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1
今天,付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题目是:如何让气球鼓起来?材料有:白醋,苏打粉,气球,矿泉水瓶。实验开始了,只见付老师,先把白醋灌入空矿泉水瓶里面,然后把苏打粉注入气球里面。接着把气球扣在矿泉水瓶,让气球倒立起来。
只见苏打粉慢慢地进入白醋里面,这时候,气球开始慢慢的变大了,好神奇哦。我们大家欢呼鼓掌,叫好。为什么会这样呢,付老师收好工具,跟大家解释。苏打粉和白醋在一起,会行程二氧化碳,气球是密封的,那产生的气流就往上冲,气球就自己慢慢鼓起来了。原来这样有趣,我决定回家也自己做这个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2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做了一个科学小实验叫“火山爆发。”一听到这个名字,一定会联想到真的火山爆发时的景象,我好期待呀!
我们准备了两个玻璃杯、小苏打粉、白醋、洗洁精、一根木棒、红色的颜料、清水。准备工作做好了,实验开始了。我们先在玻璃杯里放上小苏打粉,铺满杯底就够了,把玻璃杯放在面盆里。接着在另一个玻璃杯里倒上清水,加入洗洁精,再滴上几滴红色的颜料,清水很快就变成了红色的泡泡水。然后把泡泡水倒进装小苏打粉的玻璃杯里,拿木棒搅拌一下,直到小苏打粉溶化掉。最后,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妈妈让我把白醋很快地倒进玻璃杯里,马上红色的泡泡冒了出来,不一会儿,泡泡像刚摇晃过的可乐一样喷了出来,我大叫:“我们成功了,真的像火山爆发一样!”多么有趣的实验呀!
为什么会这样呢?妈妈告诉我:小苏打水碰到白醋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气体碰到泡泡水就会吹出很多泡泡。因为火山喷出来的是红色的,所以用了红色的颜料。
这个小实验真有趣,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3
那次科学课,虽然已经过去了许久,但我只要想起那回的模拟火山爆发实验,我就感到趣味无比。
那次,我们四人小组(张智典、龚婉淇、张峻玮和我)准备了饮料瓶、面粉、小苏打、白醋、勺子、红墨水和鞋盒作为实验材料,就开始了精彩的实验。
我们先将饮料瓶加半瓶水,放入2/3的面粉,用勺子进行搅拌。刚开始,张智典轻松地将面粉搅来搅去,但过了一会儿就搅不动了,另一名女将龚婉淇前来帮忙,两个人咬着牙,尽量将面搅匀,直到面粘 稠为浆状才停止。看着一个个面疙瘩,我们为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前提步骤而喜悦。
第二阶段开始了。我们拿出红墨水,把它灌入面中,染成了红色,像极了血红而炙热的岩浆。张峻玮掏出小苏打,正要一股脑地倒下去,张志典制止了他。原来,半个手掌多的小苏打都能和100斤面,要 节约资源,可不能乱放。我只加了一小勺小苏打,小苏打就像变魔术一样,不一会儿,我们原来的半瓶面糊就被小苏打发酵到了瓶口。
呵呵,“岩浆”已经在瓶口蓄势待发啦!第三个阶段,我手拿白醋,倒了好多,只见那岩浆迅速涌了出来,溢到了鞋盒中。可是,我们还没有实验够呢。我将一大瓶白醋全部倒入瓶中,只听见“岩浆” 发出“嘶嘶”的响声,接着第一波“岩浆”直冲天花板,仿佛一朵蘑菇云喷上云霄。但见第二波“岩浆”也华丽地喷出,第二波与第一波“岩浆”融为一体,落了下来。但壮观的场面并没要结束,第三 波、第四波也涌了出来……
成功了!我们高兴地几乎跳了起来。
实验成功后,科学老师告诉我们:“火山喷发”是因为小苏打和白醋中的醋酸产生了化学反应,促使里面的物质迫不及待地涌出,也就形成了“火山喷发”的奇景。
那次可真是次有趣的实验,让我们既收获了快乐,也学到了知识。
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4
科学带领人们认识世界,破除了迷信,那大家有没有做过实验呢?大家又知不知道这些实验中的奥秘呢?
今天老师说要带大家做实验,同学们都非常开心,也非常惊讶。这时老师说:“先请同学们拿出蜡烛和烧杯,还有打火机,再用打火机点燃蜡烛,最后用烧杯盖住蜡烛,一会儿大家看到蜡烛熄灭了。”没过一会儿,大家的蜡烛都熄灭了。大家都说:“好神奇啊!”老师说:“安静,这是蜡烛燃烧的实验。这是因为杯子里氧气用完了,所以火熄灭的原理。”
第二个实验叫做发黑的瓷砖。想必大家也知道这是和瓷砖有关的,这时大家拿出了蜡烛、打火机和白色的瓷砖。老师让大家把蜡烛点燃,把白色瓷砖放在蜡烛上烤,一会儿白色瓷砖变黑了,但是用纸可以擦掉,这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瓷砖很光滑,所以很容易擦掉。
最后一个实验是最难的,也是要用的物品最多的。这时同学们拿出了订书针、盛着水的容器和一个小纸片。老师让大家把订书针放到水里,老师问:“同学们,会怎样?”大家异口同声的说:“沉下去。”“很好”,老师说,“现在把订书针放在纸上会怎么样?”同学们说:“它们两个都会浮起来,一会儿纸却下沉了,订书针却浮在了水面上,大家好奇的问老师,老师说:“纸上带着一种纸油,在水中时纸油会分泌出来,所以订书针不往下沉,而是纸油托着它。
这些科学小实验让大家知道了科学的奇妙,并且有些小实验还可以当生活小技巧用。
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5
科学的魅力是无穷的,只要你用心钻研,努力探索,就会发现自然的本质,同时获得无穷的快乐。 ——题记
纸,真是种神奇的东西,它很薄,又很柔软,可谁会相信这一张纸,一张普普通通的纸,能承受6本小字典的重量呢?我在做实验前也不相信。
那天,我在学校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一张纸,纸中有不少的玻璃块,看着不少,他正把这一堆玻璃运到垃圾桶里,一开始,我也没太注意,但是后来,我对那张纸产生了好奇:它是怎么承受那么多的玻璃的呢?纸不是脆弱的东西吗?
我带着疑问回到家中,对奶奶说了这件事,奶奶笑着对我说:“实验,实验!”我觉得有道理,就开始准备实验材料,一张普通的单页纸,将它的四角固定在被固定在桌子的厚度为10厘米的书上,然后,我又准备了几本小字典。
开始实验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第一本放在了纸的中央,如我所料,这本字典稳稳地站在了纸上。我又拿起一本字典,双手托住,叠在了第一个字典上,虽然没表现出紧张,但心中已经开始揪心了,怕这张“弱不禁风”的纸(至少实验前我是这么认为的)承受不住,分崩离析。我开始放第三本字典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它能承受住吗?我手心出了汗,便又把字典收了回去,怕一滴汗水影响它的结果,而等它站了上去后,看到纸张仍坚定不移,我松了一口气,不一会儿,第四本字典也与它的三个兄弟站上人生巅峰。我看着这眼前的景象,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看来,真是小瞧它了。
我想:它变个形会不会能承受的重物更多呢?答案是会,我折成了一些立体图形,发现圆柱形的纸卷能承受的最多,能承受6本字典呢!
原来在我心中的脆弱的纸张瞬间变得高大起来。
我上网查了资料,明白了它的原理:一张纸的承受力,与纸张受力时的弯矩有关。所谓弯矩,就是纸的受力点和受反作用力点之间的距离,弯距越大,承受力就大,反之则小。
哦,只要不断发现问题,用实践去证明一切,再加上独立思考,永远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五年级1个班的科学教学。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再加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8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
《生物与环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3、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首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平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力做一名称职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7
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做了好几个科学小实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火山喷发”。
听爸爸说今天要做一个神奇的实验——“火山喷发”,我激动极了,赶紧找来实验需要的材料:瓶子、清水、色素、食用油、泡腾片、搅拌棒。开始做实验了,我小心翼翼地往瓶子里倒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然后在清水里滴入五滴红色的食用色素,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水立刻变成了红色。接着我往瓶子里加入四分之三的食用油,仔细一看,咦,真奇怪,油怎么是浮在水面上的呢?爸爸说:“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油浮在水面上。”“啊,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往瓶子里放入泡腾片。我紧张极了,心怦怦直跳,因为实验成不成功就看这最后一步了。我深吸一口气,两根手指紧紧捏着半颗泡腾片,好像捏着一颗神奇的大药丸。随着爸爸的一声令下:“放!”我手一抖,泡腾片落到了瓶子里。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瓶子,又十分害怕地退后了几步,生怕“火山”喷发到我。突然,瓶子里发生了变化,只见瓶子里冒起好多大小不一的红色气泡,渐渐地,气泡越来越多,看上去真的像极了火山喷发。
爸爸告诉我那些泡泡是泡腾片产生的化学反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
暑假里的这些小实验让我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我深深地感到科学的奥妙无穷。我爱上了做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8
实验内容 12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实验地点 室外
实验目的 阳光直射、斜射与吸热
实验器材 温度计、黑色纸袋
实验步骤 1、把三个同样的黑色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光垂直的方式摆放。
2、看哪个升温快。
实验现象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实验结论 和阳光接触面集越大升温越快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科学小实验五年级作文 篇9
大家知道我们喝的纯净水都是从哪来的吗?是从江、河、湖、海里来的,但是江、河、湖、海里的水肯定是脏,又是怎么变成我们喝的纯净水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其实是净化工厂的人,把江、河、湖、海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和消毒得来的。
今天我就做个小实验,尝试一次把污水净化。
说干就干,首先是准备实验用具和材料。弟弟听说我需要树叶,主动到楼下帮我捡来树叶。我找来矿泉水瓶把它的上半部分剪下来当作漏斗,漏斗的口是瓶盖上面打开一个小眼,那么下半部分就当做接纯净水的杯子。现在我就要开始再找一个瓶子来制作污水,我把家里花盆的土挖了一放进瓶子里,还有一些腐了的小树枝、破树叶等杂物扔进了里面瓶子了,在加里一点水,使劲的摇晃。没想到这水就变的很脏了。好了,实验用具材料准备完毕。
我就要开始实验了。不,还少一个样东西,你们猜是什么?没错我现在要做一个漏斗中的滤网纸,首先找一个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然后剪出一个半圆形。把剪出的半圆形纸贴在漏斗上,相当于是过滤网,这样就开始净化污水了。拿一根小棍立在漏字旁边,然后让污水顺着小棍儿慢慢的流到漏斗中。漏斗中的水经过滤网纸一滴一滴的往下流入净水杯中,这净水速度可真慢啊。可是我在做净化污水之前都已经试过了,用纯净水在那里面试一试看漏的怎么样?他一直就像水管一样不断的往下流,可能净化污水的时候有杂质堵塞滤网纸,所以流的就慢。真麻烦呀!做实验真不容易,要有耐心,不要想太多啦。因为现在我是一个小科学家小实验家,所以为了让实验成功,我要耐心。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看漏斗流到杯子里的真的干净了,“太棒了!太棒了!”我欢呼道,净化的污水竟然这么干净,虽然不像我们喝的水一样,但是起码这个小实验我做成功了。
从这件事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还有就是要坚持不懈,要有耐心。毛毛糙糙的急性子肯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