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最新5篇 家园作文600字以中国为话题

时间:2023-08-18 09:42:37 其他作文

  本文是网友“daoleiyoupaihui”分享的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最新5篇,供大家阅读。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篇1

  轻叩庄子的门,他不在。小生慕名而来,欲向他求教,以解心中之疑惑,可惜他不在。

  既然摸到了庄子的家门,我便好奇地徘徊于此,希望能从这小小的院落中品味到他那烛照千古的哲理。庄子果真居于此处?这里如此简陋,没有一丝文化气息,难道就像他的品性一样超凡脱俗,超然物外?

  “是的,他曾在此地居住!”一个声音传来。我循声望去,一只身上沾满污垢的乌龟正慢慢向我爬来。“庄子是在这里住过。因为他曾以我为喻,拒绝了官场的邀请,如我这般‘曳尾于涂中’。哈哈,泥水并不脏,脏的是某些士大大的心灵。有得必有失,有失亦必有得。人们都觉得我的壳笨重,可我并不觉得笨重,早把它看作我肢体的一部分。大自然正是庄子的壳,他早已与之融为一体。”

  “他把自己留下了,带走的却是我。”不知何时,一只蝴蝶停在了我的`肩头。“庄生晓梦迷蝴蝶。”看着蝴蝶,我喃喃自语。“不错,我就是他,他就是我。我们于花间大笑,在庄子的记忆里飞翔。只有这种大智慧者才如此洒脱,如此怪诞。”蝴蝶飞离我的肩头,在半空中快乐地舞蹈。

  这时忽然飞来了一只大鹏鸟,它低头俯视我:“我用翅膀遮盖住你的视野,你几乎无法将我看全。嘲笑我的庞大吧,正如我嘲笑你的渺小一样。这些都无关紧要。人们无法忍受蜩与学鸠的浅陋,却忘了自己的浅陋。庄子不是理想中的至人、神人、圣人,他只是在去留之间徘徊,又忘了为何徘徊的凡人罢了。像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呢?”聆听着院中生灵的话语,我的思想早已游离于躯体之外,漫步于虚无之境。

  庄子生于乱世,弹奏着他的狂想曲,歌唱着心中理想的天堂,他把哲理化的人生境界留给了我们。偏激的不是他的态度,荒唐的不是他的笔锋,冷酷的不是他的心肠,而是我们长期被世俗蒙蔽的双眼,是我们被一己私利羁绊的心灵……

  “一个事物消失了,他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于世上。一切没有消失,所以一切也未存在过。”我猛然发觉,我终究还是错了。我原以为此地才是他的家,还特意专程来探访他。现在才发现,原来庄子的家在天地间,无限宽广与博大。他无处不在,龟是他,蝴蝶是他,大鹏是他……他以最自由的形式与我对话。

  无边旷野之中,这位先贤圣哲正在树下守望着明月,守望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篇2

  在学校号召的“爱绿护绿,保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积极响应,决心为建设我们可爱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我与班里的几个同学主动组成了一个名为“绿色文明”的小组,目的是在这次“爱绿护绿,保持文明”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劳动,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热爱家园的意识。

  我家住的中国银行家属小区,是个人口密集的地方,这里人来人往,卫生很难保持好。我们看到脏乱的的环境,我们决定从这儿开始我们的行动。我们小组先来清扫路面上和广场上的树叶。这儿的树叶飘得到处都是,我们刚把树叶扫到一起,风一吹,叶子又飘乱了。我们不得不重新再扫。好容易打扫完树叶,又看到垃圾箱边的垃圾又乱又臭,原来是有些人为了省劲,把垃圾扔在了垃圾箱的外面。我们几个同学端起铁托子,把又脏又臭的垃圾一下一下地托到垃圾箱里。有的同学还一直捂着鼻子在干呢。不一会儿,大家就满头是汗了。清理完垃圾后。我们又在垃圾箱旁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讲究卫生,保护家园”。

  我们又来到校园里,在校园内开展爱绿护绿活动。我们细心地割去草坪上和花

  坛里的杂草,捡去落在其中的枯树叶,又用锄头为花木松土。有的同学是第一次拿锄头和镰刀,起初显得有些笨拙。但很快就学会了各种农具的用法,干得一板一眼,还挺像个大人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劳动,校园里的杂草被除去了,操场中间耸起了小山似的草堆,同学们的脸上也沁出了细细的汗珠。虽然有些累,但是能够为校园护绿、添绿,同学们的心中都感到很自豪。

  我们的任务当然还没有完成。我们还要在整个五莲县搞起宣传,因为我们知道,光靠我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要我们人人都行动起来,所有人都爱绿护绿,保持文明,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加美好。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 篇3

  我们的家非常的温暖、整洁、美满又安康,“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避风港,有了“家”全家人能才能在一起。家有欢乐的“家”、平凡的“家”、热闹的“家”等等……。

  记得有一次,我感冒发高烧,爸爸、妈妈看到了我不舒服,二话不说的马上带我到海军医院,好险只是感冒而已,但要住院观察,爸、妈紧张的赶紧问病情,看到爸、妈为我这么担心、难过,我的心里伤心极了,我一直责备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小心,让身体感冒呢!这一段时间让我体会出所谓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句话的意思,直到我痊癒。

  爸爸、妈妈不但爱我也爱弟弟,虽然我们家的成员没有很多,但,爸、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爸爸、妈妈除了要上班,下班还要赶着回家煮饭,每一天我一下课,就想赶快飞奔回家,心里总是想着,妈妈今天会煮什么菜呢?是不是我喜欢吃的。这种心情是我每一天下课最想知道的,也是我最期待的。

  一到家门口,我就闻到了香喷喷的味道,就在这时候我的肚子也咕噜咕噜的叫着,我忍不住问了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妈妈一边忙,一边回答我说:“还没,还没,再等一下。”我进房,把书包、衣服脱下、放下,走出来时,弟弟、爸爸也回家了,我帮忙着妈妈摆碗筷、添饭,一家人在饭桌上,说着今天在公司、学校发生了什么趣事,全家人一起哈哈大笑。

  假日时,爸爸、妈妈总是会带着我们去探望爷爷、奶奶。我们一到,爷爷、奶奶就高兴的走了出来迎接我们,我们一边问着爷爷、奶奶身体是否健朗,一边问着是否有准备我们喜欢吃的糖果、饼干?爷爷、奶奶笑呵呵的说:“有,有。”这时,弟弟正在手舞足蹈的向爷爷、奶奶叙述他在学校的丰功伟业,逗得爷爷、奶奶捧腹大笑,惹得全家人也都跟着笑,弟弟是我们家的开心果,只要有他在的地方,就会有笑声。

  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一天一天的长大,我对家的情感并没有因我们的成长而有所减少,我非常珍惜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也非常感谢爸、妈在我失落、悲伤时,在身旁鼓励、支持我,更感激父母亲对我的爱,让我的心里充满了爱,进而明白如何去爱人,我也会把我所拥有的爱散播给四周围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的到这一份温暖。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 篇4

  小时候,奶奶家村外有一个一眼望不到边的水库,每年秋冬季节,成群结队的大雁在水面上游荡,煞是好看。在我刚呀呀学语的时候,奶奶经常在我耳边唱“冬天到,雪花飘,大雁飞来吃麦苗,捡个雁蛋给宝宝……”一次又一次给我讲鸿雁传书的神话故事。在我大哭大闹的时候,奶奶就会把我抱在怀里一边轻轻地拍着我的后背,一边哼着“大雁、大雁你别叫,看我宝宝笑一笑”的儿歌。听着听着,不一会儿,我就会恬然入睡。大雁在我稚嫩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上学了,离开了奶奶家,随着爸爸妈妈住进了高楼大厦,我再也没有见过大雁,但对大雁的钟爱却与日俱增。我开始搜集有关大雁的资料。对大雁的体态特征、繁殖地、迁徙路线、团队精神、严密的纪律、忠贞不渝的爱情、高度的警惕性、对环境的要求等生活习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我和大雁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直至昨天,我还没有看到一只真正的大雁。大雁啊,你在何方?

“伊啊”、“伊啊”……小时候奶奶经常模拟的雁叫声在耳畔回响。我蹑手蹑脚走到阳台上,顺着叫声望去,呀!楼下小河边果真立着一群美丽的大雁,其中一只体态更为健美的大雁正在引颈检点着人数。这一定就是头雁了,索性送他一个名字,那就叫它“头领”吧!一会儿,听头领说:“为了找个安逸舒适的新家,我们历尽千难万险,今天来到这里,我想在这里安家落户,不知你们有啥看法?”话音刚落,一只体态丰满的大雁站了出来,“老大真是好眼力,这里四季如春,山青水秀,食物丰美,住在这里再也不用南飞北往了。”这时,一只幼雁突然拍打着翅膀冲到万祥的跟前,撒着娇说:“爷爷,留下吧,这里的小朋友可好了,会唱歌,会跳舞;小河里的鱼虾,树上的鸟,花园里的花真漂亮;滑梯、蹦床,真好玩儿……”正说得起劲,又一只大雁彬彬有礼地走到头领面前:“说得对。这里人杰地灵,定居这里我一万个赞成。不过,经过考察,金色成品,白马花园、琥珀郡园……等万科家园都是我们的好去处!”大雁赞美之词不绝于口。最后,头领感慨地说;“好了,这里就是我们永恒的家园了!”

“伊啊”、“伊啊”……清脆的雁鸣把我从梦中唤醒,我惊奇极了,一群梦中的大雁真得站在四季花城的小河边。

以家园为话题的作文 篇5

  我的家距离干渠不足三十米,距离大闸也不过一百米,西面的一排杨树下午时分刚好遮荫;风也总是西面来的多些,有时沙尘还相当得大,那是因为渠西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刮起风来毫无遮掩,尘土飞扬的景象有时竟成了西部人家共享的风景。由于树木的数量有限,芦苇便成了一道道抵御风沙的屏障;一簇簇、一排排、一片片,组合成了绿洲的主色,风刮不折它、沙埋不没它,凡是被火烧过的地方,它生长得更加旺盛。

  我们曾经想灭绝这种植物,怎奈何它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它的生存无需理由,一旦赋予它生命的条件,它便将坚持、坚韧、坚忍演绎的动人魂魄,让我们懂得任何一种生命都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学习它生存的精神。

  每到傍晚时分,火红的太阳浮在树梢之上,周围散落着几片白云,光亮也在瞬间猛然收敛起来,天空逐渐暗淡下来,然而月亮提前挂在正当空。此时清风摇出些许凉意,鸟儿却在觅食蚊虫,蛤蟆准时展开歌喉,芦苇被阵风所迫相拥一起,就像一团生命倍添精神;不一会太阳便蹲到树下,让人看不全他的面目,仅把余晖留在树冠的周围。忙碌的人们抖落浑身的疲惫,开始准备晚饭,炊烟是忽高忽低的散去,其间夹杂着各种饭菜的香味,一天的劳作就这样在炊烟散尽之时宣告结束。

  生活在芦苇家园,我联想起一种精神传承,记得一位同事的母亲生前遗言:把她的骨灰撒进奎屯河,这样就会流经黄沟水库、奎屯水库,流到前山涝坝,这都是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算是生命的重走吧!当骨灰一把把随波逐流而去,我们的心沉回了那遥远的岁月,一个个血气方刚的军垦战士,如何把真情植入这片热土、如何把精神传承给后代;我们的父辈总是试着让我们理解他们,他们的挚爱包涵得实在是太多太多。

  此时此刻,我又深情地注视着芦苇,一种极普通的植物,平凡而朴实,坦荡而坚韧,或列队而生、或成片延伸、或环水相拥,它对土地的选择是自然而然、随遇而安,只要条件具备,他都能永远的扎根落户,把生命留在这片土地上;就像千千万万兵团人一样,子继父业,去继续那未尽的事业和戍边的使命。

  我甘愿做一棵芦苇,去给绿洲增添一抹绿色。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