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除夕作文7篇,供大家阅读。
除夕作文1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吃完年夜饭,高高兴兴地准备到楼下放烟火。来到楼下的空地,爸爸先放了一个大的烟火,哇!好美呀,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绚丽多彩!看得我赞叹不已,不停地拍着手,欢笑着,跳跃着。见到爸爸放的烟花如此美丽,于是,我的心也开始痒痒,忍不住亲自动手放了一个,我刚一点燃,它就“嗖”的一声飞上了天,虽然喷出了绚丽的色彩,但是却把我吓了一跳。
爸爸叫我多放几个,就不会害怕。我又鼓足勇气试了试,点了一个又一个,我渐渐地不那么害怕了,反而觉得很有趣。接着,我准备再放一个烟花,这个烟花的外形像火箭一样,爸爸叫我把它放到塑料瓶中再燃放,说是可以增加放烟火的乐趣。我按着爸爸说的点燃了它,哇!真的有种火箭一飞冲天的感觉!放完烟花,家家户户都回家准备看春节联欢晚会。我和我的家人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看着春节联欢晚会,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在这个欢乐祥和、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衷心祝愿我的亲人们快快乐乐,健康长寿;祝农民伯伯来年有个好收成;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明天人们都会穿上了新衣裳,个个喜气洋洋,认识的、不认识的见面互相祝福,新年的第一天肯定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争取更好的成绩,更大的进步,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女孩。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又长大了一岁!
除夕作文2
在老舍的笔下,北京的春节跃然纸上,热闹非凡。而我们潮汕的除夕,一点也不亚于北京的春节。
除夕从腊月十五就开始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要清洗干净,称为“采囤”。除夕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制作各形各式的?品,以备过年用。
除夕一到,就相当于迎来了一个高潮。除夕这一天除了要祭祀祖先外,还要祭神。例如,在这一天,许多人家都将,米缸倒满米,供上两个大柑橘,这就是拜米罐。
拜过神后,就该到男人们忙碌了。每当这个时侯,男人们都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春联撕下来,糊上胶水,轻手轻脚地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焕然一新。春联,在潮汕俗称门符。而贴春联也有学问。在潮汕春联中,常可见到单扇门儿或神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派生机;二是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与北方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逢除夕,家家户户除了贴春联外,还要贴“福”字。近年来才有人家学习北方把福倒贴过来。而“福”字倒贴的习俗,其中还蕴含着一个民间故事。据说有一年春节前夕,清朝恭亲王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惯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仆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不识字,竟将大门上的“福”字倒贴了。恭亲王福晋看了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见事不妙,怕牵涉到自己,慌忙跪在主子面前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恭亲王一听,也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遂赏管家和仆人各五十两银子。自此,倒贴“福”字的习俗从王府传到民间。潮语“倒”与“到”并不谐音,故潮汕地区以往无倒贴“福”字习俗,是改革开放后之后从北方引入的。
忙完了该忙的习俗,一家人围着桌子吃起了团圆饭。吃团圆饭时要说吉利话,当家的人要祝长辈身体健康长寿。在吃团圆饭之时,如果小孩子不慎将盘碗掉落地,大人们会接上说声“缶开嘴,大富贵”之类的吉利语。
吃团圆饭的别称也叫围炉,这不正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民俗文化和难以分散的凝聚力吗?
围炉过后,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随后,一家人团聚在灯前炉旁,看着联欢晚会,一直到十二点。这也叫守岁。
如若你来到潮汕过除夕,又怎能不感叹除夕的丰富多彩,又怎能不认为潮汕的春节不亚于北京的春节呢?
除夕作文3
“火树银花合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今天是除夕之夜,我们去南门广场看烟花。
嗬!南门广场上的人可真多啊!人声鼎沸,人们熙熙攘攘地排着长龙争着去看那些五光十“射”的烟花儿。来的人多得数不清,将广场挤得水泄不通,人群中有小孩、大人、老人,放烟花是由指定工作人员在烟花台撒谎能够进行的。人群沸腾着,恐怕没有哪一天比今天更热闹。人们摩肩接踵,热火朝天似的,小孩子欢跃,奔跑着,大人和大人窃窃私语,老人们漫漫欣赏景色,场面十分喧闹。
人群翻动着,烟花嬉戏着,烟花一起盛开时便发出一阵阵排三倒海的响声,响声震耳欲聋,让人心惊肉跳。
五颜六色的烟花陆续被射入天空。天上多资多彩的火花接成队,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漂亮的烟花在深蓝色的夜幕下显得更加光彩夺目。瞧!这个“海底捞月”、那个“天女散花”真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金龟脱壳”可谓更胜一筹,一个火红火红的烟花炸开了,一会儿不见了,一会儿又东山再起,一朵青黛色烟花儿不知何时钻出来,它又脱掉壳换上了金灿灿的皇袍,真酷!
“落英缤纷”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只听“嗖”地轻轻一响,几支礼花乱蹿了出来,也许跑得太急,它们便撞在一块儿,“啪”炸开了花儿,花儿没持续多久,像昙花一现似的又不了踪影,只留下桂花树下洒落的小星点,它如降落伞,慢慢悠悠飘到别处,无数的烟火如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好一个“落英缤纷”!
“嗖!”“啪!”“嘭!”烟花们调皮地在苍穹中玩耍、升腾、闪烁、消逝……真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置身于这样一个烟花共星辰的夜空之下,还真是让人流连忘返,陶醉于其美景中哟!
除夕作文4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包好饺子,我和爸爸下楼放鞭炮。到了楼下,我两手捂着耳朵躲的远远的,爸爸把鞭炮挂在树上,小心翼翼的拿香点着炮捻后,鞭炮声声震天响。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品尝美味的饺子边欣赏着精彩的晚会,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除夕夜。
除夕作文5
除夕到了!人们都在准备午餐,因为全家人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晚上还得全家人围着电视看联欢晚会。
中午,奶奶早已把午餐摆放在餐桌上,让我直流口水。终于开吃了,我们一家聊得不亦乐乎,连吃饭也没吃,不知是我动了一下碗筷,准备做吃的动作,一场吃饭大战就开始了,我们一家全部很 饿,但都没当场摆出来,后来终于找到借口开吃了!
一年一播的联欢晚会在电视上播了起了,我们全家代聊带看,这样可真舒服啊!我们看的津津乐道,演到11点也没有一点困惑!
在睡梦中,都是除夕的幻想!
除夕作文6
噼哩叭啦,噼哩叭啦…………到处都是鞭炮声,人们都合家团圆欢度春节。我们也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做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会。
到了晚上12点,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鸡年来到了,我便和姐姐来到院子里。“嗖—啪!”过了一会,一颗闪亮的“流星”直窜云霄,随着“啪—”的一声巨响,夜空中顿时绽放出无数颗五颜六色的花瓣,我们顿时欢呼起来。“嗖—嗖—嗖”“啪—啪—啪”烟花四起,人声鼎沸。冬天的夜空顿时亮如白昼,看,那束娇艳玉滴的“百合”越升越高,终于在夜空中怒放了,美丽的烟花组成百合花状,带着五彩缤纷的流光溢彩扶摇直上,好像一串串闪亮的银片纷纷而落……接着半空中似彩蝶飞舞,又像玉龙吐珠;似孔雀开屏,又像雄鹰展翅。我和姐姐又高兴地拿出了“万花筒”。我们放的第一炮是“一啸冲天”,随着一声巨响,天空顿时如同白昼,好壮观哦!紧接着是“天女散花”,所谓天女散花,顾名思义,那一定是非常漂亮的场面。你看,果真不出所料,仙女们在天空中把一篮子花毫不怜惜地撒向人间。那些花在空中飘飘悠悠,美丽极了!刹时,空中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和姐姐高兴得手舞足蹈。随后,我们又放了“降落伞”、“七仙女”、“百花奔放”、"还珠格格”……我放眼远眺着仿佛是群星在捧月,又分明是天女在散花。当那些彩色的宫灯摇曳着长长的尾巴坠向地面时,天上地下交相辉映,就像织成无数道美丽的长虹……看着这绚丽多彩的夜空,人们仰头翘望,互相指点着、有说有笑着,还不停的发出一阵阵欢声笑语,个个脸上呈现出幸福的面孔,啊!“新年到了!”
除夕作文7
盼呀盼,终于盼到了大年三十。这天,爸爸带我们一家去乡下的玩。当然,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去姥姥家观看游神了。
那天,爸爸开车带我们去姥姥家玩。路上,阿姨显得有些神秘。我想;她一定有什么“阴谋”。于是,我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继续等待。一下车,阿姨就拉着我跑到一处地方。我四下打量,看到这里不知什么时候放了许多用来祭神的东西,想到这,我心里明白了八九分。果然,不出一会儿,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地走了过来。他们有的打锣,有的舞狮子,还有的抬着供着神像的轿子。我看着这支浩大的队伍,不解地问;“阿姨,他们在干嘛?”“在举行游神。在每年的正月初六都会祭神,抬着神像到处走,这就是游神了。”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却在想;这里的仪式可真隆重啊,好有趣!只见那只狮子先是对桌上的贡品拜了拜,再对相对应的轿子拜了拜。就这样依次往下进行。当狮子拜完之后,抬轿子的人把轿子摇来摇去的,最终停在了贡品的前面。这时,人们对着神像开始跪拜,似乎在对神诉说着自己的愿望。再把手中的香插进香炉里。这时广场上等待已久的鞭炮被人们点起。随着一阵阵的鞭炮声响起,我放眼望去,广场上到处浓烟滚滚,此时的我仿佛站在仙境当中。我不禁欢呼起来。这里的风俗让我感到惊喜、大开眼界,收获良多。
这是一个最有趣的春节,我期待下一年的春节还能来这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