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我的读书故事主题征文的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
我的读书故事主题征文的作文1
历史悠悠,代代人的心血凝聚成书。在一张张、一页页的后面,承载着太多的故事,也许有人为了它呕心沥血,青丝变白发;也许有人为了它终身困顿,郁郁而不得志;也许有人为了它血溅七步,付出生命。在人类的成长中,它如面镜子,见证着王朝的兴衰更替,每个时代的变迁。而对我来说读书如影子,时时与我的苦乐纠缠交织着,融合着,我无时无刻不受到它的影响。
在我儿时,便表现出一种对于书的痴迷。手里捧着一本书,侧着身子卧在床上,这样便是一整天。
记得我上二年级时,有一回在家里看书,看完了一本正在回味的时候,忽然想着了,好似有种“吃书”的说法。历史上的文豪才子都这么干,听老师说,“书是着人细细品尝,才方见得其滋味的。”我便琢磨,“吃书”是怎样个吃法呢?我从就床头想到床尾,从床尾想到厨房,心中想:“终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于时,学着我妈做饭的样子,接一小锅水,放调料,加上佐料,将书丢进去,大功告成。我静静的坐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心中想:“历来的‘吃书’的吃法,估计是无人能出我之左右了。”想到此,心中不免飘飘然起来,便为自己封了“历代吃书第一人”的称号。我看着锅中好似熟了,便打开看了一下,水已呈灰白色了,倒与我书的纸颜色相近,在水面上零零落落浮着些纸片与西红柿、韭菜混在一起,倒是别有一番趣味。我便取来汤勺,舀了点小心的乘到碗里,又觉得不够,便直接拿碗在锅中一舀,放在案板上。
我正要喝时,忽的记起古人读书便总是要沐浴更衣之类的',我心想:“历代文人读书都要沐浴更衣,那我的吃书不更胜他们一筹吗?”于是,我便去洗澡,更衣,并从不知哪搜到几根香插到调料瓶中点燃,对着又是作揖,又是鞠躬。可天不遂人意,正欲喝时,我妈便回来了。妈看着我呆在原地,我望向她手足无措。大概是以为我小小年级不学好,成了某邪教的成员。于是,最终结果也不言而喻,我不敢“吃书”了。
在我十多年的成长中,此类事件层出不穷,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曾在我妈的咆哮中痛病思痛,想寻到根本。思前想后,我明白了,这都是我那书惹的,不过也怪我,一知半解就敢乱来。
但我对于读书也一直未放弃,反而之后对读书十分上心了,非得看了然才可。这也让我明白了,读书在于精。读而不精,误人一生。
我的读书故事主题征文的作文2
对于书,我从小就有着极深的情感。爸爸是文化馆馆长,他很早就教给我许多关于书的名言。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弥尔顿说: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不过,我很反感有人把读书与命运扯到一起,甚至大言不惭地说读书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当名人做富翁,有时候还出上一两本拙劣之作高谈阔论,摆出一副要不是为了成名我才不读书学习的架势。
真是可笑至极!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或是不为任何原因,纯属消遣娱乐。有人搁着安静的图书馆不去,非要跑到熙熙攘攘的闹市,啃着馒头咸菜还掏出一本书摆出架势,一副我比你们都有种的神情。这种人纯粹是为了博得众人的关注,哗众取宠,无聊之极。还有一种人,倒是真的想读书,可就是读书的动机太龌龊,只要一拿起书,就先念上三遍我读书就是要超过某某某,否则誓不为人天打雷劈,好像每一次读书都是一场复仇行动,非得整出个名头来。这种人,活得实在太辛苦,领会不到书中的真谛也就算了,却把整个人搞得神经兮兮。
其实要读书,不一定非要出于什么目的,就好像婴儿见了母亲要吃奶,饿汉见了美食要流口水,疲惫的人见了床就想往上躺一样,似乎天经地义、顺理成章,无需繁复的道理,只是仅仅出于一种本能,或是说想,因为它能使你感到身体上的舒畅,但更多是精神上的满足与慰藉。
读书也是一样,王蒙说:我读书,只是因为它能使我快乐。读书的真谛恐怕正是如此。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睿智的人,一个有抱负、有思想的'人,决不会把玩网络游戏当成快乐的源泉,而是把能愉悦自己灵魂的东西当成至宝,当成快乐。
当我读金庸的小说时,看到《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我总会心中一凛,好生敬仰;读到《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便感叹此人憨直可交为挚友;看到《鹿鼎记》中的韦小宝,总是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说一声这个韦小宝啊;读《三国演义》《水浒》感天地男儿本色;品《红楼梦》《西厢记》叹世间儿女柔情。
我喜欢漫步在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中,与书中的每位人物神交,领悟每一位大师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我的乐趣。因为我确实从中感到快乐,也许你说我媚俗或是媚雅,那也无妨
我的读书故事主题征文的作文3
冥冥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除了亲情、友情,还有谁支撑着我生命另外的三分之一呢?是书,一个生命中最宝贵的精神支柱。
孤独时,书是益友;忧闷时,书是敞开的窗户;心灰意冷时,书是熊熊的火焰。只有和书生活在一起,才能真正感受到书的乐趣,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我第一次接触书是在3岁那年,我还年幼,自然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严厉的父亲不得不逼我与书认识。从此,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起初,我很讨厌书。因为它束缚了我自由的童年,‘强迫’我尽早地认识世界。我讨厌书的存在,讨厌书的广泛,是书‘剥夺’了我快乐的童年,也是书,使我和它结下了一辈子难解的缘分。书陪伴我的时间,比父母陪伴我的时日还长,因为我童年中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书海中度过的。渐渐地,我发现了书中的乐趣,发现了书的广泛作用。从此,我不再讨厌书了,而是爱上它了——我终生的益友,书。
我10岁的时候,更是体会到书的精髓,书的真谛,它使我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读书,既是一种乐趣,又是一种享受。在书中,我找到生活中的情趣;在书中,我找到生命中的悠闲;在书中,我找到童年的足迹。书像一顿丰盛的精神粮食。是书,让我学会坚强;是书,让我学会忍让;是书,让我学会宽容。
直到现在的我,已经完全离不开书了。生活中的哪一点小事,不是听了‘书’这位良师的教诲?不是受到‘书’这位益友的帮助和激励呢?体会它的内涵,吸收它的精髓,才能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才能领悟到书的乐趣,感受到真善美的.存在。
书如浩瀚大海,人如苍穹之星。庄子曾说过:“书无涯,生有涯,以有涯之生求无涯之书,终生不悔。”我们也正要如此,只有读书的人,才能深刻地感受到人生之乐。
书,寄托了人类热切的希望;书,蕴含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书包涵了人类无穷的智慧。童年虽沉浸在书海中,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可以自由畅游;童年的三分之一时间虽被书‘侵蚀’了,但我不后悔,因为我得到了更丰盛的精神粮食;童年的自由虽被书‘剥夺’了,但我不后悔,因为我领悟到人生的重要道理:人是生而自由的,却又无往不处于枷锁之中。
书伴我度过了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印证了我与书之间不解之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