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散文的作文8篇,以供参考。
散文的作文1
时光流逝,慢慢想来自己当初无意间点进一个网站才遇到中国作文频道。那时我还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我犹豫着,发表了我的第一篇作文。我不期待有什么回报,只期待有一点点好的结果。
第二天当我抱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重新回到中国作文频道,我兴奋,我期待,同时又有一点点害怕。但结果总是好的,我成功获得了两块钱。
那次大大的鼓舞了我的自信心。我开始每天都会留下一两篇作文。即使那天有事,时间很短,不能写作文,我也会拿起手机看一看最新投稿。
最受伤的一次,莫过于那一天我喜滋滋的发表了十篇作文,到了晚上我偷偷摸摸的拿出手机,打开网页,右眼眼皮却一直不停的跳。心中也莫名的有些打鼓。我把这种感觉压下去,手指在手机上停留着。
我终究还是进去了,可是看到结果,心里却凉了半截。整整十篇啊?为什么为什么只有五块钱呢?难不成一篇才五毛钱吗,我心中充满了不甘。未读消息却显示我有六篇作文被驳回。
为什么呢?那些都是我自己写的呀,我很愤怒,但更多的是委屈,从那一天开始我就对自己说,放下吧,或许那些都是骗人的把戏。每写一篇都是那么的麻烦,却没有一个真心的回报。
我放下手机,玩起了游戏。就当以往的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心里却常常不能忘记你,总是空落落的,当朋友不理解我时父母不理解我时家人也不理解我时,我找不到人诉说,所以我把这个当成了最好的一个情感诉说地。
我终究还是回来了,不为别的,就为了心中的这一份牵挂,这一份喜爱。我想通了,或许是我之前太过分,太贪心了……
现在的现在,我已写了三十多篇作文,钱也赚到了四五十多。信誉度也逐渐提高,再也不会有被驳回的作文。如今想起那些被驳回的作文,或许是一次次的考验,或许是一次次的历练,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他们曾经那一次次的浴火重生,让我们看到了生的希望。
散文的作文2
暑假过去了,告别了假期,又回到了青青校园,心情有一点复杂。既有喜悦,又有烦恼。家长每一天都会在我们的耳边唠叨:别玩了,抓紧时间,好好学习等等。与同学、小伙伴、朋友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没有时间见面一起聊聊天、做游戏,也许再过一段日子,朋友之间的感情会越来越淡薄,甚至消失掉。
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我想提议:将每年的9月9日设为“朋友节”。九九归一、天长地久,既容易记忆,也象征友谊之树常青。在这一天,彼此要好的朋友们可以互相赠送一些小礼物,哪怕只是一张简陋的自制小卡片,在上面写上几句相互鼓励、加油的话,都会包含着朋友们之间的浓浓关爱与问候。也可以抽出中午的一个小时时间,大家即兴表演自己的一些小才艺。每个人也可以带一些小零食,围坐在一起,谈一谈,分享各自的近期感受,排解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烦恼,开阔视野,放松心情。我能想象那必定是一副充满温馨和感动的画面。
人与人之间需要经常交流,不要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面。通过朋友节的活动,可以巩固老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可以结识新朋友,在一个开心、平等的气氛中,可以学到很多他人的优点。
我的这个建议如果能够被采纳的话,一定会受到热烈欢迎的!这是朋友们表达关心、沟通友谊、提高自己的节日!我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散文的作文3
轰隆隆,沉寂了许久的春雷,打了一个清脆的大喷嚏,轻轻唤醒了缠绵的沉睡中的春雨。可爱的春雨伸了一下懒腰,顿时,淅淅沥沥,淅淅沥沥的轻音乐便开始缓缓地演奏起来,广袤的天地间飞舞着密密的牛毛细雨,白茫茫的一片。
这雨,如烟、如雾、如尘。春雨绵绵、细雨如烟,像扯不尽的银丝,如数不尽的松针,似细不了的牛毛,铺天盖地地下了下来。在大大小小的水洼中,不时漾起一道道细细的波纹、一圈圈密密的涟漪。
淅淅沥沥,淅淅沥沥,声音轻细柔软像谷种爆芽,如青草长叶,似笋尖顶土。这么静谧,这么轻柔,这么雅趣,这么迷人,显然就是春雨,。它怎么没有象征着春天那温柔的禀性呢!这情意绵绵的乐曲,让人痴迷,让人陶醉,让人舒坦,让人怀念
向远处眺望,隐隐约约的有一些树木,给雨水刷洗得青翠水灵、珠烁晶莹,越发显得娇嫩欲滴、神采飞扬。细细地瞧一瞧,春雨涤荡了污浊,春雨清洗了碧空,春雨浇灌了百花,春雨欢畅了小溪,春雨唤醒了小草,大地越发清新迷人,空气越发清香醉人,长空越发碧柔靛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呐,绵绵的春雨,梳洗着碧绿的青山,滋润着广袤的大地。
地面上坑坑洼洼的小水池,积满了水,缓缓驰向远方,汇成小溪大江,奔流到海,汇聚起今年的希望和来年的深情。春雨奉献给滋生万物的大地,空气中都带有一股清新湿润的淡淡的迷香。
春雨温顺、恬静,叫人舒心,使人着迷。它默默地奉献,为春添上神秘的色彩,为春带来淡淡的清香。雨停之后,必将出现一道美丽动人、色彩斑斓的七彩彩虹。
散文的作文4
今年怎么了?炎夏很久了,一场雨也没下。炎热难耐的盛夏火热而漫长,白花花的太阳无情的抛洒四方,烈日当空照,炎热撵不走。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喜欢不喜欢,她依旧热辣辣,媚眼电光四射,激情飞扬,孤芳自赏,魅力难挡,让人窒息,让人烦躁心慌。
此时,来场狂风暴雨浇灭心头之火,便成为了人们冥冥的期待……
在平常的梅雨季节里,本来是不喜欢雨的,绵绵不绝的雨期总觉得漫长,让人忧郁的开不出笑脸,阳光灿烂的日子才让人舒心。但在这样一个炎热的、持续不断的夏天,一场雨,总能缓解烈日炎炎吧?灼热的大地,污浊的空气,飞扬的尘土,气息奄奄的万物,浮躁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召唤着雨的清凉,雨的滋润,雨的洗涤。俗话说,一场夏雨一场热,一场秋雨一场寒。虽然也知道一场夏雨之后,天气会变得更加炎热,但来一场暴雨,暂时浇灭烈焰的烘烤,还是相当的必要。
在这种季节,有时也想寻找心静自然凉的境界,闭门不出倒自在,出得门来就难以让人生出小资情怀。心中寻不出一丝清幽,空气里找不到一点儿雅趣,脾气不经意生出几分火辣辣的火药味,不能不让人突生烦恼。清幽幽、香喷喷的菊花茶也解不了暑,泻不下火。还能有什么辙?只能在家里人定胜天,出了门就只好屈服于老天爷!
虽如此,还是不心死,对雨的期盼天天在心里发酵。每天清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幻想着地面湿湿的,有凉风习习拂面而来。清晨醒来跑到阳台向外四处望望,天依旧是火辣辣的天,地依旧是白花花的地,空气依旧是蒸笼一般的空气。
满心的憧憬变成了奢望,心境一下子就浮躁起来,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夏季,这样的日子啥事是个尽头?烦躁的内心充满焦灼却又无可奈何。
仿佛熬过了一个世纪,在焦灼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大雨滂沱的日子。
刚坐在车里就开始电闪雷鸣。听着隆隆的雷声,没有恐慌,到有几分振奋人心的舒心感、酣畅淋漓感。朝外望去,突然间,狂风夹杂着骤雨席卷而来,一泻千里。瞬间暴雨如注,打在地上,溅起朵朵浪花,在热浪的蒸腾下激起层层水雾。满大街是慌乱的人群,行人跑着、叫喊着,唧唧喳喳的赶着在房檐下躲雨。这时候伞是没有用的,挡不住狂风暴雨的袭击,无论是带了伞的,还是没带伞的,全都躲在了房檐下。
暴雨密密实实,倾泻而下。雨水排泄不及,沿着路沿汇流成溪,湍急而下,人们几乎趟着水跑路。正在车里窃喜没有被淋雨的光景,自己却到站了,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下车冲进雨里,才5米的距离,全身就浇了个透湿,急忙躲在附近一家小店的门口。细瞧瞧周围躲雨的人,浑身也都是湿漉漉的。瞬间的狂风骤雨,显然让人措手不及,样子都有些狼狈,但心里却是畅快轻松的。愉悦的情感像绽放的牡丹花,盛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心里。
雨渐渐小了下来,将裤脚高高挽起,撑着伞在细雨中自在的行走,空气里吹着凉爽的风,透着润润的感觉,路面上洁净如洗,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与超脱。
夏雨来得急,走得也快,转眼雨过天晴,万里无云。路边避雨的行人渐渐散去,街面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漫步雨后的城市,经过暴雨的洗礼,清新的空气令人爽心悦目,洁净的道路让人脚步轻快。一座座楼房如出浴的杨贵妃,挺拔秀丽。万物绿意盎然,葱茏水嫩。道路两旁的白杨树,绽出了嫩绿的新芽,在微风的吹拂下,仿佛欢快的交响乐在耳边沙沙作响,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树下绿化带被太阳晒蔫的小草,在雨水的滋润下,顶着晶莹的水珠儿,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变得格外娇柔细嫩,呈现片片新绿。雨后的大自然,去了浮躁,去了粉尘,去了烦扰。阵阵凉风袭袭,有一种春风拂面的错觉。天空显得格外的辽阔爽朗与透明,情感也显得格外畅快放松与悠然,人们消去了暑热,浮躁不安的心沉静下来。
夏天雨后的万物如此静籁。雨洗刷过的每一棵树、一束花、一株草、一片叶都充满了恬淡与温馨,散发着浅浅的幽香。漫步在雨后的小径,你会沉醉在安然和谐的绿色里,此时的心灵,也异常透明洁净,在人与自然的静籁与纯净中,有一种发自肺腑的宁静与淡然润透心田。
家里阳台上养了不少花草,平常无雨的日子,用自来水浇花,白天阳光暴晒之后,土面上白花花一片盐碱,花叶显得无精打采。雨后回到家中,打开房门,呈现在眼前的花草生机盎然,水润清新,茂盛葱茏,心中的惊喜顿时又多了几分。
夏雨,是久旱的甘霖,是自然界的精灵,因为雨的来临,给酷热的夏季,增添了浪漫的情趣,让人们重拾往昔的快乐与悠然。
散文的作文5
总希望,可以定义春天。
我说,春天是善解人意的。它是江南寂寥时故人遥寄的一枝祝福,是相思红豆采撷的佳期,是对去年花里别后重逢的祝福。它知道,在忍耐了秋天的哀思与冬日的单调后,干涸寂寥的心是多么渴望春天的润泽。于是它便藏在一阵风中,悄悄地来了。
你却说,春天是不解风情的。任惜春常怕花早开,依旧落红无数。一夜的雨疏风骤,便绿肥红瘦。空叹“枝上柳棉吹又少”,只是“多情却被无情恼”。春天总是匆匆,太匆匆。等不及花褪残红,甚至未唤醒人们对于春天的全部记忆便飘走了。
我说,是诗成就了春天。隔厚厚的窗帘与玻璃,如果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们如何读得懂飘逸的春雨?没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没有“多少楼台烟雨中”,北国的我们如何能体味南朝春日的深邃迷离?
你却说,是春天成就了诗。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红杏出墙,春色满园,春天本身的魅力是无与伦比的。才会惹得文人雅士胜日寻芳,柴扉久扣,才会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我说,春天是宣纸上涂抹的几笔写意。袅袅鹅黄地轻垂,一泓鸭绿粼粼而起。湿润的土壤上铺满了嫩绿的萌芽,茫茫碧草上点缀星星繁花。蔚蓝的天空上也会挂几丝云,阳光柔柔的像是为画面撒上淡淡的金黄。
你却说,春天是精心勾勒的工笔:在一座清幽空寂的山中,藏一座清幽空寂的古寺。春雨洗刷过的夜晚,明月透过参差斑驳的松枝落下清辉,清泉淙淙地伴古寺梵音流在石缝之间。春雨后的泥土特有的香味弥漫于画室之中,这才是春天。
我说,春天的美在于它的百花怒放、国色天香、雍容典雅、娇俏玲珑、馨香可人……,那万紫千红为东风而争妍的画面所展现的,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
你却说,春天的魂在于矜持的春雨。润如酥的小雨是温顺的,清明的小雨是断魂的,烟花三月的细雨是多情的。最有味道的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那时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才是真正的诗情画意。
哦,原来春天在每个人的辞海中都有不同的解释,原来春天是不可定义的。
散文的作文6
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郑重其事的年如约而至,又在喧闹声,鞭炮声中匆忙掠过。待安静下来,品一下年的味道,竟无法道出,自己都有点诧异了。是不是感觉有些迟钝了?要不然就是渐老的征兆?什么时候开始的,失却了对新年的祈盼和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感叹和伤感,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恐惧。追问自己,年轻的心态到哪里去了?也许什么也无法遮掩住岁月的脚步,莫名的惆怅在某一时刻会从心底窜出来。嗅觉,味觉都会失灵。
过年的人群中该是有我的吧,却似乎自己又是一个陪客,陪父母以敬孝;陪孩子以尽责,满脸的笑意,满心的欢喜都是给他们的吗?又似乎不全是,要不然怎么会心安理得的忙碌着,累着。或许只有在一个寂静的地方,一个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的方,只一瞬间的神经触动,会觉得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一个不适合的时间,不适合的环境,品不出味道。
每年过年,我总会随老公,孩子们回乡下陪公公婆婆过年。农村的春节总是伴随着各种繁文缛节和林林总总的讲究,中原民俗在这里不但继承而且已发扬光大了。自己不受约束的个性从心里不情愿顺从,特别是大年初一的`大拜年,初一一大早,全村年龄不太大,辈分不算高的所有成年人(我和老公在此行列)会挨家挨户拜年,给长辈问安,给孩子添岁(出门时压岁钱是要备好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是要讲的,全村三,四十户人家,等全部拜完,天已近黑。尽管每到一家都会有烟茶果子招待,也耐不住肚子还是咕咕叫了,脚也走的酸痛。踩着积雪,顶着寒风,心里有一千个不愿,嘴上是不会说了,已不似那些年孩子气了。会对自己默默说,一年就这么一次,忍着吧。有时候,容忍也是一种成熟,一种涵养,一种最无私的爱。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忍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年的氛围是不搭调的。其实也是有让人情感自然宣泄的时候,当村里90多岁的老太太很慈爱地望着我,叫出我名字的时候;当村里大嫂用粗糙的大手拉我上炕的时候。自己心里不是有一种温暖在流淌吗?为什么要用“忍”呢?感觉自己很可笑,告诉自己,既要学会享受一个人的安静,也应该融入那种热闹和喜悦。
年的味道,已无法清晰地道出,或喜,或忧;或甜,或涩……或者是五味杂陈,自己已然不能分辨得很清,已不似儿时的单纯,不似年少时的清爽,静下心来仔细的品,各种滋味会一起涌上心头。
年亦然是新年,味道已被时间发酵,只有自己才能品出最真实的味道吧!无法分享,收藏也好……
散文的作文7
我是非常喜欢过元宵节的。每年的正月十五,如果时间允许我都喜欢回老家过,因为在我的老家闹元宵才是正月里的重头戏,从正月十三开始,家家户户开始张灯结彩,大红灯笼从顶楼一直一溜烟地挂到一楼,门外的走廊上挂满啦一盏盏精雕细琢的大木雕灯,到啦夜晚这些灯全部被点得贼亮堂,光这些就足以把节日的喜庆渲染的一览无余,更不用说还有那些闪烁的彩灯也不偷闲来凑热闹啦……
上面的这些还都不算什么,在我们老家闹元宵最热闹、最让人尽兴的就数那迎龙灯。龙灯在我的家乡意味着神圣、节庆、吉祥,会给大家带来好运,所以每次迎龙灯前,有把稻草窝成一个团点燃,准备去迎龙灯的人从火上跨过驱除邪气,以自己神圣干净的躯体去迎龙灯的习俗。龙灯的头和尾都是用蔑等原料扎成龙的样子,然后用白纸糊上,彩绘上龙的花纹,把龙头、龙尾打扮的非常的高大威猛、栩栩如生,与传说中的龙一样。龙身是由每家每户的板凳灯组成,每桥板凳灯上扎两个非常漂亮的花灯,上面还点缀着美丽的插花呢;当然板凳灯也有很简洁,简洁的就只有两个清一色的灯笼组成,但是即便是清一色的灯笼组成,当灯亮起来时在那夜色中也是非常亮人眼的。当夜幕降临时,在锣鼓的喧天声中,在烟花爆竹的嘭啪声中,在大人孩子的喧笑声中,龙灯缓缓起舞啦……龙灯所到之处,人们都蜂拥相迎,眼中到处是烟花所闪过的美丽、那些腾空而起的的烟花把夜空装扮的异常缤纷妖娆;耳中到处是鞭炮的劈啪声、锣鼓的喧天声、人们的欢笑声;鼻中所嗅到都是“硝烟”味,空气中到处传递着人们的幸福、兴奋、开心……
龙灯就在人们这样的期盼中开始表演啦,在那笔直的街道上开始啦“拉灯”,“拉灯”就是龙尾想要当“老大”,不愿意跟着龙头走,所以倒转过来往回跑,迫使龙头往回倒,等龙头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时,当然不愿意放弃做老大的机会啦,就会使出所有的劲继续往前跑,这样一来拉锯战就展开啦,哪边的人力量大,哪边的人跑得快,龙就往哪边游动,随着龙灯来来回回的游动,锣鼓鞭炮在边上不停的凑热闹,龙灯越拉得欢,鞭炮也越放得欢,锣鼓也敲得越急、就象战场上的战鼓在擂动,人们也笑得更欢、哄也起得更带劲……有些时候由于人们使出的力量不均衡,龙灯中间可能被拉断啦,而两边的人们还在往各自的方向飞奔,等到龙头发现自己的尾巴不见啦时,龙头只有放下架子在锣鼓唢呐声中回头寻找自己的尾巴归队,这个时候龙尾就象一只斗赢啦的公鸡似的,神气地等着龙头用鞭炮和锣鼓唢呐去赔礼道歉……一直到迎龙灯的人们跑累啦,龙灯才缓缓的继续前行,远远望去那蜿蜒的龙灯真的就像是一条游动中的龙,随时准备腾空舞起。
龙灯的精彩不仅仅“拉灯”,更精彩的还有“偷灯”和“赛高”。当龙灯到啦比较宽广的操场上时,龙尾就悄悄的把龙头围在啦操场的最中央,而龙头发现被包围时当然是想突围啦,所以就试图着左冲右突想冲出重重包围圈,这就是“偷灯”。正当这条龙灯在这边突围时,恰缝来啦另外一条灯,这个时候“内战”就暂时被搁置在一边啦,两条龙之间就展开啦“竞美”比赛,当两条龙的龙头迎面相聚时,迎龙头的人们就尽量把自己的灯高举,比赛谁的龙姿态更高昂,这就是“赛高”。由于我们是在镇上,过元宵时几乎每个村都有龙灯,所以经常是好几条龙在同一个操场上“短兵相接”,记得最多的时候是九条龙在一个地盘上盘旋争夺,那一个个高昂的龙头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那么多绚丽的灯把那黑夜几乎折腾成白昼啦,整个操场就只看见一片旋转的灯光……那灯旋转着旋转着,把人们所有的欢乐、把整个元宵都带进啦那旋转而开心的世界,把人们带进啦灯的五彩缤纷,带进啦欢乐的顶峰……
我们家乡的元宵节不仅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就是山上也会被一盏盏红红的灯所装扮的,那是后辈在自家的亲人坟前点亮的灯,那是邀请已逝亲人一起欣赏一起闹元宵的灯,那是思念亲人的灯……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元宵节,是否是很热闹呢?
散文的作文8
一月的日子似乎过的慵懒。
阴天,又给予我们太多的安详。那几片云彩构成的天气现象,让我们脱离了那每晚必报又不一定准确的天气预报,只是单纯的做我们自己,想我们自己的事情,忆我们自己的思绪。
下午,阴天,暖色的窗帘,和一个暂住在回忆里的人。
这样的昏暗,这样的宁静,让我突然间感受到除夕夜前的那个下午,我的心情。也许是我过于感性,回忆总能一次又一次的在我的心海中泛起涟漪,甚至波涛汹涌。此时的我,正在细细品味那种涟漪的味道。
我记得在除夕夜的下午,我是照例要睡觉的,原因大家也都明了——为了那一年一次的盛会。而小时顽皮的我总是兴奋地不能入眠。我躲在被窝里,听着家中大伙忙前忙后的声响,依稀听到电视中欢快的音色和旋律,这足以让一个孩子的世界变得兴高采烈,甚至是迷恋。我想周公在那个下午不可能找到我了,我索性起身,趴在窗台上看街上来往的人群。天色渐渐的暗了些,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在冬日的寒风中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在一年又一年之间穿梭。街上早已有心急的小孩子放起了鞭炮,那一地的红色碎屑和那淡淡的火药味告诉我们,又是一年啊。人们走在旧与新交汇的城市,那大包小卷仿佛是对走在旧与新交汇的生命一种犒赏,一种馈赠。也许人们在想着他们这一年的点点滴滴,也许干脆什么也不想,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家,他们身上散发着同样的一种气质,那就是幸福。
天色完全暗了,各家各户都亮起了灯,许多家还挂出了红灯笼,大大小小,却又是一样的喜庆。我特别喜欢红灯笼,没有什么原因,只是单纯的喜欢,可能在我的心中,点亮了他们就有了希望,有了那种幸福的感觉。街上的人少了,那一家家的灯火多了,夜晚便在那群星闪耀中生辉。那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的社会生产力,在这一天终于暂时靠在一个叫家的港湾,因为一个叫“年”的节日聚集在一起,真正的只做他们自己,还一个生命的本质属性,让他们找到生活,真正的生活。有些时候仔细想想,也许只有过年有些人才可以回家看看白发苍苍的父母,有些人才可以真真正正享受一个假期,更重要的是,过年让我们找到了幸福的滋味。
直到家中的厨房成了战略要地,我拉上窗帘,期待着这一个除夕。那是一种家的温暖,在我心中,烹调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