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是会员“c242”收集的中秋之夜作文(汇总6篇),供大家参考。
中秋之夜作文 篇1
每当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一来,便是中秋。这时的人们都会坐在电视前边看中秋联欢会边吃月饼配上功夫茶,累了,便抬头望望天上的月饼又圆又亮,这时多么惬意。
中秋的晚饭,吃得饱饱的,我吃完立即坐在阳台上,咦?奇怪?为什么只有漫天的星星呢?嘿!看!原来月亮是藏在了云的后边!这让我想到了关于月亮的传说《嫦娥奔月》。忽然,月亮上忽有一影飘过,这好似嫦娥抱着玉兔,在广寒宫外等这后羿,等着后羿是否在等待,有让漫天的星星把满路照亮,好让嫦娥看到后羿……
我看月亮看得入了神,连奶奶把月饼切好了,我还不知道。奶奶连叫我俩次我才回过神来,我会意地拿起了那双黄纯莲月饼,我边吃边望着圆圆的月亮,吃着手中飘香的月饼,心中又不经涌起了舒适的感觉,又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今年的中秋,让我喜欢,也让我喜欢那明圆的月亮。那么,你呢?
初一:蔡涵榕
中秋之夜作文 篇2
今天——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一天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皎洁的月光下,家家户户都坐在家中,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着饭,看着电视,谈着笑着。
月亮很圆,很亮,月光撒在街上,在漆黑的夜里,为人们照亮。宁静的夜晚,笑声不断,而有谁会想到,那些父母在外打工,工作繁忙,无法回家和没有父母的孩子,孤独地走在大街上,看着其他孩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里会有怎样的滋味。在这样的日子里,有谁会去关心他们,他们心里的苦,又会有谁知道。他们此刻也多么希望有人陪陪他们。我认识一个女孩,她年幼丧母,父亲再娶,她有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她的父亲便不再管她,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她的弟弟身上,每逢过节,她父亲从来不给她买礼物,却总是给她弟弟带礼物回来,每次都是一个理由,说弟弟更小,要让着他。她不在意,她也不想在意。然后,她弟弟大了,喜欢抢她的东西,有一次,她弟弟拿了她的一个象牙吊坠,她眼急,就去抢,她弟弟抢不过她,就坐在地上哭,之后,她父亲打了她一顿,还生气地把吊坠踩碎了,她哭了,她很少哭,她也不喜欢哭,而这一次,她是真的哭了。事后,我问过她,为什么会哭,她对我说“那条吊坠是我好朋友在我中秋节送我的礼物。”她笑了笑,又补充道“也是我唯一的节日礼物。"我心中一惊,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这样的中秋节,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年级:刘娟
中秋之夜作文700 篇3
中秋节的夜晚,一轮金黄色的明月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月亮让黑暗的夜晚有了生机,有了光彩,有了自信。她能让天空静如明镜,美如缀满宝石的绸布,浅如大海的蔚蓝……睁开双眼,这绝不是电影,而是月亮的杰作。这时,星星手牵着手高高兴兴地走了出来,小星星们像顽皮的小娃娃一样可爱地眨着眼睛。这真是个迷人灿烂的星空啊!我注视着它,好像看见没记得嫦娥正坐在桂花树下,遥望着美好的人间,思念着亲人。
我抬头仰望天空,月亮像一个圆盘高悬在晴朗的夜空中。大星星累了,悄悄地躺在云彩的怀抱中,假寐着闭上了眼睛;只有几颗小星星还在不停地张望、微笑。透过夜空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嫦娥正抱着玉兔坐在桂花树下顾盼着她的亲人!
她,一位天空中的的明珠,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一位神奇的魔女,缓缓地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徐徐上升,好像嫦娥姐姐奔向天空那样,飘飘如仙……瞬间,月亮的肤色变了,变浅了、更浅了,最后白了,和雪一样的白,好看极了!月亮白得可爱,但又白得不古板,而是白得透明。她是那样活泼,那么纯洁,又那么成熟,她骄傲地射出一道道明亮的月光照亮了半个沉睡的天空。她就像一位女王一样高高地坐在云端,扫视着美梦中的大地……
望着那美丽的星星,我想起了奶奶说过的话:“地上有多少人,天上就有多少颗星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星。心地善良和有贡献人的星亮,坏人的黑暗。”我不晓得人和星星的暗与亮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我一定要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让我的那颗星星更亮更明,把光亮无私地奉献人间。
中秋之夜二年级作文 篇4
前几天,当陈老师宣布:“周四我们要在班级举行中秋节的活动”的时候,这一瞬间,我们班所有的小朋友全都“炸开了锅”,每个人都无比的兴奋!我们队的队长选择了“做月饼”这项任务。
我觉得“做月饼”对于我们男生简直太难了!怎么能让馅不漏出来?月饼的形状又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些问题都在我的脑海里旋转,让我摸不着头脑!
星期四终于到来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教室。我们每个人都像急了得兔子一样,开心得活蹦乱跳。第一个环节就是我们小队“做月饼”。几个阿姨帮我们铺好桌面,发了手套。在老师的一声令下,我们套上了一次性的手套,拿起面团,准备开工。首先,阿姨教我们把每个面团搓成一个圆,然后,用大拇指在面团上轻轻地压一个小窟窿。接着,让我们选择自己喜爱的馅放进这个小窟窿里去。我按照阿姨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小心翼翼的做起来。最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要把馅周围的面团慢慢地往上包,直到外面的面团将馅团团包住。到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了阿姨为什么让我们按面团的时候要轻轻地了。因为太用力的话,下面的面皮就会很薄,这样馅就露出来了。最后,我们每个人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模具,做出了各式各样形状的月饼。剩下来就等着进烤箱了!这时,我脑海中的那些烦恼都统统消失了。哇!我的月饼制作完了,大功告成了!
伴随着烤箱中飘出来的香味,我们听完了“勇敢队”的中秋故事、观看了“开心果队”的舞蹈。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品尝了亲手制作的月饼,那甜味一直甜到了心底!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次中秋节活动了!
中秋之夜四年级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是一个家人团聚的美好日子!
晚饭过后,奶奶和我一起到阳台赏月,啊!我们透过树梢,发现了朦胧的月亮,周围的星辰一闪一闪地对缓缓升起的月亮表示欢迎。当月亮驾驶着银光宝车向天空驶去时,我发现月亮中有一个女人的身影在轻轻晃动,难道这就是美丽的嫦娥?她在干嘛?当月光洒向大地时,我恍然大悟,原来,嫦娥一整年都在用皎洁的银丝辛苦地编织着通往人间的月光天桥,今夜,嫦娥就通过这洁白如雪的天桥快速步向后羿,与他相聚一时,共度美好时光!
“喂!小彦,拜月啦!”妈妈大喊到,这时,我才回过神来,恋恋不舍地望望月亮,咚咚地跑下台阶,只见妈妈早已摆好香案,等我去拜月呢。我对着月亮,祈祷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希望在这中秋之夜,所有亲人朋友们都能与家人、爱人共度美好时光!
中秋之夜初三作文 篇6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谈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