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精品家乡习俗作文5篇 作文大全家乡的风俗

时间:2024-02-29 14:42:56 其他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精品家乡习俗作文5篇 作文大全家乡的风俗,供大家阅读。

精品家乡习俗作文5篇 作文大全家乡的风俗

精品家乡习俗作文1

  我的家乡正月十五闹元宵,很热闹,主要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午饭刚吃过,锣鼓一响,狮子队、高跷队、旱船队就忙活起来了。只要锣鼓一响,五村六庄的男男女女就赶过来了,表演队走到哪儿,人们就跟到哪儿,从中午跟到天黑,一路演下去,只见人多,不见人少,那个疯狂劲儿,就像一群追星族,要知道,这样的热闹一年可只有这一度呀。这元宵节舞狮子、踩高跷,除了艺术和技术,还要有勇气。就拿狮子队来说吧。狮子队还没来,每家每户早已准备好了大大小小的方桌,一层一层码上去,每一层都会放上烟酒或精美的点心,越往上去,礼物越贵重。本领越大的舞狮队就爬得越高,越高,得到的礼物也越多,喝彩声和掌声也就越热烈。本领最高的舞狮人可以爬到八层高。这时候,主人往往还要特别放上一大挂花炮,以示感谢和奖赏,因为,在庄稼人看来,那可是沾了最大的福气。当然,我最喜欢的还是妈妈的旱船队。妈妈天生一副好模样,身段好,歌也唱得脆亮,自然就成了旱船队的主角。平时,只要一说起划旱船,妈妈的脸就像星星月亮一样放光彩,她这一辈子,因为元宵节划旱船而变得无比闪耀。旱船又叫采莲船,因为表演的内容是江南女子采莲的情境。漂亮的采莲船美过华丽的轿子,一舞起来,轻盈如风,船身摇曳,如凌波仙子。表演的时候,采莲船中的女子两手抓着船帮,人走,船便走,脚步似行云流水一般,小小采莲船便恰如在长满莲花的湖水中穿行。船旁边还会跟着一两个艄公,艄公多打扮成小丑,他们故意不好好撑船,惹得采莲女东倒西歪,笑若莲花般灿烂,抖出百般笑料,引来观众一阵阵喝彩和掌声。妈妈玩的采莲船,能让观众笑出眼泪来,直到第二天还讨论和重复着那些精彩动作。看了妈妈表演的元宵采莲船,古诗中那“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的热闹景象就再现在我的眼前。我们育溪古镇近年打造全国文化名镇,专门修建了民俗博物馆。

  今年的元宵节更是盛况超前。你看,高跷队来了,如潮的人流被从中劈开,远处走来了一个个衣着艳丽、踩着高跷的古装女子。待走近一瞧,踩高跷的“女子”竟然都是一个个年轻小伙子!他们化着艳妆,踩着高高的木桩,随着鼓点不时变换队形,还舞着长长的水袖,一个个美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街道两边的观众兴奋不已,掌声雷动,笑声不绝。高跷队刚过,舞狮队就过来了。只见一雌一雄、一黄一白两头狮子随着锣鼓舞动,舞狮人手拿红绣球穿梭于两狮之间,两头狮子还不时为争绣球互相追逐。突然,绣球高高抛起,两头狮子竟然腾空跃起,争着用嘴叼绣球。顿时,密集的鼓点紧张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最后的结果。随着那头黄狮子的胜出,狮子的庐山真面目也终于露了出来,哈哈,扮演狮子的原来是两个小伙子,只见他们满身大汗,脸上却是掩饰不住的欣喜。压轴戏就要上场了,人们翘首以待。终于,老人孩子欢呼起来,啊,采莲船蹁跹而来。只见粉的红的,一朵朵莲花状的采莲船摇着摆着,徐徐而来,那莲花的粉色,那莲花的.轻舞,让人仿佛嗅到了莲花的清香。看那采莲女,一个个妩媚妖娆,莲步轻移,巧笑倩兮。蓦地,一个采莲女冲我一颦又一笑,我惊呆了,那不是我妈妈吗?没错,那最美的采莲女正是我妈妈!多少年来,妈妈一直就是这个节庆习俗的主角。有时我常想,以后的元宵夜,是不是还会有这份纯真和朴实?假如妈妈老了,舞不动了,假如人们蜗居在室内你我不相往来,这华灯如昼的元宵夜还会如此热闹吗?

精品家乡习俗作文2

  在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例如端午节,重阳节,,春节,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传统风俗,你们想不想了解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别急别急,马上给你们介绍。

  我是江西人,我的家乡每年年三十都会祭拜神位,祭品有鸡猪肉糖果饼干等。寓意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大富大贵,拜完神位村民又争先恐后的去祠堂敬拜,祈祷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财源广进。到了晚上一家人就坐在一块吃团圆饭,吃着的食物,饭后小就可以尽情的在院子里放烟花了,大人就在房间里聊天,打麻将,看电视等。

  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到了大年初一,我们小孩就到村上每家每户去拜年,见到长辈就要单膝下跪和长辈说新年好等一些吉祥的话语,这当然也是我最的一个环节,因为此时我的腰包已是鼓鼓囊囊的,装满了大小红包,还有各种好吃的花生,瓜子,糖果等。到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的烟花,五彩缤纷,可了

  你喜欢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吗?欢迎大家来我家做客。

精品家乡习俗作文3

  “哦!过年喽!”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炮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突然头顶上“噼噼啪啪”的吓我一大跳。啊!原来是鞭炮啊!虚惊一场!终于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见哥哥拿出一个“大三角”,用打火机一点,那“大三角”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星,正当我们以为它快熄灭时,突然,天空又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来。

  你们知道这天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且还要放炮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山上有个怪物,叫做“夕”,“夕”无恶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后来,有个神仙告诉人们吓跑“夕”的方法。第二年,当“夕”再下山时,突然发现大量的火光,“夕”惊慌失措,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爆竹声,“夕”更是惊恐万状,立刻拔腿逃跑,从此,“夕”再也没来害人了。

  当然,我的家乡过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饺子,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幸运;还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变成了“大富翁”;还有吃团圆饭……

  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包含着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感。

精品家乡习俗作文4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只要谁家小孩满十岁了,准在初八那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吃饭,什么七大叔,八大姨,都要来,今年刚好赶上,又有人过十岁生日了,我和妈妈带上礼物,一大早便出发了。

  这个亲戚属于那种不是特别熟的,不熟到什么程度呢?见了面,我连他叫什么,该怎么称呼他都不知道,毕竟,一年就见一次面啊!到了他家,很龙套地向他拜了拜,说了句“新年好”!主人便把我一人请进了里屋,留我妈妈一人在客厅,至于干什么,不看我都知道,要交礼金,也可以理解为份子钱,但未成年人是免费的。哈哈。

  过年时,中午饭吃的特别迟,一般是在一点或者两点时才吃的,这时,大人们可以聊会天,把小孩子们放在一边,小孩子们这会无非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轻松自在。

  要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但你吃饭总不会站着吃吧,你首先得会“坐席”坐席也有讲究,辈分越低就要坐在离门口越近的地方,在吃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翘二郎腿,这样对主人们不尊重。不能大声喧哗,会影响别人,也很不礼貌,吃完饭后,更加要注意,不可以擅自离位,必须等大家都吃好了后才可以离开。吃完饭后,要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千万不要放在碗上,这是一种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因为只有在有人去世的时候,才会这样摆放碗筷,如果没有人去世这样摆放碗筷,可以说是客人对主人的诅咒,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表现。

  上完菜后便没有过多的规矩,反正就是吃,吹!吃饭时大家谈的很开心,什么话题都有,说说你今年的工作如何,孩子的成绩如何,一派和谐,从话中透出的是对亲人的怀恋与关心,主人将鞭炮烟花燃起,在这本不安静的和谐中增加了几声重重的喜悦。桌上的菜有很多,各式各样,但少不了鱼,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也许桌上并没有山珍海味,也许在一起吃饭的都是普通人,但是,在年中,在平常的菜也是被大家所喜欢的,家人在一起,哪都有年夜饭。

精品家乡习俗作文5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