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故乡的味道作文7篇,以供参阅。
故乡的味道作文1
在我的记忆中,忘不去的,是那故乡的味道。
那碧绿的草地,那蓝色的天空,那红色砖瓦的房子,那声鸡叫,没错,的确回到了老家。那迎面扑来的新鲜的青草味,使我一下子迷恋上了这里。
走上乡间小道,扑来的是那荷花的清香。走过小道,倒在那一片草地上,望着蔚蓝的天空。城市中数月的喧嚣早已不见,剩下的是那空旷、轻灵的心。看着远方耕作中的辛勤的农民们与那绿色的秧苗,联想起故乡那额外清甜的米饭,心中存有疑惑的我决定上前去帮忙。走上前去,手里抓着秧苗,头顶着烈日,一个接一个的插到泥土里。汗水从脸上滑过,跌落进口中,咸咸的,但这却阻挡不了我的决心。太阳从山上缓缓下沉,望着那被我完成的秧田,即使身体酸痛,但心中却是甜的。一声悠长的呼唤传来,我连忙跑回奶奶家。
走进奶奶家,一股香味朝我扑来,从我的鼻腔中进入。啊,好香啊!望着桌上的菜,口水仿佛控制不住,滴落了下来。一家人围在火炉旁,吃着饭,谈着家常。吃着那由农民们辛勤耕作出来的米饭,仿佛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米饭。闻着那菜香味与爷爷嘴中那根烟发出来的呛鼻的味道,看着爷爷奶奶的笑脸,那下午耕作所留下的疲惫与苦涩不见了踪影,感觉心中像吃了蜜一般甜。
那故乡的味道,是青草味,是荷花味,是汗水的味道,是饭菜的香味与那爷爷嘴中烟的味道。但这些味道给我留下的故乡的味道,却是那么的美好。那故乡的味道,是我至今为止闻过最香,也是最难忘的味道。
那一抹故乡的味道,勾起了我无数美好的回忆;那一抹故乡的味道,是我在城市喧嚣中心中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净土;那一抹故乡的味道,是我对亲人美好的留恋;那一抹故乡的味道……
味道,那故乡的味道,那不舍的味道,那令人留恋的味道,那可以使我沉浸其中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作文2
故乡的味道酸酸甜甜,就像长在山上的野山楂,大颗大颗红透了,其中的滋味也令人难以忘记。我在故乡的回忆有很多,有喜有悲,我想着这些个回忆就像是山楂,又酸又甜。于是,故乡的味道在我的心里也就成了山楂的味道了。
一年金黄的季节,枯叶落了一地,我却是十分惊喜的发现在一座山的角落里长着一颗山楂树。山楂树可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在这藤蔓里被隐藏。当我发现这棵山楂树之后,第一时间就去叫上了我的伙伴们。
于是在那个午后里,我们几个小不点的就钻进了这些藤蔓之间,披荆斩棘的顺利到达山楂树之下。那一天,我们在水上摘了很多山楂,每个人的口袋里都转得满当当的。我们满载而归,回了家后,又各自纷纷从口袋里将山楂全都掏了出来。我们的收获果实得均分,这是我们伙伴们之间都有的默契。
我们瞧着放在地上的红色果子,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喜笑颜开。当我们平均分完之后,也就开始享受起今天的收获来。只不过,我们之后一次性的吃得太多,算是真真体验了一把山楂的酸味了。
这次的采山楂是一次很有趣的活动,我的童年里也当然不只有这一件事。在故乡里成长的时光里,我与身边的伙伴们玩过闹过,我们之间的友谊也并不是一直都好好的。有时候我们之间也会吵架,也会闹得不愉快,也会有哭得稀里哗啦的时候。但是,这些时光都成了如今我最思念与不舍的时光。
故乡的滋味也在我的记忆中变得越发的浓稠起来,时光越久变得越甜,就算是野山楂的酸,也被裹上了一层糖,变成了一串冰糖葫芦,无比的美味。
故乡的味道作文3
我虽然没有去过妈妈的故乡,但故乡在我心中应该是这样一幅画卷:青砖、灰瓦、石槽、绿萍,一只狗慵懒地躺在屋前,房顶上升起的白色炊烟,慢慢融入山色暮霭之中,那是勤劳的人们在做着晚餐。
故乡的食品我只吃过一种,那就是外婆包的包子。外婆包的包子个头虽小,但却皮薄馅多,一口下去,就能吃到馅了。
其实包子刚蒸出来的样子并不怎么好看,因为包子馅里的汁透出来了,就像姑娘白净的脸上青紫了一大块。刚蒸出来的包子冒着热气,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要下手拿起一个就开吃。可我每次下手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时,都会被烫得直叫。有时不甘心,用牙齿叼着包子,被包子冒上来的热气闷得慌,外婆总会拿出一个盘子,把包子放进去,说道:“不急,不急,放凉了慢慢吃。”我则乐呵呵地端着盘子,去房间里享用我的独食了。
我最爱吃的包子便是外婆蒸的青菜豆腐包和萝卜羊肉馅包。青菜包子,想吃时都能吃到,可萝卜羊肉包子可要盼一年才能盼到。每到冬天,爸爸在内蒙古的朋友总会寄来一大包羊肉,外婆就用刀把羊油切下来,放在热锅里把羊油煎出来,加入鸡蛋炒,最后放入羊肉和萝卜调成馅。放上点盐,真是香气扑鼻呀,惹得我在厨房门外直流口水,恨不得将馅吞进肚子里。
有次寒假,我们去了泰国,在大年初一时,并没有回国,而是在异地过了这个年。当晚上吃饭时,妈妈讲起她小时候过年时,外婆总会蒸上一大锅包子、馒头。每家每户的房顶上都冒着袅袅炊烟。小孩子们穿着棉衣,在院子里嬉戏打闹。一旦包子出笼,就一股脑地围到灶旁去了。每当人们吃包子时总会感觉很幸福美好。当旅程结束回到成都时,外婆已经蒸上了我最爱吃的萝卜羊肉包子了。包子入口,面的柔软加上馅的鲜香,在口中混合出美妙的滋味。热乎乎的气,在口中升腾、盘旋,仿佛形成了一朵美妙的花。带着微咸的萝卜与细嫩的羊肉鲜味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叫人吃了一口忍不住要吃下一口。
外婆的包子里包的不只是肉和菜,还有一股浓浓的家乡情。每当此刻,我不仅尝到了包子的味道,更尝到了家乡的味道。
家乡上空婀娜的炊烟啊,你们能否化成一群白鸽向我飞来,把家乡的问候给我捎来,也让我为亲人带去祝福呢?
故乡的味道作文4
每年过年,我和大哥一家、二哥一家都会回姥姥家。
我的姥姥家坐落在营口水源,每次一到姥姥家,姥姥、姥爷都会热情的把我们带进屋。那时,已经是黑夜,我们这个大家庭会坐到一桌,吃团圆饭,把一年发生的趣事说出来,大家在餐桌上吃着、笑着,吃完饭,我们舒舒服服地躺在烧好的炕上甜蜜地进入梦乡。
第二天早上醒来,姥姥、姥爷早已不见了踪影,我想,定是给我们准备早餐去了。果然,当我们穿上衣服,洗漱完毕的时候,姥姥、姥爷回来了,手里拿着买来的油条、豆浆。我们热热闹闹地吃完了早饭,我一下子蹦起来,终于可以去找我的小伙伴了!
走出大门,来到朋友家的院子里,一股臭味飘了出来(院子里养着些小动物),我们一点儿也不嫌弃,因为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啊。小时候,我们在他们家屋子里做游戏,在院子里打枪战,在街上你追我赶,这些都是我们美好的回忆。
这时,朋友出来了,说;你怎么来了,我可想死你了,你上次一走,到现在也有好几个月了吧,走,我们买炮去玩一玩,我们两个愉快的奔跑在充满炮烟的大马路上。到了商店,我们整整买了一大袋炮,心想,这下,我们可有的玩了。
回到姥姥家,我们找出陪伴着我们好几年的小铁盆,把炮放在铁盆底下,这种玩法我们叫做“蹿天盆”。我们还能把炮埋在地下,我们叫“土地雷”。最危险也是最好玩的,就是把炮拿在手上将其点燃,再将它扔出去,我们叫它“丢炸弹”。每当妈妈看到我们在“丢炸弹”时,都会出来说:“不要这么玩,要玩就好好玩,不玩就进屋。”我们这才收手。
这里有我们最熟悉的味道,那是团圆饭的味道,是炮烟的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作文5
只要说起故乡,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笋。笋,作为家乡的特产,已经融入了家乡世代的血统里,谈起笋,故乡就会在这味道中慢慢地浮现出来,无论如何是忘却不了的。
如今虽已离开故乡,但那浓浓的情和味,早已融入我的脑中。我的家乡坐落在浙北的安吉,家乡是有名的竹乡。竹多,笋自然也多。每每春雷一滚,前山后山便会满是“咔咔”声,那便是出笋的声音,这时大人便会组织起来,去各家的竹园中挖笋。在家乡,每一片竹林都有主人,人们珍惜自己的竹,爱惜自己的笋。
挖笋是令我欣喜若狂的,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提上把小镢,随着大人上山去。那漫山遍野的绿竹晃着我的眼睛,令我震撼之余不免感叹大自然的造物之力,阳光透过密匝匝的竹叶滴滴点点的洒落在大地上,那一缕缕光束,像是一只只定格了的蝴蝶,美丽至极。但挖笋并非一件易事,需要有人开路,手持柴刀,一路披荆斩棘。途中大家四下观望,若看到笋尖,我们便会上前围绕四周先用锄头刨去泥土,并逐渐靠近笋尖缩小范围,慢慢一锄一锄地挖,笋,是极脆的,稍不留神,便会一折两断,这样挖出来的笋自然大打折扣,味道也不像原来的那么美味了。因此,挖笋需要极为小心且充满耐心,万不可着急,就这样在我们的“雕琢”下,一个个完美的作品展现在眼前。挖到的笋或是捧在手中,或是扛在肩,一起走在回去的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一看便是满载而归。
相传苏东坡曾有一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若要不俗与不瘦,除非天天笋烧肉”,笋烧肉在家乡非常出名。大人们常常支一口大锅,先放入肉,那肉必是精中略肥,炖时会溢油者宜佳。这样,笋才能更好地吸入肉的鲜味。先用猛火功,大滚几次,即加入笋,这时的笋已切成小块,取笋尖益佳,再用微火慢炖,待笋色微黄时即可,将一锅佳肴盛入一支大碗中,乘着茫茫热气,端上桌来,肉早已炖烂,吃着富有嚼劲,更妙的是那一旁黄中带红的笋,此时的笋早已吸足了肉汁,那浓郁的肉香和自身的竹香混合在一起,吃上一片,满口的鲜。这鲜香的笋配上滋味浓郁嚼劲十足的肉,在祛除人们一天疲惫的同时,还能留给他们回味无穷的香味。
笋烧肉用的是雷笋,雷笋嫩,味极鲜。在家乡,另一种笋也是令我无法忘却的,那就是初冬时期盛产的冬笋。
冬笋,虽然没有雷笋香嫩,但它也有属于自己的味道,冬笋个大,一般是比较老的笋了,不适合炖,而是炒着益佳,通常和肉或蔬菜同炒,这便会使冬笋的味完全释放出来,一盘炒冬笋,可以让我忘却冬天的寒冷。
如今,已不居住在故乡了,但在逢年过节时家乡的亲友都会寄些笋干来,笋干虽是干货,但也是鲜腴的,嘴上嚼起一节笋干,仿佛回到了家乡一般,整个人萦绕在家乡的气味之中,令人陶醉不已。
每当回到故乡,便又能品尝到家乡这特有的味道,是哪也无法寻到的。
故乡的笋,是我永远无法忘却的,它已在我心中扎根,随我一起成长,最终,它会长成一枝青竹,成为故乡美好的记忆。
故乡的味道作文6
童年是在乡下长大的,记忆里有一方田野,还有一条不太宽的、清澈的小河,河的一边是一方稻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里的夏日是一派北方江南的景象。每每闭起眼睛想起故乡,我仿佛变成了一条小鱼,游啊游,顺流游过高山、游过田野,回到美丽的家乡!
故乡有着独特、迷人的味道:那是团圆饭中一块香糯粘牙的油糕,一碗滑溜溜的刀削面……一切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我最喜欢的就是我家乡香甜的年糕,尤其是红豆糕,团圆饭中它是必不可少的。在除夕前的一个晚上,奶奶就准备好了红豆、糕面,把糕面里面放上红豆,和好就开始在锅里蒸了,还没出锅,闻着味道,口水就流了三千尺。夹开一个糕,里面的红豆粒粒可见,咬一口,一股红豆的清香夹着糕的清香味,是那样美味,那样悠长……那是故乡的味道,只属于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奶奶的刀削面也是最香的,经常一大早,奶奶就开始准备和面。我总是趁奶奶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拿上一块面出去玩,一边玩,一边看着奶奶和面,奶奶从来不生气,时而轻轻拍着我,手里面满含着温柔。
中午,奶奶喜欢先给我盛上一碗,刀削面的滑、刀削面的香,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味道,奶奶做的刀削面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那样香甜,那样美味。我总渴望回到那令人难忘的故乡!
故乡的味道作文7
重庆是我的家乡。家乡的味道是山间升起的一缕缕炊烟,是竹筒里飘出的一丝丝清新,是老屋院内爽朗的笑声,是田间地头引人的神秘。
重庆多山,满山遍野的竹林终年翠绿,清凉的晚风在竹林间穿梭,捎来淡淡的竹笋的味道。它不是江南园林中柔弱的秀竹,它挺拔高直,餐风饮露,浑身上下蓬勃着让人欣喜的野性美;它不是橱窗几台上的精致的竹雕,它自然舒展,柔韧矫健,用它做成的竹篓是人们最朴实的伙伴。
推开吱吱呀呀的木门,嬉笑着和门内的人打招呼。馋嘴的看家狗“胖胖”摇着毛茸茸的尾巴跑过来,这时开饭了。奶奶端来热气腾腾的汤圆,安详的笑容荡漾在轻轻起伏的皱纹上。桌子那边,爸爸大声招呼着大家夹菜,爽朗的笑声洒满小屋。我和表哥无心吃饭,夹起一块肉来逗“胖胖”。胖胖先是拼命摇着尾巴,等了好一会儿,终于不耐烦了,“汪”地一声大叫,吓得我和表哥手一松,肉掉在地上。我夹起一块煎得金黄的不知名的糕点,差点把牙粘掉。爸爸哈哈大笑,幸福的味道正在阳光里弥漫……
家乡的味道还有些神秘。菜畦间的“苦草”,总是有着类似艾叶的浓烈的药草味儿。我认识它,叶子像宝塔一样排列,爸爸告诉我,它是可以止鼻血的,我总想试一试。爸爸说,晚上山间有一种叫做“魑魅”的怪物,瞪着绿莹莹的眼睛。我问晚上去背白薯的奶奶,这是真的吗?奶奶点了点头,嘴角抿得紧紧的,好像白薯就是“魑魅”。那年我五岁,白薯在我的眼中,变得很神秘。
家乡的味道,是水潭边横行的大河蟹,是与表哥分享的水煮鱼一半,是姑妈亲手制作的辣豆花,是奶奶千里遥寄的熏腊肠;家乡的味道,它如同“雾锁山头山锁雾”的轻柔,家乡的味道,它如同“天连水尾水连天”的神秘……
哦,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