰配合前面的人做“狮尾”。再就是金鼓队,共20个人,一根两头漆红,中间漆黑的大棍做担,一头绑着红毯子,以示喜庆,另一头挂着金鼓,整个金鼓队一起敲着相同的节奏,总能吸引旁观者的许多注目。

  尾随金鼓队后的是三位菩萨的神像了,每一位菩萨的神像都被小心翼翼地安放在轿子里,由两名虔诚的教徒前后抬着。

  整个行进队伍有好几百米长。它们从灵相尊王庙出发,环绕村子的每个角落,“灵相尊王”经过哪里,哪里的村民就出来恭迎,全家老小先是朝三位尊王恭敬地叩拜三下,在鸣放鞭炮,响声震天,村子里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队伍每到一个祖祠都会停下,把尊王们的轿子齐放一块,许多村民边蜂拥而至,烧香祈福,鸣放鞭炮,热闹至极。这时舞狮队、乐队、花鼓队也会在也会在祖祠里,各就各位表演精彩的舞狮等节目,围观的群众每每达到几堵墙那么厚,里三层,外三层,真是水泄不通。精彩的“人狮对打”“双狮对斗”……更是引起欢呼阵阵!

  整个队伍在村子里的环绕,速度较为缓慢,因为在这个南方村庄,大大小小的桥梁还真不在少数。队伍在桥上的行进可谓小心翼翼,特别是舞狮队,总是左探深右探浅,谨慎异常。因为狮子怕水!最惊险的是村子里有一座距水30米高的桥,队伍经过这个桥时,舞狮的人要被绳子绑着,从桥上被吊到水面。这种场面在淳朴的农村也可谓惊险壮观了!

  郑重其事的“尊王”游行在白天。到了晚上,村民们会请来戏班,演社戏,要知道,在农村,看戏可是最好的娱乐休闲方式,所以整个戏场座无虚席,见缝插针,连行进都有困难,知道半夜才会散场。

  为期两天的“迎灵相尊王”活动告一段落了。兴奋之余,我也有很多感想。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尊王游行活动。解放初,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度招致破坏,许多风俗民俗不再,而如今有繁荣起来。其中的每个细节都足以让人神游古国。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硕果,体现了农村物质建设,精神建设的新风貌。在尊王活动中村委干部团结合作,分工负责,是活动圆满成功,获得了《三明日报》等媒体的极大好评。也是村民兼加强了了解,加强了团结,相处更加和谐了。村干部的办事能力也得到体现和提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延续了传统文化。真是一句多得呀!

  但愿这喜庆的氛围随时间发酵,越酿越醇,越酿越香!揭开红布盖,醉的春风杨柳酣眼不欲醒。也愿祖国各地的风俗文化都能很好的复活于人民生活中!

家乡的习俗作文5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下面让我来讲一下我们家乡的习俗吧!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春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挂灯笼,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春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包饺子,想起饺子那美味的味道就会不由自主的流口水。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们一家出去买面粉,买完面粉后就开始包饺子了。首先把面粉倒入盆子里,再倒入水,接着再揉搓成面团,再用保鲜膜盖上醒一会儿。在群面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剁肉末,剁菜末,再把剁好的肉放入碗里,放入香油,生抽,老抽,盐,十三香,搅拌均匀。

  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包饺子了妈妈和婶婶擀饺子皮,其他人包饺子。首先,拿一块饺子皮放在手心,接着夹起一块不大不小的肉末,用手指沾一点水抹在饺子皮的边上最后把饺子皮合起来,两边一捏就包好一个饺子了。这个像金元宝一样的饺子,有很多寓意呢!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有着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寓意,也有平安团圆,早日归来的寓意。

  这就是我们家乡春节的习俗,你们那里有什么特别的春节习俗呢?跟我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