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端午节作文300字 篇1
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 不知道的那我告诉你们。
奶奶说是这样的:“端午节吃粽子的传统风俗与纪念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后江附近的渔民闻讯立即驾渔舟赶来抢救。为了尽快救到屈原的遗体,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担当浆片,几个人划着一只船,争先恐后,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没有找到。这里的渔民耽心屈原的遗体被鱼吃掉,就用竹简装米丢在水里,让鱼去吃,免得伤害他。东汉初年(公元1世纪)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白天睡觉,梦见屈原对他说:“听说你要来祭我,我很感谢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给蛟龙抢吃了,希望你用楝树叶把桶塞好,外面用五彩丝线缠起来,因为蛟龙怕这些东西,区回就照他的话去做。这就是五月五日————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的由来,据萧梁时吴均(续齐谐记)说:“世人作粽,并带五彩丝及楝叶,皆汩之遗风也。”
日记端午节作文300字 篇2
今天是端午节,要包粽子,纪念屈原。
阿姨首先拿出粽子的材料,有竹子的叶子,也就是竹叶,还要用到糯米,还要最最最最最重要的材料,我们用的材料是好吃的蜜枣。
开始包粽子喽!我们拿起两片竹叶,倦成一种漏斗的形状。再把糯米放到竹叶卷起来的漏斗里。要把蜜枣房在中间,不高不低,所以要先把糯米先放一半,然后把蜜枣放在糯米里面,用剩下的糯米把"漏斗"添满。接着把竹叶把糯米包裹起来,用棉细线把竹叶绑起来,粽子就包好了,再把粽子放到锅里蒸熟后,它就可以吃了。
我拿起粽子先把绵细线剪开,再把竹叶剥开,咬一口,又粘又甜,在嘴里化开,再咬一口,终于咬:到密栆了,真好吃。
我喜欢包粽子,你喜欢吗?
日记端午节作文300字 篇3
每到端午节,奶奶就会一大早起来煮包好的粽子。我一睁开眼睛就能闻到香喷喷的粽子香味。吃粽子的时候,先解开粽叶,一口咬下去,糯米软软的。红豆粽子,甜甜的;瘦肉粽子,有点咸咸的。
吃完粽子后,爸爸会带着我和妹妹去看龙舟比赛,现场可真是人山人海啊!龙舟上的人喊着“嘿哟、嘿哟”的口号,有节奏地拿着船橹向前划,累满分作文网得满头大汗,全身都湿透了。
解说员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着:“看!刚刚还落在了3号龙舟后面的1号龙舟现在居然超过了4号龙舟!2号龙舟也不落后,很快就把1号龙舟甩走了。快到终点了,到底谁才是冠军呢……”
在回家的路上,爸爸给我讲了端午节的故事,听完后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些习俗是有来源的呀!
我喜欢过端午节!
日记端午节作文300字 篇4
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传说,人们为纪念屈原,把米粒洒在江河里,但是米粒很快就被鱼吃完了。后来,人们想了个办法,用粽叶把米粒包住扔下河,鱼儿以为是粽叶就游开了。从此粽子就流传下来了。
下面我来告诉你们做粽子吧!先要准备糯米、红枣、粽叶和肉。糯米要浸泡一个晚上,肉要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粽叶要洗干净。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包了,把粽叶打开,在中央放一些糯米,再放一小块肉和一个枣子,还可以放几粒豆子,再用绳子把它捆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就做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把它放进锅子里蒸一个小时,就可以了。蒸出来的粽子有点绿色,闻起来很香,真叫人口水直流。吃起来甜甜的,有点粘口。
你们想吃吗?想吃的话就到我家来,我一定做给你吃!
日记端午节作文300字 篇5
端午节到了,“节分端午谁自信,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是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传统节日,深邃而又悠久,每当这时孩子们会在手臂系上五彩线,带上漂亮的香包。老师要带我们做香包,我非常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做香包,非常的紧张。
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小口袋。里面有要用到的材料,我看了一下,里面有一袋艾草、皮绳、桃木球、布、流苏。首先,先把布拿出来,接着用线把布的两个口缝起来,然后把皮绳和桃木球穿到一起,把艾草放在布里,最后再把穿好的桃木球放在布里,把口缝上。再把流苏系在底下,就成功了。不过,我做了好多次也没做上,心想我一定要做成功,做了好大一会功夫,终于还是我做成功了。
这就是端午节的`香包,浓浓的香气在这天一直飘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