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春节作文5篇,供大家参阅。
春节作文1
春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年的春节,我过得特别有意思。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晚上,该是吃年夜饭的'时候了。厨房里弥漫着香气;桌上摆放着丰盛的晚餐,使人看了,口水直流。桌中间有一条鱼,那就表示年年有余。客人们也都到了,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爸爸妈妈笑容满面地招呼着客人。全家人都其乐融融,屋子里充满了幸福的气氛。
春节作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一到,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把旧的春联撕去,来辞旧迎新,有些孩子还欢欢喜喜地上街买烟花爆竹来庆祝春节。
我们家也不甘示弱,我和哥哥也每人拿着一张百元大钞,大摇大摆地上街购物,我们买了一套专写春联的红纸,还买了“10吨炸药”回家准备把整个家都狂欢起来。
我和哥哥回到家,就只见又大又圆的饭桌上已经摆放了一桌的饭菜,到了除夕夜当天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谈笑风生,普天同庆,接着吃完了饭,我和哥哥就应该“上场”表演真正的技术了,转眼间,我们哥两就点燃了一排排的'“炸药”,只听了两分钟的“劈啪”声,哥俩在家中制造的一些风景就没了。下面是发红包时间,我们这些小孩子笑容满面地拿走了红包,然后还是乖乖地把压岁钱交给妈妈了。
愉快的除夕夜就这样结束了,今天的狂欢也结束了!
春节作文3
仰望天空,回忆童年。想起那一张又一张灿烂的笑脸,想起那一滴又一滴委屈的泪水,想起那一次又一次殷切的盼望。
童年的我盼望春天的到来。春节是使我最快乐的节日,那天晚上有春节联欢晚会,一首又一首的动听歌曲,一场又一场地优美舞姿,一个又一个逗人的小品。这些都使我感到快乐。五颜六色的烟花在黑夜的衬托中格外美丽炫目。一道道美味佳肴使我馋涎欲滴。但是之前的“盼望时期”是“痛苦”的,春节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每当想到明天就是春节时就兴奋起来,久久没有困意。一直熬到半夜才能半睡半醒的小憩了一会儿,不过很快就有会醒过来。
童年的我盼望假期将至。在假期到来之前的那几天是无比的漫长的,在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变得无聊起来,学习时也变得心不在焉了。这段时间都可以说是度日如年了,每天还要看一下日历,看一看还有几天才能放假。被朋友叫出去玩时,也不能欢天喜地的,只为能早点把假期盼到而闷闷不乐。
童年的我盼望去异地他乡“拜访”。去旅游的那天全家人就数我最急迫,就数我最开心。早上,一贯磨磨蹭蹭的我,变得利索起来,吃饭快,穿衣也快,什么也不用被人催促。反而不停地催促爸爸妈妈快一点,要不就坐不上飞机赶不上火车了。出发后我的嘴也不歇着,总是隔三差五的向爸爸问同一个问题“爸爸,几点了,咱们还得有多长时间才能到啊?”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如今我已经走出童年,天空依然那么蓝,白云依然那么白,童年的那些盼望也依然还在
春节作文4
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因为每到春节的时候我就可以开心的放烟花,吃年夜饭,拿压岁钱...........,春节是个合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那么,这么隆重的节日到底是怎么来的?原来,以前有只叫“年”的怪兽,一到除夕就来人间到处杀害老百姓,只到有一年有位老爷爷穿着红衣服在屋里贴红纸,还在门口放鞭炮,“年”看了拔腿就跑。从此以后人们就有了除夕穿红衣,放鞭炮,贴对联的习俗。
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早晨爸爸一大早就在院子里“啪啪”地放起了爆竹,这叫开门红。放完爆竹,啐红满地,灿若云锦,叫“满堂红”。
到了晚上,终于要吃年夜饭了!我们家的.年夜饭丰富多彩:有带鳞的海鱼(年年有余)、清炒油菜(有财)、蒸大黄年糕(日子步步高)、肉炖豆腐(有福)...........看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日子,也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春节作文5
所谓寒假,所谓过年,无非是贴对联,放烟花,吃年饭,看春晚??一向如此。
对于过年,早已经没有了当初那样的兴奋,除去漠然,仍是漠然。倒不如趁着难得的假期去旅行,不禁这样想着。但却没能料到,我们真的能一家一起去青岛。路上景色匆匆闪过,却渐渐依稀闻见海水的气味,吹得仿佛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兴奋的发抖。
人生地不熟地,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理所应当的找了一家旅行船,上了一家“贼船”的游船,飘荡在水上,遥望天际与海面衔接处,被阳光照耀波光粼粼的一抹金。实在是美极了。海风非常柔,非常暖。
回去的时候,做了事后令我相当后悔的一个决定——顺便乘车游玩。被带到了一家据说是当地“有名”的庙宇,不过因为什么出名,就不得而知了。无奈,在拉不动的`两个父母的带领下,只好跟着一起进去看看,刚进大门,解说员对我们说拜庙诚恳之类、以及各种规矩的事情时,我不禁感到厌烦,要知道,从她那化了浓妆的眼睛里可以看出,她是并不相信这些的。这种烦躁甚至夹杂着一丝的莫名不安。
进入正院,是满树的红牌,也就是所谓的祈福牌,远远看去,掉了叶子的树一片红。香炉里,香灰满是的,檀香气四处缭绕,还有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信徒”们,讲述着这里的繁华,香火正旺,却也加重着我的不安。
来到正殿,解说员不知带进了多少批游客,亦或是别的什么,对这里的一切相当熟悉,甚至连庙里的“工作人员”也与其是熟人。他讲述的规矩都是相当苛刻的,繁琐而枯燥,甚至夹杂着一丝恐吓,深深埋在他所谓的“规矩”里,我忍不住,想要离开,父母却没有想要移动的意思。
走过正殿,拿着发派
的小福袋,在解说员的指引下又向左偏殿走去,据说,只是祝一下好运,还特意加重了“免费的”让大家不要担心。我不明白当时是怎么了,神使鬼差的相信了他的鬼话,有了“也好,反正没什么损失,跟去看看”的想法,随着父母去了。
那人像是“专业”的,说了一通“解析”后,递给我们像是一张餐馆的结账单的东西,也确实开了“菜”——两根所谓的龙香。到外面上香驱除厄运去了。当负责人员用她那纤纤玉手,指着那刺眼的标价时,我一下子呆住。那个做工不细致,甚至可以用粗糙来形容的大型檀香,标价为二百九十元。而在看手里的,他居然开了两支!工作人员像是看见财神一样的脸上,露出令人生厌的表情,做着所谓的思想工作:“你们还真是有福气啊,非常少有人能够同时点两只龙香的。”我可以理解为非常少有人像你这样这么有钱还任人宰割的么。忍无可忍,终于转身
离去,母亲却一把拉住了我,父母脸上的表情令我绝望。
而却在右偏殿贴所谓的小福子的时候,差点失控。交上祈福卡的手忽然顿住,耳边,擦肩而过的阿姨的声音依旧回荡萦绕在耳边,听得刺耳。“没想到,这里还要交一百的善款啊。”
何为善款?何为香火钱?何为神佛?何为寺庙,何为旅行团?一切,在这时变悄然失去了它原本应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