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假文盲作文7篇,供大家参阅。
假文盲作文1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 现在我们宣城有新型公交车了。和大城市一样,我们宣城的公交车上也有一个桔黄色的“老弱病残”专座,很显然,这专门是给老人、病人、残疾人坐的。那些身体强壮的人,看见老人来了,还好意思坐吗?可是我们身边就有一些把“老弱病残”专座看成形同虚设的人。 记得我有一次坐新型公交车,在一个很明显的座位——“老弱病残”专座旁边。那时车上还没有老人。等车走到十字路口车站时,上来一个很时髦的小伙子,大概20出头,他环视了一下车内,不假思索一屁股坐在了“老弱病残”专座上,大腿跷二腿的,还从包里摸出一包烟抽,呛得我直流泪,抽得我心里直冒火:难道他是个文盲啊,没看见车窗上明明白白地写着“车内不准吸烟”吗?
真自私。车到了第一幼儿园,上来了一位送孙女上学的老奶奶,大概70多岁,头发花白手不停地抖,她走到她的专座旁边,看见位子被一个小伙子占了,没说什么,只是脸上的表情很无奈,似乎在说:“你这小伙子20多岁,身强力壮,跟我一个老婆子抢什么座位啊,真不懂礼貌!”老奶奶手扶着横杆,腿有点哆嗦,那个小伙子看了她一眼,我以为他会让座,没想到他很快地把别过去,换个腿跷,看了一会风景,然后掏出手机和朋友嘻嘻哈哈的聊天。我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你这人没长眼睛吗?没看见人家老奶奶正站在你旁边吗?没教养、自私的家伙!”看看老奶奶她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仿佛在愤怒地报怨:“你这个小伙子怎么这样啊!”这时司机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老奶奶险些跌倒,可小伙子似乎根本不为所动,我赶紧把位子让给老奶奶,老奶奶不住地说:“谢谢,谢谢……”我笑了笑。 一路上,我思绪万千:我们宣城需要发展,但更需要发展的是我们的文明,如果人人都象小青年一样是个假文肓,那我们宣城就会不堪一击,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故事:北京有位老人,靠踩三轮车来资助大学生上学,同样是人,一个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一个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人家老辛辛苦苦地踩三轮车,你难道就不能让个座吗? 听完我的故事,相信大家的想法很多,我衷心地希望大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光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纯洁的品质,只有品质,才能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美丽、动人。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假文盲作文2
如今的社会已经走出了文盲时代,进入了高度文明的社会。物资极其丰富,精神文明也得到了改善。很多人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几乎没有不识字的。尽管如此,还是有少数人对一些简单的字装作不认识,这种人被称为“假文盲”。着名画家华君武曾画过一幅名叫《假文盲》的画,他借助了漫画的表现形式,对这种假文盲进行了强烈的讽刺。
在这幅画中,画着几名身强力壮的男子,他们正站在“母子上车处”,等候公共汽车的来临。而真正应该站在此处等候车辆的母子俩,却被他们挤在了一边。那位母亲用求助的目光望着他们,希望他们能挪一点位子出来。但是,那些男子对妇女视而不见,对妇女旁边写着“母子上车处”的牌子熟视无睹,毫无理让之意。难道他们真的不识字吗?不,不是的,他们为了自己的方便,装了一回假文盲。
过了一会儿,一辆公共汽车缓缓开来。那几名男子一拥而上,在公共汽车上抢到了最好的位子。而那位母亲,抱着孩子最后一个上车,站在那些男子的旁边。车开了,在晃晃悠悠的车厢里,母亲紧紧地抱着孩子,颤颤巍巍的站着,生怕摔了一跤,伤着自己的孩子。这时,车上的喇叭传来响亮的声音:“乘客们,您好,欢迎您乘坐本路电车!公共汽车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如果您的身边站有老、弱、病、残、弱,请您主动让个座,本车全体员工向您表示感谢!”那位母亲一听,心想,这回该有个人给我让个座了吧!果然,那几名男子先是一愣,但后来,他们有的摆弄自己的眼镜,有的闭目养神,有的则继续看报纸,没有一个人为这位抱着孩子的母亲让个座。他们都心安理得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这位母亲彻底失望了。她收回充满希望的目光,默默地抱着孩子,一声不吭。
看完这幅漫画,你是否想到了什么?是的,那些人并非文化文盲。他们是爱心的文盲,是精神的文盲,是品德的文盲。他们缺乏奉献,他们不懂得什么叫爱,什么叫品德,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利益,只为自己的方便而造成他人的不便,为自己的快捷而损害别人的权利。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希望社会上,这种“假文盲”能够越来越少,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让温暖的阳光洒遍每一个角落。
假文盲作文3
文盲,就是指那些不识字的人。而识字却故意装做不识字的人,称之“假文盲”。漫画家华君武笔下的《假文盲》,呈现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画面呢?
一个北风呼啸、寒气袭人的早晨,在一个很大的车站里,竖立着一块高大的牌子,上书五个醒目的大字:母子上车处。很明显,这是为带了婴儿的妇女专门设置的特权。可是,在着赫赫大字的下边,站了一群强壮的年轻男人,他们似乎不把真正享有这项便民权利的人一对母子放在眼里,站在凛冽寒风中的母亲只能眼睁睁地退让在一边,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无奈、惊讶、愤怒!从表面上看,这图中的四个男人应该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戴军帽、批军袄的军人;有穿着光鲜体面的干部;有穿着皮鞋套着大羽绒服的老板他们难道不认识那几个字?那为什么还要抢占母子上车处的位置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放弃了善心呢?
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为了贪图一时的方便!没错,他们是识字的,但他们为了快捷,装做不识字,这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文盲,我不识字!”导致主角靠边站,配角来抢先!看着这则辛辣的漫画,我不由得浮想联翩,脑海跳出了许多画面:在最显眼处贴着“禁止吸烟”标志的银行大厅,保安带头吸烟;在寺庙中明明张贴有“严禁照相 严禁乱涂乱画”,可是假文盲们我行我素,依旧留下他们“扫荡”过的'痕迹,木柱上随处可见的“到此一游”,闪光灯刺眼的白光;“不要践踏”的草坪上人的脚印比比皆是;电影院中地毯上残存的爆米花、香烟蒂头触目惊心,但假文盲对电影院墙上的“观影注意事项”视而不见这些都是假文盲的“战利品”。
假文盲虽然仪表堂堂,但他们都是些内心龌龊肮脏的小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对他们而言,这些警示标语形同虚设,根本就不存在,就算是竖满大街的警示牌也依旧毫无用处。同时,我认为越来越多的假文盲的诞生也与世界上有太多像图中这位母亲的人有关系,因为他们心地善良,不计仇,反倒纵容,默认假文盲无耻的行为,让假文盲变得随心所欲、肆无忌惮起来如果这位母亲能大胆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那假文盲也就不会在他人的地盘中横行霸道了。
这群人,他们的真名不叫“假文盲”,应该叫做“道德文明盲”。
我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扼杀假文盲的繁衍,这样世界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正如歌中所唱:“人人献出一点爱心,地球就会有更好的明天!”
假文盲作文4
文盲-是对于没有文化,不识字这些人的称呼。中国古时候就有很多文盲,这并不奇怪,因为那是条件的不允许。可是,在如今这科技发达的21世纪,竟然还有一批“文盲”的存在,这就值得深思了……
我家附近有个汽车站,每天早晨总是挤满候车的人,而往往妇女和小孩则总被挤在一边,为了改善这个状况,昨天,汽车站的工作人员专门设立了“母子上车处”这样的一个牌子来供妇女们候车。今天早晨,我照常来到车站等车。可映入眼帘的一幕真令人气愤!“母子上车处”竟站着几个大男人!瞧他们那镇定自若的模样,一点害羞之心都没有,难道他们不识字吗?正在这时,一对母子走了过来,呼啸的大风把妇女手里抱着的小孩吹得大哭起来。此时,妇女一边哄孩子,一边焦急地朝第一个男人望了望:只见他穿着雪白的大棉袄,皮鞋刷的反光,一看就是文化不弱的人,可对于眼前的这对母子,面对“母子上车处”这几个大字,他却可以视而不见,装作没事发生,站着一动也不动。妇女失望了,只好把目光投向了第二个男人。这位是穿着军装,戴着军帽的军人。大家都知道,军人是为人们服务的,曾经有多少军人英雄为了人民而牺牲的呀!他们的事迹,人们如今也不能忘怀!可眼前这位军人呢?非但没有帮助妇女,还自认是文盲,把眼睛闭了起来,看也不看那母子。那对可怜的母子只好委屈的站在了一边……
我再也看不下去了!我不明白,我不明白为什么那几个大男人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那样的行为。难道他们真的是文盲吗?不,不是的,从他们穿着,眼神中,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知识分子。可为什么连最基本的道德都不能遵守呢?古时候,人们一提起文盲,那些没文化的人都会感到害羞。可如今竟有人自装是文盲来换取个人的利益,他们太自私了。难道他们这样做会感到快乐吗?他们知识是比别人丰富,可心灵呢?却比魔鬼还丑陋!
如今,社会进步,科技发达,文化教育普及,文盲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了,可道德上的文盲呢?“假文盲”们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的音符。
假文盲作文5
一个燥热的下午,我不耐烦地站在长长的队伍后面排队等车。
太阳高悬在天空,活像个大火球,灼热,耀眼,大地像烧焦了似的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擦了把汗,望了望前面像蛇一般的队伍,不禁叹了一口气。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摸了摸汗水涔涔的脊背,很想去旁边的小店买瓶水,但又怕离开后位子被人占去,只好忍着骄阳和干渴,在这儿等着。
最终,还是没忍住烈日带给我的干渴,我冒着重新来过的风险溜出了队,奔向早就回望了不知多少遍的小店。就在我走出的那一刻,我要等的车来了,慌得我来不及找钱就着急往回赶,可车还是在我眼前开走了。我顿时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后悔极了,又得顶着烈日慢慢等。这时我看见有一处阴凉地有个上车口,去那儿等就凉快多了,人蛮多但至少不用这么热了。等我走近看见了有个牌子,原来是照顾母子上车方便的地方,不过没有要照顾的人,通道里排的却是四个大男人,我也挤进了队伍。
没过一会儿,来了个抱着小孩的妈妈,在旁边巴巴地看着这么多人的队伍很是焦急,小孩也不时发出几声吵闹,可队伍里所有的人都没有主动腾出个位子让这位妈妈先上车的意思,我看看最前面的叔叔漠然地注视着前方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他头上的那块“母子上车处”牌子此时显得更醒目。在母子乘车处站着没有一个母子的队伍,我觉得好惭愧。看前面这几位,第一个大腹便便,像个商人;第二个带着乌毡帽,穿着长衫,看起来很高贵;第三个带着眼镜,看起来读过不少书,是个有学问的人;第四个人戴着口罩,样子像个医生。他们应该都读过书呀,但怎么都不在乎那块牌子。是文盲吗?不可能。中间两个都闭着眼,假装看不到,但难道别人就看不到吗?就像掩耳盗铃的人,以为自己看不到别人也看不到。
我走出了队伍。我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但我首先要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公德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献出一份爱心去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有时我又在想:这个社会怎么了?这些人都怎么了?为什么举手之劳都不愿去做?如果大家都多点儿爱心,我想生活会更加美好!
假文盲作文6
在某个公共汽车站点上,那里立着一个醒目的牌子,牌子上那五个鲜红的大字:“母子上车处”格外引人注目。
在牌子不远处,一个头系围巾,臂挎皮包,怀抱一个二、三岁孩子的中年妇女,正在用疑惑的目光,看着牌子下站着的那几个大男人。那个中年妇女为何不站在“母子上车处”那儿呢?原来那里已被这些大男人占据了,根本没有她容身的地方。
咦!真奇怪,这不是母子上车处吗?这几个大男人也不符合条件呀?这们不应该站在这里呀!哦,我明白了,他们一定不识字,不会呀,看他们的装束,个个衣冠楚楚,象个绅士似的,不应该连这五个字都不认识吧。那他们可能是没看见?也不可能,那五个字多醒目啊,只要眼睛没问题,肯定看得见。我知道了,他们识字,也看得见,只是装作没看见。
你瞧,第一个人,胖墩墩的,穿的大衣、裤子和皮鞋都是国际名牌,好象是个干部,而且有知识,有文化,可他依然站在母子上车处的位置。他眯着眼睛,旁若无人的样子,一看就是个虚伪的人,让人讨厌。
再看第二个人,戴顶军帽,穿件军大衣,两手兜里,闭着眼睛,盛气凌人。其实他心里没底,所以才闭上眼睛,躲避周围人的目光。
第三个人太可笑了,矮矮的个子,戴着一顶十分时髦的帽子,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不知道在想什么。大鼻下,有一张大嘴,嘴角向下撇着,看着让人厌恶。
最可笑的是第四个人,他索性戴上个大口罩,可能是怕别人认出来。他穿了件皮大衣,象是名医务工作者,他两眼角向下耷拉着,看起来既滑稽,又让人鄙视。
还有……
这些人明明认识字,为什么要装成假文盲呢?因为他们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不为别人着想。他们早已把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抛到了脑后,别看他们表面很干净,可内心是肮脏的。
由此我想到,社会上这种现象还真屡见不鲜:草坪上明明立着禁止践踏的牌子,可偏偏有人上去踩;公共场所明明写着禁止吸烟,可偏偏有人大大方方地吞云吐雾……
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呢?因为这些人是假文盲,真无德!
假文盲作文7
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天微微亮,空气中还洋溢着夜的气息。
公交车站台上,树立着一则醒目的木牌,上面清楚地写着“母子上车处”。可却有几个大男人在站台上。
第一个男人穿着厚大的衣服,双手插在口袋里,眼睛目视前方,装作看不到牌子上的字。
第二个男人高高瘦瘦,戴一顶黑色的帽子。双眼一直紧闭着,并渐渐皱起了眉头。不知是因为天气寒冷,还是因为心虚,他的腿逐渐抖了起来。虽然心中感到愧疚,觉得对不起有孩子的人,但眼看车就要来了,队也排了好长时间,并且前后的人丝毫没有退让、愧疚的意思,他也就理所当然地占着这个位置。
第三个人身材矮小,略显得有些胖。戴着一顶鸭舌帽,脚穿一双黑得发亮的皮鞋。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在发呆。可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文盲呀!
北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在场的人都被风吹得瑟瑟发抖,手脚冰冷。而第三个人的额头却渗出了汗珠。想必是因为内心的自责而紧张吧。但看着前一人如此心安理得,他也只好装作若无其事。
第四个人看起来像是一位医生。眼睛斜视者,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手别在背后。
从他斜视着的眼睛里,闪现出一丝慌张不安的神色。我想,此刻他一定受着良心的谴责。身为医生,本就该济世救人,此刻自己却违反了医生的准则。
木牌胖,站着一个瘦弱的妇女。她包着头巾,眼睁睁看着本该是自己上车的地方,如今却被几个大男人占了。她怀中的婴儿,还不足一周岁,戴着一顶雪白的帽子。寒风吹来,吹得她怀中的婴儿号啕大哭起来。妇女焦急而充满慈爱地安抚着婴儿。她单薄的衣裳,被风吹得随风舞动。她的脸色愈来愈苍白,她怀中的婴儿不断地挣扎着,好像要挣脱妈妈的怀抱。( )
眼看着风越来越大了,妇女已经体力不支了,而那几个大男人却依旧无动于衷。
在妇女即将倒下的一刻,车来了。好心人热情地把妇女送上了车,并训斥了那几个男人。
原本,母子上车处是为了方便母亲与孩子,是她们优先上车。这本是社会对她们的关爱。可有的人,为了方便,竟然装作文盲,占了他人的位置。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要做乐于助人的人,更要有一颗不计回报的心。俗话说: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得自己尊重别人。因为,凡事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要多为别人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