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那是一首诗作文11篇,供大家阅读。
那是一首诗作文1
眼着自然的脚步,她的秘密武器就是忍耐。
——题记
春天里人们的心情像是孩子们的脸,因为春天里不论是天气,亦或是景色的不断变换,都让人感觉到那似孩子般的变化,行走在大街上,这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涌上心头。
不过这是几年前小区门口的景象了,如今的街道,虽有春天之味,但却已灰尘遍地,来来往往的车也总有垃圾从车中扔出,提着袋子走在上课外班的路上,人也随着一旁的树木而无精打采,这些树我是认得的,自小时就看见它们,如今却被奇葩的高温给包裹地无地可逃,没有阳光,只有高温。没有希望,只有绝望。
我似乎可以感受到它们的痛苦,我用手一碰其树干,干干的,好似已到风烛残年,但它们可以做的是忍耐,只是忍耐,它们以无懈可击的招式不断迎击高温闷热,它们学会了利用自身水分调节体温,真是自然的高招,我一看表,还有30分钟上课,我坐到一旁商店吸冰沙,妄想学习自然的奥义,赶走体内的高温,可惜的是,大自然并不想再舒适下去。
又是一阵剧烈的高温,汗已经流满了背,树木的叶子已经不再随微风摇曳,是的,春天对树的确是苦难的诗,或许人们不会如此认为,但这首诗也应该有一个美满的结尾吧?
事实却非如此,在连续三次高温后,我喝完了两杯冷饮,却未曾感到有夏日那致人昏迷的烈日,春天似乎已经成为了小夏天,在给万物复苏后再次抛起高温,在此重击下,自然中的附属树,难道就在此结吗?这就是残酷的自然法则吗?云层突然变化,一阵乌云以闪电一般速度飘过来,又是一阵狂风吹过,乌云散去,气温又缓和下来,而一旁的树,仍旧立在那儿,仿佛早已看透一切,低声吟唱着那哀转而又令人心酸的自然之诗。
有人说过:“当你觉得整个世界都背弃了你时,请相信,她只是背过身去,酝酿一个更美的一个拥抱”,存在自然千千万万似乎也在吟念这首诗,自然之诗,正是这首残酷而捎带同情的自然之诗,让地球46亿年的星球,一直保持着隐秘的蔚蓝色在宇宙星河中存立,也正是这自然之诗,让我们获得生命,感知生命的美好。
那是一首诗作文2
诗由情生,情自心起,故为天下灵秀之文。师生之情,诚为珍贵。
咿咿呀呀的读书声,充斥着教室。红日初升,青鸟方啼,一年级的我,坐在小方凳上,听着刘老师讲拼音时柔和的声调,看见她俊秀的字跃然黑板上,一堂一堂课,妙趣横生。三年级,在我学习遇到瓶颈时,她一句一句批改作文,将我叫去倾心以谈。落云起了天地,落日红了苍穹。我恍而看到老师鬓边青丝已然发白。
与老师离别时,同学们的眼泪、言语,随过往云烟永远倾注了您对我们的关心与呵护,成了我心头不改的摩诘山水诗。
烈日当空,梧桐叶绿,操场边的桐树刻上了岁月的诗篇。一群虎虎少年,奔腾场上。逼抢、跑位、直塞、射门,笑声、喊声不绝于耳。您时而蹙紧眉头,高声指挥贴人盯防,时而眉开眼笑,高声叫道“好球!”。陈老师,您一手撑起了校足球队,训练我们各项技术。还记得,在训练体能时,我像一匹虚脱的马,蹲坐在地上,无力再跑。您甩手皱眉,眼神凌厉,高声喊道:“快起来,继续跑!没有体能,怎么能踢好球!”就这样,您严峻的面庞,迅捷的身姿,高声的呼喊伴随了我三载光阴。
现如今,我的球技较当时已大有改观,岁月忽已晚,您的言行就像杜子美顿挫之诗定格心中。
窗外,碧天凝伫,白云缱绻,潇洒大气的字印到了我的作业本上,赏心悦目。寒暑过往,晨昏飘行,初中二年,弹指且尽。每当我考出好成绩时,王老师,您眼神含笑,言语存暖,激励我继续前行;在我状态不佳时,则语气中恨铁不成钢之气充盈,仔细分析我的问题,一纸白卷,满篇红星,叹号林立,让我非常愧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您感冒失声之时,看着您面有难色,努力出声却无可奈何后团在一起的眉头,又有沙哑艰辛发声时眼中神态所描摹的难受。纵若此,对我们的指导、关心、教育亦丝毫未绝,心痛,又充满敬意。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诲人不倦,绘出我心中壮美的幼安之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诚若是哉!
师生情深,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师若此,可与学生心灵相通。师生情,若最美的一首诗,响彻寰宇,终而未绝!
诗美,情美。情愈美而诗愈善,故诗生之情,不亦美乎!不亦为诗乎!
那是一首诗作文3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经》
我在小镇随外婆长大。
外婆是个温婉的江南女子,兰心蕙质。印象中,老人仿佛满身都是浪漫情调,会在暖暖的、金黄色的午后阳光中读《红楼梦》,吃几片精致的小饼干。外婆对我很好,会给我熬美味的稀粥,在我的枕头中放些安神的花瓣,用吴侬软语亲切地唤我的小名。是外婆,让我的童年染上了快乐和优雅的味道。
外婆还常常教我读诗。老人念一句,稚嫩的童声跟一句,伴随着木摇椅“吱呀吱呀”的声音,在小镇的街道上久久回荡。也许那时,我无法完全理解每句诗中的深意,但我享受那样美好温馨的时光。桃花开了,外婆摘下最美丽的一朵簪在我的额角,告诉我“桃之妖妖,灼灼其华”。江南的秋天,路旁的草丛开满了大片大片的淡紫色小花,外婆悄悄拉过我的手:“这就是《采薇》中写的野菜,你看它们多美!”外婆尤爱《诗经》,其中“殷其雷”总能勾起她的思绪。她常常自语“振振君子,归哉归哉”就蓦然失了神,一个人看着窗外的远山不知要多久。看着我不解的眼神,她解释道:“就是一个特别亲的人要离你而去,你不舍,但又无法挽留,所以只能目送。”我似懂非懂点点头,大声说:“反正我与外婆是不会分开的。”外婆笑了,却带着几分忧愁。
时光荏苒,我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带着关于外婆和小镇的记忆回到城市,外婆慢慢地替我理好包裹,微笑着把我送到院口便停步了。远远地,她对母亲说:“这小丫头才气很高,可别辜负了。”在那条熟悉的小道上,我忍不住回头望去,外婆仍倚在门边,一阵微风吹来,她抬手拂了拂头发,就好像我不是离开小镇,而是像无数个普通的下午出去玩一般。我迅速别过头去。“振振君子,归哉归哉”中目送所蕴含的情感,我隐约懂了些。
长大后,我也读诗。“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知道了,即使是最亲密的人也会不再见。可是,我却如何也无法释怀儿时同外婆的那次最深的别离。
感谢外婆,是她让我的童年充满诗情,有了诗的模样。哪怕是那次清浅的离别,也有了淡淡诗一般的忧伤,在心头缱绻。
那是一首诗作文4
盈盈月光,我只取一团最清的;落落余晖,我只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只拾一片最美的;漫漫人生,我只采撷最重要的——感动。
那是一个人,她名叫闺蜜……
那是一份情,她名唤友谊……
那是一首诗,它名为感动……
“啊——怎么又要考试!”全班同学个个怨声载道,上星期不是刚考过吗?怎么还考……我平静的表情下是打鼓似的“咚咚”狂跳的心:怎么办,怎么办,这几天回去连书都没摸,今天就要考试,老天啊,你这是要借考试灭我的自信呀?我用手指戳了戳坐在前桌的闺蜜,哭丧着脸:“怎么办,这回我死定了,我回去都没复习。”“淡定,我回去也没复习,有我陪你一起呢,怕什么。”真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呀。对啊,有闺蜜陪,我还怕什么,考试,来吧,我不怕你!
毕竟没复习,我有好多题目不会,连小部分的单词拼写题也开着天窗。卷子一收上去,我整个人立马趴在了课桌上:这下完了,回家免不了一顿臭骂,这试卷是谁出的?有这样刁难好少年的嘛?我的头枕在手上,嘴撅得可以挂一个油瓶,眉头皱在一起,笔戳不停地戳着草稿本。
“感觉怎么样?”闺蜜回过头来,眼神里满是关心。“好难啊,回家迎接我的肯定是狂风暴雨呀!”我心里很是不安,感觉原先那“咚咚”的鼓敲得更急促,转而低沉抑郁了。“完啦,我也有好多题不确定,肯定会错很多,要骂的`话,也是一起被骂,别怕,有我陪着呢!”说着拍了拍我的肩,给了我一个鼓励的微笑。
顿时,我觉得心里的不安减轻,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暖暖的感觉,仿佛在乌云密布的心里,射进了一束温暖的阳光,而那抑郁的鼓声似乎也变得舒缓起来。
卷子终于发下来,那时我才知道,她考得很好,所谓的好多题不确定,其实只是为了不让我那么难过呀!我知道那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谢谢你,我的好闺蜜。无论什么事你都陪着我,伤心时安慰我,失意时鼓励我,听我抱怨,为我答疑解难……请允许我把它写成一首诗,夹在回忆录里,它名为感动。
那是一个人,她名叫闺蜜……
那是一个谎言,善意的谎言……
那是一份情,她名唤友谊……
那是一首诗,它名为感动……
那是一首诗作文5
绿荫下,台阶上,一双稚嫩的手,拿着一段飘扬的彩带,微风中明亮的眼眸,忽闪忽闪的眨着,一直想打出一个完整的蝴蝶结,却总难以成功。夕阳渐斜,身边的母亲却不急不恼,她愿等孩子一生,来扎好一只完整的蝴蝶。
打开电脑,发现一段段小时候的录像。
我追在舅舅身后闹着要吃冰淇淋,舔了一口不过瘾,还要吃,摇摇晃晃、跌跌撞撞。
姥姥教我背诗,我躺在床上打滚。“床前明月光”,姥姥和蔼温柔地说着,我却在旁边调皮,伸着舌头,嘴里乱讲。她叹口气,将我轻轻抱起放在她腿上,面对小窗,叶子沙沙作响,绿色的阳光在我的眼皮间跳动,我们祖孙静静坐下,花的清香、土的芬芳随和煦春风萦绕在脸旁,姥姥拍着我的小脑袋说“不知道你长大是什么样子,还像不像现在这般贪玩贪吃,快点长大,但别把你姥姥忘了啊!”
那时的天真快乐,似珍珠被爸爸妈妈一颗一颗收藏。我只觉得眼中湿润,过去的天真童趣,一家人围在我身边的日子我早已忘却,每天事情容不下有这般清闲,时光流转,风铃般的笑在家中已是越来越少。爷爷奶奶苍老的身影,爸爸妈妈星星点点的白发,每天被作业包围的妹妹和我。童年是快乐的,但诗一样的时光真的只存在于小时候么?成长便意味着与家人渐行渐远、目送其远去么?
我听见妈妈叫我去厨房帮她一下,见炉火正沸,掀开锅盖,白亮的豆腐、翠绿的青菜,在银色的鱼汤中翻滚。“喜欢吧,原来幼儿园老师说这种汤你一次能喝好几碗!”我不禁莫名感动,金色的夕阳下,细密的汗滴洒满她额头。“妈,我给你擦擦吧。”她将头凑了过来,我用纸巾轻轻地在头上擦拭着,余晖下两颗头颅亲密的依偎着。
成长似一首动人的诗,也许我们以为失去许多,其实只是一首长诗转变了风格,我们用一生做好一只蝴蝶,用一生打造一首绝美的诗,沉浸其中、徜徉其中。
那是一首诗作文6
在这世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责任。每个人所尽到自己的责任,汇聚起来,便成了一首最美丽最感人的诗。
已是深夜,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院子池塘里的青蛙时而呱呱地叫上一声。我从睡梦中惊醒,顿觉口渴难耐,于是起身去喝水,却看接见半掩着门的书房内灯光通明,走近仔细一看,却是我父亲在专心致志地工作。他时而眉头紧锁地盯着电脑屏幕,慢慢地用鼠标上下移动着页面。忽而又细眯起眼睛,似发生现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急忙从旁边扯来一张纸,要写字,却发现自己在匆忙中把笔拿反了。我看着电脑屏幕映亮父亲已有些斑白的两鬓,不觉的心酸起来。再仔细看父亲,脸上虽带些倦色,但更多的是一定要完成工作的责任与决心。我悄悄推门进入,提醒父亲夜已深,该休息了。父亲惊地一回头,却只是笑笑说:”丫头,这是我应该做完的事情,我就必须在今天将它做完做好。”忽想到母亲责怪父亲在工作上太拼命,别人早早下班,父亲却还要加班加点赶工作,父亲却说:”那是我的职责,应尽的责任一定要做到。”我仿佛看见父亲在用认认真真、诚诚恳恳的辛勤劳作向那首诗中增添一个片段,那首诗更加充实。
我的母亲是位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尽心尽责地教书育人。母亲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常常要花很长时间去备课讲课。有一次,母亲噪子哑了。我深知噪子哑了再说话时的难受感,像是有针扎着噪子,又疼又痒,怎么都不舒服。咳嗽两声,便更是难受,噪子干得的厉害。我心疼母亲,于是劝母亲请假一天,好好养噪子。母亲却执抛地要去上班,还哑着噪子责怪我的提议:“怎么能不去上班,一天好几个班的课时,落下怎么补呢?妈妈的责任就是要教好书育好人,自然就是要尽到责任的了。”我听着那与父亲相似的话语,仿佛看见母亲在用沙哑的噪子给学生上课,也在向那首诗中增添着一个片段,那诗又更为充实了。
还有那烈日下的交警,做了十几个小时手术的医生,严寒地区的电焊工……他们恪尽职守,辛劳付出,都在那首诗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片段。那是一首诗,由勤勤恳恳劳动人民写成的诗,那首诗,叫作“责任”。
那是一首诗作文7
行走在宽广的道路上,是一首平和的诗;攀登在崎岖的小路上,是一首激荡的诗;依偎在秋天的怀抱里,是一首凄美的诗;徜徉在通往二十一中的公交车上,是一首温馨的诗。
当太阳还在酣睡,我已经背起行囊踏上征程。公交车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座位坐满了,零零散散站着几位年轻人。有的在看手机,有的望着窗外,有的低头小睡一会。我以为自己很辛苦了,看看满车的人不仅慨叹“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偶尔上来一位老人,座位上的人会主动站起来让座,我被这种善举感动着,公交车,这俗世的一隅,原来也有诗的意蕴,是一首俗世的小诗。
透过车窗,路上是形形色色的人。骑自行车的,开车的,走着的,在各种黄绿灯光的照耀下,融在车流中,匆匆而过。我想,我们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甚至连一面都没有看清,就走向各自的终点。但是我祝福这些人,能这么早出来的人,一定是勤奋的人。在生活中奋斗着,流淌在高楼大厦的间隙中的小溪,是一首灵动的小诗。
公交车路过卖油条的小摊,摊主麻利的在面团上割下来一条,摊在面板上,按平,拽长,放到沸腾的油锅里,滋——面团在油锅里膨胀,翻转,变黄,捞出,整个动作麻利,一气呵成,看着摊主一丝不苟的样子,我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这样一个清冷的早晨,给我们献上香喷喷的油条,填饱我们饿了一夜咕咕叫的肚皮,这种俗世的小吃诞生的过程,是一首流畅的诗。
我走下公交车,来到二十一中的门前。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来上学,我看到了一首首充满生机的诗,走进校园知识的海洋。孩子们在我心中是美好的,他们将为为我们谱写未来壮丽的诗篇。
原来,生活就是一首瑰丽的诗,期待我们发现和品味!所以我想,我们人生中经历过的每一个地方,既然已经付出了时间和生命,那么,请你也一定要付出感情。让我们发现人生的靓丽,爱我们诗意的生活。
那是一首诗作文8
望着窗口新生的大树,记忆仿佛是新生的绿芽,不断地从脑海中吐露出来,我忍不住,再一次踏上了那一首被时间埋葬却永远不会退色的诗——童年。
阳春的三月,稚气浓浓的我们,带着自己那不成人样的风筝,硬是拉着父母一起去绿油油的草地上放飞。不时,还学着电视剧上的情节,在风筝上写下自己的理想:等我们长大赚够了钱,一定要买好多好多巧克力。很不明白,当时的大人为何会笑的说不出话来。而我们只知道,这样做,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也许,这就是童年,对任何事情都存在希望,存在相信!
童年,是一首希望之诗。
蝉鸣的夏天,蟋蟀总爱到处乱叫。每逢休假,总爱三人两伴地去田里捉青蛙。笨拙的我们总不如青蛙敏捷,时常扑空,溅得一身泥巴,有时幸运逮到几只,却在自己洋洋得意地欢呼时,被它从稚嫩的小手中逃脱,接着,便是同伴的一阵笑声,一直徘徊在田里,久久不能散去。
童年,是一首欢乐之诗。
如果你问我们,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我们的回答肯定是秋天。因为,秋天最多水果吃了。每到这个时候,馋嘴的我们总是约来几位“麻吉”,一同去村后的小果林偷摘水果,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被果林的主人发现了,一直嚷嚷着要见父母,最后免不了一顿打骂。
童年,是一首调皮之诗。
寒冷的冬天,大风凛冽。而我们却总不甘安静,拖着被衣服裹得圆圆的身体,摇摇晃晃地跟着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去那干枯的池塘。池府干燥得裂开了,我们就把它想象成是古代某位大侠与邪教教主大战五百回合留下来的痕迹。然后傻乎乎地跟着哥哥姐姐说什么,自立门户,接着,便是“降龙十八掌”、“六脉神剑”奔涌而出,好不壮观!
童年,是一首武侠之诗。
就这样,在诗的轮回中,我度过了十几个春秋,而童年这首诗,也慢慢伴随时间的推移,被我门遗在风整理,撤在田野里,丢在果园里,混在武侠里……
那是一首诗作文9
鸟声鸣鸣,伴随着温和的春风,不觉间又迎来了一年的春天,露水滴入水中,泛起层层波澜,我诗意的人生也融入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回头望去,竟是那样璀璨……
那年,阳春三月。幼小的我同爷爷一起坐在院中的石凳上,柳树摆着头,几簇繁花点缀着春日的早晨。爷爷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放在石桌上,只见爷爷拉了拉袖子,右手拿起笔,左手按住纸,一笔一画地写着,顷刻间,一个“春”字被跃在纸上,一笔一画都显得那样自然。爷爷告诉我这个汉字念春,写的正是现在阳光温和,万物复苏的景象。一个“春”字拨动我幼小的心弦,我感受到了中华汉字的美,于是我拿起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一个“春”,也在我春天一般的人生里写下了第一个“春”。
那年,金秋九月。小学一年级的我坐在教室里,窗外的秋风为学校铺出了一条金色的道路,我们跟着老师一遍遍地读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知是何等神奇,竟让短短几字如此朗朗上口。那次,我感受到了诗词的音韵之美。一首首唐诗便夹在秋风中飘荡在放学的路上……
那年,寒冬腊月。我同母亲一起走在银装素裹的公园里。一枝暗红的梅花跃然于眼前,淡淡的清香也可以闻到。灵光一现,一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脱口而出,那一刻,似乎时间已不是隔阂,我想诗人也是看到如此景一样才写下此诗。那一刻,唐诗不仅仅是几段文字,更像是我与千古圣贤内心共鸣的介质。诗人虽已随历史的长河流去,而我却看到了诗人在寒冬中感叹腊梅高洁。傲岸。坚强的品质。
……
我的人生似诗一般美好,我的成长似诗一样绚烂。从识字到读诗到赏诗,我经历了很多,然而这一次次何尝不是一句句精彩的诗句,而我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首独特亮丽的诗?
一次次感受中华文化之美,活出诗意人生,便是人生的真谛。那,成长便是最好的一首诗…。
那是一首诗作文10
冬的酝酿,春的苏醒,夏的辉煌,秋的衰败,组成叶一生也写不完的诗。
这么长的一路走来,我听到过不少新闻,也读过不少书,发现人生并非有想象的那么美好:风雨过后不一定有美好的天空,不是天晴就会有彩虹,不是付出努力就会有回报……。人生有太多不如意。呼出一口浊气仰头望向窗外那颗孤僻的老梧桐树。此时已是一副深秋的景色,一片片金黄落叶似蝴蝶般在天空飞舞,划出一道又一道优美的弧线,好像在书写它未完成的生命诗篇。忽然一阵风吹来,又把它吹向地面,叶片有过挣扎,可还是不得不为它的生命之诗画下不舍的句号,混在泥土里,再不能起。
只有我在欣赏这篇凄清的诗。
我自幼便喜欢落叶,喜欢踩在金黄地毯上听它发出的沙沙响声;喜欢捧一掌叶子用力撒向天空金黄色的叶雨;我喜欢挑出一片最精致的树叶夹在书里沾染书香;我喜欢初秋赋予它那耀眼的颜色。可现在我却烦透了深秋,一到这时候,我一度认为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竟变得枯槁,外侧叶子向内翻卷,脆弱地一碰就碎,毫无生机可言,就像人生中那些无可避免的痛苦。
我琢磨不透这诗的含义。
猛然间,我终于醒悟,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它就像是一座金字塔,秋天的落叶是基座,它无私地为塔尖提供养料,泥土虽吸收了它,它却顺着枝干慢慢爬上来,说不定这片落叶就是去年秋天我踩过的那片。那一圈又一圈的年轮是痛苦的烙印,亦是通过生命历练的证明。
正是有了去年的痛苦和衰败,才能有今年这一场盛世啊!
渺小并不可怕,短暂的凋零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继续生存。那些小小的树叶每年带着希望,熬过寒冬,它没有放过努力。
没有不会谢的花,没有不会退的浪,没有不会暗的光,生命中没有十全十美,可没有不会淡的疤,没有不会好的伤,没有不会停下来的绝望,生活很美好,我想我也要像那叶子一样,一直努力不放弃。现在的平庸不可怕,失败与挫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目标,哪怕奋斗之后真的像哪片叶子一样没有发芽,至少我还可以骄傲地说:“我尽力了。”这样一想,世界上哪还有什么不如意,只要努力过,就能写出一首优美的诗。
在这落叶缤纷的深秋,心中的难题迎刃而解。
那是一首诗作文11
那是我老家最大的一颗槐树,听老一辈的人说,在抗日那会儿他便与人的腰一般粗了,我听后心中着实惊讶,这颗槐树竟长了这么久,我原本不觉他有什么不同,不过大一点,粗一点。终归,他只是一棵老树。
他已经很老了,几乎不再长高了,发达的根系在冬日的寒冷中裸露在白石之间,树干也奇丑无比,一条触目惊心的疤痕像是在诉说他饱经沧桑的一生。每当有人路过,都会说,他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春雷阵阵,“贵如油”的春雨零星的滴下,人们忙活着下地干活,也没人去看看老槐树。麦穗一粒粒种下,种下的是一年的希望。没人再关注老槐树,只有小孩子总爱在树下玩耍。这时有人发现,老树枯干的枝桠上多出了一抹绿色,这绿色虽不太起眼,但让老树活了过来……当晚,村中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在春天来临的时刻,老树又长叶了。春色逐渐褪去,树叶渐渐繁茂了,田里的小麦慢慢的长了出来,人们的脸上流露出了喜色,希望今年会有个好收成。
夏天来的很突然,仿佛一转眼,天就变热了,昆虫也多了,蝉鸣在雨的滴染下,也更空灵了。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沁人心脾,槐花悄悄地漫上了枝桠。绿油油入海一般的麦田里,女人们约着一起去打槐花做包子,小孩们也随着去玩耍。槐花将树染了白,却是极有生机的白。槐树的枝干也仿佛迸发了活力,苍老的疤痕也被隐藏在花海中。槐花被打了下来,空中如下雪般,孩子们在花瓣中玩耍追逐,将槐树衬得更生动了。傍晚,做完农活的人们在槐树下吃着槐花馅儿的包子,一边乘凉一边聊着地里的事。老槐树在月光下拉长了影子……他不再是一棵老树,他,是一首诗。
到了秋收的季节,人们喜气洋洋,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农田里,村民们干的热火朝天,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喜悦。老槐树静静地看着,花瓣逐渐飘落……
老槐树又归于平静了,只偶尔会在邻里间听到有人谈起他。胡同里,巷弄中,他用自己的方式给予人们纯真的快乐,他不再是一棵老树,他是一首诗,一首最纯粹最自然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