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学习作文6篇,以供参考。
学习作文1
从娘的肚子里一蹦出来到现在,我这个“小公主”已快乐地度过了十二个春秋。我从来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生活。要我下厨房弄饭弄菜,压根儿就没想过……
事不凑巧,爸妈到百里之外的县城去检查身体,一时半会儿他们是赶不回来的,这下就苦了我这位“小公主”了。“日当午,饥肠响如鼓”,我不得不到厨房去面对锅碗瓢盆,酱醋油盐……
家里有许多蔬菜,再加上猪肉、鱼,还有小虾米,在案板上摆成一条长龙。好!我就来露一手,做它个“满汉全席”。
我打开液化灶,放上一些猪油,然后又将鱼放到锅里去煎。我又忙着去洗菜,菜未洗完,一股烧焦的糊昧扑面而来。糟了,这样的鱼还能吃吗?我满头大汗,油星又溅满脸颊,我用手一抹,我这位高贵的“公主”啊马上变成了大花脸。我也管不了许多,就快速地洒下些盐啦、蒜啦、姜丝啦,第一道菜就算完成了。
第二道菜就是油炸小虾米。平时妈妈做的小虾米黄黄的、脆脆的、香香的、甜甜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道菜做好。当我把一盘小虾米倒下油锅时,“碰碰”声此起彼伏,我定睛一看,小虾米跑到锅外的已有不少了。我急忙将锅里还未来得及逃跑的小虾米舀到盘子里,再浇上油,洒上些葱花,第二道菜也算是完成了。
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是些烧豆腐、炒白菜之类的,当然口,不是盐多,就是醋少;不是太辣,就是太腻。经过两个小时的“艰苦奋斗”,我的“满汉全席“算是大功告成了。
正当我要拿箸品尝满桌佳肴之时,爸妈也回来了。我惊讶地问:“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呢?”妈妈说:“我们没有去县城,就在茅坝小镇上的卫生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说没什么大碍,用不着去县城,我与你爸抓了些草药就回来了。”“好吧,我们就饭后我再给你们煎药,行吗?”我接口说。一家三口围成一桌,有说有笑,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太咸了,太咸了。”爸爸皱着眉头说。我分明看见爸爸的额头上挂着一个“川”字。“太糊了,太糊了。”妈妈附和着。但看得出妈妈的脸上还有几分喜悦。“太香了,太香了。”我故意夸张的举起手回敬道。对于我的“满汉全席”爸爸不是指鼻子就是指眼睛,总之,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这是孩子第一次下厨,弄了这么多菜,也难为她了。”妈妈最终站在我这一边,袒护着我。
虽然没有爸妈做的饭菜可口,但爸妈还是吃了许多。看着一家子乐呵呵的,我内心深处有了许多体会:一件小事看似容易,做则难,何况那些国家的伟大事业呢?我坚信,只要勤奋好学,事情就会越做越好,人也会越来越成熟。
学习作文2
前段时间,有朋友询问我课堂上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静下心来,把自己平时的做法写出来,与朋友共勉。
一、故事导入
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故事导入法,把学习内容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呈现出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比多少》时,我是这样讲述的:猴哥哥和猴弟弟是一对好兄弟。上课时,他们表现特别好,老师奖励给猴哥哥12颗智慧星,给猴弟弟8颗。弟弟问“哥哥,哥哥,你的智慧星比我多几颗呀?”哥哥皱起眉头在认真思考。哥哥的智慧星比弟弟的多几颗呢?爱帮助别人的小朋友赶快拿出你的学具摆一摆吧!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给大家讲的故事是:小猴子闹笑话。孙悟空听说二二班的小朋友最会听讲,发言最积极,声音最响亮。他就想知道二二班的小朋友到底长什么样,于是呀他派三只小猴子来我们教室观察你们长什么样,能把你们最美丽的一面展示给他们吗?正好×××走了过来(让这个小朋友走来),第一只小猴子站到他的正面:“他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张可爱的小脸蛋,两只胳膊两条腿,没了。”第二只小猴子站到他的背面:“不对,他只长了一头乌黑的头发,两只胳膊两条腿,没有小脸蛋。”第三只小猴子站到他的侧面“更不对了,他只有一只胳膊一条腿,还有一只耳朵。”孩子们,小猴子说得对吗?为什么?怎样观察物体才不会犯小猴子的错误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这个童话故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全面观察事物的必要性,进而十分自然地引入新课。
二、编顺口溜
实践证明,将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赋予一定的感情色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常用的方法是破十法。如12—9=3﹙把12分成10和2,10—9=1,2+1=3﹚,教学时,我把十几减九的方法编成顺口溜“减9加1,2+1=3,12—9=3”。这些顺口溜读起来琅琅上口,让学生备感亲切、生动,把枯燥繁琐的计算过程转化成读起来如坐轿般舒服的顺口溜,学生愿学、乐学,最主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根据十几减九的顺口溜,自己又编出了十几减八、十几减七的顺口溜,如15—8=7(减8加2,5+2=7,15—8=7)、13—7=6(减7加3,3+3=6,13—7=6)。
孩子们在笔算时容易出错,我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他们经常出错的地方,于是,我又编了三步自查顺口溜:一查数字对不对,二查计算对不对,三查得数写没写。
简单的几句话,简短的顺口溜,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激发了兴趣,提高了效率。
三、借助手势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难以记忆、容易出错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困惑。为此,我经常用借助手势的形式对教学难点归纳总结并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11——20各数的组成时,我让学生向左伸出左手食指说“1个十”,向右伸出右手食指说“1个一”,两根手指靠在一起说“合在一起是11”。向左伸出左手食指说“1个十”,向右伸出右手大拇指和小指说“6个一”,手指靠在一起说“合在一起是16”。向左伸出左手食指和中指说“2个十是20”。
这样口、眼、手等各种器官都调动起来,既促进了大脑的思维,又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新知识。
四、巧做游戏
喜欢做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消化与巩固,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照镜子》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左右相反”的知识,我让学生做照镜子的游戏:
生1:谁是我的小镜子?
生2:我是你的小镜子。
生1:我伸左手。
生2:我伸右手。
生1:我用左手拍左肩。
生2:我用右手拍右肩。
生1:我用左手拍右肩。
生2:我用右手拍左肩。
……
伸伸手,拍拍肩,说一说,笑一笑,学生玩得开心,学得有趣,轻轻松松地巩固了“左右相反”的知识,解决了《照镜子》一课的难点。
巧妙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根据教学内容,举行一些小比赛,适当进行奖励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比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个人间比赛、小组间比赛、男女生比塞、班级间比赛等。
奖励形式也是多样的。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奖励一些小红花呀、小红旗呀、小动物呀用红纸剪出的图形。孩子稍大点儿后,可以采用加分奖励。
还有一种奖励方法——就地取材。孩子年龄小,自己丢掉的东西就不认得了。所以,讲桌上的铅笔呀、橡皮呀塞了一笔筒。奖励的时候,可以用这些铅笔、橡皮作为奖励品送给学生。虽然这些铅笔、橡皮有点旧了,但作为奖品奖励给孩子们的时候,他们还是很喜欢的。
课堂上我经常采用的奖励方式是,随手在黑板上画些图形奖励给学生,在课结束时,再用这些奖励的图形延伸教学。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适时画出两种颜色的五角星,作为智慧星奖励给他们,最后,让他们根据这些智慧星再编题,再解决问题。孩子们兴趣很高。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很多很多,但任何方法都需要教师用心去揣摩、去实践……
谢谢朋友的信任,希望对你有用!
学习作文3
灯,亮着。风,吹着。但依然有两个身影,荡漾在漆黑的夜里。
三年级的时候,我已满分的成绩结束了低年级的生活。当时有位老师认为,我就是最好的学生。她就是——申老师。她年龄很大了,脸上却没有一丝皱纹。乌黑的短发,是一张爱笑的脸。
听到这番赞誉,我十分骄傲。到了四年级,我的学习状态开始放松下来。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在课上玩,更别说作业了。在单元考试中考差了,也丝毫不在意。常常是片刻的心伤,随后,便把试卷放在一边,挥袖而去。然后,又天真的以为,下一次考试自己一定能考好。
然而,接下来的考试,我的成绩依然是一落千丈。这样的成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沉重的打击顿时间化作一声惊雷,让我不知所措。当时申老师已不再教我们,但她得知这条消息后,非常担心我。为了帮助我,她让我那个周五去她家,我疑惑不解。
到了周五,我推开申老师家沉重的大门,一步步走到申老师的跟前。在房间门前时,我站住了,我并不敢进去。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申老师仿佛捕捉到了我的气息,叫我进来。我只好走了进去。我看到的,依然是申老师温暖依旧的笑脸,那一刻,我心中的石头才缓缓放了下来。
原来,申老师知道我当时的学习状况后,决定给我复习,帮我提高成绩。我怯怯地拿出书本,轻声问申老师:“这样能行吗?”申老师笑了笑,并没有回答我,就像没听见一样,开始帮我复习。
起初,我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老师讲的内容,我没有完全听进去。后来,渐渐地我感受到了申老师的良苦用心,认识到了复习的重要性。于是,我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不懂就问,大胆地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申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在不断提高。87.5、88、90、92、94……当我在一次单元考试中,考到九十六时,申老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在这学期的期末考试中,我再一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屡创佳绩,让我重拾了学习的信心。我禁不住哽咽了,泪光中,我似乎又看到了申老师帮我复习的情景。
又一个漆黑的夜里,灯光下,没有了您的身影。但我的心中却依然亮起一道光,那是您给予我的学习之光……
学习作文4
蚂蚁是一种神奇的小昆虫,它们勤劳、团结、忠诚。为了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买了一种叫“蚂蚁世界”的玩具,在透明的容器里,灌注了蓝色梦幻般的营养胶,这是是蚂蚁的食物,可以让蚂蚁在它们的小天地里快乐安静地生活几个月。
我透过透明的容器观察两只蚂蚁:它们或许是刚来到这个地方, 不熟悉周围的环境,在容器里不停的乱窜,还在瓶壁上爬来爬去,好像想离开这个地方。瞧!多有趣呀,两只蚂蚁因为走得太急,把头都撞在一起了。过了一会儿,它们好像渐渐习惯了环境,不再乱动了,而是静静地趴在一个角落里休息,但还是好奇地摆动着触角,像一个顽皮的小孩。
这些蚂蚁还会在营养胶里挖出漂亮的3D隧道呢。我天天盼着蚂蚁能快点挖出漂亮的隧道,每天放学就直奔房间里看两只蚂蚁的“挖掘进展”,可每次都失望而归——营养胶没有一点变化,还是老样子,蚂蚁们也照样趴在那个地方,懒洋洋地不动弹。两天过去了,还是毫无动静,我气得火冒三丈,差点把蚂蚁扔了。妈妈告诉我:“你没听说过吗?‘欲速则不达’,你再观察一段时间,它总会挖的。”于是我又等了两天,可还是老样子。我有点急了,到处寻找能让蚂蚁们快速挖隧道的“灵丹妙药”。有的同学说在营养胶的两侧戳两个约2.5米深的小洞,让蚂蚁顺着小洞爬进去,也有的同学说在小洞里滴一些蜂蜜,让蚂蚁闻到香味爬进去,可是都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我还是决定顺其自然,让蚂蚁自己挖隧道。
终于,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第四天早晨,蚂蚁终于挖隧道了,那时我高兴的心情是用什么话语也无法形容的。两只蚂蚁都在隧道里钻来钻去,在努力地工作着,那只大个子的蚂蚁在隧道里咬了一块营养胶后爬出隧道,把营养胶放在一个角落里就有继续工作了,可真是有趣。一个星期过去了,隧道已经挖了不少,纵横交错,充满了艺术感,真漂亮!
蚂蚁,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小动物。仔细想来,我们人类不正缺少蚂蚁的这些精神吗?勤劳、团结、忠诚,是蚂蚁的天性,也是我们人类要像它们学习的呀。蚂蚁,在这几天里教给了我不少人生的道理……
学习作文5
我是一个橡皮,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橡皮。
别看我不起眼,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小主人写错了字,就用我擦掉写错了的字。
小主人不认真,书上满是大叉,我就生气了,就把纸都擦破了,还把正确的字擦掉。因为我的愿望是小主人的书上满是又大又红的大勾。只要这样,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小主人很爱护我,我才不像小明的橡皮擦那样,身子破破的.,连件衣服都没有。
我爱我的小主人,因为他一直爱护我,不让我变成一个又烂又破的橡皮。
学习作文6
雷锋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干了无数的好事,俗话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我们也要向雷锋叔叔学习。
一天下午,老师问:“明天要‘大扫除’,谁要去门口擦门窗?”同学们自告奋勇地举手,老师点了几个人,其中有:我、张开元、李霜莹……
第二天,我们几个人,各带一块抹布,去门口,我提着水桶去提水,张开元拿着椅子,李霜莹拿着抹布。张开元把椅子放正,我踩上去,擦上面的玻璃,擦完之后,我去换水,刘逸琛身手灵敏,和“蜘蛛侠”一样,爬到了窗户那里擦,擦完之后又洗抹布。
同学们不知洗了多少次抹布,换了多少次水,流了多少颗汗珠。望着那一个个进门的同学,一股自豪感不禁涌上心头。这时,我们想起雷锋叔叔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把所有的劳累都给忘掉了,我们一直干到上课铃声响起。
我们要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