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经典的高一作文800字 篇1
终于,在绝望的天色中,寒鸦抖落暮色,用最后的嘶哑敲响寒钟。填然的回声一次又一次地闷然撞击着柔软,它的眼中慢慢凝起稠泪。远处,雨停。
牛背上的牧笛与唐诗,灞陵上的柳色与伤别,大漠中的美酒与征战,燕山的钩月与胡马……都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湮灭成灰远去。
而文人墨客用一支竹杆鹅毛信手涂来的古诗,也早已染上霉迹。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早已将这些背囊随意地扔在途中。那些曾令洛阳纸贵的著作,我们也只是随意翻阅两下,偶尔瞥一两眼便弃如敝履。
“不要。”我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呐喊着,而他们只是抬头看了看,便埋头继续将先贤的名篇随意地扔在路上,继而走进如火的夕阳中。
行囊,轻松了。
每次阅读经典时,我都怀着崇敬的心情,抚摸着每一个字眼。那些在字里行间跳跃的灵魂,都凝聚在指尖,排出一条通往彼岸的大道。
何谓经典?经典是夜半客船上的寒山寺,是浩瀚宇宙中的虫洞。经典既是那几首不必引述的古诗,还是对超维空间的探索。
阅读经典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先哲们将自己的思想精华都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的表达出来,这样字字珠玑的篇目凝结成手中捧着的书,这就是经典。我们阅读,就是思想碰撞,就是灵魂之间的相互说服与争执。
阅读经典,无异于淬炼自己的灵魂,先改变自身的语言行为,再改变性格,以致人格的重塑。我们阅读着经典,提升着自己的品味,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行,简单的“行”只是走,但我们的行,绝不是简单的物理运动。不必进入名山大川,不必翻山越岭。在泛黄的书页中,我们的灵魂早已领略过西湖盛景,抚摸过醉翁亭,仰望过楼兰城墙上的砖瓦。
灵魂在时光的照射下在书本中投下一抹颀长的影子,这道影子滑过灿烂的星空,吻过苍凉的荒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带领我们仰望并猜测宇宙这个池塘,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将这个星球的各个文明一一铺设在眼前。
身体未行一里路,但心早已游览过世界五大湖。阅读经典,无远弗届。
经典是雪中的炽炭,是不可忽视的烟雨。它走了,留下的是世界名胜,留下的是已涅槃的灵魂。
暮鸦静静地立在栏杆上望着远去的雨丝,忽然振翅高飞,向那片云奔去,它陪着雨丝向更远处潜行,直到生命尽头……
阅读经典的高一作文800字 篇2
立身先立学,立学凭经典。
这个寒假,我走进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感受到了一片宁静。
《瓦尔登湖》是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自建一个小木屋,自耕自食两年有余,此两年林中所见所思所悟的记录。《瓦尔登湖》中的文字,粗看好比是梭罗的一本流水账,但如若静心细细品来,就像读一首诗,回味无穷。
它是寂寞的,但又是为了打破人们的一点点寂寞而存在,而就连这些寂寞的人大概也只有在寂寞的时候读它才悟出深味,就像徐迟先生所说,在繁忙的白昼他有时会将信将疑,觉得它并没有什么好处,直到黄昏,心情渐渐寂寞和恬静下来,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脾,动我衷肠”,而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
它又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生活,总是匆匆,匆匆起床,匆匆洗漱,匆匆赶往学校公司,路上的行人匆匆,来来往往的车辆总不会太慢,观光处总有旅客匆匆留影,餐馆里人们聚会谈笑后匆匆各奔东西。时间也并没有因为人们的抢夺而有所减缓。因此,梭罗逃离闹市所拥有的这一份静谧自是让人羡慕。古语云:“偷得浮生半日闲”,大概也是的这种况味吧。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梭罗一般避入深林,但我希望能够如梭罗一般放缓步调去体会、去感受。看太阳慢慢的从东方升起,看人们能慢慢行走在阳光下还能微微笑的大声说你好;慢慢的走,慢慢的感受风,慢慢的把周围一切的景和当时感受记入脑中而不是摄像头;慢慢去体会四季的更替,看桃花慢慢从花苞绽放成“灼灼其华”的模样,看江南水龟慢慢爬上岸慢慢吐息,看枫叶慢慢飘落枝头在地上铺出一条红毯,看人们慢慢踩在微微厚的雪面发出细细的咯吱声。
记得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引用到了库柏的话:“我是我眺望到的一切的君王,我对它具有的权利无可争辩。”我也爱上这样的句子,我想尽我所能去眺望去感受,那里的每一处风景都将属于我,又都不属于我。
不管以后如何,我都会尽我所能去努力生活,未来到的和已来到的都不会改变你我的初心。如果可以,请让我们一起来吧,在忙碌的生活里修得一颗柔软的心灵。“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地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很美好”。
阅读经典的高一作文800字 篇3
每个人都会有知识空缺的经历,不管是多还是少,弥补即可。
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到外婆家去玩,看见床上有许多书本,我随手拿了一本,就坐在床头读了起来。那时我还小,有许多字还不认识。不过那本书上也有一些我学过的字,所以马马虎虎地读了起来。当读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时,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含义,我努力记下了这句话。去了学校,问了许多同学,他们都不知道。那一天,我因为这句话,都没怎么出去玩。放学以后,回到家,我问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妈妈也不知道。我把自己关在房间,翻了许多书,还是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后来,邻居的大哥哥,不仅帮我解决了这道难题,反而又对我说了一句深奥的话,我至今还记得那句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句话又给我增加了一道难题。但是现在,我读七年级了,那二句话对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因为我也有一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了,我在上面找到了这二句话,也清清楚楚地知道了这二句话的含义。一句的意思为“交朋友要用学问,以辨认他的品德是好还是坏,交到朋友后,要借助朋友的品德来辅助自己成为一位仁慈之人。”另一句意思为“学习好比用土堆山,还差一点就成功了,可在这时候停下来,就等于半途而废了。”现在,我已经找了一句特别适合自己的座右铭,它是“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当然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我有这样一本好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它帮助我理解了许多小时候读不懂的句子,也知道了许多哲理。这本书内容丰富,古今中外的诗歌、故事等都有。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它的话里充满哲理,可以充实我们的内心。从那时起,我便深深地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这本书。现在,只要有时间,我都会主动去读它,这本好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唯一一个适合形容现在的是――有付出应有收获。如果不付出,知识就永远不是自己的。只有付出了,才会有踏踏实实的收获!
现在,我能背许多唐诗宋词,还有儒家经典中的一些句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你带给了我没有过的许多乐趣,我将会一直与你为伴!
阅读经典的高一作文800字 篇4
小时候看的大都是童话故事,故事的结尾也是千篇一律,仅仅只有图片的书本也已经满足不了我了。我开始“涉猎”一些带拼音的书,然后是带字的……
我大约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看过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由曹雪芹撰写的一篇长篇小说。妈妈喜欢看书,她也想从小培养我爱读书的习惯,所以我每次生日或者考试考的比较好的时候,她总要给我买几本书。那一次和妈妈去书店买书,经过“古典书籍”的时候,偶然瞥见了一本《红楼梦》,当时闲着无聊,就稍微翻一下。看到了书中的插图,我不禁入了迷:这些古装人物,各有各的特色,有的纤瘦消弱,有的富态尽显,有的老成,有的纯真……因为看不懂书上的语言,我就只能看插图。不知不觉,妈妈要买的书都买下了,我就说想买这本书。最后,我由于看不懂语句只能买了一本儿童版的《红楼梦》。妈妈说等我到了高中才能给我买原著。多希望现在就是高中啊!
回家看《红楼梦》,那可算是“废寝忘食”了,恨不能一天之内就把它给看完。几天后,我终于看完了整本书,而且还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了一的遍,并没有深入地细想。这样,我对《红楼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里面的角色、事件我也有了轮廓。身子孱弱、清高的林黛玉,心思缜密的贾老太,风韵犹存的凤姐以及疼爱林黛玉的贾宝玉。我当时以为这只是一篇描写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事情,于是觉得这四大名著之一有些名不副实。
在上初中的期间,我从课本上又有了一些对《红楼梦》的新认识。作者通过写这一家人所发生的事反映了当时时代的封建与腐败,由兴转衰的过程。对人物特点的描写也非常的到位,从言语、性格甚至是衣饰就可以看出人物的特征。从初一到初三,我在课外也了解到《红楼梦》的几处深意:四个配角“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她们的谐音就是“原应叹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名字互相有一个字相同,也正预示了他们的感情纠缠。如今,我对《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无不感叹他构思之精密、细腻!
《红楼梦》我只看了一遍,因此没有什么深刻的了解,我想等我有时间再看几遍,最好看一遍原著,更深入地体会《红楼梦》这本国学经典!