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通用8篇)

时间:2023-10-07 19:43:43 其他作文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 篇1

  命运的转盘让我成了世界的宠儿,我降生到了这个国度——中国,让我一领她的风采。

  ——题记

  那在骨子里流转着的熟悉气息,将冰天雪地中尘封已久的热情一并带了出来: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股红色的暖流;永不磨灭的印记中总有一道吉祥的痕迹;古老泛黄的史册中总有一段幸福的历史——你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印记,九州上一种崇高的信仰,中国人的热情造就了你,大地上经久不息的不再是古老的历史风,你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信仰中,中华的精髓——春节。

  一直以来,中国人嘴上说的春节一定是一种民俗,但不知不觉中,春节已在我们心中扎根,成为了所有中国人一致的信仰。长达20xx年的历史事实在告诫我们,春节是我们不可遗失的宝贵财富。春节,顾名思义,春天的节日。

  在经过了秋天的肃杀,冬天的沉寂,春天是一切生命重新复活的时候。仔细看,可以望见春天的迹象;行走在春节中,甚至可以嗅到春天的气息,泥土的香甜,青草的清香。风变得柔和了,轻轻地抚摸着大地上的一切,融化的冰的叮咚声,在敲击着沉睡的大地。这就是春节,生命的节日,复活的节日。是我们中华的最至高无上的精神财富!

  虽然也经历过磨难。但磨难是新生的开始,磨难是春节在老百姓心中扎根的机会!1928年5月7日,国民D宣布了一项新政策:废除旧历,使用国历,春节改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要废止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殊为不易。人民愤怒了,这一举动为国民D敲响了丧钟!他们错了,错在不知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

  春节不仅仅是个节日,也是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中国人人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使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已经被中国人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成为了民族的骨骼,国家的精髓!

  在这个节日之风洋溢的季节,人们忘不了你,春节。你是中国人心中的信仰,升华到了国家的高度。你是燃起的希望,永存的信仰,不灭的信念!

  历史的车轮碾过泛黄的史册,唯一存下来的就是这股节日风,民族风,国家风!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 篇2

  照濮阳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这一天,家家都要熬腊八粥。腊八粥甜腻腻的,使人一想就要咽下几大口唾沬,更别提大匙大匙地往嘴里塞灌了!特别是腊八粥搅和得益发浓稠时,各种米,各种豆以及各种干果都已熬得稀烂时,那让人垂涎三尺的香味扑鼻而来,真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掀开锅盖,便是“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了!

  转眼间,便到了小年,要吃芝麻糖,各种零七八碎的干果掺和成的蜜饯,美其名曰为“祭灶”。忙碌的妇女们开始娴熟地发面、蒸馍,至于沾到手衣服上的面粉也无暇顾及了,都盼望有一个万象更新的年景。

  除夕夜,马路上悬灯结彩,家家灯火通宵。不到万不得已,所有人都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花自己的压岁钱,男人们拜年,女人在家接待客人。处处都悬挂着火红的灯笼,时不时有一两声炮声响起,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五一一元宵节,这一天,要举行游行。能歌善舞的妇女们随着音乐跳起来,各大商店独出心裁地将各色花灯悬挂在房檐上,供行人们观赏。

  正月十五还可以猜灯谜,逛庙会。庙会里,人们敲着拨,打着锣,演绎出了一种热闹的气氛,映示着新年新气象。

  过完了十五,春节就在残灯末庙中结束了,小孩儿该上学的上学,大人该上班的上班,一切又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又开始了。但哪个人不希望着下次的春节早点来到呢?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舅舅一个,外公一个,外婆一个……我满载而归,手中十几个大红包。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倒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 篇4

  “春节到,春节到,穿新衣,放鞭炮,走亲访友真热闹;压岁钱,装口袋,包饺子,贴春联,小娃盼望春节到!”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过年时热热闹闹的景象。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盼望的就是春节了!因为过春节可以远离堆积如山的作业,可以睡懒觉,可以和亲人一起吃团圆饭,一起热热闹闹地看春节联欢晚会,还可以放各种各样绚丽多彩的烟花……当然,压岁钱一定是少不了的啦!走亲访友时,舅舅、伯伯、婶婶、姑姑……一人一包。每当压岁钱把衣袋挣得鼓鼓囊囊,满载而归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每年除夕,我都会去婆婆家过。婆婆家宽敞,小姨和姨夫也都过去住。每年也只有这时,大家才能欢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享受合家团圆的乐趣。虽然婆婆60多岁了,但是烹饪技术还是一流的。除夕她总是要亲自下厨,看她忙里忙外,我们都很担心她的身体,都想帮帮她。但她却不让,还说:“我累也开心。”每次吃婆婆做的年夜饭总是吃得那么香,那么令人回味。吃完饭,我们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打着香喷喷的饱嗝,大家坐在沙发上一起收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最喜欢的节目是小品。演员的表演十分滑稽搞笑,常常把我逗得前仰后合,乐得合不拢嘴。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都从头看到尾,生怕漏掉一个新颖的节目。即使在深夜一点才结束,一家人仍意犹未尽。

  “拜年”是我过春节时最期盼的,也是我收获最多的时候。每年大年初一一觉醒来,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亲戚来拜年后给我留下的礼物。同样,我也会和爸爸妈妈带着礼物去给亲戚朋友拜年。大人们聊天、畅饮、欢乐开怀,而我最开心的是收到压岁钱。一想到我的账户就要“涨”了,心里就美滋滋的。

  春节呀春节,你为什么每次来的都如此慢?我盼望春节,我想“留守的小朋友”更是天天盼春节,盼着爸爸妈妈在过年时平平安安地回家,全家团聚,过个幸福年。

  我祝愿和我一样盼望春节的小朋友,心想事成,来年过得更好!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 篇5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趣,津津有味地品尝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员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到小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很大。除了晚上8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12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馄饨,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从初一开始到初十,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做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祝福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做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做客,还是亲戚朋友来做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里各个商客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看了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家乡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以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快乐的欢呼,那怕是悟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们也都心花怒放!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 篇6

  春节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春节来临。这天的.爆竹声,然后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完美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然后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除夕的晚餐,人们喜欢阖家团聚,菜肴中必有“圆子”、“欢喜”,取其团团圆圆,欢欢喜喜之意。这个夜晚,万人空巷,都在家中守岁。守岁时,要把火盆的炭火烧得红红火火,以象征生活岁岁兴旺。当零时一到,老老少少喜气盈盈,以爆竹声声迎接新年。这喜炮声不绝于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静,人们仍无睡意,炉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然后也依然不会忘记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种,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种犹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财旺、家旺的好兆头。人们对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许是因为火给人类带来了礼貌、带来了温暖吧。爱火就如同热爱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到来了。春节前夕,每家每户的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大扫除、贴春联、买新衣、买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满心欢喜,左盼右盼,都希望春节快点到来,因为春节可以“大饱嘴福”,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山珍海味,还可以放鞭炮,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孩子们急切地盼望着,盼望着,春节在欢天喜地中到来了。腊月三十这天早上,街上车水马龙,小贩们在街上摆起了摊子,有卖文具的;卖食品的;还有卖玩具的……孩子们忙着买鞭炮,这时如果你在街上闲逛,一定能听到那响彻云霄的鞭炮声。

  除夕之夜,街上安静了下来,喜气洋洋的家人们围坐餐桌,爷爷奶奶开始说一些吉利的话,俗称“说好话”。桌上大都是传统的美食,萝卜、竹笋、冬瓜。

  吃完团圆饭,窗外便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响声,向窗外看去,只见一串串鞭炮在地上引发,那阵势犹如金蛇狂舞‘火龙吐舌。抬头看,一道道烟花划破天迹,只听“轰”地一声响,烟花在天上炸开了花,有的犹如天女散花;有的犹如飞龙在天……

  初二这天,爸爸妈妈要带着孩子到外公外婆家去,俗称“女婿日”。这天,外公外婆在家里准备了丰盛的酒宴,等着女婿闺女和孙子回去团圆。

  元宵佳节,欢乐的气氛似乎没有间断,这天,爸爸妈妈会带着孩子到公园里去赏花灯,花灯真是美丽,有的像鲤鱼;有的如长龙;有的似凤凰,有个成语叫“龙飞凤舞”,放在这里,绝不为过……

  元宵过后,春节就要告一断落了,孩子们去上学,大人们去上班,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春节就在人们的欢送中回家了……

春节日记600字作文 篇8

  我的家乡在巫溪,在这里,不仅有五花八门的风土人情,就连过春节,也别具一格。

  春节的前几天,是大家最忙的时候。不同于其它地方,我们在过小年的时候,是要做豆腐的,因为这一天是“灶王菩萨”上天的日子,我们要供他。在这里,人们在春节前几天都跑到集市上去买腊肉,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赶快跑到楼顶,用松树枝燃起一堆篝火,等到冒出滚滚的黑烟,就开始熏腊肉以及香肠。人们的脸都被熏得黑不溜秋,与白白的牙齿成了鲜明的对比,活像一个“非洲人”。但是大家望着香飘飘的腊肉和香肠,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买年货是必不可少的,那时,超市里挤得水泄不通。孩子们也忙得不亦乐乎,一天中起码有一半的时间是做作业,好在过年玩个痛快。大人小孩都在为过年做准备。外出务工的不论多忙也都会赶回来。

  大年三十,年轻人都会带着孩子齐聚在长辈家,整个一大家人都会坐在一张团圆桌上,说着满口的家乡话,互相拜年,为精彩的春晚叫好。到了12点可是孩子们的天下。孩子们会找个十分宽敞的空地,摆上一排排“擦炮”,点燃,都捂着耳朵。在“噼里啪啦”声中合着孩子们的欢笑。大年初一,无论男女老少,一家都会“全体出动”,去串门,走亲戚。晚辈都要给长辈磕头,长辈不论贫富,都会从牙缝里抠出如数的压岁钱给晚辈。当然,压岁钱都会被爸爸妈妈收着。其他地方都是清明节去扫墓,但是我们这里可都是在大年初三左右的.时间爬上山去祭祖先。

  最有趣的要数过年时的语言,比如什么“死”、“背时鬼”这些不吉利的话都要抛之脑后,不准说出口。不论问你什么,你都要回答“有”。在过年时,筷子都要齐刷刷地喊成“发世子”或“响水桥”……等等,总之,在我们家乡,过年时都尽量说些吉利的话。出于谦虚,在拜年时如果别人说“过年好”,那一般的回答是“年在你们这里呢。”

  我的家乡是个不同的地方,有时间都来玩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