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古诗改写作文(合集8篇)

时间:2023-10-09 07:56:43 其他作文

古诗改写作文 篇1

  同学们,我们中国可以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内涵丰富,美不胜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古诗能提高我们的文学功底是大有好处的。

  虽然说古语有“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是光靠背诵的方法来学习古诗是远远不够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把学习古诗和习作练习结合起来,就是“古诗改写”。

  改写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或部分内容的一种作文训练。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

  改写古诗,要做到“三要”。

  1、要理解古诗的意境

  2、要把握古诗的原意

  3、要展开合理的想象

  《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因此,在改写的时候要把握住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诗人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这是这首诗的传神之处。“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因此,此处要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孩子的动作、神态,想象孩子的语言,让古诗丰满起来,这样,才能让古诗所表达的内涵凸显出来。

  改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纯粹翻译诗句。

  (2)改写的内容不能脱离古诗词原来的意境。

  (3)在符合古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可适当地进行想象、创新。

  (4)行文过程中适当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可令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

  (5)描写人物可适当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6)补充背景材料。在改写一些古诗时,还可以根据诗的内容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情况,适当地补充季节特征、天气状况、地理环境、人物身份、事情起因等方面的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能进一步使改写的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

  总的来说,在深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只要能恰当地翻译出诗的意思,充分地想象和领略诗的意境,和谐地融入人物的感受,并自然地添加有关背景材料,就一定能使改写出的习作具体、生动。虽然改写后已不再是诗的体裁,却仍然充满诗意,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例子:改写《武陵春》

  夕阳西下,今天又要过去了。而你依旧没有梳理你那早已花白的云髻,纵然它是那么的凌乱不堪。你呆呆的坐在窗前,眉头紧锁,脸颊上挂者早已风干的泪痕。

  窗外的风已停歇,花瓣零乱的撒了一地,只是尘土中花香犹存。“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泪水再一次从你的眼中滚落下来,多愁善感的李易安,你是在为这凋零已尽的百花,遍地的残英落红而善心吗?或许是它们又一次触动了你心中的哀愁吧?那国殇之哀,家破之痛,夫亡之悲一丝丝一缕缕缠绕在你的心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面对这景物依旧,人事具非的你,只能独自分担那满腹辛酸,每每想到这些,眼泪就滚落下来,你仍凭泪水打落在桌上------

  忽然你想起了听朋友说双溪河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是给游玩的好地方,正打算去那里驾着轻舟泛游来排解心中的愁绪,你忽然又哀叹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心中的愁是多么的有重量呀,李煜写过愁的长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写过愁的叠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可愁在你的心中,却有了如此的重量,重重压在心头。

  刹那间,你再一次泪如雨下!

  不朽的失眠

  张晓风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的名字。啊!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划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件事,令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并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在岸上举着冷冷的爝焰,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另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夜晚该睡觉以便养足精神第二天再读。然而,今夜是一个忧伤的夜晚。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这样的夜晚,残酷地坐着,亲自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食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并且眼睁睁地看自己的生命如劲风中的残灯,所有的力气都花在抗拒,油快尽了,微火每一刹那都可能熄灭。然而,可恨的是,终其一生,它都不曾华美灿烂过啊!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惟有他,张继,睡不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余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起先,是睡眠排拒的他。(也罢,这半生,不是处处都遭排拒吗?)而后,是他在赌气,好,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已验伤,有何不可?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乌啼,粗嗄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黯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一粒粒零落凄绝。

  在须角在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正等待凝成早秋的霜花,来贴缀他惨淡少年的容颜。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干什么?在捕鱼吧?或者,虾?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即使潇洒的捕鱼的,也不免投身在风波里吧?然而,能辛苦工作,也是一种幸福吧!今夜,月自光其光,霜自冷其冷,安心的人在安眠,工作的人去工作。只有我张继,是天不管地不收的一个,是既没有权利去工作,也没福气去睡眠的一个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暮鼓晨钟,寒山寺庙敲“夜半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在别人,那声音只是睡梦中模糊的衬底音乐。在他,却一记一记都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钟声那么美丽,但钟声自己到底是痛还是不痛呢?既然失眠,他推枕而起,摸黑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就把其余二十八字照抄下来。我说“照抄”,是因为那二十八个字在他心底已像白墙上的黑字一样分明凸显: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张长长的榜单上(就是张继挤不进去的那纸金榜)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哈!管他是谁。真正被记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古诗改写作文 篇2

  有一天,苏轼和她的兄弟姐妹一起去游览庐山。因为,他们听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去过庐山,看过庐山瀑布,并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诗篇。他们也想看看这美丽的庐山。

  早上一起床,他们就开始启程了。苏轼和她的兄弟姐妹来到庐山脚下,抬头一看:“啊,这么高的山呀!”苏轼的妹妹喊道。他们一边爬山一边看。他们看到山中的树林就像一张长长的绿色的被子,小溪叮咚叮咚的唱着歌,好像在欢迎他们的到来。苏轼和大家一起爬着爬着觉得累了,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了下来。苏轼说:“横着看庐山就像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山岭,到处都是绿色。可爬着爬着景色怎么变了?你们看,侧着一看庐山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好像一把把锋利无比的利剑和一棵棵嫩绿的竹笋。”他的弟弟说:“是啊,是啊。你看从远处看像一群群绿色的小绵羊,从近处看山雾环绕,神秘莫测。”接着,他的妹妹说:“从高处看下面是不知深浅的山沟,从下面仰望到处是悬崖峭壁。”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看到了一个巨大无比的瀑布,水留下来的声音震耳欲聋。原来这就是大诗人李白仰望过的庐山瀑布。看完瀑布后,他们我一言你一语的辩论起庐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苏轼说:“我们站在庐山的中间,看不到庐山的真面貌是因为我们就身在其中。”

  游览完庐山后苏轼便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改写作文 篇3

  春天的一个夜晚,小雨淅淅沥沥的从天而降,连绵不断的下起来。人们刚播种完,这场雨好像知道人们的心灵,选准了时机洒落人间。人们欢喜地奔走相告:“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它滋润着万物,给大地充满活力。春雨如一撮撮毛,又如一根根绣花针,从天空飘洒下来。在那飘散着花香和夹杂着小草的芳香的空气中舞蹈着,轻轻地浇灌着万物,浇灌着这个世界。春雨又宛如天神接到的命令,将雨水轻轻洒落人间,细密的雨丝漫天飞舞,像雾一般朦胧,但那不是雾,使天空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它们都落在柳树上,柳树柔软的枝条可并不介意这些小精灵为它梳理那一头秀发,不介意这些小精灵在它头上玩闹嬉戏。雨丝飘洒在桃花身上,他们早已绽开笑脸迎接春雨的到来。落在小草上,小草也探出脑袋,迎接春雨的来访。微风一吹,柳条,桃花,小草也伴着雨跳舞。它们正谱写着春夜催眠曲。

  深夜,天空像被泼上了墨汁一般漆黑,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江边的小路静悄悄的,雨丝在空中舞蹈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传入耳中,没有人知道江面上有一只摇摇晃晃的小船,船上一只油灯挂在船艄摇晃着。在这样漆黑的夜晚里晃得格外明亮,像一颗璀璨的明星。雨丝散入江中,漾起一圈圈波纹。春雨,给夜景增添了几分神韵。这迷人的景色!多么令人陶醉啊!难怪有这么多人都陶醉其中!

  清晨,雨水洗礼的天空显得格外湛蓝。朝阳升起时,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花朵上因为沾染了昨夜的细雨,而显得十分沉重。露珠依偎在花朵上,像花朵上镶着一串串珍珠,让人不忍心去摘。这个景官城像被施了魔法,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啊,这是一场多么及时的雨啊!

古诗改写作文 篇4

  年味儿淡了,春意却浓了。阵阵风中有着春的气息,缕缕阳光里有着春的味道,还有那古人的诗词里,也沾染着春的倩影。

  爱上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人群稀少的街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清明时节,人们仿佛也失去了什么,脸上写满数不尽的思念,此时,悠悠的起了几丝雾霭,不禁令人触景生情。

  爱上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生机盎然的春天,竹子与桃花都开始生长了。两三枝桃花在微风中摇动儿,临旁的江河也有了数只鸭子,想必它们定然知道这水是暖是凉了呢?这场景也别有一番风趣。

  爱上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到来,处处都听到了鸟儿婉转的啼叫。每逢入夜,窗外总有风声,这其中也夹杂着雨声,谁知道这天夜里花又落了多少呢?诗人用优美的诗词展现了春的魅力,春的奇妙,是啊,春一来,万物便会呈现出崭新的姿态。

  爱上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试想:一个小院子,四处长满了苔藓,那个门摇摇欲坠却从未打开过,看是紧闭着满园的春色,却隐藏着无法掩饰的美景,瞧!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是啊,即使关紧了房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那有着无限生机的春天将春光洒满每个角落。

  古人的诗词里总会透露着许多赞美春天的真情,虽然每首诗的含义不同,但我不得不赞叹,不得不喜欢,让我们一起追随春天的脚步,爱上春天的古诗吧!

古诗改写作文 篇5

  一天,苏轼和弟弟苏澈、妹妹苏小妹以及朋友秦少游一起去西湖划船、吟诗、喝酒作乐……

  正当大家玩得起劲时,苏轼发现手中的酒杯荡着少许波纹,于是,伸手一接——咦,下雨了!这时,偌大的西湖就像被一层白纱笼罩了起来,迷迷蒙蒙的,好似仙境;仿佛整个湖只有一只游船,只听得见其他游人若隐若现的说笑声。雨中的西湖就像披着白纱的仙子,美丽至极。

  不知过了多久,雨停了,那层迷茫的雾气消失了,阳光下,呈现在眼前的是波光粼粼的西湖,让人眼前一亮。而西湖的景物也因雨的洗礼而变得更加苍翠、美丽。湖面散发着闪亮的光芒,使人不由自主的喜欢它。

  望着眼前美丽、奇特的景象,苏轼心头的万千思绪组合在一起,他马上取来笔、墨、纸,写下了一首绝世好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而诗歌的名字就叫——《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改写作文 篇6

  洛阳城里,树叶黄了,秋风瑟瑟地吹来,一片片无助的叶子,被那无情的秋风夺走了他们幼小的生命。天上那玉盘似的月儿发出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哦!今天是中秋节了!我不禁想起儿时全家坐在院子里,吃着母亲亲手做的月饼,看着天空中的月亮那幸福的情景。

  眼下这凄凉的情景,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我坐在窗前,想起了远在家乡的亲人,黯然泪下。我的心里突然掠过一个念头:不如我写封信给家人吧!说干就干,我提起笔,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只是我担心自己想说的实在太多,不知从何写起。

  “亲爱的母亲大人,您好吗?亲人们都好?不知道我的白白可好?”

  这个白白是我的“好朋友”,它是一只被人抛弃的小狗,我见它十分可怜,把它收留了。想当年我离开家乡的时候,白白还追着马车跑了很长一段路,看着它那奔跑的身影,冰凉的泪珠从我的眼眶中流了下来。

  “它是瘦了还是胖了?听说爸爸因为整天在田里忙上忙下,累得生病了,现在好了吗?需不需要从城里寄点药来?院子里的那棵桂花现在应该开花了吧!我好想念以前我和您在院子里一起摇桂花的事儿,那时,我们整天沉浸在桂花的香气中……”

  “叮叮当当——”铃铛的声音由远而近,我知道捎信的人来了,只好搁下笔,把信叠得四四方方的,小心翼翼地交给他。当捎信的人正要出发之际,我喊住了他,他极不情愿地把信给我,我打开已封好的信,可不知再写些什么,又把信封好交给他。看着他消失在茫茫雾气之中,我这才松了一口气。

古诗改写作文 篇7

  国都长安被叛军攻占,变得草木横生荒凉破败,只是河山依然如故。春天来了,城中却更显凄凉。尸横遍地,不禁凄然落泪。那何等繁荣的大唐,就永远地被搁在历史的深处了吗?红颜祸水,真如世人所料吗?日光照在脸上,似如寒冰一样冷酷,春风吹拂脸庞,死如刀割一样疼痛。

  春,百花争艳,鸟语花香。可今年,春似乎来得特别晚,没有了昔日的生机,反倒添了几分死沉。花依旧开发,鸟依旧鸣唱。可心总是平静不了,总想好好痛哭一场。可又有何用?

  仗还是要打,苦日子还是得过。多么想念家乡的亲人啊!他们现在又怎样呢?在这战火连绵之际,一封家书却显得如此珍贵。

  愁啊!满头的白发越抓越稀疏,简直插不住簪子了。

  泪在眼眶,血在沸腾。何时还我安定之日?

  正如我诗中所写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不!我不能气馁,我要等,我要等!直到大唐重整旗鼓,知道我杜甫重返故里,直到我重和家人团聚!我仿佛看到了曙光,看到了希望!

  可,我又算什么呢?一个穷酸诗人,一个落魄俘虏!过了这一分不知还有没有下一秒。满腔的热血与报复,何时才能派上用场?

古诗改写作文 篇8

  这天早上,我吃完早饭,觉得清闲,便出去走走。

  走着走着,我被一栋低小的茅屋吸引了。只见茅屋的后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清翠的鸟鸣不时的从树上传来,一条清澈的小溪从门前流过,这美丽的风景吸引了我。

  屋前有两位老人,远远的听到他们说:“咱家的大儿子呀,到了该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我顺着他拐杖指向的方向看,大儿子正在东边的豆子地里除草呢。他笑着,仿佛在想,等豆子熟了,卖了钱,买些肉给爸爸妈妈吃。

“咯咯”两声响,我的视线转移到二儿子身上,他正在编制鸡笼呢。看着眼前这些调皮的小鸡们,二儿子好像在想,小鸡小鸡,别调皮,等笼子编好了,你们就有新家了。

  这是,我眼睛的余光飘到了三儿子的身上,三儿子正在剥莲子呢,三儿子还小,不能干大儿子和二儿子的活,便剥蓬子。不过剥下来的蓬子没有自己吃,而是放在面前的碗里,好像是剥给两个辛苦的哥哥吃的。

  看到这样的田园风景,我不禁诗性兴大发:“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