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参观美术馆的作文5篇(参观美术馆作文300字以上),欢迎参阅。
参观美术馆的作文1
今天,11月1日,是我们学校全体师生秋游的日子,我们六年级准备到柳州陶瓷美术馆去参观。
汽车在平坦的道路上飞快地疾驰着,到了柳州陶瓷美术馆,我们像出笼了的小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洪亮的队歌向柳州陶瓷美术馆出发了。我们的心却早已飞到了那期待已久的柳州掏瓷美术馆。
我们来到柳州陶瓷美术馆,只见门槛正中央用大正楷写着“柳州陶瓷美术馆”几个大字,从起笔到笔末,如行云流水之势,真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走进柳州陶瓷美术馆,只见馆内横七竖八、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一百多张石桌椅板凳,我们按照各自的位置坐定后,开始听阿姨介绍中国陶瓷美术的历史和讲解怎样制做陶瓷品。“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柳州陶瓷美术馆参观。”阿姨温和的声音娓娓入耳,“我们都知道,陶瓷的最早发源地是中国,早在八千多年前,中国人民就发现了用泥土可以烧制成器皿,也就是现在的陶瓷品,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随着农业制度的改革,科学技术的发展,陶瓷技术也比以前更加精湛了,从手捏到轮盘,从凉晒到烤炙,无疑不在发展,可是由于东西方技术差距实在太大,我们的陶瓷技术还是比西方一些国家落后,所以我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祖国未来的陶瓷技术将掌握在你们手中!”
阿姨的一番话不仅激励了我们要努力学习,还赢得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接下来,由我来教大家怎样制作陶瓷品,制作陶瓷品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来介绍其中的三种,第一种:手捏法,我做一个茶杯,先把一块泥块搓成圆球,用大拇指往中间摁,使圆球呈凹形,这样就做好了一个杯体,再做手柄,把泥块搓成细泥条就行了,用浆水把手柄和杯体粘贴,茶杯就做成了。第二种:泥条法,先把泥块搓成条状,一条接一条盘在做好的泥块上。泥条与泥条之间用浆水粘贴。第三种:陶板法,就是把泥块卷成笔筒状,贴在做好的泥块上,接着,阿姨把一块块泥发给我们,我用手捏法做了一个茶杯,用泥条法做了一个花篮,用陶板法做了一根蜡烛,把茶杯和蜡烛放在花篮里,就成了我的作品——晨烛。其他同学做得也都不错,汪德炎做的恐龙栩栩如生,覃小恬做的人物活泼可爱……真是琳琅满目,看得你目不暇接。
接下来,我们又开展参观工作室、大森林寻宝等活动,大家玩得都很高兴。最后,我们怀着恋恋不舍地心情离开了柳州陶瓷美术馆,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在娱乐中得到了乐趣,增长知识,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参观美术馆的作文2
星期日上午,杭州青少年宫小记者班的张老师带领我们少年通讯社的小记者走进了艺术殿堂———浙江美术馆。
当我们带着好奇心,走进这座艺术宫殿时,哇!宽敞明亮的展厅里,四周都是琳琅满目的画,我们一下子被分散吸引过去了。张老师对我们说:“时间有限,大家要有选择的欣赏,不然,恐怕一天都看不完哦。”于是,我们听从安排,直接上了三楼,那里有大师---黄宾虹的名作哟.黄大师以画山水为主,浓墨涂抹,有着“黑、密、厚、重”的画风。如在一张白纸上,一团黑色的浓墨,上面还有一点一点的墨迹,咋一看,没啥感觉,但仔细看呢,就会发现黑色的山形一点点出来了,显得厚重而大气、粗犷而凝重、气势磅礴。而远处的山水则用淡墨描成,隐隐约约,那白色的水,像一层雾,很有朦胧的意境之美。总的来说,黄大师的画浑厚华滋,遒劲有力.令人越看越觉得有味道!
相对黄宾虹大师来说,另一位大画师——米罗,他的画,风格就大不同了。米大师的画初看,就是一堆没有规则的线条,抽象极了,你根本看不出他在画什么!还有,就是他的画很简单,按我旁边的小同行的话说,就是画两个大圆圈,泼两桶五颜六色的颜料,就OK!这就称之为大师........ 甚至根本不画画,就写个"13",然后再3上面点一下,这也是画,好像很简单嘛,貌似我们也会画哦.但看似很简单的画,寓意却很深刻,画里面涵盖了画家独具匠心的精神思想.这种抽象画给人的想象空间最大,米罗的画强调的是笔触的点法,精心安排背景环境,他的画夹带着奇思遐想、给人以幽默风趣的清新感觉,这和黄大师的“黑、密、厚、重”的画风截然不同。一个色彩艳丽、天马行空,一个不上底色,留白甚多,主色只有黑色,突出的是厚重感。两个大师一比较,还真是各有千秋啊!
这次看画展,真是一次很棒的艺术之旅,走近大师,让我受益非浅,明白了一幅好画,不仅仅指有国画那般的气势,有时候有点类似于儿童画的幽默趣味,用简略的形状来发挥人的想像也是很不错的,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深刻的主题。
参观美术馆的作文3
各式的灯笼似火红的柿子般悬挂在头顶,童真的剪贴画稚气又不失几分可爱,抑扬顿挫的书法令人赞叹不已……我如蝴蝶在花丛般在展览之间穿梭,明眸中闪着惊喜。这次的图书馆展览一定会带来别样的惊喜!
随着图书馆里神圣不可侵犯的静谧,我来到了四楼展览处。“快乐二小,幸福童年”八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心中揣着的小兔兴奋地乱蹦乱跳,展览会!我来了!
头顶各式自制的利是封灯笼笑红了脸,我似乎被它们所感染,也咧开了笑脸。随后我又被门口处的剪贴画所吸引。各种各样的昆虫让人不由地眼前一亮,恨不得也钻进昆虫世界与它们一起交朋友。处于下方的工艺品更是用细腻的画风呈现不一样的童真童趣,很容易联想到小画家创作时的乐趣。
比起趣味的剪贴画,书法更让人赏心悦目。瞧,小书法家们纯熟的运笔让整幅作品充满生命力。一首首古诗词读着有韵味,看着又充满古色古香。我呆呆望着,沉醉在书法的世界里,一股淡淡的墨香萦绕在鼻尖,颇有一番风味。其中我特别喜欢小李的作品,工整的楷体让人过目不忘,细腻的笔触深入人心,柔中带细,坚中带韧的笔画一看便知道这个小书法家有着很深的书法功底,让人不得不心生敬佩。
忽然一个小男孩“嘻嘻”的笑声把我拉回现实,他正转动着一辆用一次性筷子组成的风车,我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不只是风车还有用冰棒棍拼成的小屋!创作者真是独具匠心,做工精致又用心。看这间小屋,门前的五彩鹅卵石充满幻想色彩,小小的木制秋千载满欢笑,几丛绿茵茵的植物更是锦上添花!我禁不住内心的敬佩之情,恨不得马上冲去制作者面前合影拿签名!
不单是这几种作品,继续朝前走,你会发现新年气氛十足的画册,色彩鲜明的水彩画,逼真的素描……如磁石般无不吸引我的眼球,我流连在画展中,深陷艺术的大海里无法自拔,我正饱尝着一顿艺术的盛宴!
可惜时光爷爷的步履匆匆,夕阳西下,我不得不离开了。我留恋地望着每一幅作品,心中无限不舍,一步三回头,这次艺术的盛宴开拓了我对美术的视野,更让我懂得,每个作品都饱含作者的良苦用心,迈开步伐,如蝴蝶般轻盈地满足地走上回家的路。
参观美术馆的作文4
暑假里,我们来到拓福美术馆,参观了第二届亚洲漆艺展。在这里,我们不仅观赏了精美的漆艺作品,还学习了丰富的漆艺知识。
讲解员首先为我们系统讲解了漆器的知识:从原材料“大漆”的采割,到漆器的发展、分类和技法等。原来,漆艺的历史居然比汉字还要古老呢,而且足迹遍布全球,真是大开眼界!
“生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白色乳胶状汁液,经过纱布过滤杂质,再加入各种天然矿物颜料,就形成了制作漆器的五彩缤纷的天然涂料,无毒无害,还具有特殊的漆香味呢。”讲解员娓娓道来,“你们知道吗?最早漆器的用途是防腐,现代它已逐渐演化为一门艺术,更注重审美及工艺。”
介绍完了漆器制作工艺,讲解员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展厅。进入展厅,我们立刻被琳琅满目的漆艺展品吸引住了:一件件工艺精美的漆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漆画映入我们的眼帘,令人目不暇接。
“现代漆艺分为平涂、镶嵌和指绘等形式,这件展品巧妙结合了这几种创作形式,采用了脱胎、贴蛋壳和螺钿镶嵌等漆工艺;颜色的层次感来自于漆料的多层覆盖。”讲解员眉飞色舞补充道,“由于材料与工艺复杂,完成一件漆艺作品少则需要三个多月,多的长达一两年哩!”真没想到,每件漆艺作品,无不凝聚着漆艺师的智慧与心血。我们凑近展品,仔细端详每个图案,谁也不忍伸手触摸,生怕划伤了它。
聆听着讲解,我们一路观赏了各式各样的漆艺展品,有美轮美奂的漆茶具,有精巧细致的漆文具、漆首饰、漆香具等,还有典雅实用的漆家具。最吸引我们的就得数栩栩如生的漆画了:你瞧,越南大师的《两姐妹》,身着民族服饰的两姐妹正弹奏民乐,温婉随和的神态与古典式的背景相得益彰;韩国大师的《岛系列》以绿色为背景,三角形代表小岛,简约风格中透着清新与自然……
最后我们来到福州工艺美术大师黄文华的脱胎漆器瓶《空》前,讲解员为我们揭示了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原来“脱胎”是以泥土、石膏等制成坯胎,然后用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留下漆布器型,再经过上灰底,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了。哈,还真是脱胎换骨了,看来福州三宝之首真不是浪得虚名呢!
真希望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能够传承下去,也期待着漆艺能够走出艺术馆,“飞入寻常百姓家”!
参观美术馆的作文5
上周六的时候,我们一家和我表哥一家还有我的朋友一家一起去参观了广东美术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画展。
到广美后,我们先吃了午饭,然后就向美术展览馆进军了。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参观了。
我们来到一座大红房子前面,这正是传说中的展览馆,我们几个小孩马上一窝蜂地冲了进去。我们先来到油画展区,里面的油画各式各样,五彩缤纷。我们开始仔细地看了起来,大多数的画我们都看不懂,原来,这就是艺术。最让我难忘的是一幅叫《急症乱投医》的画。画的内容是:在一辆救护车里,一两头猪躺在手术台上,一位护士正在往注射器里吸药;一位脱光膀子的外科大夫正准备给猪做手术,上面还有两个奇怪的机器正在给猪治疗。我想,这幅画的意思应该是:一头猪得了重病,在送外医院的路上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乱来。旁边有好几幅画也很奇怪,看来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想象力可真好呀!
我们上到了第二层,那里的服装可真多呀。那些衣服都设计得很有趣,看来作者的想象力可真是非凡呀。其中,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一件上面挂满了口袋的衣服。那件衣服全身上下都是口袋,甚至连背后也有。要是穿这种衣服出门的话,可以带好多小东西了。还有一件衣服上面挂满了图形,上面写许多公式,比如九九乘法表。如果穿着它去考试,那就有答案抄了。
第三层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家具设计。里面的家具都是一些很常见的东西,但经过作者的大胆想象,就变得与众不同了。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些小橡胶椅,说是椅子,其实是许多用橡胶做成的食物,比如草莓蛋糕,芝士和面包等。已让人看到就会引起食欲,我第一眼看到时,我还以为可以吃呢!有一些作品旁边放了一个留言本,我在上面写了“太棒了,都能拿去宜家卖了!”谁知,我发现有一个罐子上贴着宜家的标签,看来他还真想卖呀!
另一部分是房屋设计,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应有尽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座别墅,它有三层,也有院子。院子里绿树成荫,但是鸟语花香。虽然它只是个模型,但是还是让我感觉住在里面很爽。这些作品中有一个是俄罗斯学生弄的,搞得像一间西式别墅。还有一些作品是做了很多房子的,而且它们还把地形也做了出来,真厉害啊!如果工程师把那些房子都建出来,那一定很了不起。如果拿去卖的话,一定很快就会抢购一空的。
我在回家的路上,还恋恋不舍地想着那些作品。看来,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为了展览,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