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作文写作 > 其他作文

九年级重阳节作文【锦集5篇】

时间:2023-10-11 23:12:43 其他作文

九年级重阳节作文 篇1

“老人节”是弘扬尊敬老人的节日。为了表达我们的感恩的心,今年的重阳节,老师带上我和段巧玲、郑铃榕,提着礼物,去看望了东岐小学教学楼的捐建者的夫人和一位退休老校长。我们和老人们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细雨蒙蒙的清晨,我们提着一大堆礼品,沿着马路地出发了。我十分想知道这两位老人到底长得怎样,憧憬着快一点见到老人,但我也担心,见到老人我应该说些什么,才显得我很礼貌,很尊重老人。于是,我的心情时而像快乐的小鸟,时而像担惊受怕的小兔子。

  我们走了一会儿,拐过一条小巷子,老师就说到了,便按响了门铃。“怎样才能表示我们感激的心呢?”我一下子紧张起来,不知道该把礼物捧在手上呢?还是放在地上?是站在门口祝福老人呢?还是到老人家里走走?开门的是一位老婆婆,我以为就是今天探望的老人,马上就说了声:“老奶奶,好。”就想把礼物递过去。老师对着这位老人问:“邦响婆婆在吗?”“哦,原来她不是我们要看望的老人,差点儿搞错了,嗨,怪我太紧张了。”

  这时,走出一位老奶奶,她带着一丝微笑,看上去很慈祥。看来她肯定是我们要看望的老人了。老师和老人拉了一些家常话后。我们都把礼物放下来了,一起恭恭敬敬地对老人说祝福的话:“祝老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看到老奶奶爬满皱纹的脸顿时像一朵鲜花灿烂地绽放。我也开心地笑了,再也没有刚才的恐慌了。我想:“一个老人孤零零的,多孤独啊!如果我们能天天都来看望她,她就能天天开心,那多好啊!”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走了。老人立刻用响亮的鞭炮声来欢送我们。

  我们还看望了一位退休老校长。临别时,他目送着我们,让我想到了李白的诗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连老人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敬

九年级重阳节作文 篇2

  再过几天就是九九重阳节了,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让我们星期六、星期天为老人做一件事写在日记本上,“啊”,我一下子蒙住了,我的外公外婆住得很远,爷爷奶奶已经去事了,我该为谁去做事呀?

  今天早上,我正站在家门口为这事发愁,突然,一位70岁左右的老人从我眼前走过,然后走进我家门前那幢小小的房子去了。咦!我怎么没想到这位就住在我家对面的老人呢?难到真如书中所说,现在的老人正一点点地在被青年人遗忘吗?我没有将这个问题延续下去,走到他面前,“爷爷,我能为你打扫房间吗?”一开始,他吃了一惊,但我马上解释原由,并求他,生怕他不答应,让我完不成作业。经过片刻沉思,他答应了。

  我回家拿来扫把走进他的屋子,先打量了一下他的屋子,这是一些非常简陋的屋子,除了生活必备的用具,再加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没其他什么东西了,墙上有好多的裂痕,房顶的角落上还布着几张蜘蛛网。

  我开始扫地了,先扫床下,我把扫把伸了进去,从里往外一扫,“呀”,灰尘怎么这么多啊?我用手捂住另外嘴巴和鼻子,又扫了起来。扫着,扫着,房间里便灰尘弥漫了,我用扫把扫了几下,想让灰尘扫出门外去,谁知,这几扫,不但没把灰尘扇出去,反而把我扫在一起的灰尘给扫散了,“哎呀”本是要为老爷爷来打扫房间的,但现在反而弄的越来越糟糕了,“啊”地面上腾起来的灰尘呛得我实在没办法,我捂着嘴巴,眯着眼睛冲出了房间,当我睁开眼睛时,只见外面站着一个小孩子,浑身脏兮兮的,左脚上的鞋已经“张开了嘴巴”,小脚丫子露在了外面,头发乱得像鸟窝,脸上还沾了点泥巴。

  这是他的孙子,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让老爷爷很是担心。但让老爷爷最担心的还是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三天两头就和特的儿媳吵架,而且经常向别人借钱去赌,现在身上已经是负债累累。想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这位老爷爷很可怜,本来我是以机械的态度来的,但现在我改变了想法了,不再认为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着是每个人的职责,现在社会上需要关心的不正是这种老人吗?我转身走进房间里,又继续扫了起来,扫完了地,我又把蜘蛛网清了一下,尽管我个子不高,但我还是一蹦一跳地把它完成了。

  又是一年重阳节。但这个重阳节留给我的是一次难忘的回忆,一份既喜悦又忧伤的情绪。我为完成了作业而喜悦,为替老人做了一件事而喜悦,我也为老爷爷的家庭而忧伤,为社会还没有重视这一现象而忧伤。

九年级重阳节作文 篇3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由于年代久远,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把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节令琐谈》马大勇编着金城出版社)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东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九年级重阳节作文 篇4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因而又叫吴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几乎可以长到一丈多高,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结实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x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_,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段时间又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民间称之为“桂花蒸”,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制茱萸囊的风俗正是这样来的。

  但是在宋元之后,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要从重阳节俗的重心的潜移中去理。重阳在早期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人们生活状态的改善,人们不仅关注目前的现实生活,而且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瓮”(茱萸)。

九年级重阳节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妈妈拎着补品,带着我去看望公公婆婆。

  到了婆婆家,妈妈一边把补品递给婆婆,一边笑着对我说“苗苗,见到公公婆婆要说写什么?”我一听,头立刻低了下去,抿着嘴笑着,什么也没说,跑进舅舅房间玩电脑了。妈妈无可奈何地说“这丫头就是怕说话。”婆婆笑着说:“说什么,能来看婆婆,婆婆就很开心了,还买这么多东西多浪费钱啊!”

  中午婆婆烧了许多我爱吃的菜,而且把这些菜都放在我面前,还不停地夹菜往我碗里塞。吃完饭后,婆婆带我去超市买吃的。到了超市,我买了一些零食,虽然婆婆说吃零食不好,但还是随我拿。突然在文具架上,我看到一些漂亮的贺卡,我心动了,想买,婆婆问“买贺卡有什么用?”

“送给你啊。”

“你想送给婆婆,就亲手做一张吧。”

  婆婆的话提醒了我,教师节的时候,学校就号召我们自己动手做贺卡送给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今天我也做一张贺卡送给婆婆。回到家中,我钻进舅舅房间,关上门,开始做贺卡。我先拿出一张白纸对折,在上面一层画一个大大的“爱心”,再用剪刀掏空,然后在下一层画了一些代表感激之心的金盏花,还画了一双大手牵着一双小手,最后我又在上面写下了自己创作的小诗:

  婆婆,您把对我的关心织进柔软的毛衣里,

  婆婆,您把对我的关心烩进美味的饭菜里,

  婆婆,您把对我的关心藏进学习的奖赏里

  婆婆,您把对我的关心融进和蔼的笑容里。

  祝公公婆婆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做好后,我把贺卡递到正在干活的婆婆手中,婆婆打开后,开心地读了起来。读完后,满是皱纹的脸上乐开了化,连声夸奖:“苗苗真能干,贺卡做得比买的还漂亮,都会写诗了。”听了婆婆的夸奖,我不好意思的笑了,但心里却美滋滋的。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