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春节见闻》作文600字4篇 作文《春节见闻》500字,供大家阅读。
《春节见闻》作文600字1
今年春节我们回老家过年,老家过年可热闹了。下面就随我一起回老家看看我们是怎么过年的吧。
一进村子,就能看见家家门前都贴着春联。春联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家和万事兴”的,有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的,有“瑞雪兆丰年”的,还有“政策架金桥”等等五花八门。
过春节除了贴春联外,我们还会在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饺子。我们这一家人可大了,大大家三口,我们家三口再加上爷爷奶奶共八口人呢。因为平时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很少,所以每逢过春节,爷爷奶奶都盼着我们回去,忙着给我们张罗着各种吃的,看得出他们在这个时候是最高兴的。
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更是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我最不喜欢放鞭炮了,因为放烟花和炮竹容易引发火灾,伤及到人,而且声音震耳欲聋。我问妈妈:“春节能不能不放鞭炮呢?”妈妈说:“过春节不放鞭炮就没了过年的气氛,春节之所以放鞭炮是有来历的。”“什么来历?”我好奇地问。妈妈讲到:“古时候有一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就出来害人,后来人们发现‘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人们就在二十九这天贴红色的春联,年三十燃放炮竹,这样就把夕兽驱逐在外,以求得新一年的安宁。”
听妈妈讲完这个故事,我终于明白了春节放鞭炮的由来,原来还有这样的传说,真是太奇妙了!
另外,初一早上晚辈要早起给长辈拜年,老家拜年的时间可早了,三四点钟就起床,接下来又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听妈妈说,这叫“起五更”,她们小时候就盼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好东西,才能穿新衣服。妈妈说:“你们现在太幸福了,平时穿的衣服都比我们那时候新,吃的东西更不用说了,好好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吧!”妈妈总是这样,时时都在给我上课!
好了,关于春节的见闻还有很多,还想听吗?那就来年吧!呵呵。
《春节见闻》作文600字2
不同的时代,不一样的年味。今年寒假,我的所见所闻,让我感受到了新的年味。
大年三十添年货
大年三十那天,超市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大家的购物车里都装得满满当当,糖果区人挤人,都在争着抢着往袋子里装糖果,干果区有人拿不到铲子就直接用手抓。货架上的紧俏商品都被搬空了。结算区更是人山人海排起了长龙,大部人都提前准备好用手机支付来加快付款速度,自助收款这样的便捷通道也都排满了人。人们的购物车都摞满了东西,好像买东西不花钱一样。
大年初一看电影
今年的贺岁档上映了好多热闹好看的电影。大年初一给长辈们拜完年,我们就奔向了电影院。一进影院大厅,人头攒动,那场面看起来就像学校集会。手机上已经订不到任何票,我就去售票处碰碰运气。售票员告诉我,除了《新喜剧之王》还有几张票,所有的场次都售罄。怎么也得进去感受一下这热闹的气氛,我大臂一挥,我的亲友团就从人潮中冲了出来。买了票,进场都是赶集模式。一场大团圆的喜剧片看下来让我体味到浓浓的年味。
图书馆里看大海
元宵节下午,我去了
今年寒假,我见证了不一样的春节。
《春节见闻》作文600字3
今年春节,我和亲戚朋友们一起去了丽江玩。想好好聚一聚,可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所以我们只能呆在客栈里。
我们这次出行不算圆满。本来应该有7个小孩,可是两个男生太不给力,关键时刻掉链子——不来了,害得这次出行只有女生。
虽然人少了,清静了,但是我们也没有为此而感到不愉快——几个女生也可以玩得很有趣。唯一让我感觉有点烦的是:我又是最大的!又要管妹妹们!本来顺顺哥哥可以和我一起管他们的……呜呜呜。老大可“苦”了呢!连我表妹小聪也说她不想当最大的,可烦、可累了呢!我太难了!
牢骚发完了,也该讲讲有趣的事儿了。虽然外面有病毒,可是年夜饭不能少啊,该聚的还是得聚,只不过小心一点就好了,所以我们几家还是出去了。
这次的年夜饭比前两年丰盛多了——主要是味道不同。有牦牛脚、鸡汤、饺子、窝窝头、银耳羹……放了满满一桌子。一整个大家庭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新年,“勉强”团圆了一次。我们最期待的小妹妹幼熙竟然迟到了!这让我们大家都错过了一部分的春晚。只不过她一来,就成了我们的“团宠”——可受欢迎了呢。又有人喂饭(她还小),又收获了一个被礼物包围的世界,她一晚上下来,嘴巴都没合拢过。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在回客栈的路上,幼熙可能因为太高兴,一个劲儿地要老爸抱(可能老爸人缘好吧),可是老爹用力过猛,再加上幼熙第一次来高原,不太适应,又做了一天的飞机,太累,结果幼熙把晚饭一下子吐了出来——有点高原反应。大家都吓坏了,急急忙忙地把她送回客栈,送水的送水,拿氧气瓶的拿氧气瓶,一下子大家都乱套了,场面一度地混乱。过了一会儿,幼熙渐渐地好了,我们大家心头的石头才落了地——放心了,各自睡觉去了。
因为后面两天大家都没得出去,宅在客栈里,没啥好干的,就不详细说了。
这就是我的春节见闻,这次的春节可真特别,希望可以过一次更特别的春节!
《春节见闻》作文600字4
除夕夜的饺子,总有一股热腾腾的香气,总有一种诱人的味道,总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声,敲响新年的大门。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更在我人生旅
途中,挥洒着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过去
小时候的我,总是期待过年,尤为期待一大家人一起享用那一盘盘美味的饺子。即使平常也能吃到,但那一天喜气洋洋的气氛,总是无法代替。火药味儿在空气中弥漫,有些刺鼻却很喜庆。忽然有种若有若无的清香律动着,发散出一丝清新。那是我记忆中的饺子。它小巧玲珑,白白嫰嫩,蘸上醇香的调料,品一口,让人回味无穷。每逢那天,我总会兴冲冲的第一个吃到它。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奶奶讲,冬至这一天,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都被冻伤,冻烂了,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有个人想:“我会医术,为何不帮他们治治呢?”他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大锅,煎熬羊肉,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这便是饺子。多么温暖的来历,我乐呵呵地笑着,笑着,想自己以后也要向他一样,帮助他人,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过去,除夕夜的饺子带给我的是美味和幻想。
现在
现在的我,早已没有了小时候吃饺子的那份天真,它和那个稚气的我随着时光的脚步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包饺子的兴趣。和面、擀皮是大人们早已准备就绪,剩下就是我大显身手了。用筷子地把肉馅放到饺子皮上,然后将饺子皮对折,再将边缘小心翼翼地顺着边缘捏成一个“元宝型”,一个饺子就诞生了。努力了一下午,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锅里的'水沸腾着,如同我急切的心情。当香喷喷的饺子端上来的那一刻,心中无比激动。总觉得它的香气更浓,它的味道更诱人,毕竟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看到家人们吃着自己包的饺子,乐呵呵地笑着,笑着,心中便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油然而生。
现在,除夕夜的饺子带给我的是劳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